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溫州電子商務發展困境深層剖析

| 瀏覽次數:

 溫州電子商務發展困境深層剖析

 10 月份,《代表在線》欄目走訪我市部分企業與高校,了解電子商務在溫州出現的“缺錢,缺人才”背后的深層原因。

 【溫州網·代表在線】年初,市人大代表葉紅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名為“要求市政府成立專項小組助推溫州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則議案。我市電子商務的發展困境再次受到關注。

  10 月份,《代表在線》欄目走訪我市部分企業與高校,了解電子商務在溫州出現的“缺錢,缺人才”背后的深層原因。

  電子商務是指在商業貿易活動中,基于因特網軟硬件應用方式,交易各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商業運營模式。目前常見的諸如:淘寶網、阿里巴巴、買特網、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

  企業:沒有相應政策傾斜 風投融資非常困難

  一則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正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2010 年預計增長 90%;2012 年預計將突破 10 萬億元。在如今的北京、上海、廣東(統稱“北上廣”)地區聚集了大批優秀的電子商務企業,當地政府相應的制度安排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了它們的成長。

  市人大代表葉紅星表示,缺乏當地政府相應政策扶持,是溫州本土電子商務企業難發展的關鍵原因。

  ·企業孤軍奮戰

  買特網是溫州最大的 B2C 電子商務購物網站。2008 年 10 月成立正式上線。主要經營3C、家電等近萬種商品。2011 年 7 月被國家商務部列入首批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10 月 8 日,買特網副總經理潘榮榮在采訪中坦言,目前買特網發展的主要困境是后期壯大的資金與人才缺口。

  潘榮榮說,目前溫州本土如買特網這類 B2C 電子商務企業,都是僅憑自己籌措的優先資金孤軍奮戰。買特網經過 3 年的發展,目前開始著手在全國各地設立分站與倉庫方便配送。但由于物流基本上依賴于第三方,無法實現配送質量與速度的保證。公司有建立屬于自己物流隊伍后期發展的重要戰略,但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企業自身融資有困難。

  “發展電子商務需要良好的融資環境,但溫州目前融資環境不容樂觀,電子商務行業常見的風投融資現象很少出現在溫州。”對此現象,市人大代表葉紅星說道。

  同時,葉紅星還提到,由于電子商務是貿易型企業,主要資金集中在倉儲式物流及品牌推廣上,不能像生產型企業一樣擁有大量的固定資產,很難從銀行獲取資金支持。我市目前對電子商務企業進行資金上的扶持,最大力度是 50 萬元的補助。但這對于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的 B2C 電子商務企業而言只是杯水車薪,距離“北上廣”地區的支持力度相差甚遠。

  ·技術人員不愿意來溫州

  而相對于資金的缺失,一些新興的電子商務企業則認為,人才的缺失是更致命的問題。

  今年 5 月新上線的“打酒網”,是目前溫州首家大型的酒類電子商務直銷平臺。其運營總監喻發兵告訴記者,打酒網依托于一家傳統的酒類外貿企業,對于前期而言,資金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困難的還是人才的引進。

  他表示,對于新興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技術型人才跟營運人才最為重要。技術做為基石不可缺少,但此類人才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大城市,人才引進相當困難。

  “去外地引進人才耗費很大。我們通過獵頭公司很難找到合適的人,且由于溫州沒有技術的土壤,技術人員不愿意來溫州,就算來也不能保證與企業能夠共同成長。”

  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在擴大 多數流向了外地

  溫州高校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狀況如何,畢業生與本土企業的對接是否存有困難?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負責人成榮芬說:“電子商務是朝陽產業,學生就

 業前景很好。”據介紹,該院的 2012 年電子商務系畢業生為 100 多位。目前 30%的學生已經被企業預定。根據往年就業情況,預計今年年底就業率將達到 60%,畢業時將達到 99%以上,但其中僅有 30%學生留在溫州。

  ·多數溫州企業不珍惜人才

  對于學生難留溫企的現象,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汪焰表示,主要是溫州生存成本與待遇相差太大。

  汪焰說:“每年學校都會與本土和外地的企業進行對接,學生在企業實習實現雙向選擇。但結果反饋,諸如寧波等外地企業對學生比較珍惜,待遇比較正規。而溫州部分企業對人才就沒有那么重視。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差別。”

  據悉,工貿學院的電子商務系在教學方式上注重校企結合。畢業生或在校生們通過學校引導和自主創業成立了名品網、社區服務網等電子商務公司。而大部分的人才,在畢業時,還是選擇離開了溫州。

  ·本地高校一度出現招生困難

  溫州大學曾經開設過 6 年的專科電子商務班,后因招生情況不理想而取消了該系。城市學院國際貿易分院院長蒲祖河分析說,當時的招生困難主要是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在國內還不高。

  蒲祖河說,從宏觀看,中國的電子商務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覆蓋率只 25%,其中真正從事網購業務只占 1/16。從溫州本地看,雖然 90%左右的企業都有網站,但大多只是作為企業宣傳和信息發布,很少利用電子商務這個平臺進行貿易。因此,學生和家長對電子商務的專業要求和就業前景都不太了解,招生就出現困難。

  “溫州企業大多為外向型,應該更加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蒲祖河說,由于溫州的中小型企業主多為 60、70 年代出生,對網絡的自信程度和虛擬程度都不高,覺得網絡“不靠譜”而不敢嘗試。

  同時,對于人才難留的現象,蒲祖河認為主要是企業自身認識不足。經常將技術人才“大材小用”,因而讓人會產生孤獨感而離去。對此,蒲祖河倡議政府部門應該對企業加大網絡與電子商務知識的宣傳。

  據悉,雖然溫州大學目前沒有開設電子商務專業,但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強化了電子商務課程。

  人大代表:有關部門不能“光說不做”

  市人大代表葉紅星建議,政府需要支持鼓勵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和引進人才,應該給予這方面更多的優惠政策;比如住房補貼,解決子女入學,簡化企業員工因公出國、出境的審批手續等等,吸引更多人才來溫。同時,政府應該無償資助有潛力的電子商務企業,組建“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解決這些企業在發展初期資金緊缺的重大難點。

  葉紅星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是溫州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推動電子商務行業的整體發展,將會涉及到社會政府各個部門。今年 5 月份,雖然相關部門對提案做了書面回復,但似乎并沒有“實際行動”,希望能早日落實。(記者:趙樂韻)

推薦訪問: 溫州 剖析 困境

【溫州電子商務發展困境深層剖析】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