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 瀏覽次數:

 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開展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結合淳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目標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共建特別生態區、共享康美千島湖為契機,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到 2021 年 9 月,達到省級“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指標要求;到 2021 年,通過首批省級評估,建成省級“無廢城市”,基本實現產廢無增長、資源無浪費、設施無缺口、監管無盲區、保障無缺位、固廢無傾倒、廢水無直排、廢氣無臭味;到 2023 年,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水平得到鞏固提升,爭創全國“無廢城市”。

 二、建設指標體系 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總計 38 個,其中必選指標 26 個(無標記),自選指標 4 個(△),參考指標 5個(○),另根據淳安實際發展和治理狀況,增設自選指標2 個(▲),參考指標 1 個(˜)。

 序號

 目標

 指標內容

 2021 年建設目標值

 責任單位

 (數據來源)

 1 產廢無增長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年度增長率 負增長 統計局、生態環境分局 2 實施清潔生產的工業企業總數年度增長率 5% 生態產業局、生態環境分局、發改局

 3 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循環化改造的工業園區占比 100% 生 態 環 境 分局、發改局、生態產業局 4 城鄉生活垃圾增長率 城鎮 零增長 城管局 農村 零增長 五水共治指揮部 5 化肥農藥使用量年度增長率 負增長 農業農村局 6 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90% 住建局 7 快遞綠色包裝使用比例△ 70% 郵政局 8 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達▲ 100% 規劃資源局 9 資源無浪費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97% 生態環境分局 10 生 活 垃圾回收利用率 城鎮 60% 商務局 農村 60% 五水共治指揮部 11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 60% 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揮部、住建局 12 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資源回收率 80%以上 衛健局 13 秸稈綜合利用率 95% 農業農村局 14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 99.5% 農業農村局 15 設施無缺口 工業固體廢物安全處理率 99% 生態環境分局 16 生 活 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城鎮 100% 城管局 農村 100% 五水共治指揮部 17 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 100% 衛健局、生態環境分局 18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 100% 住建局 19 農 業 廢棄物安全處置率 病死豬集中專業無害化處理率 90%以上 農業農村局 廢舊農膜回收處理率 90%以上 20 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處置骨干企業數量 2 個以上 商務局 21 監 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企 80% 生態環境分局

 管無盲區 事業單位上網率 以上 22 村(鎮)網格化巡查隊伍覆蓋率 90%以上 “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3 危險廢物運輸轉移聯單和電子運單互聯率 100% 生 態 環 境 分局、交通運輸局 24 固體廢物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查處率 100% 公安局、生態環境分局 25 固廢無傾倒 生 活 垃圾分類覆蓋面 城鎮 100% 城管局 農村 100% 五水共治指揮部 26 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覆蓋率 100% 衛健局、生態環境分局 27 實驗室廢棄物集中統一收運覆蓋率 100% 市場監管局、教育局、生態產業局 28 農業廢棄物收儲運體系覆蓋率 100% 農業農村局 29 農業廢棄包裝物品回收率△ 80% 農業農村局 30 農業廢棄包裝物品處理率▲ 90% 農業農村局 31 保障無缺位 “無廢城市”建設地方性法規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2 個以上 “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32 “無廢城市”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情況 建立考核辦法 考核辦 33 污水無直排 “ 污 水零直排區”年度工作完成率○ 鎮 100% 五水共治指揮部、生態環境分局、住建局 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

 100% 生活小區 100% 34 農村生活污水納管率˜ 85% 五水共治指揮部 3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80%以上 住建局 36 廢氣無臭味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 完成省市任務目標 生態環境分局 37 年度涉氣重復信訪投訴量○ 負增長 生態環境分局 38 公眾滿意度 公眾對“無廢城市”建設成效的滿意程度○ 90%以上 生 態 環 境 分局,統計局 三、工作舉措

 (一)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全量收集利用農業廢棄物 1. 科學調整用肥結構和施肥方式。優化用肥結構,擴大配方施肥的應用范圍和施用面積,每年推廣應用專用配方肥4000 噸以上。改進傳統施肥方式,加快推進機械施肥應用。(農業農村局牽頭)

 2. 構建完善的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體系。設立主要農業廢棄物收集點,提高農業廢棄包裝物的再利用率。鼓勵選用多功能棚膜和可降解地膜,推行廢舊農膜分類回收處理。到2020 年,廢舊農膜回收處理率達 90%以上,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率分別達 80%和 90%以上。(農業農村局牽頭)

 3. 全面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落實就地就近消納或異地綜合利用,確保生態化畜禽養殖污染“零直排”。推進農作物秸稈多途徑利用,到 2020 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 95%以上,重點開展農業廢棄物減量、資源化試點工作。(農業農村局牽頭)

 4. 完善智能化沼液配送體系,健全液肥配送服務網絡。擴大沼液配送服務范圍及種植基地面積,實施消納清單,科學有效配送沼液,做好種植基地液肥使用和液肥配送車量的運行數據統計分析及監管。(農業農村局牽頭)

 5. 完善全縣一體化病死動物收集處理體系。到 2021 年,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情況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置率達 100%。(農業農村局牽頭)

 (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分類運處生活廢棄物 1.。

 嚴格落實《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行分類投放、

 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置。統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規劃布局和建設,保障生活垃圾管理的資金投入。(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揮部、商務局、規劃資源局、住建局、財政局牽頭)

 2. 進一步推進源頭減量。各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制定有利于生活垃圾減量的政策和措施。企事業單位推行綠色辦公。(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別牽頭)倡導光盤行動,推動易腐垃圾減量化。(商務局牽頭)大力推行綠色環保包裝,到2022 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提高到 50%以上。(發改局牽頭)推行凈菜上市、潔凈農副產品進城,新舊果蔬批發、集貿市場按相關要求實現果蔬菜皮就地處理。(市場監管局、建設集團牽頭)

 3. 建設分類投放體系。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配套設施規范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實施管理責任人制度。裝飾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園林綠化養護產生的綠化垃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揮部、住建局牽頭)

 4.。

 完善分類轉運體系。建立生活垃圾中端轉運體系。(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揮部牽頭)推動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到 2022 年,建成一個 10000 平方米以上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商務局牽頭)完善有害垃圾轉運點建設,建成 1 個有害垃圾轉運點。(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牽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輸液瓶(袋)規范化分類處置。(衛健局牽頭)大力推行綠色環保包裝,到 2022 年,建成一批快遞包裝物回收點。(郵政局、發改局牽頭)農村生活垃圾進

 行分類收集,易腐垃圾就地就近資源化處置。(五水共治指揮部牽頭)

 5. 提高分類處置能力。適時提標改造現有的焚燒處理設施,實現全縣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全覆蓋和生活垃圾“零填埋”。(城管局牽頭)適度超前謀劃布局、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建設。(發改局、規劃資源局牽頭)加快易腐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周邊建設易腐垃圾處置廠。(城管局牽頭)

 6. 加強航運污染控制。推行刷卡制度,建立智能化監控平臺。控制各類旅游船舶和客運船舶餐飲規模,并嚴格執行污水上岸、垃圾上岸制度。(海事處牽頭)

 (三)打造綠色建筑,提升建筑垃圾處置利用水平 1. 推行綠色建筑設計。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并促進綠色建筑提標,新建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占比達到 58.65%,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占比達到 41.35%。(住建局牽頭)

 2. 推動建筑垃圾規范利用。建筑垃圾實現源頭減量、規范清運、安全處置和有效利用的全過程管理。(城管局牽頭)推動建筑垃圾精細化分類及分質利用,將建筑垃圾源頭管理納入文明施工工地等考核內容。(住建局牽頭)建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實現建筑垃圾規范化利用處置。(城管局、住建局牽頭)

 (四)抓好綠色生產,實施工業固廢資源循環治理 1. 加強源頭減量化。強化廢水分質分流處理,源頭減少污泥產生。(生態環境分局牽頭)2020 年完成 3 家企業清潔

 生產審核,全面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 認證。(生態產業局牽頭)促進工業園區廢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水再生循環利用,推動再生水(中水)回用率到10%以上。(生態環境分局牽頭)

 2. 建設分類收集儲運全過程監管體系。督促企業做好固廢信息填報,建成 1 座小微產廢企業危險廢物收集點和 1 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二次分揀中心。(生態環境分局牽頭)

 3. 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開展 2 家鉛鋅選礦尾庫礦進行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到 2020 年,關閉 13 家礦山,綠色礦山名錄庫計劃入庫率達 100%。(規劃資源局牽頭)2021年完成千島湖礦產品有限公司三聯尾礦庫清庫治理工作。(應急管理局牽頭)到 2022 年,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達 100%,廢棄礦山治理率 100%。(規劃資源局牽頭)

 (五)落實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建立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1. 深化污水零直排。全面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確保治理全覆蓋、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處理全達標。(住建局、建設集團、五水共治指揮部、生態環境分局、海事處按職責分別牽頭)推進農村污水治理,逐步推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設施向有動力改造,有序收集、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和污泥。(五水共治指揮部牽頭)農家樂污水處理設施實行提標改造,達標排放。(五水共治指揮部、文廣旅體局牽頭)推進城鎮污水污泥處置、農村污水的綜合資源化利用技術和應用。(住建局、五水共治指揮部按職責分別牽頭)

 2. 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制定淳安河湖生態緩沖帶劃分方案,嚴格控制岸線開發強度,嚴格實施岸線保護,大力開展岸線整治修復工程。(生態環境分局牽頭)

 (六)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完善“無廢城市”建設各項配套體系 1. 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圍繞各類固體廢物的全過程管理環節,落實、明確各個部門監管職責。(生態環境分局、城管局、農業農村局、衛健局、五水共治指揮部、商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探索建立并實施固體廢物處置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分局、財政局牽頭)

 2. 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統計制度。建立健全各類固體廢物科學分類制度,統一統計范圍標準和口徑。(生態環境分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揮部、住建局、衛健局、商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

 3.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引導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推廣第三方環保管家服務。(生態環境分局牽頭)整合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培育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處置骨干企業 2 家。(商務局牽頭)

 4. 加強固廢轉運管控。嚴查無資質危廢運輸行為,嚴控產廢單位將處置費用直接交付運輸單位或個人,并委托其全權處置固體廢物的行為。(生態環境分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按職責分別牽頭)

 5. 共建群防群治體系。完善積分兌換激勵機制,實現積

 分兌換超市或兌換點行政村全覆蓋。(五水共治指揮部牽頭)落實固體廢物違法有獎舉報制度,督促村鎮建立完善網格化的巡查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公益訴訟的協調聯動。實施環境“嚴重失信名單”和產業禁入制度,合力構建實施嚴懲重罰制度體系。(生態環境分局牽頭)

 6. 培育宣傳教育載體。鼓勵固體廢物利用處置企業向社會開放,接受公眾參觀,努力破解“鄰避效應”。(生態環境分局牽頭)鼓勵旅游景區采用綠色環保材料,推動旅游景區門票電子化和商品包裝綠色化。(文廣旅體局牽頭)積極推動“無廢鎮街”建設,提升人民群眾對生態、生活、生產的群眾獲得感。(生態環境分局牽頭)

 四、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淳安縣委縣政府美麗淳安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一組織全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項目、責任清單。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加大各級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為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的決策咨詢和項目落地提供服務支撐和資金保障。

 2. 強化督查考核。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及動態跟蹤督查,開展日常評定和年終考核,將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單位的年度綜合考評。

 3. 倡導全民參與。定期向社會公布無廢城市建設工作信息。完善公眾參與和監督機制,加強輿論宣傳

 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項目清單

 序號

 工程

 類別

 工程內容

 完成時限

 投資估算

 (億元)

 責任單位

 1 生活固廢 建設 1 萬平方米再生資源分揀中心 2022年 0.6 商務局 2 新建一處建筑垃圾處置廠 2021年 0.4 城管局、住建局、發改局、規劃資源局 3 建成 1 個有害垃圾轉運點 2020年 0.05 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 4 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周邊建設易腐垃圾處置廠,與焚燒廠進行協同處置 2020年 0.9 城管局、發改局、住建局、規劃資源局 5 工業固廢 建成 1 座小微產廢企業危險廢物收集點 2020年 0.1 生態環境分局 6 建成 1 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二次分揀中心 2021年 0.1 生態環境分局 7 礦山治理 治理 13 家已關停礦山 2022年 0.8 規劃資源局 8 尾礦庫綜合整治 千島湖礦產品有限公司尾礦庫消庫 2021年 0.23 應急管理局 9 威坪廢棄礦山污水處理 2020年 0.05 工貿公司 10 農業固廢 全縣每年推廣應用專用配方肥4000 噸以上,每年異地配送液肥 2 萬噸以上,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100%,全縣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率達到 90%以上 2020年 0.2 農業農村局

推薦訪問: 淳安縣 征求意見 工作方案

【《淳安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