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巖芯描述與鑒定方法

| 瀏覽次數:

  巖芯描述與鑒定方法

  編制

 精選 方法 審核

 批準

 生效日期

 地址:

 電話:

  傳真:

  郵編:

  巖芯描述與鑒定方法

 1 .取芯前的準備工作

  鉆井取芯前應進行以下準備工作:

 . 了解鉆井取芯的目的

  鉆井取芯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

  (1)獲取巖性、巖相特征資料,為分析和判斷沉積環境提供依據。

  (2)獲取古生物化石特征資料,確定地層時代和進行地層對比。

  (3)取得儲集層有效厚度及其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特征資料,弄清其巖性、物性、電性、含油氣性這“四性”關系,獲得保護開發油氣層的化驗分析(物性、含油飽和度等)資料數據。

  (4)取得生油氣層的生油氣指標及其特征資料,弄清其生油氣(有機質)豐度和階段,確定區域勘探開發前景。

  (5)取得地層傾角、接觸關系、斷層、巖石裂縫及縫洞資料,為研究油氣田類型(油氣藏類型),確定開發系統和方案提供依據。

  (6)獲取有關油氣田開發儲量計算資料。

  (7)檢查開發效果,取得開發過程中所必須取得的資料數據。

  (8)解決鉆井現場臨時出現的工程、地質問題。

  根據塔河油田目前勘探開發工作,鉆井的取芯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為解決地層界線劃分而進行地質取芯

  如在奧陶系幾個組段界面附近進行的取芯,這種取芯以取到兩個組段的界面為目的。

  (2)以獲取油氣層儲集性能和含油氣性而進行取芯

  此種取芯在評價井中經常會設計,是在探井已發現油氣顯示層,但取芯資料不全為取全油氣層各項資料及參數而進行的取芯,要求:一揭開油氣層不能超出規范要求的范圍,二要取至油(氣)水界面之下。

  (3)對鉆進過程中新發現的油氣層進行取芯

  此種取芯在探井中和評價井設計外的油氣層段常出現,由于具有事前不確定性,其取芯層段的卡取較困難,需要有預前性和果斷性,鉆前要對井區地質特征有一定的研究。

 巖芯出筒時要進行的工作

  (1)觀察和記錄巖芯出筒的特征:出筒是否順利巖芯出筒是否完整巖芯出筒是否有油、氣外溢現象有無油

 味

  (2)觀察和記錄巖芯出筒順利,參與巖芯的丈量和巖芯的編號,確定巖芯的頂、底界。

  (3)進行巖芯的粗描和含油氣水初步觀察、試驗,確定本回次取芯是否完成了設計和預定取芯任務,參與確定是否繼續取芯。

 巖芯編錄 (1)巖芯按出筒順序收放,確保次序排列不亂。

 (2)準確丈量巖芯長度,計算取芯率,根據巖芯含油氣情況確定巖芯的清洗方式,含油氣巖芯不得用水沖洗,擦干后及時描述,用無色玻璃紙包裝蠟封。

 (3)巖芯出筒 2 日內要完成對巖芯進行編錄、描述。

 (4)編錄前對巖芯進行認真核查, 核實巖芯次序是否正確,然后在在每一巖芯自然段的上方(頂端)用白漆涂4cm×長方形塊,在漆塊上用黑色繪圖墨汁標注巖芯編號,破碎巖芯用白布袋盛裝,白布袋上用黑色筆進行編號。

 (5)采取整塊巖芯樣后, 應在相應位置用相同長度的木棍替代, 并標注相應的長度及編號. (6)要進行一次性丈量和分段, 分塊編號,分塊巖芯長度一般不大于 40cm. (7)若取上殘余巖芯的一般推至上一筒,采收率偏低或空筒要分析原因并在巖芯描述中標注。

 (8)取芯數據包括: 回次數、取芯井段、進尺、巖芯長、取芯率、取芯層位、巖性分層深度、視厚、巖芯編號、巖性、含油氣情況、破碎及磨損情況等。

 巖芯編錄需注意的幾點:

 (1)巖芯編號方式:X Y/Z,X 為回次號,Y為當前塊號,Z為本回次總塊數。巖芯編號時,凡長度≥5cm的巖芯自然塊,都必須統一編號。

 (2)因地質編錄或觀察巖性敲斷的自然塊(多為長巖芯),應及時補寫上相同的編號,在分子上加附加標記,如 3 2-1/15。

 (3)對幾個連續的薄巖芯塊的編號,可在頂部斷面或選稍厚的塊上編號,但需在圓柱面上標上首尾連接號,如 6 2/10>、6 3/10>。

 (4)對破碎、松散、粉狀用袋裝的巖芯,在袋面上應寫上井號、回次號、巖芯編號和巖芯長度,放在箱內該回次該塊處。

 (5)巖芯箱要進行統一編號,并認真填寫回次票及分層票。

 (6)巖芯要妥善保管,嚴防油污、水浸及錯亂。

 巖芯描述 1.4.1 巖芯描述 要求

  (1)巖芯描述前描述人員要再次檢查巖芯排放順序的正確性,避免描述錯誤,查證巖芯編號、長度、選樣位

 置及巖芯擋板或卡片數據,保證賬物相符

  (2)巖芯描述采用“大段綜合, 分層細描”的原則, 做到觀察細致, 定名準確、分層合理、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術語規范, 標準統一, 對于沉積構造、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要附有素描圖和拍取照片。

  (3)一般巖性,厚度大于 的層,均要單獨分層描述,小于 的層,作條帶或簿夾層描述,不再分層.

  (4)若巖芯收獲率不足 100%時,應根據巖性與磨損程度、碎裂關系及底部巖芯特征結合鉆時資料進行分析,將各段巖芯依次恢復到相應井段深度位置上。

  (5)厚度小于 特殊層,如油氣層、化石層及有地層對比意義的標志或標準層等要單獨分層描述,繪圖時適當放大。

 (6)連續取芯,兩筒巖芯接連處、磨損面上下,不到 0.1m的巖性,也要單獨分層描述。

 (7)含油氣巖芯描述要充分結合出筒顯示及整理過程中的觀察記錄,綜合敘述其含油氣特征,準確定級。

  (8)對于取得地層界面的巖芯,要著重對地層界面特征進行描述,包括界面上下巖性的變化特征(突變、漸變)、二者是整合接觸還是不整合接觸、有無侵蝕面及斷層、上下巖層產狀的變化特征、層面間是否平整、有無底礫巖等。

  (9)取樣位置應放置取樣標簽,內容包括取樣回次、層位、樣品種類、井段、長度、巖性、油氣顯示、產狀、取樣時間、取樣單位、取樣人姓名,標簽應放在取樣處,隨巖芯箱。

 1.4.2 常見巖類的描述 1.4.2.1 砂質巖類(含礫巖)的描述

  1)綜合定名:顏色+含油氣級別+粒度+礦物成分。如黃灰色油斑細粒長石石英砂巖、黃灰色油浸中粒巖屑砂巖。

 2)粒度分級及定名:粒級劃分標準采用φ值粒級劃分標準。

  碎屑粒級劃分標準 粒級 粒徑(mm) φ值 粒級 粒徑(mm) φ值 巨礫 >64 <-6 中砂

  粗礫 16-64 -6 ~ -4 細砂

  中礫 4-16 -4~ -2 粉砂

  細礫 1-4 -2~0 泥 < >6 粗砂

 1~0

  采用優勢粒級定名法:巖石中某個粒級的含量>50%,其它種粒級含量均<20%,則以>50%的粒級為基本名稱,如細砂含量>50%,則定名為細粒砂巖;巖石中兩種粒級的含量均<50%,又都>35%,則采用主次聯合定名,次要粒級在前,主要粒級在后,如中-細粒砂巖;巖石中有三種粒級相近,每個粒級含量都<50%,但

 都>20%,任何兩種粒級含量之和又<70%時,則定為不等粒砂巖;

  某填隙物含量 25-50%,應參加定名,如泥質含量 30%,則定為泥質細粒砂巖;特殊礦物也可參加定名,如海綠石細粒砂巖;礫石含量 10-30%定名為礫質砂巖,礫石含量 5-10%定為含礫砂巖;巖屑砂巖中,某一種單一巖屑含量>75%時,該種巖屑參加定名,如玄武巖質巖屑砂巖。

  3)顏色描述:采用“復合色”,主要顏色在后、次要顏色在前,如黃灰色、灰棕色、灰綠色。

  4)礦物成分定名:

  石英砂巖:石英含量>75%。

  長石砂巖:長石含量>25%。

  巖屑砂巖:巖屑含量>25%。

  長石、巖屑含量 10-25%時可參加定名,如長石石英砂巖、巖屑石英砂巖;長石、巖屑含量均>25%,石英含量<75%,則依長石、巖屑的相對含量進行定名,如長石 35%,巖屑 30%,則定名為巖屑長石砂巖。

  5)磨圓及分選性的描述

  磨圓度分四級:棱角狀、次棱角狀、次圓狀、圓狀。

  分選程度分三級:

  分選好:某一種粒級含量>75%。

  分選中等:某一種粒級含量為 50-75%。

  分選差:兩種以上粒級含量都<50%。

  6)膠結物、膠結類型描述

  膠結物:要描述主要膠結物、次要膠結物,膠結物對巖石孔、滲性的影響。

  膠結類型:分基底式、孔隙式、接觸式及其過渡類型。

  膠結程度:松散、疏松、較疏松、致密。

  7)沉積構造的描述

  描述內容包括層理、層面特征、顆粒排列、粒級縱向變化、巖層傾角等。

 層理描述:對層理的描述除著重描述其形態、類型、顯示原因和清晰程度外,還需要描述組成層理的顏色、成分、厚度;A層理類型:塊狀層理、韻律層理、粒序層理、水平層理、平行層理、波狀層理、交錯層理(又可分為板狀、楔狀、槽狀交錯層理)。B層理分類:特大型層理(厚度大于 1m)、大型層理(厚度 1-0.1m)、中型層理-0.03m、小型層理-0.01m、微細層理(<0.01m)。

 層面特征描述:包括波痕、干裂、雨痕、沖刷面、侵蝕痕跡、揉皺構造、攪混構造、蟲孔、蟲跡、斑點、斑塊、結核等,應對其特征進行詳細描述。

 顆粒排列描述:顆粒是否均勻排列、有無定向排列、定向排列特征等。

 粒級縱向變化:粒級縱向變化特征(正粒序、反粒序)。

 不同巖性層間變化特征的描述:不同巖性層間是突變還是漸變變化特征 8)化石及含有物的描述:化石及含有物種類、大小、豐富程度、保存程度、含有物種類、分布狀況等。

 9)裂縫及孔洞發育狀況的描述:描述裂縫及孔洞發育的井段(巖塊)、裂縫的產狀、數量、長度、寬度、密度、充填情況、裂縫面次生礦物發育特征、孔洞的大小、數量、充填情況、裂縫之間、孔洞之間和裂縫、孔洞之間的連通情況、裂縫和孔洞的含油氣情況等。

 10)油、氣、水顯示的描述:

 根據含油產狀、含油飽滿程度、含油面積等確定含油級別,根據巖芯顯示特征詳細描述其油、氣、水顯示特征,注意描述油、氣、水分布與巖性、物性之間的關系,對于油(氣)水界面附近的巖芯,要著重描述油(氣)水界面的確定依據。

 1.4.2.2 泥質巖類(含砂質泥巖)的描述 1)顏色:主要色、次要色、均一程度、顏色的變化特征; 2)砂質成分的含量:砂質的種類、含量及其變化、砂質的分布、有無砂質斑塊等; 3)可塑性:分好(吸水后可揉成細條而不易斷裂)、中等(吸水后可揉成細條而易斷裂)、差(吸水后不能揉成細條); 4)軟硬程度:分軟、較硬、硬; 5)斷口:分平坦狀、貝殼狀、參差狀、魚鱗狀、鋸齒狀; 6)吸水性:分好、中等、差; 7)化學沉積結核:種類、形態、分布特征; 8)加酸反應:分強、弱、不反應。

 9)與其他巖類的接觸關系:漸變、突變; 10)層面特征:波痕、干裂、雨痕、沖刷面、侵蝕痕跡、揉皺構造、攪混構造、蟲孔、蟲跡、斑點、斑塊、結核等; 11)裂縫及其發育特征、裂縫的充填特征、裂縫含油氣情況。

 1.4.2.3 碳酸巖類的描述 1)綜合定名:顏色+含油氣級別+填隙物+結構+成分。如灰色油浸亮晶鮞粒灰巖、灰色油斑微晶砂屑灰巖、灰色油跡細晶白云巖。

 2)顏色:碳酸鹽巖一般以灰色為主,故灰色為基本色,由于受含油氣、含鐵質、有機質等的影響,顏色發生變化,但其只能作為次要顏色參加定名;在對顏色的描述時要注意的變化與礦物及含量的關系,與粒屑大小、晶粒大小及結晶程度的關系,與鐵質、泥質、有機質等混合物種類及含量的關系。

 3)成分命名原則:以方解石、白云石含量定名。

 A某礦物含量>50%,為巖石基本名稱,如方解石含量 70%,定名為灰巖;

 B某礦物含量為 25-50%,在基本名稱前以“質”表示,如泥質含量 30%、方解石含量 65%,則定名為泥質灰巖; C某礦物含量為 10-25%,在基本名稱前以“含”表示,如白云石含量 20%、方解石含量 75%,則定名為含白云質灰巖; D某礦物含量<10%,一般不參加定名,但具特殊意義的礦物可參與定名,以“含”表示,如海綠石 4%、泥質 10%、白云石 35%、方解石 60%,則定名為含海綠石泥質白云質灰巖; E當碳酸鹽巖中混入陸源碎屑時,按上述 B、C的原則定名; F 如巖石由方解石、白云石、泥質組成,且各礦物含量皆小于 50%,則視碳酸鹽礦物與泥質含量的多少而定名,原則同上,兩個碳酸鹽礦物聯合時,以含量多者放在后面,如泥質 20%、白云石 35%、方解石 45%,則定名為含泥云灰巖; G由于交代作用形成的某種礦物(白云巖化、石膏化、硅化),其含量達到 25%以上時,則在該礦物名稱后加“化”進行定名,如白云石 45%(白云石系交代方解石而來的)、方解石 55%,則定名為白云巖化灰巖。

 H去白云化、去膏化作用達到 25%以上者,可直接在巖石名稱前面分別注上“去白云化”、“去膏化”。

 4)結構命名 主要以粒屑(顆粒)、膠結物(亮晶)、基質(微晶或泥晶)三種組分進行結構分類,按顆粒、亮晶、泥晶(組份)相對百分含量劃分巖石類型,在此基礎上根據顆粒類型作進一步的細分,進行巖石定名。

 粒屑:主要類型有內碎屑、團粒、鮞粒、生物(屑)團塊及核形石。

 膠結物(亮晶):指成巖過程中充填于粒屑之間孔隙中的化學沉淀物質,一般以白云石、方解石為主,晶粒一般>0.03mm,晶體在鏡下潔凈明亮,含量<50%,不能單獨成巖。

 基質:為粒屑之間與粒屑同時沉積的粒徑小于 0.005mm的碳酸鹽巖細粒物質,主要為灰泥基質或泥晶基質,若基質含量>50%,則可單獨形成巖石。

 內碎屑按粒徑大小分類 晶粒結構分類 備

 注 內碎屑 粒徑(mm)

 晶粒 大小(mm)

 礫屑 >2 巨晶 >2

 砂屑

 粗晶 2-

 粉屑

 中晶 -

 微屑

 細晶 -

 粉晶 -

 微晶 -

 泥晶 <

  結構命名原則:

 A 粒屑含量>50%,某種粒屑在粒屑總量中占優勢,以此粒屑定名,其它少量粒屑不參加定名;兩種含量近似的粒屑在總量中占優勢,可以該兩者粒屑為主定名,多者在后,少者在前; B粒屑含量為 25-50%,粒屑作為次要結構名稱,基質作為主要結構,為巖石基本名; C 粒屑含量為 10-25%,粒屑作為次要結構名稱,以基質作為巖石基本名,粒屑以“含”字表示,如砂屑15%,微晶方解石 75%,生物屑 10%,則定名為含砂屑微晶灰巖; D 粒屑含量<10%,粒屑不參加定名,以晶粒級別為主要結構名稱。其中一種晶級占優勢時,以此結構作為總結構名稱,如鮞粒 5%、粉晶 10%、微晶 55%,為微晶灰巖;兩種含量近似的晶級聯合占優勢,則同時參加定名,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如泥晶方解石占 35%、微晶方解石占 55%,則定名為泥微晶灰巖;三種晶粒級別含量近似,則總結構為“不等晶”; E巖石中含生物屑時,其命名原則同 B、C。

 5)裂縫和孔隙的描述 對于碳酸鹽巖巖芯,應詳細描述和統計縫洞發育情況,包括: 裂縫的長度、寬度、產狀、裂縫數量及充填情況、充填物及結晶程度;孔洞的類型、大小、數量、發育程度、連通性、充填情況、充填物及結晶程度;縫洞的組合特征及連通性;縫合線的發育程度、分布、縫中含有物等。

 孔隙:按形成時期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原生孔隙有粒間孔隙、遮蔽孔隙、粒內孔隙、生物骨架孔隙、生物鉆孔孔隙、鳥眼孔隙;次生孔隙有粒內溶孔、鑄模孔、粒間溶孔、晶間孔、溶孔、溶洞、溶溝、溶縫等。

 6)含油氣水特征的描述 詳細描述原油、天然氣、水在巖石中的產出部位、產出方式、分布特征、與裂縫和孔洞的關系,根據含油面積、熒光顯示級別等確定含油氣級別。

 7)碳酸鹽巖描述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A在描述碳酸鹽巖結構時,要描述其顆粒的種類、所占百分比、礦物組分、形狀、大小、分選、磨圓情況、基質的成分、數量百分比。無顆粒結構的碳酸鹽巖,只描述晶體的大小、形狀等; B 在描述碳酸鹽巖礦物成分時,不僅要描述各種礦物的種類和含量,還要描述礦物的結晶程度,要注意區別亮晶膠結物與基質間的區別,注意原生礦物與次生礦物的區別;

 C要注意觀察和描述碳酸鹽巖的后生變化,盡可能初步確定可辨認的后生變化類別(如重結晶、白云巖化、去白云巖化、去膏化、石膏化、硅化等)、后生變化程度、分布特征及其與孔、洞、縫的關系; D對于碳酸鹽巖構造的描述,基本同碎屑巖類; E描述洞縫時,對其種類、數量、寬度、分布井段、長度、孔壁形狀、充填情況、充填物性質、洞縫密度、洞縫關系及其分布狀況都必須詳加觀察和描述,并應素描和照像; F 注意觀察、描述影響縫、洞發育的巖石成分、結構、成巖后生變化、巖層層厚及其組合等方面的情況,為研究裂縫、孔洞的分布規律和控制因素提供基礎資料; G 注意次生礦物的描述,要詳細描述次生礦物的成分、結晶形態、自形晶礦物和半自形礦物的含量、次生礦物的縱向含量變化、次生礦物的含油氣情況,目估次生礦物的含量。

 H對于碳酸鹽巖含油氣性的描述,要著重描述含油氣產狀、原油分布與孔、洞、縫之間的關系。

 1.4.2.4 火山碎屑巖的描述

 1)綜合定名:在基本名稱之前冠以能反映該巖石本身特點的熔巖成分。如流紋質凝灰巖、安山質火山角礫巖。

 火山碎屑物含量在 50%以上者則作為巖石的基本名稱;火山碎屑物含量在 25-50%時,以少者在前,多者在后的原則命名;含量在 10-25%時加“含”字。

 對于發生蝕變的火山碎屑巖,可在基本名稱前加“蝕變”兩字。

 2)顏色:基本同碎屑巖類,采用復合色,但在描述火山碎屑巖的顏色時,要注意巖石本色與蝕變色的區別,要采用巖石本色定名。

 3)物質成分的描述:物質成分分火山碎屑物和火山填隙物兩部分。

 火山碎屑物:礫屑—巖屑、火山彈、浮巖(浮石)及火山渣、塑性巖屑; 火山填隙物:晶屑,玻屑—剛性玻屑、塑性玻屑; 4)結構描述:描述火山碎屑物與火山填隙物之間的關系。常見結構有:集塊結構、火山角礫結構、凝灰結構、熔結結構、碎屑熔巖結構、沉積火山碎屑結構、凝灰砂質結構。

 5)構造描述:常見的構造有:假流紋構造、斑雜構造、火山泥球構造、層理構造、氣孔構造、杏仁構造等。

 6)火山碎屑巖中的孔、洞、縫描述 描述內容基本同碳酸鹽巖,不同的是火山巖中要注意觀察和描述節理的發育特征及充填特征、蝕變作用對儲集性能的影響。

 巖芯描述人員需具備的基本素質

 1)熱愛石油地質事業,具有獻身石油地質事業的思想;

  2)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巖芯描述工作具有正確的認識;

  3)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對各種巖類的特征要有一定的理性認識;

 4)思維活躍,具有較敏銳的觀察力和較豐富的想象力; 5)具有較強的語言和形象表達能力,能夠用準確的語言和素描表達所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

推薦訪問: 鑒定 描述 方法

【巖芯描述與鑒定方法】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同志自我單位工作以來能立足本職,刻苦學習,工作熱心負責,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實踐中各項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工作經驗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個人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現就**同志近三年工作情況鑒定如下:

  • 大學生在校實習自我總結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實習前的好奇、恐懼或是自信現在都化成了點點的回味,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對于我們

  • 員工自我年終總結在20xx年的工作即將結束,我是在年初左右就加入了支行的,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雖然在工作成績中并沒有做出令人驚嘆的數據,但是我卻在這一年中一

  • 采購員工作年度自我總結一年的時間即將過去,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我通過努力的工作,得到很多收獲,臨近年終,我感覺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做一下總結。目的在于吸取教訓

  • 護士實習自我鑒定優秀充實而緊張的四周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實習在滿載收獲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讓我們更進一

  • 給老師的自我介紹信尊敬的x教授:您好!我是xx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因慕名貴校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的新型交叉學科,

  • 護士實習出科的自我總結無菌觀念和規范化操作。在外科實習這段時間,每個老師都強調無菌觀念,因此,我深刻認識了無菌觀念,操作中便不自覺地去遵守。而規范化操作也實

  • 師范專業實習自我總結匆匆兩個半月,在西峽一高的教育實習就劃上了句號。在這次實習中,我初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體會到處于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記得剛來西峽一高

  • 藥廠實習的自我鑒定總結本次實習的地點是xx集團賽特有限職責公司,該公司是國家特大型制藥企業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新泰市青云街道辦事處合作組建的股份制企業

  • 跟崗期間的自我總結20xx年9月22日我們小學數學培訓班的12名學員在班主任何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充五星小學參加影子培訓學習。緊張而又充實的影子培訓學習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