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關于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精選范文6篇)

| 瀏覽次數: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6篇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1

***大藥房

關于中藥材、中藥飲片經營的自查報告

為加強中藥材、中藥飲片經營管理,確保科學、合理、安全、準確經營,杜絕銷售假藥、劣藥。根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四川省中藥材中藥飲片專項整治方案》(***藥監辦[2015]61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內江市中藥材中藥飲片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藥監發[2015]29號)等文件精神,我店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本藥店經營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相關情況自查匯報如下。

一、藥店概況 藥店經營方式:藥品零售; 注冊地址: 藥店經營性質:個體; 藥店主要經營范圍:中成藥、中藥材、中藥飲片、化學藥制劑、抗生素制劑、生化藥品、生物制品。

二、加強中藥材、中藥飲片購進管理 在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購進中,我們嚴格審核購進企業的合法性,保證始終從正規企業進購合法批次藥品,真正把住藥品購進的審核表,確保藥店購進藥品為合法企業所生產或經營的合格藥品。在購進中做到:

(1)所購中藥材、中藥飲片必須是合法生產企業生產的合法藥品;

(2)所購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包裝,包裝上應有品名、規格、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還應有藥品批準文號和生產批號;

(3)購進進口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加蓋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的《進口藥材批件》及《進口藥材檢驗報告書》復印件;

(4)該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不得購入。

(5)不得外購散裝飲片,加工包裝或改換標簽等行為。

三、 強化中藥材、中藥飲片驗收管理 在藥品驗收環節上,由質管驗收人員按照藥品質量管理規范標準進行驗收。要求:

(1)驗收員應按照法定標準和合同規定的質量條款對購進的中藥材、中藥飲片進行逐批驗收;

(2)驗收時應同時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包裝、標簽及有關要求的證明或文件進行逐一檢查;

(3)驗收應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抽樣檢查;

(4)驗收應按規定做好驗收記錄,記載供貨單位、數量、到貨日期、品名、規格、生產廠商、生產日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等項內容;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還應記載藥品的批準文號和生產批號;

(5)對特殊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實行雙人驗收制度。

四、加強中藥材、中藥飲片儲存管理 我們對在庫藥品進行科學養護,合理儲存。根據藥品儲存條件和藥品的屬性,將藥品分別存放于相應的庫區中;按藥品的屬性分類存放;養護工作采取質量普查和重點養護相結合的方法,對庫存的藥品進行科學養護,記錄溫濕度,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空調降溫、除濕或灑水增濕等措施,保證藥品儲存條件符合其儲存的要求,藥品質量得到根本保障。

(1)按照中藥材、中藥飲片儲存條件的要求,專斗、分類陳列,易串味藥品應單獨存放;

(2)對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養護,根據實際需要采取防塵、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蟲、防鼠、防鳥等措施;

(3)對中藥材、中藥飲片定期采取養護措施,按季度對藥材、飲片全部巡檢一遍。夏防季節,即每年5—9月份,每月要將全部飲片檢查一遍;

(4)對中藥材、中藥飲片裝斗前進行裝斗復核,做到不錯斗、串斗,并做好記錄;

(5)對中藥材、中藥飲片裝斗前進行凈選、過篩,定期清理格斗,藥材和飲片前寫正名、正字,防止混藥。

以上幾方面是我們藥店在經營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工作的自查報告。

二0一五年四月二日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2

中藥飲片專項點評制度

一、為加強中藥飲片處方質量管理,促進中藥飲片的合理使用,根據《處方管理辦法》、《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國中醫藥醫政發[2010]57號)和《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衛醫管發[2010]28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飲片處方質量管理強化合理使用的通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5]29號)等有關要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二、藥劑科應組織處方點評小組人員參加處方的評價工作。

三、中藥飲片專項點評主要是對中藥飲片處方書寫的規范性、藥物使用的適宜性(辯證論治、藥物名稱、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每劑的味數和費用進行評價,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制訂并實施干預和糾正措施,促進中藥飲片合理使用。

(一)中藥飲片處方書寫應符合《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

1、一般項目,包括醫療機構名稱、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科別或病區和床位號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項目。

2、中醫診斷,包括病名和證型(病名不明確的可不寫病名),應填寫清晰、完整,并與病歷記載相一致。

3、藥品名稱、數量、用量、用法。

4、醫師簽名和/或加蓋專用簽章、處方日期。

5、藥品金額,審核、調配、核對、發藥藥師簽名和/或加蓋專用簽章。

6、中草藥處方應當體現“君、臣、佐、使”的特點要求;

7、名稱應當按《藥典》和我院中藥飲片處方用名與調劑給付的規定書寫;

8、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要注明,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9、中藥飲片用法用量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國藥典》,無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劑量使用時,應當在藥品上方再次簽名;

10、中藥飲片劑數應當以“劑”為單位;劑量使用法定劑量單位,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原則上應當以克(g)為單位,“g”(單位名稱)緊隨數值后;

11、處方用法用量緊隨劑數之后,包括每日劑量、采用劑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裝膠囊等)、每劑分幾次服用、用藥方法(內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溫服、涼服、頓服、慢服、飯前服、飯后服、空腹服等)等內容,例如:“每日1劑,水煎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

12、按毒麻藥品管理的中藥飲片的使用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

(二)藥物使用適宜性評價

1、處方組成與診斷病名和證型是否相應適宜。

2、有無配伍禁忌(重點檢查有無十八反十九畏)、有無超劑量使用情況。

3、藥品用法用量: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注明理由。

(三)味數與費用評價

對每張處方的劑數、中藥飲片品種數、處方金額進行統計分析,促進中藥飲片處方安全、有效、經濟。

(四) 處方合理用藥評價

根據處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醫診斷和證型,初步評價中藥飲片處方使用的合理性。

四、中藥飲片處方點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門急診中藥飲片處方每月抽查100張,病房(區)中藥飲片處方抽查率(按出院病歷數計)不少于5%,且每月點評出院病歷絕對數應不少于30份,少于30份的全部點評。

五、處方點評實行季度考核評價和通報,對在一個季度內發現開具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達到5張以上的醫師予以通報批評,并扣處績效100元/張;由醫務科認定醫師定期考核不合格,離崗培訓一周。

六、本制度自2016年10月1日起執行。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3

1.半夏

【飲片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生半夏 為類圓形薄片,直徑1~1.5cm。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有的可見小凹點狀的棕色根痕。切面類白色,粉性,潔白細膩,或角質狀。無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 為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片狀。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為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 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2.天南星

【飲片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東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異葉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1.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生天南星 為扁長腎形薄片,直徑1.5~6.5cm,外表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未除盡外皮部分呈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的可見莖痕及麻點狀須根痕。切面黃白色,粉性。氣微辛,味麻辣。

制天南星 為類圓形薄片。切面淡黃褐色,半透明角質樣,光滑。質堅脆。微臭,味辛。

膽南星 為方塊狀或圓柱狀。棕黃色、灰棕色或棕黑色。質硬。氣微腥,味苦。

3.浙貝母

【飲片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鱗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腎形、新月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1~3cm。外表面類白色至黃白色,未除盡外皮部分呈淡棕黃色至棕黃色,有的可見根的殘基。切面類白色至淡棕黃色,粉性,邊緣色較淺。氣微,味苦。

4.川貝母

【飲片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肅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1avayi Franch.鱗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腎形、細條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0.3~2.5cm。外表面類白色至淡棕黃色,有的可見棕褐色基部和稍尖的頂端。切面類白色,粉性,有的可見中間微凹的長條形淺槽。質堅脆。氣微,味微苦。

【鑒別要點】以上四種均為常用飲片,形態相似,均屬單子葉植物,色白、粉性是它們共同的特征。半夏、天南星為塊莖,須根在上端圍繞莖生長,顯麻點狀須根痕,半夏為類圓形,天南星為扁長腎形,兩者大小也不同。浙貝母、川貝母為鱗葉,須根生長在下部鱗莖盤上,飲片彎曲明顯,均含有生物堿而味苦。浙貝母片型較大,川貝母較小,有的一端尖。

5.人參

【飲片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的薄片,直徑0.1~2cm。外表皮黃白色至灰黃色,具明顯縱皺紋、縱溝紋,有的可見突起的橫長皮孔或斷續的橫環紋。切面類白色,粉性,可見1棕黃色環紋及放射狀細裂隙,皮部散有黃棕色小點。質脆。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6.西洋參

【飲片來源】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efo1ium L.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的薄片,直徑0.8~2cm。外表皮灰黃色至淡黃褐色,具細密縱皺紋,可見突起的橫長皮孔或橫環紋。切面類白色或淡黃白色,略顯粉性,可見1灰棕環紋,皮部散有黃棕色小點。質硬。氣微而特異,味微苦、甘。

7.桔梗

【飲片來源】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1atycodon grandif1orum (Jacq.)A. DC. 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周邊彎曲或具缺刻,直徑0.7~2cm。外表面類白色至黃白色,具縱溝、橫長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切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習稱“金井玉欄”,可見淡棕色至棕色的環紋及裂隙。質硬脆。無臭,味微甜而后苦。

8.南沙參

【飲片來源】為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或沙參Adenophora stricta Miq. 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直徑0.8~3cm。外表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殘留外皮部分呈黃褐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有的可見及須根痕。切面黃白色,多裂隙。體輕,質松。無臭,味微甘。

【鑒別要點】人參、西洋參、桔梗、南沙參四種飲片均屬雙子葉植物,形態相似,易混淆,飲片類圓形、有放射狀花紋和裂隙是它們共同的特征。人參、西洋參形態極為相似,粉性,皮部具樹脂道而見黃棕色小點。人參具明顯縱皺紋、縱溝紋,形成層環棕黃色,放射狀裂隙較多,氣香特異。西洋參縱皺紋細密,形成層環大多灰棕色,裂隙較少,氣味與人參略有不同。桔梗、南沙參藥材酷似人參,易混淆,但飲片皮部均無樹脂道,有乳汁管,不顯黃棕色小點,無香氣。桔梗切面顯“金井玉欄”。南沙參表面橫環紋明顯,木部具異型維管構造而排列不規則,裂隙大而多,不規則,體輕。

9.三七

【飲片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具多角狀的薄片,直徑1~4cm。外表皮灰黃色至灰褐色,具縱皺紋,有的可見突出的支根或支根痕。切面灰黃色至灰褐色或灰綠色,粉性或呈角質狀,可見1深色環紋和放射狀紋理,環紋處常開裂而皮木分離。質硬。氣微,味苦回甜。

【易混淆品】菊三七 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 根莖的切片。為不規則形或類圓形的薄片,直徑2~3cm。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瘤狀突起,頂端有莖痕或芽痕。切面黃色,顯菊花心。質堅硬。氣微香,味甘淡而后苦。

10.莪術

【飲片來源】為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1.5~4cm。外表皮灰黃色至灰褐色,具不規則皺紋,并有殘留的須根及須根痕,有的可見環節。切面黃褐色至棕褐色,具灰黃色環及眾多散在的筋脈小點。質堅硬。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鑒別要點】三七與菊三七名稱相近,容易混淆,三七藥用部位為根,表面有支根痕,切面形成層處易開裂;菊三七為根莖,表面突起的頂端有莖痕或芽痕,切面色黃,環紋不明顯,不開裂;莪術形、色似三七,曾偽充三七,屬單子葉植物的根莖,表面有環節,切面為內皮層環紋,環內維管束散列,有辛香氣。

11.山藥

【飲片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長圓形厚片,直徑1.5~3cm。外表面類白色。切面白色,粉性,有光滑細膩感,有的可見散在的淡棕黃色小點。質脆,易斷。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黏。

【常見偽品】

(1)參薯 薯蕷科植物參薯Dioscorea alata L.塊莖的切片。為不規則形或類圓形厚片,直徑1~3cm。外表面類白色。切面白色、黃色、淡紅色或紫色,粉性,有散在的淡棕黃色小點。質脆,易斷。氣微,味淡。

(2)木薯 大戟科植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塊根的切片。為類圓形或斜長圓形的厚片,直徑1.5~3cm。外表面類白色,有的殘留外皮黑褐色或棕褐色。切面白色,粉性,中央有放射狀裂隙或紋理。質脆,易斷。氣微,味淡。

12.天花粉

【飲片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類長方形厚片,直徑1.5~5.5cm。外表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殘存的外皮黃褐色。切面類白色,可見淡黃色筋脈紋或筋脈小點。質堅,細膩,粉性。味微苦。

?13.葛根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干燥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厚片,大者直徑約3cm,有的松散成叢毛狀。外表皮灰褐色至灰棕色,有的外皮已除去。切面灰白色至黃白色,可見淡褐色環紋及眾多褐色小點與微細小孔。質堅韌,纖維性強或具粉性。無臭,味微甜。

【鑒別要點】山藥、天花粉、葛根是容易混淆的飲片,均色白、具粉性。山藥是單子葉植物的根莖,切面維管束散列,顯細小散在的筋脈點,味淡,有粘性。天花粉和葛根均為雙子葉植物的根,切面均具放射狀排列的導管,天花粉筋脈紋(導管、纖維)淡黃色,味苦;葛根纖維性強,順折易斷,橫折不易斷,味微甜。參薯與木薯是山藥的混偽品。參薯與山藥同科同屬,藥用部位是塊狀莖,形狀大多不規則,切面常有黃色、淡紅色或紫色。木薯是雙子葉植物的塊根,常殘留褐色外皮,切面中央有放射狀裂隙或紋理,因含氫氰酸而具毒性。

14.天麻

【飲片來源】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長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邊緣略呈波狀,直徑1~3cm。外表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有的可見點狀成環的潛伏芽。切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角質樣,半透明,可見色淺散在的筋脈小點。質堅脆。氣微,味甘,略帶粘性。

【常見偽品】

(1)紫茉莉 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根的切片。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外表面黃白色至灰棕黃色,有縱溝紋。切面黃白色至灰棕色,角質樣,半透明,可見同心環紋。質硬。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有刺喉感。

(2)大麗菊 菊科植物大麗菊Dahlia pinnata Cav.根的切片。為扁圓形薄片。外表面灰白色,有縱溝紋。切面類白色,角質樣,半透明,中央有木心或中空。質硬。氣微,味淡,嚼之略粘牙。

(3)芭蕉芋 為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塊莖的切片。形似天麻,外表可見纖維狀物,質韌。有焦糖氣,味甜。

【鑒別要點】天麻為單子葉植物,切面維管束散在。紫茉莉、大麗菊、芭蕉芋為天麻的偽品。紫茉莉、大麗菊均為雙子葉植物,切面維管束放射狀排列,紫茉莉有同心環狀排列的異型維管束,大麗菊中央有木心或中空。芭蕉芋與天麻極相似,但外表因殘留葉鞘而纖維外露,質韌。

15.牛膝

【飲片來源】為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的厚片或圓柱形的短段,直徑0.4~1cm。外表皮灰黃色至淡棕色,具細縱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皮部淡黃色至淡棕色,有眾多筋脈小點,排列成數環,木部細小。質硬,易受潮變軟。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16.川牛膝

【飲片來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片,直徑0.5~3cm。外表皮黃棕色或灰褐色,具明顯縱皺紋,有時可見橫向突起的皮孔。切面黃棕色或黃色,可見眾多筋脈小點排列成多輪同心環。質堅韌。氣微,味甜。

【易混淆品】 土牛膝(紅牛膝) 莧科植物柳葉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 Mak.根的切片。為圓柱形厚片,直徑2~7mm。外表皮灰棕色至紅棕色,具細縱紋。切面粉紅色,筋脈小點排列成數環。質柔韌。氣微,味微苦麻。

【鑒別要點】牛膝、川牛膝和土牛膝為同科植物。三種牛膝組織中維管束均具異常構造而顯筋脈小點同心環狀排列,牛膝2~4環,川牛膝3~8環,土牛膝1~4環且粉紅色。

17.石菖蒲

【飲片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Schott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橢圓形薄片,直徑0.3~1cm。外表皮灰棕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見細縱皺紋、節痕、毛狀的殘留葉基或圓點狀根痕。切面類白色,環紋明顯,有眾多筋脈小點及淡棕色油點。質堅。斷面纖維性。氣芳香,味苦、微辛。

【常見偽品】 水菖蒲 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根莖的切片。為扁圓形厚片,直徑1~1.5cm。外表皮類白色或淡棕色,有的具類三角形殘留葉痕或凹陷的圓點狀根痕。切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質松軟,海綿狀。氣香特異、濃烈,味辛。

【鑒別要點】石菖蒲與水菖蒲為同科植物。兩種菖蒲生長環境不同,石菖蒲生長在潮濕的巖石上或小溪旁;水菖蒲生長在水中,由于根莖在水中需要呼吸,內部產生通氣組織,細胞間隙擴大,從而使其質地松軟,似海綿狀。

18.白附子(禹白附)

【飲片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制白附子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直徑1~3cm。周邊淡棕色,有的可見須根痕。切面黃色,略呈角質樣。質硬。味淡,微有麻舌感。

【易混淆品】 關白附 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Aconitum coreanum (Levl.) Raip.塊根的切片。制關白附為不規則形或類圓形的薄片,直徑0.4~1.5cm。外表皮黑褐色,具皺紋,有的尚可見莖基及突起的根痕。切面淡黃褐色至黑褐色,略呈角質狀,常具放射狀裂隙,外圍有6~10個麻點。質硬。氣微,微有麻舌感。

【鑒別要點】白附子與關白附為不同科植物。白附子為單子葉植物,表面較光滑,環節處常有須根痕;關白附為雙子葉植物,表面有皺紋,切面常具放射狀裂隙,麻點由數個小維管束環列形成。

19.重樓

【飲片來源】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樓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 -Mazz.或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 Hara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1~4.5cm。外表皮黃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的可見橫環紋及須根痕。切面類白色至黃白色,散在不甚明顯的筋脈小點。質堅脆,粉性。無臭,味微苦、麻。

20.拳參

【飲片來源】為蓼科植物拳參Po1ygonum bistorta L.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腎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有的一邊呈凹陷,一邊呈弧形,直徑1~2.5cm。外表皮褐棕色至黑棕色,粗糙,可見多數殘留短須根或須根痕及較密的橫環紋。切面淡棕紅色至棕紅色,黃白色筋脈小點排列成環。質硬。無臭,味苦、澀。

【易混淆品】 白河車 百合科植物萬年青Rohdea japonica (Thunb.)Roth根莖的切片。為圓形或類圓形薄片,直徑1~2.5cm。外表皮灰黃色至灰棕褐色,具突起的橫環紋及須根痕。切面類白色至淡棕黃色,有稍突起的環紋及散在的筋脈小點。質硬脆,氣微,味苦而辛。

21.金蕎麥

【飲片來源】為蓼科植物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有的邊緣具深凹陷,直徑1~4cm。外表皮棕褐色,有的略見縱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皮部菲薄,棕褐色,木部淡黃棕色至淡棕紅色,具放射狀紋理與裂隙,髓部小,色較深。質堅硬。氣微,味微澀。

【鑒別要點】重樓為單子葉植物,表面有環節,斷面類白色,維管束散在,不明顯。拳參為雙子葉植物,切面棕紅色,有數個維管束環列。金蕎麥與拳參是同科植物,切面木質部束具明顯的放射狀紋理,髓極小。拳參的別名為草河車,與白河車名稱相近,容易混淆,白河車切面內皮層環紋明顯,環內有維管束散在。

22.黃芪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直徑1~3.5cm。外表皮灰黃色至黃褐色,具不規則縱皺紋或溝紋。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淡棕色環紋及放射狀裂隙。質韌。斷面纖維性,粉性。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氣。

【常見偽品】 扁莖黃芪 豆科植物扁莖黃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 根的切片。為類圓形厚片,直徑0.5~2cm。外表皮黑褐色,具不規則縱皺紋,有的可見明顯突起的皮孔。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淡棕色環紋及放射狀裂隙。質堅硬。斷面纖維性,粉性。氣微,味微苦。

23.紅芪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厚片,直徑0.6~2cm。外表皮灰紅棕色,具不規則縱皺紋。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棕色,有淡棕色環紋及放射狀紋理。質韌。斷面纖維性,粉性。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氣。

【鑒別要點】黃芪、紅芪和扁莖黃芪屬同科植物,名稱相近,形態相近,特征相似,主要區別在表面顏色和氣味上。黃芪與紅芪味均微甜,有豆腥氣,黃芪外表皮灰黃色;紅芪外表皮灰紅棕色;扁莖黃芪(種子即沙苑子, 其根不作藥用),外表皮黑褐色,味微苦。

24.當歸

【飲片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0.3~2cm。外表皮黃褐色至黃棕色,具縱皺紋。切面環紋明顯,散有眾多棕色油點,皮部外側黃白色,近環紋處淡黃棕色或淺褐色,木部淡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皮木比約1:1。質柔韌。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25.獨活

【飲片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1.5~3cm。外表皮棕褐色或暗褐色,具縱皺紋,有的可見橫紋。切面灰黃色至黃棕色,有棕色環紋,散有眾多棕色油點,有裂隙,皮部近環紋處色略深。皮木比約2:3。質稍硬。有特異香氣,味苦、辛、微麻舌。

【鑒別要點】當歸與獨活為同科植物,形態極相似,皮部近環紋處色略深是兩者共同的特征,當歸皮木比約1:1,香氣濃郁而舒適,味甜而后微苦辛;獨活皮木比約2:3,香氣濃郁而沉濁,味苦、辛,略有麻舌感。

26.柴胡

【飲片來源】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外表皮棕褐色至黑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橫長皮孔,有的可見莖基及纖維狀葉的殘基。切面皮部狹,黃棕色;木部寬,黃白色,有的可見放射狀紋理或數輪環紋,折斷面纖維狀,分層。氣微香,味微苦。

【常見偽品】大葉柴胡 傘形科植物大葉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根莖及根的切片。為類圓形厚片,直徑0.6~1.2 cm。外表皮黃褐色,有的具明顯的環節。切面黃白色,纖維性,常中空。質堅硬。具芹菜樣香氣,味微苦,有麻舌感。

27.防風

【飲片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根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黃色,具縱皺紋,有的可見致密的橫環紋或纖維狀葉柄殘基。切面有放射狀裂隙,皮部淡棕黃色至棕黃色,可見散在的黃棕色油點,木部淡黃色。質松軟。氣特異,味微甘。

【鑒別要點】柴胡、防風、大葉柴胡均為傘形科植物,柴胡外表皮色深,皮孔和支根痕突出,北柴胡木質部較寬,維管束中纖維束分層環列而顯數輪環紋,南柴胡中幾無纖維而無環紋,折斷面無纖維性。防風灰棕黃色,頭部根莖段環紋密而明顯,習稱“蚯蚓頭”,葉柄殘基長纖維狀,切面皮部較寬,裂隙多,放射狀,以致質輕松,氣香特異。大葉柴胡是柴胡的偽品,有毒性,藥用部位主要為根莖,外表皮有明顯的環節,切面髓腔大而中空,具芹菜樣香氣。

28.延胡索

【飲片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厚片或不規則的碎顆粒,直徑0.5~1.5cm。外表皮灰黃色至棕黃色,具不規則皺紋。切面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質堅硬。氣微,味苦。

29.夏天無

【飲片來源】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 (Thunb.) Pers.塊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的薄片,直徑0.5~2.5cm。外表皮灰棕色或暗綠色,具細皺紋,有瘤狀突起。切面檸檬黃色,角質狀,隱約可見環紋。質堅硬。無臭,味苦。

【鑒別要點】延胡索和夏天無極相似,屬易混淆品。延胡索外表皮皺紋較粗,切面在紫外光燈下顯金黃色,夏天無外表皮有瘤狀突起,切面在紫外光燈下中間顯金黃色,外圍顯藍紫色。

30.茜草

【飲片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根及根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根呈細圓柱形厚片,直徑1~7mm,外表皮紅棕色至暗棕色,具細縱皺紋,皮部脫處呈淡棕紅色,切面皮部狹,紅棕色,木部寬,淡棕紅色,有均勻致密細孔。根莖為不規則形的厚片,直徑5~7mm,外表皮附有短小須根及須根痕,切面可見髓部。質脆,易斷。無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31.首烏藤

【飲片來源】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藤莖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直徑4~7mm。外表皮紅棕色至暗棕色,具縱溝紋。切面淡紅棕色,皮部狹窄,有的淡紅棕色中嵌有紅棕色條紋,易剝離,木部較寬廣,淡棕色或淡黃棕色,具放射狀紋理及裂隙,密布細孔,髓部色較深或中空。質堅韌。無臭,味微苦澀。

32.桂枝

【飲片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嫩枝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類圓形、橢圓形的薄片或不規則形的段,直徑0.3~lcm。皮部紅棕色,表面有時可見點狀皮孔或縱棱線,外皮易脫落,切面皮部薄,棕色,木部寬廣,黃白色或淺黃棕色,中央有色較深的髓部,類圓形或略呈方形。質堅。有特異氣香,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鑒別要點】茜草、首烏藤、桂枝分屬于不同的科,但它們的外皮均紅棕色,易混淆。茜草藥用部位主要為根,皮薄,木部占大部分,維管束中的導管排列無規則,管孔較大,習稱“針眼”,不顯放射狀花紋。首烏藤次生生長較發達,使外表皮較粗糙,維管束放射狀排列,形成放射狀花紋,導管孔較大,因藥用部位為莖而顯髓部。桂枝藥用部位為嫩枝,次生生長不發達,外表皮薄,不甚粗糙,木部占大部分,導管孔不現,有髓部,因樟科植物而有香氣。

33.牡丹皮

【飲片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皮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的薄片或一側有半徑性切開,中空。外表皮灰褐色或黃褐色,栓皮脫落處顯棕紅色。切面黃白色至淡粉紅色,粉性,外皮薄。偶可見發亮的細小結晶。質脆。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34.白鮮皮

【飲片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皮的切片。

【飲片特征】為圓形、類圓形的厚片或一側有半徑性切開,中空。外表面淡灰黃色至灰黃色,具縱皺紋,有突起的顆粒狀小點。切面黃白色至淡黃色,具裂隙狀層紋。剝去外皮,迎光可見閃爍的小亮點,質堅脆。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有羊膻氣,味微苦。

【鑒別要點】牡丹皮與白鮮皮均為抽心的根皮切片,形態相近。牡丹皮外表皮色紅,較光滑,切面淡粉紅色,具暗紅色熒光。白鮮皮外表面淡黃色,有突起的顆粒狀小點而較粗糙,切面有裂隙狀層紋,具亮黃白色熒光。兩者所含香氣成分不同。

35.肉桂

【飲片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樹皮。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的碎塊。外表面棕色至紅棕色或帶灰褐色,粗糙,有細皺紋,可見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的斑紋;內表面紅棕色,具細縱皺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可見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36.厚樸

【飲片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的干皮、根皮及枝皮切絲。

【飲片特征】為彎曲的絲條狀。外表面黃棕色,粗糙,具縱裂紋,有圓形皮孔。內表面深紫褐色,較平滑,具細縱紋。切面棕色至深棕色,外側顯顆粒性,內側顯纖維性,有的表面可見細小結晶。質堅硬。氣香,味辛辣、微苦。

【鑒別要點】肉桂與厚樸均具芳香性,形狀相似。肉桂外表面有細皺紋,內表面紅棕色,切面中因有連續的中柱鞘石細胞而顯1條黃棕色的線紋。厚樸多為彎曲的絲條狀,外表面具縱裂紋,內表面深紫褐色,切面中因外側多石細胞而顯顆粒性,內側韌皮部中具多數纖維束而顯纖維性。

37.合歡皮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樹皮切絲或塊。

【飲片特征】呈絲狀或塊狀。外表皮粗糙,有的可見棕色或紅棕色橢圓形橫向皮孔;內表面具細縱皺紋。切面近外皮處有斷續排列不整齊的黃白色條帶。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片狀,易層層剝離。

38.秦皮

【飲片來源】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葉白蠟樹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蠟樹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切絲。

【飲片特征】呈絲狀。外表皮粗糙,枝皮具灰白色點狀皮孔,干皮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類圓形皮孔,有的具地衣斑。內表面光滑。切面內側有明顯的放射狀紋理,有的可見分層的裂隙,可層層剝離。質硬而脆,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苦。

【鑒別要點】合歡皮與秦皮表面均具有圓形皮孔,斷面韌皮部因有軟韌和硬韌之分而有明顯分層現象,纖維性,容易混淆。合歡皮外表皮裂紋少,皮孔紅棕色。秦皮枝皮外表面具灰白色點狀皮孔,干皮常龜裂形成縱向溝紋。由于秦皮含香豆精成分,水浸液在自然光下顯藍色熒光。

各地習用飲片的鑒別

1.貫眾(處方名)

【藥典品種】綿馬貫眾

【飲片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切面有筋脈紋及筋脈點。葉柄基部橫切面有筋脈點5~13個環列。

【習用品種】

(1)小貫眾

【飲片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 Sm.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江蘇、安徽、貴州、江西、河南、陜西等省。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或碎塊。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葉柄基部橫切面有數個筋脈點環列。

(2)紫萁貫眾

【飲片來源】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 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江蘇、安徽、上海、貴州、江西、河南、四川、陜西等省、市。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及須根。葉柄基部橫切面有“U”字形筋脈紋。

(3)狗脊貫眾

【飲片來源】為烏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idia japonica (L. f.)Sm. 或單芽狗脊蕨Woodwaridia unigemmata Nakai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狗脊蕨主要在貴州、河南、上海、安徽、江西等地使用,單芽狗脊蕨主要在貴州、四川、陜西等地使用。

【飲片特征】狗脊蕨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葉柄基部橫切面有筋脈點2~4個環列。

1.貫眾(處方名)

【藥典品種】綿馬貫眾

【飲片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切面有筋脈紋及筋脈點。葉柄基部橫切面有筋脈點5~13個環列。

【習用品種】

(1)小貫眾

【飲片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 Sm.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江蘇、安徽、貴州、江西、河南、陜西等省。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或碎塊。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葉柄基部橫切面有數個筋脈點環列。

(2)紫萁貫眾

【飲片來源】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 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江蘇、安徽、上海、貴州、江西、河南、四川、陜西等省、市。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及須根。葉柄基部橫切面有“U”字形筋脈紋。

(3)狗脊貫眾

【飲片來源】為烏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idia japonica (L. f.)Sm. 或單芽狗脊蕨Woodwaridia unigemmata Nakai根莖及葉柄殘基的切片。

【使用地區】狗脊蕨主要在貴州、河南、上海、安徽、江西等地使用,單芽狗脊蕨主要在貴州、四川、陜西等地使用。

【飲片特征】狗脊蕨為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殘留葉柄、須根及鱗片,葉柄基部橫切面有筋脈點2~4個環列。銳,刺尖稍彎。內表面具細密網紋。切面裂片狀分層。

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莖皮的切片。

【使用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

【飲片特征】呈條片狀,稍彎曲。外表皮具縱凹紋,有的具長圓形突起的釘刺,頂端尖銳,刺尖稍彎。內表面具細密網紋。切面裂片狀分層。

(2)浙桐皮

【飲片來源】為蕓香科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或朵椒Zanthoxylum molle Rehd.樹皮的切片。

【使用地區】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

【飲片特征】呈條片狀,稍彎曲。外表皮具縱裂紋,有較多的乳頭狀突起,內表面光滑。切面近外皮處有斷續排列不整齊的淡黃色條帶。

(3)川桐皮

【飲片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樹皮的切片。

【使用地區】四川、貴州、湖南、江蘇、浙江等省。

【飲片特征】呈條片狀,稍彎曲。外表皮具縱裂紋,釘刺高1~3cm,基部直徑1~1.7cm,先端扁平而尖銳。內表面光滑,有明顯細縱紋。切面明顯層片狀。

(4)木棉皮

【飲片來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um DC. 樹皮的切片。

【使用地區】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呈絲片狀。外表皮粗糙,釘刺密集,高0.3~1cm,長5~6cm,先端扁平而尖銳。內表面光滑,有明顯細縱紋。切面明顯層片狀。嚼之有粘性。

【鑒別要點】2000年版藥典未收載海桐皮,均為地區習用品種,區域性較明顯,皮上均有釘刺。四種海桐皮飲片主要區別點在釘刺的形態、切面和內表面上。

4.雞血藤(處方名)

【藥典品種】雞血藤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藤莖的切片。

【使用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

【飲片特征】為不規則形的厚片。外皮淡棕色至灰褐色,脫落處呈紅棕色。切面木部具多數小孔和紅棕色至黑棕色的樹脂狀分泌物,相間排列成條帶狀或半環狀,髓偏向一側。折斷面纖維性。

【習用品種】豐城雞血藤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豐城雞血藤Millettia nitida Benth. var. hirsutissima Z. Wei藤莖的切片。

【使用地區】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湖南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為圓形厚片。切面皮部占半徑的1/4,密布紅棕色膠狀斑點,向外漸疏,木部黃色,有多數小孔。折斷面纖維性。

【鑒別要點】2000年版藥典收載的雞血藤,其飲片主要特征是切面具異型維管束,在一側含棕紅色物的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形成多條偏心性半圓形的環,使髓偏向一側,不在中央。豐城雞血藤飲片切面只有一個棕紅色環,髓位于中央。

5.大青葉(處方名)

【藥典品種】

(1)大青葉

【飲片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葉的段片。

【使用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

【飲片特征】呈中段狀。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后,葉主脈明顯,邊緣呈全緣或微波狀,葉柄顯著,腹面略凹下,背面略突出。

(2)蓼大青葉

【飲片來源】為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葉的段片。

【使用地區】東北三省、內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青海、廣西等省、市、自治區。

【飲片特征】葉藍綠色或黑藍色,全緣,葉脈于下表面略突起,側脈明顯,葉柄扁平,有的帶膜質托葉鞘。

【習用品種】

(1)馬藍葉

【飲片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O. Ktze. 葉的段片。

【使用地區】福建、江西、四川、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葉黑綠色或暗棕黑色,邊緣有細小鈍鋸齒,葉脈于下表面稍明顯。帶有的小枝四棱形。

(2)大青

【飲片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葉的段片。

【使用地區】甘肅、江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貴州等省。

【飲片特征】葉上表面棕黃綠色至暗棕紅色,下表面色淺,全緣。紙質。氣微臭。

【鑒別要點】以上四個品種來源于不同的科,飲片特征明顯,較容易區別。菘藍和蓼藍在2000年版藥典中分別作為大青葉和蓼大青葉兩種藥材分列,應注意區別并正確使用。菘藍葉多皺縮,主脈明顯,葉柄顯著;蓼藍葉帶藍色,葉柄扁平,可見膜質托葉鞘;馬藍葉邊緣有細小鈍鋸齒,帶有的小枝四棱形;路邊青葉紙質,略有臭氣。

6.苦丁茶(處方名)

(1)苦丁茶

【飲片來源】為冬青科植物大葉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及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 J. Tseng葉的絲段。

【使用地區】大葉冬青主要為上海、浙江、福建、廣西等地使用;苦丁茶冬青主要為海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使用。

【飲片特征】為呈絲條狀。上表面黃綠色至褐綠色,具蠟樣光澤,主脈明顯。下表面灰綠色,主脈突起,側脈少而明顯,葉緣具尖鋸齒。厚革質。味苦。

(2)枸骨葉

【飲片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ll. Ex Paxt. 葉的絲段。

【使用地區】華北、東北地區。

【飲片特征】呈絲條狀,略卷曲。上表面具光澤,下表面葉脈突起,葉緣具硬刺齒。革質。味微苦、微澀。

(3)日本女貞葉

【飲片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日本女貞Ligustrum japonicum Thunb. 葉的絲段。

【使用地區】貴州等省。

【飲片特征】呈絲條狀,茶褐色。上表面平滑光亮,下表面主脈突起,全緣。厚革質。味微甜。

(4)女貞葉

?【飲片來源】為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貞Ligustrum pricei Hayata、變紫女貞Ligustrum robustum (Roxb.) Bl.、興山蠟樹Ligustrum henryi Hemsl.及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葉的絲段。

【使用地區】四川等省。

【飲片特征】呈絲條狀。上表面黃綠色至褐綠色,具光澤,主脈明顯。下表面色淺,脈明顯,側脈不明顯,全緣。革質或薄革質。味微甜。

【鑒別要點】苦丁茶2000年版藥典未收載,均為習用品種,應用有較明顯的區域性。其來源于冬青科和木犀科兩個科,冬青科之苦丁茶葉緣有齒、味苦,木犀科之苦丁茶全緣、味微甜。

7.金錢草(處方名)

【藥典品種】

(1)金錢草

【飲片來源】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全草的小段,又稱對坐草。

【使用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

【飲片特征】根纖細。莖圓柱形,表面紅棕色至棕色,具縱棱線,有對生葉痕。完整葉心形或寬卵形,全緣,對光透視可見黑色條紋,葉柄細長。

(2)連錢草

【飲片來源】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地上部分的小段。

【使用地區】上海、江蘇等省、市。

【飲片特征】根纖細。莖方柱形,表面黃綠色或紫紅色,具縱直紋及疏毛,有對生葉痕或枝,切面中空。完整葉呈腎形或近心形,邊緣具圓齒,被疏毛,葉柄細長。

(3)廣金錢草

【飲片來源】為豆科植物廣金錢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 Merr.地上部分的小段。

【使用地區】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

【飲片特征】莖圓柱形,密被黃色短柔毛,有互生葉痕。完整小葉1或3,圓形或矩圓形,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鈍圓,全緣,下表面具灰白色絨毛,托葉披針形。

【習用品種】小金錢草

【飲片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帶根全草的小段。

【使用地區】江西等省。

【飲片特征】莖圓柱形,有互生葉痕。完整葉圓形,掌狀淺裂,每小裂片頂端又3小裂。

【鑒別要點】金錢草以植株匍匐,葉似古代銅錢而得名,來源有多種,應用比較混亂,但目前除天胡荽外,其余分別作為金錢草、連錢草和廣金錢草三種藥材收載于2000年版藥典,應注意區別并正確使用。金錢草莖圓柱形,葉全緣,光透視可見黑色條紋;連錢草莖方柱形,切面中空,葉緣具圓齒;廣金錢草密被毛茸;小金錢草葉有明顯分裂。

8.敗醬草(處方名)

(1)敗醬草

【飲片來源】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 Juss.帶根全草的小段。

【使用地區】貴州、山東、湖南、四川等省。

【飲片特征】根莖暗棕色至紫棕色。莖黃綠色,有倒生粗毛和對生葉痕,切面有髓或呈小空洞。完整葉常3裂或不分裂,有粗鋸齒,葉片下延至葉柄呈翼狀。氣特異。

(2)北敗醬

【飲片來源】為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及其同屬數種植物帶根全草的小段。

【使用地區】甘肅、北京、山東、吉林等省、市。

【飲片特征】莖具互生葉痕,葉緣具波狀尖齒,花序頭狀。

(3)蘇敗醬

【飲片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地上部分的小段。

【使用地區】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市。

【飲片特征】莖具縱棱線,有互生葉痕,切面髓部疏松或中空。完整葉者呈長圓披針形。果實完整者扁平卵圓形,頂端凹。種子細小,棕褐色,長約1.5mm。

【鑒別要點】敗醬草2000年藥典未收載,均為習用品種。敗醬草以植株具敗醬氣而得名,除用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外,尚有以菊科植物苣荬菜及其同屬數種植物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作敗醬草藥用,兩者均不具敗醬氣,但已有相當的使用歷史,功效也不完全相同。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4

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自查報告

通過中藥材、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使用活動專項整治工作,強化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監管,規范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使用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中藥材和中藥飲片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規范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使用秩序。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自查報告,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切實控制醫藥費用,維護群眾健康和參保人員權益,今年8月以來,省、市、區衛生、人力社保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關于加強中藥飲片使用管理的通知》(浙衛發〔2016〕226號)文件精神,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在杭20家群眾舉報較多、中藥飲片費用高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展專項檢查。現將存在問題和處理意見通報如下:

(一)醫療機構違規聘用未經注冊的醫師。部分醫療機構存在聘用未經注冊的醫師,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3號《處方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及被取消處方權的醫師不得開具處方”的規定。

(二)開大方情況嚴重。專項檢查中發現,20家醫療機構均嚴重違反中藥飲片使用管理規范,帖均費用明顯高于規定要求,單帖費用最高的達501.85元,單帖用藥最多的達62味。

(三)濫用貴稀藥材情況比較普遍。處方合理性較差,存在大量使用甲片、鐵皮石斛、川貝、紅豆杉、三葉青粉等貴稀藥材的情況。

(四)拆解偽造處方行為時有發生。部分醫療機構存在大量拆解處方的現象,有的醫療機構變相轉嫁負擔,讓參保人員自費負擔超額費用,嚴重損害參保人員利益。

(一)暫停金國梁(主任中醫師)、楊樟輝(副主任中醫師)、周少玲(副主任中醫師)、蔡敏燕(副主任中醫師)、韓麗華(執業醫師)5人1年醫師執業活動(均未經注冊在杭州安泰中醫門診部開具藥品處方)。暫停王欲雪(執業助理醫師)10個月醫師執業活動(未取得處方權在杭州九三中醫門診部單獨開具處方)。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5

中藥飲片,中藥飲片標簽:4個問題

目前,醫藥市場上的中藥飲片標簽存在不符合《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情況,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包裝袋為光素半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袋,不署任何標識或只在袋口標示是某某飲片,袋內無合格證,屬于“三無”產品。

二是包裝袋只標示飲片經營企業名稱,袋內有合格證,標明該品名稱和重量,但沒有原產地、生產企業、產品批號、生產日期,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飲片沒有注明批準文號。

三是需要特殊管理飲片,如:毒、麻、限劇、貴、細飲片,沒有任何標識,對需要特殊煎制的飲片也沒有使用說明,更談不上適用癥和注意事項,缺乏科學的提示性。

四是隨意更改名稱,經營企業隨意簡化,或難字用同音易字替代,一種飲片有多種叫法,不標明藥材的原產地。

標簽的制定要注意6項內容:

一是飲片名稱要規范,有國家標準的按通用名稱,有省標準的用省標名稱,同時標明原藥材的用藥部位,如:根、莖、葉、花、果實、動物、礦物等,對實行批準文號管理的飲片,必須標注批準文號。

二是原產地和生產企業標志要全,在標簽上要標明中藥飲片的原產地、生產企業、企業地址及聯系電話,屬于總經銷的可同時注明經營公司,對通過GSP認證的單位、有GMP車間以及分裝的中藥飲片,可同時標注分裝企業。

三是對特殊的中藥飲片,在標簽某規定部位,均要有一條與底邊平行的、不褪色的有文字標志的標識,表示需要特殊管理。

四是規格的表示,分清是飲片還是藥材;凈重表示,通常以千克(kg)表示,特殊藥品以克(g)表示。

五是標明適用范圍和防治對象,成人一般用藥量和使用方法、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

六是根根中藥飲片的類別和所含的有效成分,在標簽上標明該品的生產日期、批號、有效期以及保管條件

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篇6

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

.inline-mod-box{width:685px;border:1px solid #f0f0f0;padding:1px;font-family:arial;margin-bottom:20px;color:#444;position:relative;zoom:1;background-color:#fff;line-height:0}.inline-mod-box a{text-decoration:none}.inline-mod-box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nline-mod-box .inner{background-color:#fcfcfc;padding:10px;_padding-bottom:5px}.inline-mod-box .logo-area{float:left;width:24px;margin:0 8px 0 0}.inline-mod-box .right-area{overflow:hidden;width:630px}.inline-mod-box .main-content{font-size:14px;line-height:16px}.inline-mod-box .refer{font-size:12px;line-height:14px;color:#666;padding:7px 0 0 0}本詞條涉及醫療衛生相關專業知識,認證工作正在進行中,當前內容僅供參考。

誠邀更多本領域專家幫助我們共同完善詞條,為網民提供更多權威可信的知識。(現在加入)百科名片

中藥飲片-麥冬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的中藥。這個概念表明,中藥材、中藥飲片并沒有絕對的界限,中藥飲片包括了部分經產地加工的中藥切片(包括切段、塊、瓣),原形藥材飲片以及經過切制(在產地加工的基礎上)、炮炙的飲片。前兩類管理上應視為中藥材,只是根據中醫藥理論在配方、制劑時作飲片理解。而管理意義上的飲片概念應理解為:“根據調配或制劑的需要,對經產地加工的凈藥材進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稱為中藥飲片”。2012年9月8日,12家中藥飲片企業被曝用化工原料染色藥物。目錄

概念出處

發展情況

逐年增長

出口受限

大受重視

炮制方法

戰國

漢代

明代

現代

服用方法

質量要求

儲存貯藏

種類介紹

普通中藥飲片

中藥免煎飲片

中藥顆粒飲片

中藥破壁飲片

中藥精制飲片

著名品牌

質量問題

展開

概念出處

發展情況

逐年增長

出口受限

大受重視

炮制方法

戰國

漢代

明代

現代

服用方法

質量要求

儲存貯藏

種類介紹

普通中藥飲片

中藥免煎飲片

中藥顆粒飲片

中藥破壁飲片

中藥精制飲片

著名品牌

質量問題

展開

編輯本段概念出處

一、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為宋亡后回憶之作)中首次出現“作坊”出售“熟藥圓散,生藥飲片”的記載,一般研究者視之為中藥飲片一詞的出處。很多人認為“凡動過刀的即為飲片”;

二、某些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城鄉集貿市場藥材經營戶認為只有經過復雜加工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飲片,僅經凈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應稱為“切片”,而不應按“飲片”管理;

三、根據《藥典》定義,“飲片是指經過加工炮制的中藥材,可直接用于調配或制劑”。

編輯本段發展情況

中藥飲片是中國中藥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必需的傳統武器,也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其獨特的炮制理論和方法,無不體現著古老中醫的精深智慧。隨其炮制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為中醫臨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逐年增長

2006年1-12月,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1,660,3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1.62%;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9,022,03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44%;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036,64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4.58%。

2007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9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80%;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5.15%。

2008年1-10月,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9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80%;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5.15%。 

出口受限

中藥飲片技術標準模糊,質量參差不齊是制約中藥飲片出口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目前中藥材炮制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升中藥飲片的產品國際競爭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才能擴大中藥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

大受重視

中藥作為天然植物藥的代表,應該有良好的行業成長性。中醫藥在全球的地位也在發生著悄悄地但卻是深刻的變化,從民間的認同發展到官方的認可,全球已進入對傳統藥和植物藥立法管理的時代。澳大利亞、歐盟、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對中醫藥或傳統醫藥實行立法管理,英國已啟動中醫藥捆綁立法程序。在國內,業外資本也對中藥飲片表示出極大的熱情,看好中藥飲片行業的未來發展。

國家對中藥產業的高度重視,消費者對天然藥物的青睞,國際市場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中藥飲片產業的增長成為現實,構建行業規范標準已不是夢想。

編輯本段炮制方法

戰國

對中藥炮制的文字記載始于戰國時代。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其治療“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湯中就有“治半夏”的記載,表明當時預治疾病已經使用了藥物常規炮制品。 

漢代

漢代,據有關資料記載,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斬斷、研、銼、搗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時,炮制理論開始創立。我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序例寫道:“藥……有毒無毒,陰干暴干,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不爾勿合用也”。

在南北朝劉宋時代,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雷公炮炙論》問世,記載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飛等。該書對后世中藥炮制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某些炮制方法,現今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明代

明代時期,中藥炮制發展得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干炮制輔料的作用原理,記載為:“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制甘難化增益元陰;陳璧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麥麩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還強調:“凡藥制造,責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著名的醫藥學者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專列了“修治”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

對有些炮制方法還運用中醫理論加以討論。繼之,繆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論》的基礎上,增加了當時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由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中藥炮制事業,使中藥炮制事業發展很快。各地有關部門都對散在本地區的具有悠久歷史的炮制經驗進行了文字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制訂、出版了炮制規范。同時,國家在藥典中也收載了中藥炮制內容,并相繼出版了一批炮制專著。如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制經驗集成》,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制學》等。

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國有許多中醫藥研究機構都開展了對中藥炮制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隊伍。在生產方面,中藥炮制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藥物飲片質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隨著我國技術的革新,炮制生產設備已逐步機械化,如滾動式洗藥機,去皮機、鎊片機、切片機,各種類型的電動炒藥鍋等。這些將朝著自動化、聯動化的方向發展。

編輯本段服用方法

1、一般要先清洗一下藥材,然后放入適當冷水浸潤一會兒再進行煎煮

要注意一定用砂鍋或搪瓷盆,絕對不能用鐵鍋,用的搪瓷盆不能有鐵裸露,因為中藥中的某些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煎藥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不能將藥煎糊,如果煎糊了是絕對不能服用的!

2、煎煮20分鐘左右,煎好的藥汁量倒在吃飯的碗里約3/4就可以。

煎煮時要仔細閱讀醫生的處方中有沒有先下、后方、包煎、烊化等要求,服藥時要注意醫生有沒有交代過是溫服、冷服、飯前服、飯后服等要求.

中藥飲片的品種目錄以及常見飲片的八種類型和規格 1、干姜 2、炮姜 3、姜炭 4、大黃 5、酒大黃 6、熟大黃 7、大黃炭 8、梔子9、焦梔子 10、炒梔子 11、 黃芪12、炙黃芪 13、黃連 14、酒黃連 15、姜黃連 16、萸黃連 17、麻黃18、炙麻黃 19、丹參 20、酒丹參 21、何首烏22、制何首烏 23、甘草 24、炙甘草 25、石膏 26、煅石膏 27、白術 28、炒白術 29、焦白術30、赤芍 31、白芍 32、炒白芍 33、酒白芍 34、生地黃 35、熟地黃 36、當歸37、酒當歸 38、檳榔 39、焦檳榔 40、延胡索 41、醋延胡索42、槐花43、槐花炭 44、黃芩 45、酒黃芩 46、三七粉 47、紅參 48、冰片 49、紅粉50、輕粉 51、玄明粉 52、芒硝 53、青黛 54、滑石粉 55、赭石 56、煅赭石57、蘆薈 58、兒茶 59、制川烏 60、制草烏 61、黑順片 62、白附片63、淡附片64、炮附片65、巴豆霜66、千金子霜67、馬錢子粉 68、米斑蝥 69、朱砂70、雄黃、71、炒谷芽72煅牡蠣、73炒稻芽、74醋香附、75醋柴胡、76酒肉蓯蓉、77煅龍齒、78煅石決明、79醋龜甲、80焦六神曲

常見飲片的八種種類和規格:

1.極薄片 厚度為0.5MM以下。

2.薄片 厚度為1-2MM。

3.厚片 厚度為2-4MM。

4.斜片 厚度為2-4MM。

5.直片(順片) 厚度為2-4MM。

6.絲(包括細絲和寬絲)細絲寬度為2-3MM,寬絲寬度為5-10MM。

7.段(包括短段和長短) 短段長度為5-10MM,長段長度為10-15MM。

8.塊 邊長為8-12MM的立方塊或長方塊。

編輯本段質量要求

1.凈度 2.片型及粉碎粒度 3.色澤 4.氣味 5.水分 6.灰分 7.浸出物 8.有關成分 9.有毒成分 10.鑒別 11.包裝檢查

編輯本段儲存貯藏

常用的飲片養護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蟲法、化學藥品滅蟲法(硫黃熏蒸法)、氣調法、對抗貯藏法和冷藏法等。中藥飲片庫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風,避免日光直射,室內溫度不超過20℃,相對溫度45%~75%,飲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飲片除外)。[1]

現分述如下:

1.對含淀粉多的藥材,如澤瀉、山藥、葛根、黃芪等切成飲片后要及時干燥,貯存在通風、干燥、涼處,防蟲蛀、防潮。

2.對含揮發油多的藥材,如薄荷、當歸、木香、川芎等切成飲片后,干燥溫度小于30℃,如大于30℃則損失有效成分,貯藏時環境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易散失香氣或泛油,溫度太高易吸濕霉變和蟲蛀,應置陰涼干燥處保存。

3.對含糖分及黏液質較多的飲片,如肉蓯蓉、熟地黃、天冬、黨參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極易變軟發黏,易被污染,應防霉、防蟲蛀,置通風干燥處貯藏。 

4.種子類藥材經炒制后增加了香氣,如紫蘇子、柏子仁、萊菔子、薏苡仁等,應貯藏缸、罐中封閉保管,防蟲害及鼠咬。 

5.凡酒制飲片,如當歸、常山、大黃等,醋制飲片,如蕪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貯于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 

6.凡鹽炙的飲片,如澤瀉、知母、車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易受潮變軟,若溫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則鹽析出。故應貯于密閉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以防受潮。

7.經蜜炙的飲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葉等,炮制后糖分大,較難干燥,特別容易受潮變軟或粘連成團且易被污染,蟲蛀、霉變及鼠咬,應貯于缸、罐內,盡量密閉以免吸潮,置通風干燥處保存養護。 

8.某些礦物類飲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氣中,容易失去結晶水而風化,故應貯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陰涼處養護。 

貯藏中的變異現象:

1.蟲蛀 2.發霉 3.變色 4.氣味散失 5.泛油 6.風化 7.潮解溶化 8.粘連 9.揮發 10.腐爛 11.自燃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

普通中藥飲片

中醫常用飲片,最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

中藥免煎飲片

方便上班族人群,但不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 

中藥顆粒飲片

體積小,調配方便。同樣不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不受中醫界推薦使用。 

中藥破壁飲片

近年最新科技成果,價額昂貴。目前還不適合中國國情,無法推廣使用。 

中藥精制飲片

即小包裝飲片。稱量準確,清潔衛生,規格統一,調配方便。價格相對較貴,有些品種不符合炮制和調配規范。屬國家推薦使用飲片。

編輯本段著名品牌

瑞龍制藥、同仁堂、康美、雅女湖、方回春堂、童涵春堂等

編輯本段質量問題

2012年9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曝出一批染色增重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安徽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并在藥材中摻假;

亳州市凱利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并摻假;

安徽福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亳州市萬珍中藥飲片廠、安徽海鑫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

國鑫、維濤、徐重道中藥飲片廠等還存在走票過票、貼牌包裝等問題。[2]

鑒于上述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國家藥監局已嚴令各地方局加大監督力度,嚴防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用于臨床配方和中成藥生產。

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去年也上過“黑名單”,在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湖北省藥品質量公告》中,抽檢發現,該廠生產的沉香由于性狀不合格而“上榜”。[3]參考資料1. 中藥飲片儲存方法 .

2. 安徽查處一批違法染色增重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進一步加大中藥飲片使用環節監督檢查工作力度 .國家食品藥品家督管理局官網.2012.9.8[引用日期2012-09-10].

3. 國鑫等12家中藥企業用化工原料染色藥物被調查 .中國新聞網.2012.9.10[引用日期2012-09-10].開放分類:

應用科學科學中藥材醫學術語中藥材 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小包裝我來完善“中藥飲片”相關詞條:

中藥材中藥提取物蒙藥生物制品制劑浸膏生化藥品植物提取物原料藥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參茸透皮貼劑成藥西藥新藥麻醉藥品毒性藥品精神藥品中成藥酒糟中藥材 中藥提取物 蒙藥 生物制品 制劑 浸膏 生化藥品 植物提取物 原料藥 中藥飲片加工 中成藥制造 參茸 透皮貼劑 成藥 西藥 新藥 麻醉藥品 毒性藥品 精神藥品 中成藥 酒糟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正文與判斷內容均由用戶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如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推薦訪問: 工作總結 專項 中藥飲片

【關于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精選范文6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我叫XXX,女,漢族,XXXX年XX月出生,XXX學歷,中共黨員。XXX年到XXX鄉政府工作,擔任黨政辦副主任、婦聯專職副主席、團委書記、黨建辦主任等職務和XXX村第一書記、包村干部。三年以來,在縣委

  • 為認真貫徹履行部門監管責任,根據《**市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關于**市防范化解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集中利用二個星期時間對我市養老服務領域開展

  •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極其重要的一年,*鎮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市第九次黨

  •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一)公司部署工作落實情況上半年以來,黨群工作部(紀檢辦、巡察辦)堅決貫徹落實公司黨委(總支)各項部署,以“黨建引領保障深化年”為抓手,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開展政治能力

  • (一)緊抓不放筑牢安全底線,營造穩定環境外防輸入聯合交警、路政、衛生院值守高速出口,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各級干部嚴陣以待;內防擴散通過五社聯動嚴格各項管控措施。始終繃緊安全生產的弦,集中開展森林防火、地

  • 今年以來,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各項部署,把管黨治黨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現將2022年上半年黨建工作報告如下。一、強化

  • 今年以來,市商務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圍繞“五個率先”目標,加快**高水平網絡大城市,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確保上半年商務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全市商務主要指標半年度完成情況外貿出口:*

  • 上學期,學校在黨委和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質量立校”的辦學宗旨,秉承“辦有靈魂的學校,做有溫度的教育”的辦學理念,繼續擦亮“管理嚴、質量高”的品牌,扎扎實實地做好了疫情防控、教育教學

  • 2022年,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強化法治引領,加強法治監督,注重法治惠民,法治建設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現將相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 一、工作完成情況(一)加強黨員學習教育。一是嚴格執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制定全年“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清單”,圍繞**個學習重點,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次,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會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