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育工作匯報范文
現將縣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縣教育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 373 所(其中:學前雙語幼兒園 162 所,小學 160所,初級中學 31 所,普通高中 2 所,完全中學 1 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13 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2 所,教師進修學校、職工學校各 1 所);在校在園學生 152719人(其中:在園幼兒 23050 人,小學生 78559 人,初中生 39930 人,普通高中在校生 7623 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 3557 人);現有教職工 10368 名(其中:幼兒園 919 名,小學 4852 名,初中 4031 名,普通高中 481 名,中等職業教育 85名)。全縣有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 29 所。
二、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一)全力抓好教育園區建設,高起點推進教育發展。立足縣情,按照“縣城和佰什坎特鎮辦高中、鄉鎮辦初中、鄉村辦小學、重點村辦幼兒園”的資源優化戰略,科學調整農村中小學校布局,全力做好三大教學園區建設。目前,城南教學園區內第六幼兒園、第三小學、第七中學、特殊教育學校、盲人學校和第一職業學校食堂、宿舍均于完成建設任務;城南實驗高中正在基礎施工階段,我縣將重點實施城南教學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確保園區內各學校秋季學期投入使用。河東教學園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園區內佰什坎特鎮高中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城北教學園區已啟動資源整合,即將實施普通高中改擴建項目,其中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為建設項目,網通中學為 20XX 年項目。
(二)搶抓機遇,加快推進高中階段教育發展。
1、高位推進普通高中新建項目??h高度重視新建普通高中項目建設,專門成立由縣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單位和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好項目立項、土地劃撥、資金籌措、施工監督等工作,縣領導親自掛帥督促工程進展。縣“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僅2.2 畝,我們克服困難,想方設法為新建普通高中項目劃撥建設用地 400 余畝。為確保佰什坎特鎮高中項目順利實施,累計搬遷農戶 20 戶,補償林木 30000 余棵,補償青苗 300 多畝,改遷 110 千伏、35 千伏高壓線各一條,各類經費投入
累計一千余萬元。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廣大干部群眾的支持配合下,縣新建普通高中項目進展順利,成為喀什地區新建普通高中項目第一個破土動工的縣。
目前,城南實驗高中項目中男生宿舍樓基礎已完工,女生宿舍樓、食堂、教學樓正在基礎施工階段。佰什坎特鎮高中項目中兩棟宿舍樓主體已完工;綜合樓、教學樓、藝術樓、圖書樓及后勤樓正在基礎施工階段。我縣將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嚴格工作時限,嚴把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確保新建高中學校秋季如期完工、實現招生。
綜合考慮我縣普通高中教育實際,經過深入調研,初步擬定了兩所新建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其中城南實驗高中作為一所定位為“雙語”教育的高中學校,將主要面向全縣各初級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初三“雙語”畢業班招生,9 月計劃招收 1300 名高一新生(規劃在校生 3800 人);佰什坎特鎮高中將主要招收葉爾羌河以東的佰什坎特鎮等 7 個鄉鎮的初級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三應屆畢業生,計劃招收 1000 名高一新生(規劃在校生 3000 人)。預計秋季,我縣普通高中將招收新生 4250 人(不含內高班計劃輸送學生數),入學率將達到30.64%,較提高 10 個百分點。
根據我縣高中師資現狀,為滿足城南、佰什坎特鎮高中 9 月開學招生時的教師配備需求,我縣及時做好短缺教師補充計劃,按照普通高中教育師生比測算(根據新政辦發 103 號文件精神,按 1:的師生比測算),大約需增補 192 名專任教師。經初步研究,我縣計劃通過兩種途徑解決新建高中學校的師資配置:一是申請通過自治區教師招錄的方式每年補充一部分。需招錄 140 人;二是從縣內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在編在崗教師中通過選拔考試調整補充 52 人。
2、積極實施中職教育建設項目。搶抓國家、自治區對南疆三地州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實行免費的有利時機,爭取將縣職業高中列入“南疆三地州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普及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異地改擴建,在自治區、地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落實負責領導、責任單位、協助單位,加快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目前,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食堂、宿舍已完工,教學樓正在基礎施工階段,預計 8 月底完工。我縣及早著手、提前謀劃,按照職業教育師生比例,及時做好短缺教師補充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秋季學期計劃招生 1500 人。預計秋季,
全縣將輸送中職學生 4750 人,入學率將達到 34.24%,較提高 10 個百分點。全縣高中階段入學率將達到 66.7%,較提高 20 個百分點。
(三)重視學段銜接,穩步推進雙語教育。加大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督查指導力度,規范辦園行為。加快實施農村雙語幼兒園建設項目,農村雙語幼兒園建設項目全部完成,農村適齡幼兒入園率達 86.1%。統籌整合雙語師資力量,通過內部調劑、大學生頂崗實習、雙語骨干教師下鄉支教等措施,優先滿足小學一年級雙語教學師資需求,確保雙語教育幼小銜接比例從的 27%提高到目前的 85%;小學雙語班學生整體升入初中雙語班,銜接比例 100%。充分考慮師資隊伍和學校實際,因地制宜選擇雙語教育模式,不斷提高我縣雙語教育普及率,雙語教育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比例 28%。把普及雙語教育與提高雙語教育質量緊密結合起來,加大調研力度,定期調研各基層學校雙語教學推行情況,規范雙語教育教學行為,大力提高教學質量。組織全縣中小學雙語教學研討會、雙語教學能手選拔賽、學前雙語教育優質課評選活動,籌備舉辦縣第三屆少兒雙語藝術節、縣首屆學前雙語教師風采大賽,大力營造學習雙語的濃厚氛圍。
(四)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大力開展雙語師資培養培訓。根據我縣雙語教育發展需求和雙語師資現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開展雙語師資培養培訓。以上海市援建的縣圖文信息中心(教師培訓中心)為依托,借助于包括本縣、喀什地區、自治區和上海市的教育專家、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在內的培訓師資團隊,舉辦全縣中小學雙語骨干教師一年制培訓班,五年為一個培訓周期,每年培訓250 人,計劃培訓 50 名雙語骨干教師,通過系統培訓,使全縣雙語骨干教師綜合素質整體提升,在雙語教學崗位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同時,計劃每年選派 40名雙語骨干教師赴上海培訓,20 名骨干教師參加新疆中學少數民族雙語骨干教師赴內地參訓項目,60 名骨干教師參加自治區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工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每年可以培訓雙語骨干教師 370 人。
此外,我縣面向漢語水平不達標的中小學教師,利用寒暑假期持續舉辦漢語強化培訓班,每年可以培訓 1000 人左右,通過漢語強化培訓,逐步提高全縣中小學校少數民族教師的漢語水平。積極開展校(園)本培訓,利用遠程教育網絡、光碟等現代教學媒體,以現有民考漢教師、雙語骨干教師作為指導教師,集中進行漢語基礎知識學習,如每日一句、集體備課、運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進行
口語練習等,并通過遠程教育和教學光碟等手段對教師進行培訓。
(五)積極促進特殊教育發展。縣特殊教育學校、盲人學校均于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將于 9 月投入使用,主要面向全縣 6-15 周歲的殘疾兒童招生。為滿足特殊教育學校、盲人學校 9 月開學招生時的教師配備需求,我縣及早謀劃,早在特教學校、盲人學校項目立項后,就通過從縣內具備相應資質和條件的在編在崗教師中選拔、人才引進等方式,為特教學校、盲人學校配備了 33 名教師(其中 14 人系特教專業畢業人才引進大學生,其余 19 名調整補充教師曾經參加“自治區新建和改擴建特殊教育學校崗前培訓班”)。根據《自治區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員編制標準暫行辦法》(新機編辦 199 號)文件精神,特殊教育學校按在校生 300 人的規模,盲人教育學校(九年制教育)按在校生 180人的規模,以每班 10 名學生、1:4 的班師比測算,結合現有教師數,9 月特殊教育學校計劃招生 74 人(規劃在校生 300 人),盲人學校計劃招生人(規劃在校生 180 人)。
按照遠期在校生規模測算,特殊教育學校需教師 0 人,盲人學校需教師72 人,共需教師 192 人,目前有 33 人,仍需補充 159 人。經初步研究,我縣計劃通過兩種途徑解決特教學校、盲人學校的師資配置:一是申請通過自治區教師招錄的方式每年補充一部分;二是通過人才引進方式補充。
截止目前,自治區為我縣特教學校、盲人學校配備的價值 160 萬元的專項設備已經配送我縣,自治區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下撥的價值 100 萬元的設備 90%已配送我縣,剩余課桌椅、床及食堂用具等正在陸續發貨中,因目前學校仍在進行場地平整,而且特教設備必須專業人員安裝調試,因此所有設備均按照要求“不啟封存放”,待學校建設完工并驗收合格后,將聘請有關專家就學校設備安裝進行規劃,并及早聯系設備供貨公司前來安裝調試、開展相關培訓,確保設備充分發揮使用效益。
三、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編制嚴重不足,師資嚴重短缺:
1、新建學校急需增補編制、補充人員。
一是按照班均“兩教一保”測算,縣第六幼兒園計劃開設個班,需核定編制 36 名;第七幼兒園(位于托木吾斯塘鄉新建富民安居點)計劃開設個班,需
核定編制 36 名。
二是按照 1:的師生比測算,新建高中學校秋季開學后缺編 192 個,按照遠期在校生規模測算,共需增加編制 567 個。其中:城南實驗高中規劃在校生3800 人,需核編 317 個;佰什坎特鎮高中規劃在校生 3000 人,需核編 250 個。
三是特殊教育學校和盲人學校共需核定編制 192 個。根據《新機編辦 199號文件,特殊教育學校按在校生 300 人的規模,以每班 10 名學生、1:4 的班師比測算,需核編 0 個。盲人教育學校(九年制教育)按在校生 180 人的規模,以每班 10 名學生、1:4 的班師比測算,需核編 72 個。
四是職業教育共需增加編制 372 個。其中:職業高中(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規劃在校生 4200 名學生,按照(新機編辦 22 號)文件精神,中等職業學校商貿、財經、綜合類標準學生數 3001-5000 的員生比 1:15 測算,需核定編制280 個,現有 137 個編制,還需增加 143 個編制。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第二職業技術學校)規劃在校生 4500 人,按 1:15 比例測算,需核定編制 300 個,現有71 個編制,還需增加 229 個編制。
2、學前教育師資嚴重短缺。我縣有雙語幼兒園 164 所(其中 2 所國家項目幼兒園 24 個班將于今年 3 月底投入使用),752 個班,現有學前雙語教師 919名,社會公益性崗位臨聘保育員 113 名、保安 84 名。按照班均“兩教一保”的配備比例測算,目前我縣仍短缺學前雙語教師 585 名,保育員 645 名;根據教育部《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教師 1 號)文件和我縣實際,需配備炊事員 385 名(縣直每所 6 名,鄉鎮中心幼兒園每所 3 名,村級每所 2 名),保健醫生 164 名(園均 1 名),幼兒園保安 670 名(縣直每所 6 名,鄉鎮及村級每所 4名)。
3、雙語教師嚴重短缺。由于合格的雙語師資短缺,我縣雙語教育幼小銜接工作距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按照《縣雙語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xx年)》,到 20xx 年,全縣雙語教育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比例占 50%以上;到 20xx 年,占 85%以上。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一支雙語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結構合理的雙語師資隊伍。我縣現有雙語教師 1596 名(含雙語班漢語課教師),普通班漢語學科教師 630 名。按照雙語教師平均擔任學科的周課時量(小學:漢語每周 8課時,數學 10 課時,科學、信息技術共課時;中學:漢語每周 8 課時,數學 10
課時,物理、化學、生物共 10 課時)測算,目前我縣短缺中小學雙語教師 1066名(含漢語課教師)。
(二)項目建設資金仍有缺口。我縣自起開始實施學前雙語幼兒園建設工程。根據國家投資計劃,標準為每平方米 1000 元。、項目資金略有結余,這批結余資金均用于幼兒園大門、圍墻、地面硬化等附屬設施工程。近年來,由于原材料及人工工資不斷上漲等因素,施工價格已達每平方米 00-1300 元,近兩年項目幼兒園土建資金缺口合計 699 萬元;此外,附屬設施資金缺口 914.44 萬元(暫時從縣農機局借款墊付,用于幼兒園圍墻、大門等附屬設施建設)。我縣-校舍安全及抗震加固工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下達的土建計劃為每平方米00 元,中標價每平方米 1500 元,資金缺口分別為 530.21 萬元、1354.18 萬元。以上項目工程主體、附屬設施建設缺口資金共計 3497.83 萬元。由于我縣是國定扶貧縣,財政自給率有限,無力解決資金缺口問題,為保證國家項目順利運行,早日發揮資金效益,同時避免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社會問題,懇請上級領導能夠為我縣協調解決這部分缺口資金。
推薦閱讀: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匯報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匯報總結教育工作匯報幼兒園教育工作匯報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匯報關于中小學關于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匯報
推薦訪問: 例文 工作匯報 教育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