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00-02
摘 要 康復訓練是在人體損傷后所進行的身體上的活動,它有利于恢復并且改善各項身體功能,除了非常嚴重的損傷之外,一般的損傷都可以進行或多或少的身體鍛煉。本文以安徽師范大學學生胡某為例,對其進行運動康復訓練,用合理的康復訓練與功能恢復手段,盡最大可能盡快地通過身體活動使該同學的肌肉、韌帶、關節及整個機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并通過傷后的康復訓練,探析胡某踝關節損傷的原因與機理。
關鍵詞 踝關節 骨折 運動康復
一、前言
康復訓練是在人體損傷后所進行的身體上的活動,它有利于恢復并且改善各項身體功能,除了非常嚴重的損傷之外,一般的損傷都可以進行或多或少的身體鍛煉。合理的、有目的的身體訓練對于傷口的快速愈合和促進身體功能的恢復有著良好的作用,當然我們還要防止停訓綜合癥,個人在長時間的體育活動中建立起來的各種條件反射性聯系,一旦突然停止訓練就有可能遭到破壞,并且產生嚴重的機能紊亂現象,如失眠多夢、腸胃不舒服等。在受傷以后進行合理的康復練習可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改良受傷部位組織的新陳代謝和能量代謝,并且加快損傷部位的傷口愈合。通過運動康復練習,不僅使人體能量代謝接近平衡狀態,還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大大縮短受傷痊愈所需要的時間。
胡某是因在下樓時不慎將腳扭傷,后送往醫院進行處理,體X線顯示該學生為右足舟骨,股骨粉碎性骨折,斷骨對位對線差,骨折線模糊,余右足跖恥骨未見明顯骨折征象,關節面及關節間隙顯示正常。總體印象為右足舟骨,股骨粉碎性骨折。本文以胡某為例,對其進行運動康復訓練,用合理的康復訓練與功能恢復手段,盡最大可 能、盡快地通 過身體活動使該同學的肌 肉、韌 帶、關節及整個機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并通過傷后的康復訓練,使該同學機體能量代謝趨于平衡,防止體重的增加,縮短傷愈后恢復鍛煉所需的時間。
二、本運動康復方案的總體設計
從長時間的康復效果來看,很少鍛煉的人肌肉萎縮和關節退化的速度更快,鍛煉則能有效減緩萎縮和退化的速度。這就提示我們:簡單的身體活動并不能阻止人體氧化和退化的進程。
(一)踝關節傷后急性期
目的:把疼痛、腫脹、和發炎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縮短恢復的時間。
方法:RICE。休息(R)冰敷(I)壓迫(C)抬高(E)。
時機:受傷后立刻開始。
(二)康復早期(術后1-3周)
目的:控制疼痛和腫脹,防止肌肉的萎縮。
方法:靜力性練習,大腿關節活動度的練習
時機:一般從傷后當天到3周的時間段,視損傷的具體情況而定。
(三)康復中期(術后4-6周)
目的:恢復肌肉的張力,協調肌肉間平衡支配能力,為患肢負重做好充分準備。
方法:肌肉耐力練習,PNF
時機:治療后第四周開始。
(四)康復后期恢復階段(術后6-12周)
目的:做患肢部分負重功能活動,并逐漸增加負重量,至術后12周離拐完全負重行走。
方法:肌肉力量練習,關節活動度練習等
時機:骨痂已基本形成,骨折已基本穩定下來,恢復狀況良好。
三、運動康復方案的實施
(一)踝關節傷后急性期
保護患肢,避免二次傷害,在踝關節損傷的急性期間注意制動,休息、冰敷、用彈力繃帶加壓、抬高患肢,盡量將小腿和踝關節抬起高過心臟水平。主要是進行動態的休息,同時止血與降低發炎的概率,并減少腫脹,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二)康復早期(術后1-3周)
早期的康復內容主要為活動足趾練習、大腿肌肉群練習、抬腿練習,練習以3-5組為宜,練習頻率為每周5次以上。在練習時要注意量力而行,感到有任何的不適就要立即停止練習。
活動足趾:用力、緩慢、盡可能大范圍地活動足趾。但絕對不可引起踝關節活動。15個/組,每天做5組。建議練習前用熱水泡腳20-30分,用來提高肌肉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加強練習的效果,對于促進循環、消退腫脹具有重要意義。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練習時大于10次/每日。
開始嘗試抬腿:腿抬高至足跟離床15㎝處,保持至力竭。10次/組,3組/日,在練習過程中有可能因石膏托過重無法完成,盡力而為。要根據損傷的特點,在石膏固定期間未經醫生許可只能進行上述練習,否則盲目的活動很可能造成二次損傷。
在這一時期也可以進行改善踝關節的活動度練習,在受傷早期一周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簡單的踝關節活動度練習,但是不要進行內外翻練習。如果活動度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也會上升。所以在疼痛可以忍受的情況下,可以試著進行練習。建議每天做5組,每組做15個左右的活動足趾練習,并且要逐步進行合適的腿部肌肉收縮,使血液循環更加流暢,更有利于受傷部位腫漲的消退。一周左右,受傷部位的發炎癥狀開始消退,局部的疼痛開始舒緩。
評估:全身機能狀況正常,骨折處感覺疼痛,雖然下肢肌力下降,但經過這一時期的練習傷口愈合良好,疼痛減輕。
(三)康復中期(術后4-6周)
中期主要以橡皮帶進行輔助練習,對受傷部位進行背屈、跖屈、內翻、外翻練習。
橡皮帶足背屈:雙膝伸直坐于地板。將橡皮帶系成一個圈,一端固定于地板,另一端固定于足背,將腳尖對抗橡皮帶阻力拉向身體方向,然后慢慢返回。30秒/次,休息10秒,5次/組,3組/日。
橡皮帶跖屈:雙膝伸直坐于地板。將橡皮帶中部固定于足底雙手握緊兩端,將腳尖對抗橡皮帶阻力伸直,然后慢慢返回30秒/次,休息10秒,5次/組,3組/日。
橡皮帶內翻:坐于地板,訓練腿伸直,另一腿彎曲。將橡皮帶系成一個圈,一端固定于地板,將練習腳放于圈內,將踝關節對抗阻力向內翻,然后慢慢返回。保持膝關節穩定,不要旋轉腿部完成動作。30秒/次,休息5秒,5次/組,3組/日。
橡皮帶外翻:坐于地板,訓練腿伸直,另一腿彎曲。將橡皮帶系成一個圈,一端固定于地板,將練習腳放于圈內,將踝關節對抗阻力向外翻,然后慢慢返回。保持膝關節穩定,不要旋轉腿部完成動作。30秒/次,休息5秒,5次/組,3組/日。
隨著疼痛及腫脹的緩解,就可以開始此階段得康復練習。通過之前的固定制定方案,此時損傷的韌帶基本趨于穩定,開始向愈合階段進行,輕微的應力牽拉不至于加重。腫脹和疼痛控制后,可以開始一些簡單內外翻訓練。但是不要使損傷部過度用力和牽拉。這一階段也要防止肌肉的萎縮,并恢復肌肉的張力,還要努力協調肌肉間平衡支配的能力,為患肢負重做好充分準備。
評估:腳著地時,踝關節,骨折處感覺疼痛,可走路200米左右。局部尚有腫脹,壓痛,走路跛行。
(四)康復后期恢復階段(術后6-12周)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康復練習,受傷部位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后期還要進行等張和等長肌肉練習。
等張練習方法:肌肉長度縮短張力不變的收縮訓練,稱為等張練習。 每次訓練選取踝關節的肌肉應以最大重量進行3至4組的練習,負荷標準是以能重復的最多次數(RM)來 表示。顯然,RM越小,重量越大。用次數少、接近最大重量的練法最能增長力量,等張訓練后需要較長的時間休息恢復。
比如胡某做的提踵練習,開始動作是,使后腳跟低于支撐腳踩的臺階,支撐腳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盡可能高的提起腳后跟,放低身體回到準備的姿勢,這就完成了1次重復,盡量雙腳提踵逐漸過渡到單腳提踵。2分/次,休息5秒,5次/組,4組/日。
等長練習方法:等長練習是指在肌肉兩端固定或超負荷的情況下進行肌肉收縮的一種訓練方式。收縮時肌肉的長度不能縮短,只能產生張力。比如胡永靜同學做的扶墻后蹬練習,手扶墻,身體與墻成一定的角度,用力蹬地,體會蹬地的動作。每次練習選取踝關節的肌肉應反復進行練習1-5次/組,然后休息2-3分鐘,5組/日。
此期間骨折的部位傷口痊愈的還不足夠堅固,所以練習及訓練應該循序漸進,不能勉強或者盲目冒進。并且要強化肌力以保證踝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并應注意安全,絕對避免再次受傷。
在這一時期,骨痂已經基本上形成,骨折部位已經趨于穩定。在加強踝關節康復練習的同時,還要使踝關節部位一部分承受重量。這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傷口愈合,還防止骨質疏松,更有有利于踝關節肌肉力量的恢復。在練習中受傷的部位要逐漸加大負重力度,至術后12周完全負重。
在恢復正常運動之前,要保證關節活動度至少恢復到了80%-90%,而且能夠完成以上所述的訓練。可以做一些固定自行車、跑臺以及游泳以恢復心肺功能。但是要根據損傷處疼痛耐受度來選擇。訓練時建議配帶護具或者肌內貼保護至少6個月,直到本體感覺和肌力等完全恢復。
跑步一定要選擇平坦路面,不建議在斜坡、草地或者不平的路面,容易增加再受風險。跑步練習直線跑,但是可以增加曲線的行走。建議穿著舒適厚底的運動鞋。跑步速度緩慢增加,之后可以增加加速跑。
評估:不再跛行,腫脹消除,無痛感。右腿肌力基本恢復,踝關節ROM及耐力素質恢復,恢復運動能力,基本可進行正常行走,慢跑等活動。
(五)注意事項
1.最重要的是功能鍛煉。所謂的功能鍛煉就是在骨折允許的情況下,對骨折的肢體、關節進行足量的活動,必要的時候需要讓骨折的地方承受一定量的力量,骨折的地方承受的力量是骨折能不能愈合以及愈合是否良好的關鍵。
2.不同時期的骨折需要的鍛煉不同,不充足的鍛煉,可能會導致出現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過于劇烈的鍛煉可能會出現鋼板斷裂、再次骨折、骨折變形等。
3.至于飲食方面,要提供足夠骨折愈合的營養物質,不挑食、偏食,那么營養一般來說是充足的。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喝高鈣奶,適當曬曬太陽,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4.藥物對于骨折愈合應該輔助作用,沒有炎癥的話,“消炎藥”不適合,中醫和西醫都有不少關于骨折愈合的促進藥物,可以選擇1-2種,沒必要吃太多,骨折的愈合是個長期的過程,拔苗助長不見得是好事。
四、建議
運動康復是在相對系統的基礎上,對患者踝關節損傷的不同時期,實施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運動康復方案。運動康復的過程比較漫長,中間也會有實施不到位的地方,經過不斷實踐和改進,三個時間段的康復訓練使同學胡某和我受益匪淺。
(一)踝關節骨折后運動康復治療可最大限度地防止關節粘連,改善肢體功能,減輕患者痛苦。
(二)建議從各個方向強化踝關節肌肉。
(三)運動損傷治療的康復訓練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四)為了預防踝關節的再次受傷,我們需要加強肌肉力量以及本體感受和神經肌肉性控制。
(五)當感到任何不適時,請停止練習并向醫生咨詢。
參考文獻:
[1] 布拉德·沃克.運動損傷解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1.
[2] 黎萬友.運動骨創傷學[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
[3] 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 楊靜宜,徐峻華.運動處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推薦訪問: 初探 損傷 康復 運動 方案上一篇:淺談中長跑運動的合理營養方案
下一篇:體育旅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比較研究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總體部署,結合我X實際,制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學習貫徹黨的
一、背景和目的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一些公司采取“靠企吃企”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危害了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為了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企業競爭力,根據省紀委部署要求,公
按照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總體安排部署,為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工作質量和水平,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際成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一、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方案策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幼兒園教育活動方案策劃1一、
舉辦活動是從長遠著手,出人、出物或出錢贊助和支持某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公共關系實務活動。看看幼兒園舉辦方案五篇,歡迎閱讀!幼兒園舉辦方案1一、活動目的:豐富幼兒園兒童們的在園生活,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為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方案策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幼兒園活動方案策劃
幼兒園畢業季臨近,每一年幼兒園的畢業季不僅是送走即將屆畢業幼兒,同時也是展示豐收成果的時刻。幼兒園的孩子畢業了,要去到小學學習,總有些不舍,舉辦好畢業典禮,好歡送他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幼兒畢
一、活動目的為豐富我校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調節身心,增強體質,為教育教學工作更好的服務,以此增加學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文化育人
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幼兒園是由德國的教育家福祿培爾創辦的。1837年,福祿培爾在德國勃蘭登堡大膽招收了一批兒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學齡前兒童的組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繪本閱讀方案模板,僅供參
1 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一般有兩種:一是靠引進,二是靠自己培養。所以企業應不斷地進行員工培訓,向員工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培訓良好的行為規范,使員工能夠自覺地按慣例工作,從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