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為“谷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淀粉等。古時行道曰糧,止居曰食。后亦通稱供食用的谷類、豆類和薯類等原糧和成品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下稱糧農組織)的糧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糧食安全宣傳周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糧食安全宣傳周3篇
第1篇: 糧食安全宣傳周
2020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心得體會多篇
突然有一天,我從電視中聽到了一句話: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兩億人。兩億?!這個數字使我大吃一驚,我連忙上網查了查資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能夠兩億人吃一年,并且,這些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們中國的某些地方,卻有四五千萬人民吃不飽啊!
我們不談其他浪費,就談我們身邊的浪費。比如,有一次,我在學校吃過飯后,發現與我鄰座的一位同學飯還沒有吃完一半,便拍拍衣服,轉身走了。這讓我感到很生氣,她不僅僅浪費的是一碗飯,還浪費了農民伯伯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呀!像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很多,這不由得讓我深深地思考起一個問題來:為什么?中國人會如此浪費?中國人特有的美德一一節儉到底哪去了?
漸漸地,我從生活中找到了答案:一張餐桌上,就只有兩三個人,而菜卻點了十一﹑二種。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的“講究”嗎?講究吃穿,講究房車,講究面子。中國人的經濟條件一天一天的在進步,而我們祖先傳下來的廉潔﹑節約的美好品質正在一天天的退化,終有一天,我們會重演歷史,會像唐朝一樣,逐漸衰退;終有一天,我們會窮的一粒米飯也吃不起;終有一天,那美好的中國夢會變成一個奢侈的夢想,甚至會破滅。
“光盤行動”,這是關于餐桌上的浪費的一個熱談。身為一名小學生,你可能覺得浪費一粒米飯不算什么,可你想過沒有,一個人浪費一粒米飯,中國十多億人就浪費十多億粒飯,這,十多億粒飯可供多少人填飽肚子啊!其實,節約糧食很簡單,只要你刨干凈碗中的飯,少點一些昂貴的菜,便能減少許多浪費,避免大量的經濟財產損失。
光盤行動你我他,珍惜糧食靠大家。讓我們行動起來,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飯吃,不讓中國成為腐敗之國,讓我們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所謂“光盤行動”就是就餐時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吃光盤子里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與此同時,饑餓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饑餓喪生,每6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吃多少、點多少,吃不了、就打包”應當成為一種文明的就餐消費行為,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堅決不浪費一粒米、一棵菜。
現在光盤行動已經進入我家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今年春節我們家在飯店里吃年夜飯,以前,為了排場,大家每次都點很多的菜,等到吃完飯,桌上還是有很多剩菜沒有吃完,但是大家為了面子,怕別人笑話小氣,也就不把剩菜打包回家。而今年的年夜飯,點菜的時候大家都根據人數和大家的食量合理的點菜。吃完飯后,如果有剩菜,大家都主動的要來打包盒,把剩菜打包回家,下頓再吃,既不浪費糧食,又做到了經濟節約。
從我們家用餐習慣的變化,我明顯地感受到“光盤”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和意識。“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光盤行動你我同行”,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積極響應光盤行動,加入光盤行動。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饑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浪費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也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一首詩。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米都飽含著農民伯伯辛苦付出的心血與汗水,我們要節約糧食,做到“光盤”行動。
“節約糧食”這句話說來簡單,但我們身邊卻有很多人做不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人們節約的意識就淡薄了。無論從網上看到的,還是生活中親眼見到的,許多人在外邊吃飯,點一大桌子菜,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全部浪費掉。甚至他們還嘲笑打包人的寒酸,殊不知他們才是應該被批評的人,不知道節約、浪費糧食。
我曾經也做過一次“敗家子”。有一次去姥姥家,吃飯時不小心把一團米飯掉在了桌子上,看了一眼,然后繼續吃碗里的飯。姥姥見我沒有吃掉的這些飯,她二話沒說把我掉的飯給吃了,我當時在想:“不就是一點飯嗎,至于嗎?”晚上跟姥姥閑聊天,姥姥給我講了過去人們生活的艱苦,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我這才恍然大悟,姥姥是從窮苦時候過來的,自然知道生活的不易,而我大手大腳習慣了,不懂得節約有什么。
飯桌上的學問可真大呀!小小的幾粒米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會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在生活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懂得了努力學習、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師長、還懂得了珍惜友誼....成長過程中,還有一些從難忘經歷中明白的道理。二年級的一次,使我刻骨銘心,那就是我懂得了節約糧食。
一年級的時候,我不懂得節約糧食。每一次吃飯時,都要倒飯。爸爸因此沒少批評過我,而我卻不以為然地說,才幾勺兒飯呢,有什么好珍惜的。從此以后,我幾乎天天倒飯,而且越倒越多。爸爸見了,氣的腦漿都快流出來了,火冒三丈地說:好,以后每天給我少吃一頓飯,叫你不更正。
我還是和前面一樣,不假思索地說,這點兒飯,想要做出來是很容易的,怎么樣?怎么樣兒!反而,我卻在一旁樂得手舞足蹈,眉開眼笑。爸爸媽媽見狀,白色的臉都快被氣成紫色,可我卻若無其事,好像置身于KTV的處境中,忘乎所以。
一直到了二年級的國慶節,我才把這個壞毛病改正了過來。
國慶節時,爸爸買了小車,載著媽媽和我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德化老家。準備割稻谷了,奶奶和姑姑大聲叫到。爸爸和二姑以及大家全副武裝,而我則戴上了一個帽子,原來我是去觀看的。我趕到田間時,看到大家一個個豆子般的汗珠流了下來,割了半天,才完成所有的一半。
眼看天就要黑了,大家更是爭先恐后,加快速度,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我心想,原來糧食真是來之不易的呀!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夜漸漸深了,大家總算是忙完了,個個滿頭大汗,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
“開飯了,我和媽媽大聲喊道,滿桌子上的美味,令我口水直流。累了一天的大家聚在一起,桌上充滿著歡聲笑語。
這一頓飯,我吃得一粒米都不剩。大家也是一樣,桌子上的菜也被吃得一干二凈。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懂得節約。
是啊,糧食真是來之不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我也懂得了怎樣珍惜糧食。
第2篇: 糧食安全宣傳周
2020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總結心得十篇
每一顆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希望我們大家都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小學生作文十篇,歡迎大家閱讀和采納,希望大家喜歡!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大家都能熟背,它讓我們懂得了農民伯伯種田的艱辛,同時告訴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糧食。
可是“珍惜糧食”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現在在家里都是爸爸媽媽的小王子、小公主,他們總是擔心我們的健康,給我們買好多好吃的。我媽媽也是這樣,經常給我做好多好吃的飯菜,可是我卻不領情,總是挑食,不好好吃飯。后來媽媽生氣了,就給我下了任務,讓我每天中午必須吃完一小碗米,否則就不許看電視。剛開始我沒有辦法,就只好盡力去把飯吃完。后來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就是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飯偷偷倒在垃圾桶里。這樣,媽媽看到空空的碗就會很高興,我就能看電視了。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時,屏幕上出現了一雙雙因饑餓而睜得大大的眼睛,他們都是非洲兒童。他們沒有衣服穿,也沒有飯吃,更沒有好玩的玩具。他們的身體都是非常瘦弱,看了讓人心痛不已。媽媽說他們那里很貧窮,小孩沒有學上,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看到這里,再想想我每天偷偷地把吃不完的飯菜倒在垃圾桶里的行為,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再也不能浪費食物了。
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萬物為艱”當我們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是否應該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到這樣?沒有,我們還可以看到食堂里堆積如山的剩飯剩菜。
那天,我心情不好,一看到這些飯菜,我就沒胃口。趁老師去吃飯時,我便端起飯碗向倒飯處走去。突然,一個小妹妹攔住了我,氣呼呼地說:“大姐姐,你飯菜還沒吃完,我們要愛惜糧食!”我覺得她說的話很好笑,沒理她,徑直往前走。可是當我看到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吃完飯菜才把筷子和碗送掉。我羞愧難當,心想:既然一年級小朋友都能做好,我們大哥哥大姐姐為什么做不到呢?于是,我跑回座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的一粒米飯也不剩時才倒掉。我開心和自豪起來,因為我終于能節約糧食了!
也許你覺得你自己的一點浪費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想想看,如果每個人都浪費一點糧食,那一天我們會損失多少糧食,農民辛勤地耕耘,雨露及時地澆灌,陽光無私地照耀,才培育出了這金燦燦的稻谷與綠油油的蔬菜。每一粒米飯,每一棵蔬菜,都蘊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
讓我們愛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讓我們愛惜每一粒米,更讓我們愛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汗水,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三
近日,我從學校的剩飯桶里面看到有很多沒有吃完的剩飯和菜,多可惜啊!我還從電視上了解到世界上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因沒有糧食吃而餓死的,還有的貧困地區的人吃的是雜糧和糠,個個都是面黃肌瘦。
我們生長在這個發達的國家,我們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從懂事時就知道了糧食多么來之不易,是靠農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我們要節約糧食,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的呢?因此我呼吁大家要愛惜和節約糧食。你想,如果每人節約一粒米,全國就可節約十幾億粒米,如果節約兩粒、三粒呢?雖然節約的這些米對一個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如果把它們集中起來,那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那將要救活多少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啊!因此我特提出幾點建議:一、吃飯時少盛點,吃完再添。二、吃不完的放在冰箱里,不要倒掉。做一個珍惜糧食的好少先隊員!我真希望這個“如果”能成為現實。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四
“唉,你這孩子也真是的,也不把飯吃干凈,看看,那么多米粒!”每次吃飯,我都不免要挨父母的一頓啰嗦,于是我便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下來一粒一粒勉強地往下咽。
一天午飯過后,看著我碗中的剩飯,爸爸又生氣了,叫住了我,我振振有詞地對他說:“為什么一定要把飯吃干凈呢?”爸爸氣沖沖地說:“你呀,就是沒吃過苦頭,這一粒粒米可是來之不易呀!”說完,無可奈何地揺了搖頭,走開了。
我望著飯碗里的白嫩嫩的米粒,不禁若有所思。“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那些山區里的孩子們哪里吃得上這樣可口的飯菜呀!
在山區里,人人都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一日能有兩餐就是不錯的了。早上10點鐘才吃早飯,下午5點鐘就吃晚飯。每餐頂多也只能喝喝稀飯,咬咬胡蘿卜干,每天都得不到溫飽。白天,孩子們還得干一大堆苦活,個個骨瘦如柴……
而我們呢?幸福地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里,有爺爺奶奶天天幫著炒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
望著眼前碗中一粒粒米飯,不得不,我的眼睛濕潤了,連忙將一碗飯扒得干干凈凈。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五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大家可能都知道,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節約糧食。
坐在我邊上吃飯的同學是王仕衍,他每一次吃飯都只是吃一兩口就倒掉了,我們都很不喜歡他。
我和幾個同學說過他,甚至都差點兒去告老師了呢,可他卻都仍然不吃多少,這使我們都沒法子了。
記得有一次,王仕衍比我們都要先到餐桌,就開始有了一個新的壞主意。他先拿著湯勺盛了一點湯倒在自己米飯上,而且慢慢地。倒完后便故意拿著湯勺,在 自己的米飯上碰了一下子后,便又放回原位了。這下我們這一小桌上的人直罵他,可他卻:哈哈大笑,絲毫沒有改過來。我們這一小桌再也沒喝湯了。盡管如此,王 仕衍任然只吃上一兩口就倒掉,跑回教室。
記得還有一次,王仕衍沒有吃一口飯,而是和一些吃了一些的同學們一起倒掉后就跑回教室里了,我也沒有攔住他。
大家好好想想,如果世界上沒有吃的東西,人類將會怎么樣?一定會被餓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能浪費。要知道,食物對于我們人類來說,那是十分重要。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讓我深刻地知道了,每一個糧食都是由農民伯伯辛勤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
在山區,每一位同學從小學到初中的每一頓飯都是吃的黃豆蒸飯,而且只有早、晚兩頓,中午沒有飯吃,他們的生活這么艱苦,如果換作是你,你是肯定吃不下去的,我們現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你應該去珍惜呀!在我們校園中就有一些浪費糧食的現象。在中午,同學們都紛紛來到桶旁,準備倒飯,但有些同學想趁機而入,悄悄的把剩下的飯菜倒進桶里,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立刻阻止了他們的不良行為。同學們,每一個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換來的,如果你把它浪費掉了,農民伯伯該多么的傷心呀!如果我們沒有糧食了,那你忍受得了嗎?你當然忍受不了饑餓!如果你不再浪費糧食,那就說明你是一個關心農民伯伯的好孩子,這樣,燦爛的笑容就可以掛在農民伯伯的臉上了,這樣,農民伯伯看到同學們這么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也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同學們,我們應該節約糧食,也勸告起身邊的人不要浪費糧食!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七
烈日當空,空氣干燥。姥姥在玉米地中干活,中午,是最熱的時候,但她依然在一直干活。
這讓我體會到了農民種莊稼的辛苦。所以,我們以后吃飯的時候要吃多少盛多少,盡量避免剩飯。你吃飯的時候想想那些辛苦的農民付出的汗水,如果這點理由不夠,請想想那些非洲之類的地方,那里成天吃不上飯。相比,我們的生活已經夠好了,如果你實在吃不下的話,那你就不要再吃了。
今天,我和姥姥去了兩次地,那叫個熱啊。上午,我看到姥姥從玉米地里鉆出來,大汗淋淋的,像剛洗過澡一樣,一身的玉米葉上的沫沫。
玉米和麥子生長的過程有三個要素,分別是施肥、澆水、打藥。這需要農民辛勤的勞動才可以完成這段漫長的時間。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八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是我們每個同學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會背的一首詩。是呀,農民伯伯播種、澆水、施肥、除草除蟲,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踏著霜露,經過大半年的辛勤勞動,才能收獲,才能換來那一粒粒飽滿的糧食。
盡管種糧食是那么辛苦,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比比皆是。
我在學校食堂吃飯,每天都目睹好多同學浪費糧食的現象。有些同學不愛吃某樣菜,便將那樣菜一動不動地丟在桌上;有些同學飯盛得太多吃不完,便理所應當地倒掉了。這樣的浪費現象每天都有發生。
以前的我也不知道要珍惜糧食。有一次,我在家吃完晚飯正打算丟下飯碗離開餐桌,卻發現奶奶正把碗里剩下的一丁點青菜撈在一起夾起來吃了。當時我就想奶奶真是小家子氣,這么一點青菜就倒掉算了,何必吃得這么干凈。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新聞:在貴州山區有些孩子根本吃不飽。想起自己平時對糧食的不愛惜,又想起奶奶那天的節儉,再想起自己對奶奶節約糧食的不屑,頓時就感覺羞愧難當。我們吃得飽穿得暖,而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卻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樣浪費實在太令人慚愧了。
后來,珍惜糧食這個觀念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吃完了再去盛。這對我們而言,只是舉手之勞,而珍惜糧食恰恰就在這小小的舉動之中。
讓我們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德長久地弘揚下去。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口中每一粒飯都來之不易。
——題記
“吃飯不可以丟下一粒米!”這句話每時每刻都在我耳邊回蕩。我們一家人早就形成了不浪費的良好習慣,仿佛天生就是這樣。
不過調皮的弟弟是個例外。
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歡樂地吃年夜飯,弟弟好像胃口大開,盛了滿滿一大碗飯,家人們也沒有說些什么,我猜可能是因為激動,大家都吃多了。
在年夜飯的過程中,大家都有說有笑,不知不覺把碗里的飯全都吃完了。但再看弟弟,他碗里還剩下一大坨米飯,看來免不了一頓教育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弟弟“被迫”聽了媽媽語重心長的教育:
“你所吃的飯都是從農民伯伯的辛苦耕種中得到的。”
“呃……”
“我跟你說話呢!知道了嗎?”
“呃……哦”
接受的這段教育弟弟仍然似懂非懂,并沒有痛改前非。于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來到了我的肩上——有我帶著它進行“實地體驗”。
來到一望無邊的田野,接受烈日的照耀,走到同學家的麥地,找到了我的同學,表明了我們的來意。她一聽,便取出幾把龐大的農具,遞給了瘦小的弟弟。
陽光還是那樣狠毒,狠毒的抽打在我們身上,還沒開始勞作,弟弟已先行罷休,不過我仍讓他繼續勞動。看著他在田野里辛勤的背影,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過了好久,我走到他的身邊,他累壞了,累的癱倒,他大口喘著氣:“真是太……太太太辛苦啦!”他已經體會到了農民的艱辛。
不僅僅是米飯,不僅僅是蔬菜,生活中的每樣東西都需經過艱辛的勞動。切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糧食安全宣傳周總結十
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養成的一種良好品質。當學校組織全校同學們觀看《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短片后,更讓我體會到了糧食的可貴。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們聽過也學過很多關于珍惜糧食的文章,可是聽過了學過了之后,也就過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僅僅是我們應該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要節約糧食。可是,看到短片中,全校同學們每天中午浪費的飯菜就有好幾百公斤,我一下子震驚了!想起了倒飯時同學們排著的長長的隊伍,就是這長長的隊伍,一頓飯下來,就好幾百公斤啊!我一下子體會到了什么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再想想我們中國十三億人口,如果頓頓像這樣浪費糧食,那是多么龐大的一大堆糧食啊!看著這好幾百公斤的剩飯剩菜,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可惜!再看看山區小朋友頓頓吃的都是黃豆蒸飯,還要靠自己蒸飯,并且他們還是在外面露天吃飯時,我真的感覺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他們吃的黃豆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幫助成長卻需要全面的營養成份。頓頓吃黃豆,再高的營養價值也只能滿足一方面的營養需求,也難怪為什么他們的個兒會比較矮小,臉色會比較臘黃了。但是再看看他們吃飯時的表情,他們吃得是那么的津津有味,而且是一粒不剩,可見他們覺得自己能吃上黃豆蒸飯還是挺開心的,或許對他們來說,那已經是父母能力范圍內能提供給他們的最好飯菜了。而我們每天中午三菜一湯,有葷有素,頓頓都有肉吃,有專門的食堂工作人員為我們做飯,有老師專門為我們盛飯,還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面吃,難道不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嗎?對于我們的倒飯行為,難道我們不覺得羞愧嗎?
在這里,我建議連青椒炒肉都還嫌難吃的同學們,多想想山區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盡量做到吃多少,盛多少,牢記“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
第3篇: 糧食安全宣傳周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下面我們來看看糧食安全宣傳標語,歡迎閱讀借鑒。
1、少一份食品隱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2、學好食品安全法,保證健康你我他。
3、法行天下,食者無憂。
4、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5、群策群力共創食品安全,互助互愛同筑和諧家園。
6、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蒼生、民生,生生相聯。
7、糧食安全天天講,健康生活歲歲享。
8、欲食天下鮮,安全記心間。
9、食品安全有保障,綠色消費享健康。
10、嚴把食品安全關,共譜和諧社會曲。
11、保障食品安全,建設經濟強省。
12、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
13、選購放心糧食,吃出健康體魄。
14、食品初始模型,人命關天。
15、美好生活,從飲食衛生開始。
16、安全食品聯萬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7、營造食品安全大環境,呵護幸福健康小家庭。
18、糧食安全齊監督,糧食安全靠大家。
19、食品安全天天講,健康生活歲歲享。
20、關注糧食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21、家家關注糧食問題,人人阻截問題糧食。
22、全面實施糧食放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23、手牽手把好糧食質量關,心連心守好糧食安全門。
24、食品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
25、糧食安全系萬家,監督管理靠大家。
26、少吃一口垃圾食品,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27、安全食品連萬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28、開展"節約一粒糧"行動,在全社會營造愛糧節糧濃厚氛圍。
29、家事國事天下事,糧食安全是大事。
30、食品安全共同的心愿,社會和諧快樂的家園。
31、糧食安全聯萬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32、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33、美麗河北我的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34、對食品安全多一點關心,為有限的生命多一份責任。
35、保障食品安全,共建和諧社會。
36、大力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
37、勤查狠抓嚴把關,食品安全重于山。
38、食品安全,百姓安康。
39、少吃一口垃圾糧食,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40、開口吃個爽,莫把安全忘。
41、構筑食品安全防火墻,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42、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
43、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促進河北和諧發展。
44、食品安全你我同創,和諧健康大家共享。
45、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責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46、少一份糧食隱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47、安全糧食為大家,糧食安全靠大家。
48、想要健康活到老,糧食安全不能少。
49、糧食安全牢記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50、安全糧食聯萬家,糧食安全靠大家。
51、不吃飯就不能生存,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52、健康大廈始于一磚一石,食品安全凝聚一點一滴。
53、增強糧食安全意識,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54、嚴把食品安全關,喜架健康幸福橋。
55、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設施裝備水平。
56、想要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不能少。
57、糧食安全個個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受益。
58、食品安全共同監督,健康和諧人人受益。
59、食品安全警鐘長鳴,健康生活和諧溫馨。
60、糧食安全是金,百姓健康是福。
推薦訪問: 宣傳周 糧食安全 三篇上一篇:統計督察迎檢方案【5篇】
下一篇:區政府辦公室黨課范文(精選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