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個人發言提綱

| 瀏覽次數:

  1 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個人發言提綱

 根據這次民主生活會主題,會前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等相關內容。在市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時,圍繞當前組織部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作了發言。同時,深入包保的部門單位進一步征求了意見。下面,我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作以下發言。

 一、認識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組織部門作為負責落實抓黨建促脫貧的職能部門,在為市委當好參謀助手的同時,更要強化政治擔當,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壯大人才隊伍,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積極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一要積極發揮領導干部的核心帶頭作用。要選優配強領導班子,把好“用人關”,選拔政治素質過硬、謀劃脫貧有思路的干部擔任鄉鎮領導干部。要大力發揮優秀年輕干部、“獅子型”干部在脫貧攻堅中敢闖敢干的精神。注重保持鄉鎮黨政正職相對穩定,激勵領導干部發揮“釘釘子”的精神。要嚴管厚愛駐村干部,讓干部在

  2 脫貧攻堅中磨煉意志、增長本領、盡快成熟。二要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要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與群眾接觸最為密切的優勢,發揮“神經末梢”的感知作用,實現精準識別。把基層黨支部和基層黨員培養成為“造血干細胞”,擔任起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讓村級黨組織發揮“領頭雁”優勢,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吸引在外務工的青年返鄉創業,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三要積極發揮人才的輔助配合作用。一方面,加大對人才的引進,擴大人才總量。大力引入農業科技、金融、旅游開發、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技術人才、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盤活現有人才資源,提高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服務群眾能力和履職本領,確保脫貧攻堅人才梯隊不斷檔,讓“充充電”成為常態。要為人才的進一步成長提供優良的環境,進一步吸引本土人才回流,不斷壯大脫貧攻堅人才隊伍。

 二、問題清單 (一)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夠到位,精準扶貧意識不夠強方面。

 一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用力不均衡。2018年我就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開展走訪調研,對貧困村特別是未摘帽的貧困村關注較多、投放精力較大,在基礎設施及標準化建設上投入力度較大,對非貧困村關注較少。二 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措施不多。目前全市大多數村

  3 集體經濟收入依靠土地發包和固定資產租賃,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還比較單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級各項事業發展。

 三是研究指導脫貧攻堅不深入。我作為市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在謀劃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思路上深入思考不夠,從組織層面謀劃落實發展產業項目力度不大。

 (二)在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不夠到位,統籌指導脫貧攻堅不夠精準方面。

 一是駐村干部黨委作用發揮不明顯。作為駐村干部黨委書記,在指導各鄉鎮街道駐村干部黨支部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上做還不夠到位,抓黨建促脫貧的效果還不是很顯著。

 二 是村級干部隊伍建設還存在短板。目前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比較老化,50 歲以上的 91 人,占 48%;學歷較低,大專以下學歷的有 79 人,占 42%。村級后備力量儲備不足,素質不高,個別村書記出現空缺時,沒有合適人選接任,目前我市還有個別村書記由鄉鎮干部下派兼任。

 三是發展黨員工作統籌指導不夠。2016—2017 年有 6 個村連續兩年未發展黨員,雖然在 2018年劃撥指標發展了黨員,但也產生了一定不良影響,說明我在發展黨員工作把關上還有疏漏。

 (三)在落實中央有關監督檢查整改主體責任不夠有力,有的問題整改不到位方面。

 一是對駐村干部統籌監管做得還不夠。個別駐村干部還存在工作責任心不強,扶貧業務不熟,駐村時間堅持不好,特別是有的省市垂直管理部

  4 門幫扶成效不明顯等現象,雖然通過督查對個別駐村干部和派出單位負責人進行了提醒談話,但在駐村干部監督管理上還失之于寬。

 二 是對教育、衛生、民政、住建等相關行業部門履行扶貧職責督促檢查的不夠。對這些部門的領導干部,在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上監督還不到位,督查考核中脫貧攻堅所占的比例還不大,考評工作“指揮棒”作用發揮不明顯。

 三是對垂直管理部門的包村干部存在的問題缺少硬性的有效措施。由于隸屬關系等因素,在監督管理省、四平市部門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上力度不夠,針對他們在工作紀律、工作實效上存在的問題,不能像約束本市駐村干部那樣嚴肅有力。

 三、原因剖析 一是政治 站 位還不夠高。政策理論學習鉆研得還不夠,面對工作壓力,有時覺得理論學習比較抽象,不如抓具體工作“實”,忽視了理論積淀,導致自己理論學習系統性不夠,政治理論根基還不牢固,作為市委常委,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有價值的參謀意見比較少;作為組織部門的負責人,在指導和要求本單位與扶貧辦等職能部門相互配合上還不夠密切。

 二 是責任意識還不夠強。對本部門的脫貧攻堅工作,總認為有分管領導,有具體負責同志,自己只要做好統籌協調就可以了,在指導本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方面主動性不夠強。對各部門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關心

  5 過問不多,為自己所包扶的永加鄉永加村和望杏村,以及組織部門所幫扶的茂林鎮喜善村和美麗村所作的工作也還不夠全面。

 三是 宗旨觀念 還不夠強。到各鄉鎮、村屯檢查指導工作還有局限,在與老百姓溝通交流上還不夠廣泛深入,群眾疾苦了解掌握的還不夠徹底,為老百姓做的實事好事還不到位,帶頭作用發揮的還不夠好。平時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全市組織工作上,對自己所包保的貧困戶關心不夠,有時在因戶施策、政策宣講和政策落實上還不及時,在協調幫扶方面做的還不夠多。

 四是擔當精神還不夠足。對市管干部開展談心談話的次數還不夠多,教育和監管的措施還不到位,特別是三大書記管理還有失之于寬的問題。創新突破的銳氣有所弱化,導致研究問題不深,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多,推進工作和督查問責的力度不夠,一些規章管理制度,雖然制定在冊,但是科學的考核和嚴格的問責機制還不健全,具體操作性不夠強,剛性約束力不夠,造成該執行的紀律還不夠有力、該落實的決策還不夠果斷。

 四、整改措施 一是提高政治 站 位,增強 統籌意識。自覺服從脫貧攻堅中心大局,堅持統籌思維謀劃安排工作,從全局視角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對全市各建制村村情進行一次全面細

  6 致的梳理,進一步詳細了解掌握各村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對應得到扶持或關注的建制村列入今年工作計劃,著力解決抓村用力不均問題。充分發揮黨組織帶頭作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導各鄉鎮各村因地制宜謀劃產業項目,鼓勵和支持村集體領辦創辦各類合作組織,不斷拓寬收入渠道,增加可持續性、經營性收入比重,逐步消除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力爭年底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 5 萬元以上村達到 90%以上。

 整改時限:2020 年 12 月 二 是 筑 牢理論基礎,提高謀劃能力。認真參加市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組織干部開展專題學習,進一步深化對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的認識把握。完善干部培訓計劃,重點對鄉村兩級黨政班子、行業部門、扶貧系統、駐村干部和村黨組織書記的教育培訓作出安排部署。堅持每 2 個月組織召開一次駐村干部黨委會議,聽取各駐村干部黨支部書記工作匯報,征求收集好的意見建議,研究部署工作,幫助駐村干部解決難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對全市 50 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逐村分析黨員隊伍狀況,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采取指標傾斜、聯系包保、跟蹤發展等措施,確保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每年發展一名青年黨員。

 整改時限:2020 年 4 月 三是強化 使命 擔當, 夯 實主責主業。選準突破口和切

  7 入點,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把組織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實現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的互促共進。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堅持多渠道選人用人,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支持和鼓勵村黨組織書記創辦致富項目,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健全完善村級后備力量選育管用機制,注重從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返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選拔充實后備力量,對現有村級后備力量進行考核動態調整,并加強崗位實踐鍛煉,儲備一批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后備力量,逐步緩解后備力量匱乏局面。

 整改時限:2020 年 12 月 四是 狠 抓責任落實,營造 濃 厚氛圍。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和懲戒問責干部的重要依據,以責促行、以責問效,推動形成大抓脫貧、真抓脫貧的鮮明導向。加強駐村干部督查監管力度,嚴格落實駐村干部管理辦法,不定期對駐村干部在崗情況進行抽查。科學運用駐村干部考核結果,對能力素質不勝任、工作成效不明顯,考核等次為“一般”和“較差”等次的駐村干部堅決召回,并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強化考核資源引領,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樹立基層一線選人用人導向和注重實績的干事創業導向,確保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脫貧攻堅上來,形成上下同心、合力攻堅的良好氛圍。

 整改時限:2020 年 6 月

  8 以上就是我的自我批評,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加強黨內監督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專題黨課

 同志們:

 今天我以《加強黨內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為題,給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有關問題。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內涵十分豐富。下面,我主要從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黨內監督的內容和特點、充分把握黨內監督、如何落實黨內監督等四個方面,和大家談一些看法和意見。

 一、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 黨內監督,就是黨員之間、黨組織之間、黨組織與黨員之間依據黨章和其他重要的黨內法規相互監察、相互督促的活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就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作出頂層設計,是

  9 規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內監督的基本法規。長期執政條件下,黨要實現肩負的歷史使命,帶領人民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監督,始終保持赤誠初心和旺盛斗志。關于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這里就不再多講,下面,我重點講一下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使同志們有個清晰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夠站在政治和歷史的高度來充分認識黨內監督。

 ( 一)國外 外 黨內監督的發展變化 化 黨內監督的思想,早在 1847 年 6 月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時就被提出來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盟的利益必須對被暫令離盟者,被開除盟籍者和可疑者加以監視,使他們不能為害。”其中“監視”一詞,就是監督的意思。1864 年,馬克思在為國際工人協會(簡稱第一國際)撰寫的章程和條例中,強調了總委員會具有一個基本功能,即“加以干預時能一致行動”的黨內監督功能。國際工人協會關于“加以干預”的黨內監督思想和功能,與共產主義者同盟所作的“加以監視”規定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的列寧時期,黨內監督成為一項重要的制度設計并得到廣泛、有效貫徹執行。蘇共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要“建立黨的各種機關并領導它們的活動”。1917年7月,蘇共建立了中央檢查委員會。中央檢

  10 查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領導之下,監督黨的中央機關是否迅速和正確地處理事務,中央書記處是否正常地進行工作等。由于中央檢查委員會還只是隸屬于中央委員會的一個內設機關,不可能有效地對整個黨中央特別是對黨的高層領導實行檢查監督。因此,列寧在 1920 年 9 月蘇共九大上決定,“成立一個同中央委員會平行的監察委員會”,并提出“由黨內最有修養、最有經驗、最大公無私并能夠嚴格執行黨的紀律的同志組成”。1921 年 3 月,蘇共十大專門作出《關于監察委員會的決定》。監察委員會分中央、區域和省三級,分別與本級黨的委員會平行行使職權,并向本級黨的代表大會負責。1922 年 3 月,蘇共十一大又進一步制定了《監察委員會條例》,強化了監察委員會的獨立性和至高無上的監察職能。

 除了黨的監督機關外,在蘇聯國家機構中也設有政府的監督機關。1917 年 11 月,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后設立的 3個人民委員部中就有國家監察部。1920年2月,國家監察部改組為工農檢查院,并在 1923 年 4 月召開的蘇共十二大上成立了工農檢查院和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聯合機關。中央監察委員會和工農檢查院兩家合署辦公,開創了一種新的監督模式,可以同時加強對黨政工作及其黨政干部的監督。在列寧執政期間,得益于強有力的權力監督,盡管政治險象環生,蘇聯“經歷了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災難、貧困、犧牲”,但蘇共黨內民主生機勃勃、民主監督與民主決策

  11 有力有效,并取得了奪取政權、保住政權、鞏固政權的一系列勝利。

 斯大林成為領導人后,蘇共黨的監督委員會的職能逐漸縮小,獨立性也逐漸喪失。蘇共十七大把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歸屬中央委員會領導,這在領導體制上局限了對黨的執行機關本身及其領導人實行有效的監督。同時,為了集權的需要,斯大林對列寧創設的監督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變,逐步建立、發展起一整套權力高度集中的黨內監督運作機制,黨內監督機制中的“集中”功能被極端強化,而監督本義上的“民主”功能則被極端弱化,由此給蘇共乃至其他國家工人階級執政黨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

 斯大林之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蘇共領導人深刻感受到蘇共政治運行中的嚴重問題,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把完善黨內監督機制積極有效地向前推進,導致在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上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成了普遍現象。1985 年 3 月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雖然從形式上恢復了列寧時期的監督體制,但此時蘇共的威信嚴重下降,已無法對國家實施有效的領導,監督體制也已無法發揮任何作用。1991 年戈爾巴喬夫建議蘇共自行解散,這一建議被蘇共中央書記處接受,蘇共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蘇聯共產黨1898年3 月成立,1917年11月開始執政,最多時擁有2000萬名黨員,但卻于1991年12月喪失政權,同時蘇聯解體。這與蘇聯共產黨由早期注重加強黨內監

  12 督,到后來黨內監督制度不斷弱化乃至于形同虛設的嬗變,造成干部任用失去監察、領袖專斷司空見慣、個人崇拜蔚然成風、官僚特權階層逐步形成不無關系。慘痛教訓令人警醒。

 ( 二)

 中國 共產黨黨內監督的發展歷史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可以清楚看到,黨內監督是我黨一貫高度重視的政治任務,并與黨的建設一直相伴相隨。1921 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共 15 條,其中關于黨內監督的規定就有 2 條:“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的地方組織中的黨員人數多時,可以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最嚴格的監督”,“地方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1927 年,黨的五大建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這是第一個黨內監督專門機構。1945 年,黨的七大黨章專列“黨的監督機關”一章,明確黨員的監督權利,并具體規定了各級監察委員會產生的辦法、任務和職權。延安整風時期,我們黨創立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和“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已成為黨內監督的有效方法之一。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批評和自我批評、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等黨內監督思想和制度,為黨執政后開展黨內監督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黨奪取政權在全國執政后,更加重視黨內監督作

  13 用的發揮。1949 年 11 月,建國后的第一個月,黨中央就作出《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黨的紀律檢查機構和制度。1955 年 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將紀律檢查委員會改為監察委員會,加強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執行黨的路線、政策的監督工作,特別是加強對高級干部的監督工作。1956 年 9月,黨的八大確定了監察委員會“雙重領導體制”。1962年 9 月,黨的八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強黨的監察機關的決定》。同年,鄧小平同志作出“對領導人最重要的監督來自黨委會本身”的重要論斷,并在 1980 年更加深刻地提出,“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這“兩個最重要”的論斷,使全黨對黨內監督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開始探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方式方法。1978 年 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為黨內監督工作奠定了重要組織基礎。1982 年黨的十二大黨章重新恢復了“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規定,對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產生辦法、設置、職權、任務等都作出了新的規定。2003 年 12 月,黨中央制定和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制定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成為黨內監

  14 督制度建設的里程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探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明確了黨內監督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為新時期的黨內監督指明了方向。黨中央注重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中央政治局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每年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內部監督。同時,不斷創新黨內監督制度和方式,加強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特別是黨委監督和紀委監督,推進巡視全覆蓋和派駐全覆蓋,修訂頒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試點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等,不斷增強黨內監督實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提供了頂層設計,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規范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法規,將黨內監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因為一貫重視黨內監督,我們黨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對此,大家一定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持之以恒的決心和行動強化黨內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15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提綱

【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個人發言提綱】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