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集合3篇

| 瀏覽次數:

食用,意思是可作人的食物的。在動漫界 二次元之類的地方也有 push down的意思,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3篇

【篇1】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一、責任單位

牡丹江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二、責任人

主任、分管副主任,承辦人(主辦人A角、協辦人B角)

三、權力設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一章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工作。

四、監管職責

1、制定并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對生產中或者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監督抽查,監督抽查結果由省級以上政府農業主管部門予以公告,以保證公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知情權。

2、監督抽查檢測應當委托具有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檢測機構承擔,并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費用。被抽查人對監督抽查結果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檢。

3、對生產、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記錄和其他資料,調查了解有關情況。對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有權查封、扣押。

4、對檢查發現的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產品,責令停止銷售、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者予以監督銷毀;對責任者依法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受理并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行為的檢舉、揭發和控告。

五、監管流程

1、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宣傳、培訓、指導。

2、農產品生產者、企業、農業合作及其它經濟組織。

3、例行監測:節假日及重大活動檢查、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主要大型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單位。

4、農產品質量安全潛在危害分析(專家論證)。

5、監測經果與化驗報告。

6、報省、市、縣有關部門及領導。

7、受理舉報、取證、采樣、投入品、生產記錄、農產品包裝、標識。

七、監督檢查

辦內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經常性的自檢自查;市農委紀檢監察室對本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公開公示的形式接受社會監督;接受人大、政協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制度的執行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篇2】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問題解讀

2016 年 01 月 08 日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行為,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 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頒布制定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 稱《辦法》)。該《辦法》將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實施?,F就有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辦法》的調整范圍有哪些?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  ?。ㄒ唬┦秤棉r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ǘ┩ㄟ^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含農貿市場)等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便利 店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

  (三)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銷售食用農產品的,參照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的規 定執行。

  二、《辦法》規定的食用農產品的含義是什么?

  《辦法》規定:食用農產品是指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 及其產品。農業活動,指傳統的種植、養殖、采摘、捕撈等農業活動,以及設施農業、生 物工程等現代農業活動。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指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的,以 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 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

  三、《辦法》對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是怎樣劃分的?

  《辦法》明確了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并強化了屬地監管責任,對市、 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進行了重點規定。

 ?。ㄒ唬﹪沂称匪幤繁O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 監督管理工作。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ㄈ┦?、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 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怎樣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ㄒ唬┙⒔∪称钒踩芾碇贫?,督促銷售者履行義務,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風險防控。

 ?。ǘ┡鋫鋵B毣蛘呒媛毷称钒踩芾砣藛T、專業技術人員,明確入場銷售者的食品 安全管理責任,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ㄈ┙⑷雸鲣N售者檔案,如實記錄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 證號碼、聯系方式、住所、食用農產品主要品種、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

 ?。ㄋ模┎轵灢⒘舸嫒雸鲣N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復印件,食用農產品產地證 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

 ?。ㄎ澹┙⑹秤棉r產品檢查制度,對銷售者的銷售環境和條件以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 全狀況進行檢查。

 ?。┰谛涯课恢眉皶r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用農產品抽樣 檢驗結果以及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理結果、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

  五、《辦法》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規定了哪些義務?

  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除了履行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的一般義務外,還要履行以 下義務:

  (一)與入場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明確雙方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權



利義務;未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的,不得進入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ǘM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配備檢驗設備和 檢驗人員,或者委托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開展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 并根據食用農產品種類和風險等級確定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頻次。

 ?。ㄈ┯≈平y一格式的銷售憑證。載明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數量、銷售日期以及 銷售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項目。銷售憑證可以作為銷售者的銷售記錄和其他購貨者 的進貨查驗記錄憑證。

 ?。ㄋ模┡c屠宰廠(場)、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簽訂協議的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對屠 宰廠(場)和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食用農產品生產過程以及相關 信息,查驗種植養殖基地食用農產品相關證明材料以及票據等。

  六、《辦法》對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是怎樣規定的?

  (一)規定市場準入的條件?!掇k法》規定,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等集中交易市 場,必須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無法提供產地證明或者 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必須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檢驗合格的,方可進入市 場銷售。

 ?。ǘθ忸惡瓦M口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做了重點規定。銷售按照有關規定需要檢疫、 檢驗的肉類,應當提供檢疫合格證明、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銷售進口食用農產 品,應當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證明文件。

  (三)對批發市場食用農產品準入做了專門規定。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市場銷售,批 發市場開辦者應當與入場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未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 全協議的,不準進入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七、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具體指哪些文件?  ?。ㄒ唬┦秤棉r產品生產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生產的食用農產品, 由本單位出具產地證明;其他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或者個人生產的食用農產品,由村民委員 會或者鄉鎮政府等出具產地證明。

 ?。ǘo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等食用農產品標志 上所標注的產地信息,可以作為產地證明。

 ?。ㄈ┕┴浾咛峁┑匿N售憑證、銷售者與供貨者簽訂的食用農產品采購協議,可以作 為食用農產品購貨憑證。

 ?。ㄋ模┯嘘P部門出具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證明或者銷售者自檢合格證明等可以 作為合格證明文件。

 ?。ㄎ澹╀N售按照有關規定需要檢疫、檢驗的肉類,應當提供檢疫合格證明、肉類檢驗 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

 ?。╀N售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 證明等證明文件。

  八、《辦法》對食用農產品銷售者的銷售和貯存場所、設施設備有哪些要求?

 ?。ㄒ唬斁哂信c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銷售和貯存場所,保持場 所環境整潔,并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適當的距離。

  (二)應當具有與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銷售設備或者設施。   (三)銷售冷藏、冷凍食用農產品的,應當配備與銷售品種相適應的冷藏、冷凍設施, 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要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

 ?。ㄋ模╀N售者租賃倉庫的,應當選擇能夠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食用農產品貯存 服務提供者。

  九、哪些屬于《辦法》禁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



  《辦法》規定,禁止銷售下列食用農產品:

 ?。ㄒ唬┦褂脟医沟墨F藥和劇毒、高毒農藥,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 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ǘ┲虏⌒晕⑸铩⑥r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 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

 ?。ㄈ┏秶?、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ㄋ模└瘮∽冑|、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 狀異常的;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

  (六)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

 ?。ㄆ撸┪窗匆幎ㄟM行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

  (八)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不符合食品安 全國家標準的;

 ?。ň牛┍话b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

 ?。ㄊ俗⑻摷偕a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

 ?。ㄊ唬﹪覟榉啦〉忍厥庑枰髁罱逛N售的;

  (十二)標注虛假的食用農產品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或者標注偽造、冒 用的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ㄊ┢渌环戏?、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

  十、《辦法》對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怎樣規定的?

 ?。ㄒ唬╀N售者采購食用農產品,應當按照規定查驗相關證明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 得采購和銷售。

 ?。ǘ╀N售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 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

  (三)實行統一配送銷售方式的食用農產品銷售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建立進貨 查驗記錄制度;所屬各銷售門店應當保存總部的配送清單以及相應的合格證明文件。  ?。ㄋ模氖率秤棉r產品批發業務的銷售企業,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銷售記錄制度,如 實記錄批發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 并保存相關憑證。

 ?。ㄎ澹┕膭詈鸵龑в袟l件的銷售企業采用掃描、拍照、數據交換、電子表格等方式, 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十一、《辦法》對貯存、運輸食用農產品有哪些要求?

 ?。ㄒ唬╀N售者貯存食用農產品,應當定期檢查庫存,及時清理腐敗變質、油脂酸敗、 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用農產品。

 ?。ǘ╀N售者貯存食用農產品,應當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貯存日期、生 產者或者供貨者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等內容,并在貯存場所保存記錄。

 ?。ㄈ╀N售者運輸食用農產品,運輸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 止污染,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 用農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十二、《辦法》對貯存服務提供者貯存食用農產品有哪些要求?

  貯存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貯存食用農產品,履行下列義務:

 ?。ㄒ唬┤鐚嵪蛩诘乜h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其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 負責人姓名、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以及所提供服務的銷售者名稱、貯



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等信息;

  (二)查驗所提供服務的銷售者的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明和食用農產品產地或者來源 證明、合格證明文件,并建立進出貨臺賬,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貯存日期、出貨 日期、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等。進出貨臺賬和相關證明材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6 個月;

  (三)保證貯存食用農產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污染,保 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用農產品與有毒、 有害物品一同貯存;

  (四)貯存肉類凍品應當查驗并留存檢疫合格證明、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  ?。ㄎ澹┵A存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查驗并記錄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 驗檢疫證明等證明文件;

 ?。┒ㄆ跈z查庫存食用農產品,發現銷售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 告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十三、《辦法》對銷售者委托承運人運輸食用農產品有哪些要求?

  (一)銷售者委托承運人運輸食用農產品的,運輸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 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 求,不得將食用農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ǘ┏羞\人應當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履行相關食品安全義務。

  十四、《辦法》對食用農產品包裝、標簽有哪些要求?

 ?。ㄒ唬╀N售按照規定應當包裝或者附加標簽的食用農產品,在包裝或者附加標簽后方 可銷售。

 ?。ǘ┌b或者標簽上應當按照規定標注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等內容; 對保質期有要求的,應當標注保質期;保質期與貯藏條件有關的,應當予以標明;

 ?。ㄈ┯蟹旨墭藴驶蛘呤褂檬称诽砑觿┑模瑧敇嗣鳟a品質量等級或者食品添加劑名 稱。

 ?。ㄋ模┦秤棉r產品標簽所用文字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標注的內容應當清楚、明顯, 不得含有虛假、錯誤或者其他誤導性內容。

  (五)銷售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的食用農產品以及省級 以上農業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需要包裝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包裝,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 證機構,鮮活畜、禽、水產品等除外。

 ?。╀N售未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在攤位(柜臺)明顯位置如實公布食用農產品 名稱、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等信息。

 ?。ㄆ撸┕膭畈扇「郊訕撕?、標示帶、說明書等方式標明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生產 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保存條件以及最佳食用期等內容。

  十五、《辦法》對進口食用農產品包裝、標簽有哪些要求?

  (一)進口食用農產品的包裝或者標簽應當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 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原產地、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ǘ┻M口鮮凍肉類產品的包裝應當標明產品名稱、原產國(地區)、生產企業名稱、 地址以及企業注冊號、生產批號;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規格、產地、目的地、生產日 期、保質期、儲存溫度等內容。

 ?。ㄈ┓盅b銷售的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在包裝上保留原進口食用農產品全部信息以 及分裝企業、分裝時間、地點、保質期等信息。

  十六、《辦法》對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督檢查的措施是怎



樣規定的?

  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要求,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對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遵守本辦法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ㄒ唬κ秤棉r產品銷售、貯存和運輸等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

 ?。ㄈ┫虍斒氯撕推渌嘘P人員調查了解與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和質量安全有關的情 況;

  (四)檢查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落實情況,查閱、復制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 全有關的記錄、協議、發票以及其他資料;

 ?。ㄎ澹τ凶C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存在質量安全隱患以及用于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用農產品,有權查封、扣押、監督銷毀;

  (六)查封違法從事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的場所。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的監督 檢查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干涉。

  十七、《辦法》對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抽檢職責是怎樣規定的?  ?。ㄒ唬┛h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納入年度檢驗 檢測工作計劃,對食用農產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樣檢驗,并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 果。

 ?。ǘ┦小⒖h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用農產 品質量安全進行抽查檢測,抽查檢測結果表明食用農產品可能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銷售 者應當暫停銷售;抽查檢測結果確定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作為行政處 罰的依據。

 ?。ㄈ┍怀椴槿藢焖贆z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時起 4 小時內申請復 檢。復檢結論仍不合格的,復檢費用由申請人承擔。復檢不得采用快速檢測方法。

  十八、《辦法》對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信息公布有哪些要求?

  (一)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公布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信息。   (二)公布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信息,應當做到準確、及時、客觀,并進行必要的解 釋說明,避免誤導消費者和社會輿論。

  十九、《辦法》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怎樣規定的?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履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或者 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 行政責任。

【篇3】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編號:FS-QG-98893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Measures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Market Sales

說明:為規范化、制度化和統一化作業行為,使人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責任感、歸屬感,特此編寫。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行為,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是指通過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便利店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集中交易市場,是指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含農貿市場)。
  第三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原則,推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保證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可追溯。
  第五條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協作機制。
  第六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依法對入場銷售者履行管理義務,保障市場規范運行。
  食用農產品銷售者(以下簡稱銷售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銷售活動,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第七條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匯總分析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加強監督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應當按照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提供并公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信息。
  鼓勵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記錄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信息。
  第八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相關行業協會和食用農產品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履行法律義務。
  第二章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義務
  第九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銷售者履行義務,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主要負責人應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市場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明確入場銷售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根據食用農產品風險程度確定檢查重點、方式、頻次等,定期檢查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第十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食用農產品類別實行分區銷售。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和貯存食用農產品的環境、設施、設備等應當符合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
  第十一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如實記錄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住所、食用農產品主要品種、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
  銷售者檔案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銷售者停止銷售后6個月。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對銷售者檔案及時更新,保證其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如實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市場名稱、住所、類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用農產品主要種類、攤位數量等信息。
  第十二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查驗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復印件,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
  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第十三條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生產的食用農產品,由本單位出具產地證明;其他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或者個人生產的食用農產品,由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等出具產地證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等食用農產品標志上所標注的產地信息,可以作為產地證明。
  第十四條供貨者提供的銷售憑證、銷售者與供貨者簽訂的食用農產品采購協議,可以作為食用農產品購貨憑證。
  第十五條有關部門出具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證明或者銷售者自檢合格證明等可以作為合格證明文件。
  銷售按照有關規定需要檢疫、檢驗的肉類,應當提供檢疫合格證明、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
  銷售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證明文件。
  第十六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檢查制度,對銷售者的銷售環境和條件以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檢查。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發現存在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違法行為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依照集中交易市場管理規定或者與銷售者簽訂的協議進行處理,并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七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在醒目位置及時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結果以及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理結果、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
  第十八條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與入場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明確雙方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權利義務;未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的,不得進入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鼓勵零售市場開辦者與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明確雙方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權利義務。
  第十九條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配備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或者委托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開展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并根據食用農產品種類和風險等級確定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頻次。
  鼓勵零售市場開辦者配備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或者委托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開展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
  第二十條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印制統一格式的銷售憑證,載明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數量、銷售日期以及銷售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項目。銷售憑證可以作為銷售者的銷售記錄和其他購貨者的進貨查驗記錄憑證。
  銷售者應當按照銷售憑證的要求如實記錄。記錄和銷售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第二十一條與屠宰廠(場)、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簽訂協議的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對屠宰廠(場)和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食用農產品生產過程以及相關信息,查驗種植養殖基地食用農產品相關證明材料以及票據等。
  第二十二條鼓勵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改造升級,更新設施、設備和場所,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鼓勵批發市場開辦者與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等認證的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或者生產加工企業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協議。
  第三章銷售者義務
  第二十三條銷售者應當具有與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銷售和貯存場所,保持場所環境整潔,并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適當的距離。
  第二十四條銷售者應當具有與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銷售設備或者設施。
  銷售冷藏、冷凍食用農產品的,應當配備與銷售品種相適應的冷藏、冷凍設施,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要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
  鼓勵采用冷鏈、凈菜上市、畜禽產品冷鮮上市等方式銷售食用農產品。
  第二十五條禁止銷售下列食用農產品:
  (一)使用國家禁止的獸藥和劇毒、高毒農藥,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
  (三)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四)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
  (六)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
  (七)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
  (八)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
  (九)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
  (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
  (十一)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銷售的;
  (十二)標注虛假的食用農產品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或者標注偽造、冒用的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
  第二十六條銷售者采購食用農產品,應當按照規定查驗相關證明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采購和銷售。
  銷售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實行統一配送銷售方式的食用農產品銷售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所屬各銷售門店應當保存總部的配送清單以及相應的合格證明文件。配送清單和合格證明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從事食用農產品批發業務的銷售企業,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批發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銷售企業采用掃描、拍照、數據交換、電子表格等方式,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第二十七條銷售者貯存食用農產品,應當定期檢查庫存,及時清理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用農產品。
  銷售者貯存食用農產品,應當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貯存日期、生產者或者供貨者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等內容,并在貯存場所保存記錄。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第二十八條銷售者租賃倉庫的,應當選擇能夠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食用農產品貯存服務提供者。
  貯存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貯存食用農產品,履行下列義務:
  (一)如實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其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以及所提供服務的銷售者名稱、貯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數量等信息;
  (二)查驗所提供服務的銷售者的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明和食用農產品產地或者來源證明、合格證明文件,并建立進出貨臺賬,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貯存日期、出貨日期、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等。進出貨臺賬和相關證明材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三)保證貯存食用農產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污染,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用農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
  (四)貯存肉類凍品應當查驗并留存檢疫合格證明、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
  (五)貯存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查驗并記錄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證明文件;
  (六)定期檢查庫存食用農產品,發現銷售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二十九條銷售者自行運輸或者委托承運人運輸食用農產品的,運輸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境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用農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承運人應當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履行相關食品安全義務。
  第三十條銷售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必要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職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依法從事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
  鼓勵銷售企業配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加強食用農產品檢驗工作。
  第三十一條銷售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并采取整改措施;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潛在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三十二條銷售按照規定應當包裝或者附加標簽的食用農產品,在包裝或者附加標簽后方可銷售。包裝或者標簽上應當按照規定標注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等內容;對保質期有要求的,應當標注保質期;保質期與貯藏條件有關的,應當予以標明;有分級標準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應當標明產品質量等級或者食品添加劑名稱。
  食用農產品標簽所用文字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標注的內容應當清楚、明顯,不得含有虛假、錯誤或者其他誤導性內容。
  第三十三條銷售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的食用農產品以及省級以上農業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需要包裝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包裝,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證機構,鮮活畜、禽、水產品等除外。
  第三十四條銷售未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在攤位(柜臺)明顯位置如實公布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等信息。
  鼓勵采取附加標簽、標示帶、說明書等方式標明食用農產名稱、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保存條件以及最佳食用期等內容。
  第三十五條進口食用農產品的包裝或者標簽應當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原產地,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進口鮮凍肉類產品的包裝應當標明產品名稱、原產國(地區)、生產企業名稱、地址以及企業注冊號、生產批號;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規格、產地、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溫度等內容。
  分裝銷售的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在包裝上保留原進口食用農產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裝企業、分裝時間、地點、保質期等信息。
  第三十六條銷售者發現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并記錄停止銷售和通知情況。
  由于銷售者的原因造成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銷售者應當召回。
  對于停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銷售者應當按照要求采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但是,因標簽、標志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召回的食用農產品,在采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補救措施。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應當將食用農產品停止銷售、召回和處理情況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并記錄相關情況。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未依照本辦法停止銷售或者召回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停止銷售或者召回。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開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食用農產品風險程度等,確定監督檢查的重點、方式和頻次,對本行政區域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第三十八條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要求,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對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遵守本辦法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一)對食用農產品銷售、貯存和運輸等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向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調查了解與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和質量安全有關的情況;
  (四)檢查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落實情況,查閱、復制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記錄、協議、發票以及其他資料;
  (五)對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存在質量安全隱患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食用農產品,有權查封、扣押、監督銷毀;
  (六)查封違法從事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的場所。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的監督檢查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干涉。
  第三十九條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本行政區域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如實記錄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依法向社會公布并實時更新。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將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及其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相關信息,列入嚴重違法者名單,并予以公布。
  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逐步建立銷售者市場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要求銷售者以規范格式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如存在違法失信銷售行為將自愿接受信用懲戒。信用承諾納入銷售者信用檔案,接受社會監督,并作為事中事后監督管理的參考。
  第四十條食用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
  被約談者無正當理由拒不按時參加約談或者未按要求落實整改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記入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納入年度檢驗檢測工作計劃,對食用農產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樣檢驗,并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果。
  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抽查檢測,抽查檢測結果表明食用農產品可能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銷售者應當暫停銷售;抽查檢測結果確定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被抽查人對快速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時起4小時內申請復檢。復檢結論仍不合格的,復檢費用由申請人承擔。復檢不得采用快速檢測方法。
  第四十二條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公布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信息。
  公布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信息,應當做到準確、及時、客觀,并進行必要的解釋說明,避免誤導消費者和社會輿論。
  第四十三條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批發市場有本辦法禁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在依法處理的同時,應當及時追查食用農產品來源和流向,查明原因、控制風險并報告上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同時通報所涉地同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涉及種植養殖和進出口環節的,還應當通報相關農業行政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
  第四十四條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超出其管轄范圍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線索,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第四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管理中發現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社會危害,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并在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及時開展調查處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違法行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至第十二條、第十六條第二款、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建立或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
  (二)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或者未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的;
  (三)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的;
  (四)未按食用農產品類別實行分區銷售的;
  (五)環境、設施、設備等不符合有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
  (六)未按要求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或者未按要求保存和更新銷售者檔案的;
  (七)未如實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市場基本信息的;
  (八)未查驗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復印件、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
  (九)未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允許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銷售者入場銷售的;
  (十)發現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違法行為,未依照集中交易市場管理規定或者與銷售者簽訂的協議處理的;
  (十一)未在醒目位置及時公布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結果以及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理結果、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的。
  第四十八條批發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條規定,未與入場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或者未印制統一格式的食用農產品銷售憑證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銷售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未按要求配備與銷售品種相適應的冷藏、冷凍設施,或者溫度、濕度和環境等不符合特殊要求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銷售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五項、第六項、第十一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十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七項、第十二項規定,銷售未按規定進行檢驗的肉類,或者銷售標注虛假的食用農產品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標注偽造、冒用的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食用農產品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八項、第九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五十一條銷售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未按要求選擇貯存服務提供者,或者貯存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未履行食用農產品貯存相關義務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二條銷售者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規定,未按要求進行包裝或者附加標簽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三條銷售者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按要求公布食用農產品相關信息的,由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銷售者履行了本辦法規定的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履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五十六條違法銷售食用農產品涉嫌犯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七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食用農產品,指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農業活動,指傳統的種植、養殖、采摘、捕撈等農業活動,以及設施農業、生物工程等現代農業活動。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指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的,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
  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指依法設立、為食用農產品交易提供平臺、場地、設施、服務以及日常管理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五十八條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銷售食用農產品的,參照本辦法對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九條食品攤販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具體管理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六十條本辦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請輸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推薦訪問: 農產品 食用 管理辦法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集合3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