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范文五篇

| 瀏覽次數:

范圍,漢語詞匯,拼音是fàn wéi,解釋是上下四周的界限,活動范圍,勢力范圍,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5篇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篇1

農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

  農業合作社是建國初期人民公社的較低級形式,在當時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為恢復生產,增強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而成立的農村生產互助組織,后來農業合作社的活動不斷擴大,發展到完全的大公無私,發展成人民公社。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農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希望能幫到你。

  農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和種植業、飼養業、養殖業等第一產業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購買,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農業合作社的作用

  政府與社員之間的橋梁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將社員的各種信息和訴求收集整理后理性地傳遞給政府,并將政府的農業政策傳達給社員。借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政府可以通過較少的投入獲取決策所需要的比較全面、真實的信息,又可以通過專業合作社的幫助促進政府政策的順利推行。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幫助政府決策方面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專業合作社對所從事的行業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既了解社員意愿,又了解國家發展狀況。專業合作社參與政府決策,不僅有助于避免一些決策失誤,還能夠促進政府決策的貫徹落實。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形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是把千家萬戶小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抱成一團,使農民真正成為千變萬化大市場的主體,提高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小規模家庭經營的弱點逐漸顯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有效增強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解決農業小規模生產與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之間的矛盾,讓農民抱成團闖市場,獲取規模效益。敖漢旗第一個婦女專業合作社--長勝鎮長勝村農家女子種養專業合作社是由7戶從事種養的婦女組成的。該合作社是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社團法人組織,固定資產600萬元。主要從事大棚種植、養豬的產銷合作,本著門戶開放、進退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則,不以贏利為目的,加強社員間合作,增強社員的市場競爭能力,增加收入,降低風險,提升社員的實力和素質,促進產業發展和鄉村經濟發展,發揮集體智慧,真正走出了一條以健康為主線的綠色種養的合作道路。該社向社員提供或協助提供農畜產品的供求價格信息;向社員提供或協助提供優良品種、技術指導和相應的生產資料;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規模、品種,在此基礎上組織統一銷售,同時對社員交售的產品進行質量驗證、分等定級,形成統一品牌,建立廣泛的銷售網絡,以爭取穩定的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規模和提升銷售價格。該合作社成為社員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形式。該社發起人國秀玲說:"只有敢于嘗試,才有成功的可能,我對合作社的未來充滿信心。"

  二是為農民的專業化生產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有利于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例如,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種植習慣、經濟基礎等確定適合當地發展的產品以后,可以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集體商標、地名商標,通過品牌化經營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敖漢旗四家子鎮成立的"敖漢塞沃肉牛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引牛、統一標準化飼養、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五統一"模式,現已發展社員32名。社員養牛從品種引進、飼養管理、飼料調制、疫病防治等得到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專業合作社已成為科技服務的平臺。由于實現了股份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內帶農戶、外聯市場的局面,把分散的千家萬戶生產有效地整合起來,提高了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和養牛戶的組織化程度,增加了養牛戶的經濟效益,合作社與社員達到了"雙贏"效果。

  三是加強社員自律,協調專業合作社的內外部關系。農業生產的分散化和非組織化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利用組織手段協調農戶關系,規范農戶行為,提高產品質量;可以利用其行業代表身份,協調社員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可以統一、協調社員的集體行動,爭取比較有利的市場競爭和談判地位。

  農民利益表達的有效渠道

  農民是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但分布比較散,組織化程度不高,其意愿的充分表達和利益的有效維護較為困難。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代表和維護社員權益的組織,能及時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行業的要求、建議和意見,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專業合作社通過集中"過濾"原來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的個體意愿,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內形成和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同時,專業合作社通過規范和約束農民、農業企業、農產品市場的行為,化解行業內外的矛盾,維護農業市場秩序和相關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

  參與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組織保障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越來越直接的國際競爭需要把分散的從事小規模生產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致力于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代表農業經營者參與國際貿易,可以更好的打開國際市場,增加農民收入。2007年,敖潤蘇莫蘇木蒙元草柳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常戈華憑借見多識廣,四處奔走,終于把草柳編織的民族工藝品搭上了從青島港出口外銷的快車,美國、新加坡等國的定單接連不斷,由于工藝品保持草、柳條的原生態性,很受歡迎。同時收購牧民柳條、草的價格也上漲,像掃帚草每斤達到1元多,光黃柳、掃帚草的出售一次就能有幾千元。牧民婦女大多根據想象和現實生產生活編織,并加入了一些蒙古族文化元素,品種有200多個,經濟收入明顯增加。

  推進農村民主管理的重要載體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政府與農民之間,需要社會中介組織承接政府的相關職能。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對專業合作社組織的管理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貫徹"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則,實行自愿組合、民主管理,使成員真正當家作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使廣大農民在經濟活動中養成行使民主權利、進行民主管理的習慣,增強民主管理意識,提高民主決策能力。廣大農民在參與合作經濟活動過程中,能逐漸體會到合法守序、誠信經營的重要性,依法維權的意識也要加強。同時,專業合作社深入農民群眾,聯系當地實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尊重農民意愿,集中農民意見,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建議供群眾選擇,并在為群眾所接受的基礎上及時采用,這不僅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而且有助于推進農村民主管理進程。

  拉動經濟發展,解決發展資金短缺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提高農業生產專業化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合作社的成立,不但提高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還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支點,將進一步發揮品牌和專業聚集效應,促進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科學化,有力地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建,為緩解農村資金緊張,解決農民貸款難等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敖漢旗木頭營子鄉青山村農牧民信用互助協會的掛牌成立,成為全旗首家信用互助協會。此協會吸收了90位農民會員,選舉出11名理事和1名會長。協會將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信用為主、擔保為輔"的原則,在農牧民和信用聯社之間搭建起共同發展的金橋。加入協會的農牧民會員在向協會交納一定數額的互助基金后,農村信用社將按照會員交納基金的倍為其發放貸款,還會根據會員所從事的生產經營項目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并且執行同檔次的最低貸款利率。當信貸資金緊張時,會員可以優先貸款。另外,會員辦理貸款時,只需持信用社發給的授信證和協會為其提供的信用擔保就可辦理,手續簡單。農牧民信用互助協會,不但會加強金融信用建設工程,還將助推"三農"工作進程。

  農業合作社的一體化

  農業產業一體化是"農工商、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簡稱。它的顯著特點是,個體農戶走出了孤立封閉的生產運營圈子,單個農場擺脫了農資需求與產品銷售方面的壓力,加入"大農業"運行軌道。美國的農業合作社主要在流通領域,通過合作社這個中介體,農場主獲得了同外界廣泛聯系的渠道或許可證,與許多業務相關組織發生聯系。同時,農業合作社作為一種競爭力量,由于自身力量的不斷加強,具備了討價還價能力,從而形成對工商業資本對于農民壟斷性侵害的制衡。

  美國雖然是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但現代化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農業正在經歷著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在市場農業壓力下,個體農民在分散經營中尋求互助與合作。全國各地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農村經濟互助合作組織。美國農業合作社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某些啟發和有益借鑒。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篇2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備案)申請書

注:請仔細閱讀本申請書《填寫說明》,按要求填寫。

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證明

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姓名: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權限:

同意 □ 不同意 □ 修改有關表格的填寫錯誤。

指定或者委托的有效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委托人(全體設立人 □ 法定代表人 □ 清算組全體成員 □ )簽名或蓋章:

年 月 日

廬江縣龍橋合旺蛋雞養殖服務專業合作社

成員大會決議

會議時間:2016 年12月 14日

會議地點:合作社辦公室

本次成員大會已于會議召開前十五天通知了全體成員。

通知成員參加會議的方式是:電話通知

會議召集人:呂正兵

會議主持人:呂正兵

應到會成員人數:5 實際到會成員人數:5

列席新成員人數:0

本次會議表決通過以下議項:

一、同意變更本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原為:魚養殖,蔬菜種植,為蛋雞養殖、種鴨養殖、家禽治療、預防、培訓提供農業信息咨詢服務。

現變更為:魚養殖,蔬菜種植,為蛋雞養殖、種鴨養殖、家禽治療、預防、培訓提供農業信息咨詢服務,及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零售。

二、通過本專業合作社章程修正案;

三、同意委托呂正兵到龍橋市場監督管理所辦理變更登記。

同意本次決議的成員親筆簽名:

年 月 日?

廬江縣龍橋合旺蛋雞養殖服務專業合作社

章程修正案

廬江縣龍橋合旺蛋雞養殖服務專業合作社于2016年 12月 14日召開成員大會,決定對本合作社章程作如下修改

原章程第5章第6條:本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魚養殖,蔬菜種植,為蛋雞養殖、種鴨養殖、家禽治療、預防、培訓提供農業信息咨詢服務。

現修正為:魚養殖,蔬菜種植,為蛋雞養殖、種鴨養殖、家禽治療、預防、培訓提供農業信息咨詢服務,及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零售。

法定代表人簽字:

年 月 日?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篇3

農機專業合作社創建“平安農機示范合作社”材料

**縣**鎮**農機專業合作社地處**縣**鎮**村,創建于XX年8月,由**等八人共同出資組建。

合作社成立之初,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社員共同努力下,采取“合作社+農機戶+農戶”的服務模式,立足農業機械服務農民。積極開展農機維修、技術培訓、土地承包、土地代管、耕種、收獲等業務;市場化運作,全面推進收獲、耕種、播種“一條龍”服務模式;增強服務意識,推進規范服務,加強平安農機建設。合作社成立以來共舉辦農機安全生產知識、農業技術培訓18次,參加培訓1200人次,巡回耕種14.5萬畝,收割10.2萬畝。有效解決了無勞動力或常年在外創業農民的后顧之憂,提高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對實現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全面提高**農機化作業水平有較大示范和推動作用。???

為把廣大的農民從“臉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臂幾千年”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第二和第三產業,全市首家引進高速插秧機,育秧生產線,XX年工廠化育秧4000畝,機械化插秧3600畝,每畝給農戶節約成本140-160元,每畝增收稻谷100斤以上。????

目前合作社入社社員69人,農戶4000余戶,固定資產420萬,占地16.38畝,其他經營項目200畝,維修廠、停車場、加油點、服務部各一處,下設機耕隊、機收隊、排灌隊、農田工程隊、運輸隊、田園水稻基地、農業高新技術推廣部。農機作業面積12萬畝,承包土地410畝,流轉土地1300畝。合作社農機作業年純收入60萬元,土地承包年總收入12萬元,土地流轉年純收入46萬,其他經營年純收入88萬。??

合作社發展始終遵循以服務“三農”、守法經營和安全生產為根本,把農民、農業的需求作為合作社發展的理念。以創建“平安農機示范合作社”為契機,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抓好內部安全生產各環節,切實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

一、建立機構,健全制度

合作社成立了以理事長**為組長,**為副組長,**為農機安全管理員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同時完善了《**縣**鎮**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安全生產制度》、《機車安全檢查制度》、《機車安全維修(保養)制度》。每年由理事長**與每位農機手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規定了每位農機手在安全駕駛、安全作業、安全行車等方面應該遵守的事項,并與農機手的年終效益分紅掛鉤,與出現的責任事故相掛鉤,確保農機手把安全責任時刻牢記于心,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

二、開展平安農機建設,堅持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相結合

利用農閑,每月不定期學習6個小時以上,農忙前堅持安全生產知識培訓3次。設立安全生產宣傳欄和農機事故曝光臺,對違章違紀農機手建立專門臺賬,并取消年終評選評優,從制度、經濟等方面對不遵守安全制度的農機手進行約束和處罰,從而達到人人講安全、人人都安全的良好局面,從而實現了合作社創建以來安全無事故的良好形象。

三、開展農機平安建設,扎實搞好合作社農機生產安全經營

(一)改變單一種植模式,積極推廣農機新技術、農業新技術、新良種。XX年至XX年,為我縣實驗引種審定優良品種8個,其中水稻品種4個,遼優XX畝產1700余斤,創**市新高;小麥品種2個,平安1號、2號現為我縣當家品種;花生品種1個,珍珠黑畝增效益在300元以上;玉米品種1個。

(二)爭創“平安農機建設”,為農機手積極發展做堅強后盾。定期請縣內農機技術人員和農機生產廠商的技術人員為農機手提供免費的維修保養,對農機手進行先進農機技術培訓,使農機手和機具以良好的狀態投入農業生產。

(三)創新農機具、農業新技術推廣發展。在市、縣農機局、農業局領導大力支持下,搞好農機新技術示范推廣工作。XX年,**市首家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XX年,土壤測肥、土地深松技術;XX年,花生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獲;XX年,泥制法育秧,麥稻兩季免耕技術馬上實施。

(四)加快土地流轉,促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是解決村民耕作難,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多,應廣大村民強烈要求,成立土地流轉辦公室。XX -XX年,承包土地200余畝,托管部分外出人員土地300余畝,流轉土地900余畝。主要成效:

1、機械化率提高,促進了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提高了農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利用合作社優勢,改變單一耕作方式,從化肥種子使用到土地深松。

2、解放勞動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過土地流轉和合作社服務模式,農民不需要參與勞動,徹底從繁忙的耕作、勞務中解脫出來,從事效率更高的工作,解除了農民離土離鄉的后顧之憂。農忙時空巢老人不用愁了,年輕人在外務工不用請假了,農民真正做到了省心省力。同時,有效減少了土地撂荒的現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促進了農村社會分工,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先進的理念、生產技術,為使合作社發展壯大成立了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推廣中心。XX-XX年,在省、市、縣農機、農業部門支持下,為我縣選定優良小麥品種2個,水稻品種6個,花生品種2個,玉米品種3個。通過合作社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花生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收獲、示范帶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土地等社會資源重組,進一步優化了農村社會分工。

4、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提高了農業經營效益、土地收入、就業、土地流轉,每年每畝可為農戶增加直接和間接性收入600余元。一是統一經營帶來成本降低。由于合作社統一采購農資,統一使用機械,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下降,原農戶畝成本需700元,現為500元,畝節約成本200元。二是節省勞動力,增加務工性收入,土地流轉可為農戶增加10個外出務工工作日,按每天60元計算,可增加600元工資性收入。如果常年在外收入更高,如***等在外月工資平均4500元,年每人增收5萬元以上。三是糧食增產帶來增收。流轉土地比分散經營土地每畝每年可增加產量180斤,按市場價格折算,可增加200余元收入。

5、推進了農業組織創新,有利于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實。XX-XX年,合作社在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扶持下,進行土地深松、土壤測肥、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先進優良品種推廣等,有效地解決了勞動力緊張、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合作社自身得到發展壯大,社會效益顯著增加,新農機、新技術得到較快推廣,農機、農藝完美結合。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在今后的發展中, 依靠黨的領導,各項政策的支持,以“創建平安農機”為契機,統籌安排農機安全生產,提高農機裝備結構優化、農機具利用率,消除安全生產隱患,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合作社、農機手和農民的利益共贏,為加快農業生產全部機械化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縣**鎮**農機專業合作社

XX年三月一日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篇4

農機合作社經營范圍

(一)組織采購、供應本社成員所需的農機及農機配件;

(二)引進農機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

(三)組織本社成員作業、外出作業;

(四)提供成員所需的運輸信息服務。#

養殖業合作社經營范圍

(一)組織采購、供應成員養殖XX所需的種苗、飼料、獸藥;  (二)組織收購、銷售成員養殖的XX;  (三)引進XX養殖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

(四)XX養殖(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后方可經營;未取得相關許可以前,不得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種植業合作社經營范圍

(一)組織采購、供應成員種植XX所需的化肥、農藥、種子;  (二)組織收購、銷售成員生產的XX;  (三)引進XX種植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篇5


云鶴奮飛
——浚縣鶴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發展紀實

又是一個“三秋”大忙季節,站在浚縣王莊鎮廣闊的田野間,昔日里“小拖”“三馬”的喧囂繁忙匿跡了,農民搶收搶種的身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大型農機歡快優雅地在田間穿梭,隆隆的機聲激蕩人心,到處洋溢著一種強烈的現代農業氣息。路邊地頭總有三五成群的農民神態輕松地觀看大型機械作業的景象。他們心悅誠服贊不絕口:“噫,這大型農機就是得勁兒!”“合作社是真心實給咱們辦好事啊!”“是啊,還是加入合作社好!”
吹響農機裝備“集結號”
浚縣王莊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省糧食高產三十強鄉鎮之一。糧食單產和萬畝方總產多次創國家記錄。在這個遠近聞名的優質高產“糧囤”內,卻存在著不少遏制農業發展、影響農民增收的弊端。首先是地塊零星,耕作困難;其次是中小型農機功率小、機具少、作業質量差、科技含量低,土地高產不高效。
2010年5月,在市縣農機局、農業局的指導下,河南中鶴集團與5家農民聯合,創建了浚縣鶴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挑起了土地流轉的大旗,同時也吹響了農機裝備的“集結號”。6月1日,合作社投資1500多萬,購進的第一批農機到位,110臺大型小麥玉米雙收機整整齊齊排列在大路旁接受農民的檢閱。6月2日,合作社百臺農機跨區作業啟動



儀式舉行。100臺嶄新的張貼著“鶴飛農機合作社”標志的大型收割機,輾轉在6個省市的千里麥收大會戰的戰場上。當外地群眾驚訝地關注著鶴飛合作社的同時,當地農民心中已開始編織五顏六色的現代農業之夢。
鶴飛合作社的現代農機裝備水平遠遠超越了遠近農民的想象。一年后,該社三棟7500平米的鋼構庫房中,已排滿300臺大型農機。擁有大型收獲機164臺,90—110馬力拖拉機106臺,挖掘、裝載、整地、供油、灑水、噴藥、運載等配套車輛30多臺,深松機、免耕播種機、秸稈還田機、旋耕機等配套機具300多臺(套),植保機械150多套。“一條龍”作業配備完善,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9.5%以上。被政府領導和新聞媒體成為“河南省農機規模最大的合作社。”
唱響規模經營“樣板戲”
大機械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農業規模經營的新一輪“土地革命”。為了給中鶴集團這家糧食消化量達百萬噸的“大胃王”提供質量可靠、數量充足的原料,2010年秋,鶴飛農機合作社又一項“大手筆”出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以每畝1200斤小麥的折價,返租承包土地,規模經營,打造清潔糧源基地。這一舉措得到了90%以上群眾的支持。當年,合作社流轉土地5200畝,拉開了現代農業集約經營的序幕。
今年麥季,合作社“第一桶金”入賬,小麥單產562公斤,總產2923噸。而合作社規模經營的最大成功還在于增



收節支。麥收期間,發揮大型機械的威力,在流轉的土地上投入了15臺收割機,8臺運糧車和6臺裝載機,參與勞動力50余名,5天時間內全部收割運儲完畢。糧食不用裝袋子,直接裝車入庫房。與一家一戶單獨生產相比,省去了農民身背肩扛的重體力勞動,也避免了時間、物資、資金等方面的重復投入。據估算,勞動力節約了20倍,參與車輛節約了15倍,糧食損耗率降低了30%,資金費用節約了50%,勞動時間節約了60%,人為風險事故發生率降低了80%。
今年,合作社的流轉面積又擴大了1萬畝。一望無際的田野間,各類大型農機大顯神威,田間作業“一條龍”,讓目睹的群眾心服口服。玉米田內,前邊走的是大型收獲機,玉米運載車緊緊相伴;后邊秸稈還田機、撒肥機、深松機、旋耕機、播種機步步緊跟。以10畝地為例,以往單戶收種需要半個月,而今天只用一小時。而且一改小拖耕種“硬邦邦”的弊端,深松直達35公分以下,有助于蓄水保墑,改良土壤。最讓人稱道的是24行大型免耕播種機,可一次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播種深度、施肥量均能任意調整。通過應用新的播種機械播種作業,深淺一致,出苗整齊,抗旱效果顯著,同時還具有節約種子、播種準確的特點,產量可提高15%以上。
大型復式農機的應用,為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提供了保障。鶴飛農機合作社計劃利用5年時間,把全鎮13萬畝土地全部實現流轉,種好“樣板田”,輻射和帶動周邊100萬畝土地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創建清潔糧源基地。


推薦訪問: 經營范圍 農機 合作社

【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范文五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