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4篇
【篇一】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
狐貍分奶酪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3.理解課文內容,評判狐貍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評判狐貍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小朋友,狐貍是我們故事中常見的主角,你讀過哪些關于狐貍的故事?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狐貍和烏鴉》、《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損人利己)
2.在我們的印象中,狐貍,就是一個壞壞的角色,今天,我們來學習關于狐貍的另一個故事——《狐貍分奶酪》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狐貍分奶酪)
(二)識字解詞
1.學生自讀課文。
提出要求:(課件出示1)
(1)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
(2)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詞;
(3)讀通每個句子,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
(4)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2)
nǎi shǐ chǎo zǎi jí yǎo dì ɡōnɡ
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
a.各自拼讀,讀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翹舌音“吵”。
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并用生字口頭組詞。
(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3)
撿到 奶酪 哥倆 開始 拌嘴 嚷著
瞧一瞧 輪流 剩下 幫忙 整塊 方便
a.開展讀詞游戲。
指名讀,開火車讀。
b.小老師領讀,齊讀。理解、記憶。
(3)讓我們把這些字詞帶到課文中,一起來讀好課文。
a.標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b.開火車讀,看誰讀得好。組織互相評價讀書。
3.整體感知內容。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本文講了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讀一讀,小組討論交流,借助課文的語句說一說。
“狐貍就這樣輪流地咬著兩塊奶酪,咬著咬著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點也沒剩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4)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
1.記生字:開動腦筋記生字。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總結:
(1)加一加:“女”加“臺”是“始”;“口”加“少”是“吵”;“亻”加“子”是“仔”;“口”加“交”是“咬”。
(2)換一換:“扔”減“扌”換“女”就是“奶”。“弟”減“丷”換“?”就是“第”。
(3)猜謎語:“去掉上邊,只留下邊”是“公”,“心字頭上壓著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
2.組詞語:給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頭組詞。
3.指導寫字:
(1)師范寫,重點指導“奶、第”并講述:(板書:奶 第)
(課件出示5)“奶、第”田字格課件
“奶”: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第四筆是橫折折折鉤,不要寫成橫折折撇。
“第”:上下結構,上窄下寬。第七筆是橫折,第九筆是豎折折鉤。
(2)老師范寫,學生在習字本上描紅、臨寫生字。(提醒寫字姿勢。)
(3)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要點。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寫字姿勢,提出要求。(課件出示6)
a.看準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看清每個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c.嚴格按筆順描寫。
(5)展示學生寫字作品,講評,適當獎勵。
(四)總結交流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認識了狐貍和兩只小熊,了解了狐貍幫他們分奶酪的故事。下節課我們接著學。21·世紀*教育網
【作業布置】
1.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女( )( ) ?( )( ) 亻( )( )
2.抄寫文中會寫字,各四個。
3.把《狐貍分奶酪》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答案:
1.女(奶)(媽) ?(第)(答) 亻(仔)(他)
2.略。
3.略。
【第二課時】
【教學準備】
狐貍、兩只小熊的頭飾,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課件出示7)
撿到 奶酪 哥倆 開始 拌嘴 嚷著
瞧一瞧 輪流 剩下 幫忙 整塊 方便
2.狐貍給兩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板書:狐貍分奶酪)
(二)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1.過渡:狐貍分奶酪,自認為分得很公平。(課件出示8)出示課文最后一個段。(板書:公平?)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貍笑著說,“你們誰也沒少吃一口,誰也沒多吃一口。”
事實是這樣的嗎?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2.學習課文2—9自然段。
(1)狐貍先是怎樣分的?(課件出示9)出示第5、6兩個自然段。
故意把這塊奶酪分得一塊大,一塊小。(板書:一塊大 一塊小)
看到奶酪分得不均,狐貍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用“ ”標出說的話,用“ ”標出所做的語句。(課件出示10)
(2)狐貍說:“真的,這半塊是大一點,你們別著急,看我的—”
狐貍這樣做:說著就在大的這半塊上咬了一口。
(3)最后的結果怎么樣?齊讀:(課件出示11)
“狐貍就這樣輪流地咬著兩塊奶酪,咬著咬著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點也沒剩下。”
聯系上下文理解“輪流”的意思。(板書:輪流)
3.可是,狐貍說,他分得可公平了,誰也沒少吃一口,誰也沒多吃一口。你同意狐貍的說法嗎?
(1)不同意,他這是狡辯。
(2)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沒吃上一口,卻統統被狐貍吃了,怎么能說公平呢?(板書:不公平。)
4.分角色朗讀一下全文。
進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讀。
5.戴頭飾,分角色表演一下課文內容。
小組內先練習,再請幾組展示表演。
(三)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正確評價狐貍。
(1)通過狐貍分奶酪這件事,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為什么?
a.這是一只聰明的狐貍。
b.這是一只狡猾的狐貍,他騙了小熊。
(2)到底是“聰明的狐貍”還是“狡猾的狐貍”呢?
引導學生關注狐貍這樣做是損人利己的行為,所以說他是一只狡猾的狐貍。(板書:狡猾)
2.如果你是小熊該怎么做?
(1)不讓狐貍分,自己分吃,大一點小一點沒關系。
(2)親兄弟學會禮讓,哥哥讓著弟弟。
師相機指導,團結的重要性,不團結就會給壞人可乘之機。(板書:團結、禮讓)
【作業布置】
1.說一說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2.比一比,再組詞。
奶( ) 吵( ) 仔( ) 咬( ) 輪( )
扔( ) 抄( ) 子( ) 校( ) 論( )
3.課下演一演這個小故事。
答案:
1.故意把奶酪掰成一塊大,一塊小,再咬成不一樣的大小的兩半,再輪流咬,直至一點不剩。
2.奶(牛奶) 吵(爭吵) 仔(仔細) 咬(咬著) 輪(輪流)
扔(扔下) 抄(抄寫) 子(兒子) 校(學校) 論(無論)
3.略。
【板書設計】
狐貍分奶酪
公平 一塊大 一塊小 輪流
不公平 狡猾 團結 禮讓
【篇二】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
部編本二年級語文上冊《狐貍分奶酪》說課稿
一、說教材
《狐貍分奶酪》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組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相處”,訓練重點是引導孩子們,通過童話故事感受應該怎樣與人相處。本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角色個性鮮明,是匈牙利的民間故事,講的是兩只小熊撿到一塊奶酪,狐貍趁他們拌嘴時提議幫他們分奶酪,在分的過程中,狐貍故意分配不勻,而小熊哥倆都不愿吃虧,讓狐貍一次又一次的有機會吃奶酪,最后一整塊奶酪都被狐貍吃光了,兩只小熊這才恍然大悟,可狐貍還狡辯說他分得很公平!故事中的狐貍非常狡猾,他從一開始就打著“如意算盤”想吃掉奶酪,而文章的小熊們卻傻乎乎的不明就里,總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計較,看不清楚狐貍行為的用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本篇文章篇幅較長,有11個自然段,采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展,文中配有一幅插圖,圖中的狐貍手拿兩塊一大一小的奶酪,一臉的自信得意,兩只小熊抬著頭,托著下巴一臉的困惑,生動形象的展示了人物表情及心理。
二、說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結合本階段識字閱讀的重點,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酪、撿”等12個生字,會寫“奶、始”等8個字。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讀課文。
3、能力目標:讀懂故事內容,能對狐貍的說法作出判斷,初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重難點
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我把本科劃分為兩個課時,本次說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其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對狐貍的說法作出判斷,初步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教法、學法。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會的不教。
上課前一天下發本課前置小研究,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當堂解決孩子們困惑的地方,或者我認為學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以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為主。
1、簡筆畫激趣法,二年級的孩子同樣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簡筆畫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探究質疑法,在教學中出示核心問題,狐貍說他分得很公平,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你同意狐貍的說法嗎?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么做?貫穿課文,當然在教學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順學而導法,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雖然篇幅比較長,但是理解課文之后,分析人物的本質特點,讓學生們自己合作交流,共同進步。
五、說過程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預設為:
(一)、簡筆畫激趣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新朋友,是誰呀?簡筆畫當堂出示(狐貍)2、指名讀好課文題目,板書課題。
(二)、巧解題
1、課件出示,學生小組交流有關從題目入手收集的資料,
2、教師相機補充:
(三)、巧瀏覽
1、自由讀課文、懂內容、知體裁。
2、課件出示前置小研究的第二部分內容,全班交流,個別展示。
(四)、巧發現、會讀文,
課件出示本課,狐貍談話的次數和內容,主要內容是分角色讀課文,也可以表演讀,學生自帶類似于奶酪的食物,重點是讀出狐貍分奶酪時的語氣和小熊與狐貍對話的語氣。
(五)、巧探究
狐貍說,他分得很公平,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你同意狐貍的說法嗎?如果你是小熊會怎么做?這個不要求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想說什么說什么,全班交流。
(六)、巧拓展
分享你收集到的有關狐貍的故事吧,大聲地讀給同學聽,或者個別展示,要讀出其中的有趣!
七、說板書
狐貍分奶酪
狐貍小熊
幫忙分撿拌嘴
故意分不勻同伴斤斤計較
一整塊誰也沒吃到
本課板書分為三部分,一主人公狐貍和兩只小熊;二是狐貍說話的內容和小熊說話的內容,形成對比;三是斤斤計較導致結果,每一次小熊和狐貍的對話,各自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
八、說反思,
(一)、教學設計上的特點:
1、突出以趣引路,以讀領悟狐貍的狡猾本性教學。
2、引導個性朗讀,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的生成。
3、抓住文本特點,創設童話,落實說話訓練,
(二)、教學設計中的困惑:
1、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時,教
學中是否會出現課堂調控上的不足。
2、由于時間的關系,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會
流于形式,展示時間不夠充足是否過窄。
最后,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希望能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遺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三】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
《狐貍分奶酪》說課稿
一、說教材
《狐貍分奶酪》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相處”,訓練重點是引導孩子們,通過童話故事感受應該怎樣與人相處。本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角色個性鮮明,是匈牙利的民間故事,講的是兩只小熊撿到一塊奶酪,狐貍趁他們拌嘴時提議幫他們分奶酪,在分的過程中,狐貍故意分配不勻,而小熊哥倆都不愿吃虧,讓狐貍一次又一次的有機會吃奶酪,最后一整塊奶酪都被狐貍吃光了,兩只小熊這才恍然大悟,可狐貍還狡辯說他分得很公平!
故事中的狐貍非常狡猾,他從一開始就打著“如意算盤”想吃掉奶酪,而文章的小熊們卻傻乎乎的不明就里,總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計較,看不清楚狐貍行為的用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本篇文章篇幅較長,有11個自然段,采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展,文中配有一幅插圖,圖中的狐貍手拿兩塊一大一小的奶酪,一臉的自信得意,兩只小熊抬著頭,托著下巴一臉的困惑,生動形象的展示了人物表情及心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結合本階段識字閱讀的重點,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酪、撿”等12個生字,會寫“奶、始”等8個字。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讀課文。
3.能力目標:讀懂故事內容,能對狐貍的說法作出判斷,初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我把本科劃分為兩個課時,本次說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其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對狐貍的說法作出判斷,初步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教法、學法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會的不教。
上課前一天下發本課前置小研究,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當堂解決孩子們困惑的地方,或者我認為學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以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為主。
1.簡筆畫激趣法,二年級的孩子同樣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簡筆畫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探究質疑法,在教學中出示核心問題,狐貍說他分得很公平,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你同意狐貍的說法嗎?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么做?貫穿課文,當然在教學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順學而導法,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雖然篇幅比較長,但是理解課文之后,分析人物的本質特點,讓學生們自己合作交流,共同進步。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預設為:
(一)簡筆畫激趣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新朋友,是誰呀?簡筆畫當堂出示(狐貍)2、指名讀好課文題目,板書課題。
(二)巧解題
1.課件出示,學生小組交流有關從題目入手收集的資料,
2.教師相機補充:
(三)巧瀏覽
1.自由讀課文、懂內容、知體裁。
2.課件出示前置小研究的第二部分內容,全班交流,個別展示。
(四)巧發現、會讀文,
課件出示本課,狐貍談話的次數和內容,主要內容是分角色讀課文,也可以表演讀,學生自帶類似于奶酪的食物,重點是讀出狐貍分奶酪時的語氣和小熊與狐貍對話的語氣。
(五)巧探究
狐貍說,他分得很公平,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你同意狐貍的說法嗎?如果你是小熊會怎么做?這個不要求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想說什么說什么,全班交流。
(六)巧拓展
分享你收集到的有關狐貍的故事吧,大聲地讀給同學聽,或者個別展示,要讀出其中的有趣!
(七)說板書
狐貍分奶酪
狐貍 小熊
幫忙分撿 拌嘴
故意分不勻 同伴斤斤計較
一整塊誰也沒吃到
本課板書分為三部分,一主人公狐貍和兩只小熊;二是狐貍說話的內容和小熊說話的內容,形成對比;三是斤斤計較導致結果,每一次小熊和狐貍的對話,各自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
(八)說反思,
1.教學設計上的特點:
(1)突出以趣引路,以讀領悟狐貍的狡猾本性教學。
(2)引導個性朗讀,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的生成。
(3)抓住文本特點,創設童話,落實說話訓練,
2.教學設計中的困惑:
(1)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時,教學中是否會出現課堂調控上的不足。
(2)由于時間的關系,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會流于形式,展示時間不夠充足是否過窄。
【篇四】狐貍分奶酪優秀教案
《狐貍分奶酪》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知道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3.讀懂故事中狐貍做了什么事,能用關鍵詞概括故事中狐貍的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夠分辨好壞對錯,懂得做事要公平合理、過分斤斤計較反而會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體會狐貍狡猾、貪吃的特點,深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反映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動畫視頻《烏鴉和狐貍》,讓學生觀賞。
2.剛剛的動畫視頻好看嗎?有哪個同學能說說動畫中講的是什么故事?(學生舉手回答)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和狐貍有關的故事。
二、范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問題。(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發生的故事?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要求學生聽準生字的讀音。把認讀不清的字標出來,多讀幾遍。
三、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用序號把這一課的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想一想:(出示課件)
(1)狐貍給兩只小熊分了幾次奶酪?
(2)最后分奶酪的結果是什么?
四、教學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后鼻音:幫、嚷、剩、整。
(2)三拼音節:撿、倆、瞧、便。
(3)重點指導:“倆”讀liǎ,注意與“兩”區別。
2.讀準詞語。
奶酪 開始 拌嘴 仔細 第一 剩下 公平
3.用生字練習組詞。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2.老師范讀,指導讀出狐貍和兩只小熊說話時各自的語氣。
3.分組,分角色進行朗讀,并評出最佳朗讀小組。
4.梳理課文段落,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講一只狐貍為兩只小熊分奶酪,結果把奶酪吃得一點兒也不剩的故事。)
(1)小家伙們你們吵什么呀
(2)這事好辦我來幫你們分吧
第二課時
一、整體復習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只狐貍和兩只小熊,在它們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生:狐貍為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故事。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讀第1自然段。
(1)一開始,兩只小熊撿到奶酪時是怎樣的心情?(高興極了)
(2)后來,他們為什么拌起嘴來了?(他們不知道怎么分這塊奶酪)
(3)你們覺得應該怎樣分這塊奶酪?(學生自由回答)
過渡:我們來看看狐貍是怎樣為他們倆分奶酪的。
2.讀第3~6自然段。
(1)指名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這四段話。
(2)思考:狐貍是怎樣為小哥倆分奶酪的,小哥倆滿意嗎?為什么?
(不滿意,因為分得不勻)
(3)狐貍第一次分得不勻,那該怎么辦呢?
3.讀第7~9自然段。
(1)學生分小組讀。
(2)根據上面的方法自由討論。
①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在大的這半塊上咬了一口)
②狐貍有把奶酪分好嗎?(沒有,他最后把奶酪吃光了)
③小哥倆都說了什么?(出示課文中的句子)
4.讀第10、11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10、11自然段,指導讀出兩只小熊生氣的語氣,以及狐貍狡猾得意的語氣。
(2)兩只小熊為什么生氣?(整塊奶酪都被狐貍吃光了)
(3)你覺得狐貍的話對嗎?為什么?
5.總結討論。
(1)狐貍為兩只小熊分奶酪的結果是把整塊奶酪吃光了,你覺得狐貍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2)在狐貍為兩只小熊分奶酪的時候,兩只小熊一直都在說對方的半塊又大了一點兒,你覺得他們的做法對嗎?
(3)如果讓你來為兩只小熊分奶酪,你會怎么分呢?
三、指導書寫
1.師:這節課我們要學寫8個生字:
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
2.師:誰來讀讀它們?指名讀,齊讀。
3.仔細觀察,說說你的發現。
4.重點指導:
奶:“女”字旁起筆是撇點,橫筆要短一點;“乃”字要先寫橫折折折鉤。
5.學生練寫,老師巡視并做細節指導。
推薦訪問: 奶酪 教案 狐貍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