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

| 瀏覽次數: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

  我村結合《**縣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年)》,實現貧困人口每年遞減**%,**年達到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目標,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幫助貧困對象找到新的產業轉型思路,并積極采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貧攻堅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更好的幫助貧困農戶盡快脫貧致富,特制定了**年扶貧攻堅行動計劃

  **村把“一升一降”目標作為扶貧攻堅方向,通過加強領導、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提升扶貧攻堅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標

  我村結合村情民情實際情況,做到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在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資金解決深層次貧困問題,發揮扶貧資金效益和輻射功能。做到“扶真貧”、“真扶貧”,通過綜合采取特色產業幫扶、技能培訓幫扶、基礎設施幫扶、互助資金幫扶、合作社帶動幫扶、保障幫扶等幫扶措施,確保到**年末,農村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增長水平。確實讓扶貧政策改變貧困戶的貧困現狀。

  二、基本任務

  對全村**戶**人貧困人口進行建檔立卡,通過“一戶一策、一戶一幫扶單位、一戶一幫扶聯系人”等措施,重點對因災因病等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愿、有產業項目、經過扶持當年能脫貧的貧困對象進行幫扶,力爭**年內成立一個果業專

 業合作社、一個生豬合作社帶動村民進行產業轉型,實現年內**人脫貧致富。

  三、幫扶措施

  (一)大力培育發展農村主導產業

  (1)經濟果園:組織貧困戶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技術培訓班或向有關部門申請組織技術人員上門實地指導櫻嘴桃種植技術,利用現有果園,進行產業轉型,引導部分有條件村民連片先行試種,實現脫貧致富。

  (2)蔬菜種植:舉辦蔬菜種植相關技術培訓班,引導部分有條件的群眾進行蔬菜種植,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

  (3)勞務輸出:積極聯系當地企業或與周邊縣市企業加強聯系,幫助貧困戶均輸出勞動力。

  (4)養殖業幫扶:利用我村現有幾個養殖廠為基礎,建立幫扶措施,從技術上,資金上,政策扶持上給予幫助,真正讓村民從養殖業走向致富路。

  (5)技能培訓幫扶:以農民知識化工程和勞務輸出崗前培訓為載體,以提高農民應用果業生產先進技術水平、提高農民謀生手段為主要內容,整合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職業教育等培訓資源,為貧困戶幫扶對象提供免費技能培訓,使每戶扶貧對象至少掌握 1 項就業技能或實用技術,促進穩定就業、增收脫貧。

  (二)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對對貧困人口比較集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嚴重滯后的地方,重點幫助改善通路、通電、通水條件,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結合危舊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設點,打造一批整村推進扶貧示范村,解決產業難發展、路難通、水難飲問題。

  (三)積極提供互助資金幫扶

 創新扶貧模式,對重點貧困戶的貧困人口給予資金信貸扶持,有效緩解貧困村、貧困農戶生產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培育新型農民合作社和新型農民,提高貧困農戶自我管理、自我組織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大力推動合作社帶動幫扶

  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貧困戶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勞動力等資源入股或流轉的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爭取一定的貸款貼息或產業資金扶持。通過示范帶動,使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五)有力確保保障幫扶

  對幫扶對象中符合農村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條件的,及時落實相關政策,給予相應救助。做好“一對一、全覆蓋”的幫建工作,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工作要求

  實施精準扶貧,關鍵在于突出扶持重點,劃定貧困群體、制訂具體幫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按照“識別到人、幫扶到戶、落實到位”的要求,抓好三個工作環節:

  一是把扶貧對象弄準確。首先是由各村小組召開戶主會會議,按上級文件要求,重新評定貧困人口。其次是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驟,把各地扶貧對象戶和農村低保戶平穩、準確地識別出來。然后將識別出來的扶貧對象戶和低保戶,建立規范的檔案。

  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對路。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逐個分析致貧原因,號準“脈”,找準癥結,選好“藥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戶

 制定幫扶計劃,明確掛牌幫扶責任人,確定具體的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一家一戶調研摸底、一家一戶一本臺帳、一家一戶一個扶貧計劃、一家一戶結對幫扶、一家一戶回頭跟蹤扶貧效果”,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把幫扶責任落到位。以“三送”平臺為載體,實現對貧困戶幫扶全覆蓋,為每戶幫扶對象指定一名黨員干部作為幫扶責任人,并將幫扶情況和幫扶成效作為明年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幫扶責任人和幫扶實施情況建立電子檔案,以便隨時查詢。參與幫扶工作的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堅持高標準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質量服務。同時建立和完善考評考核機制,定期督查通報情況,對在幫扶工作中有實招、干實事、見實效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幫扶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

  為進一步完善我村精準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精準識別貧困對象,因戶制定幫扶計劃,分類梯度實現脫貧,促進我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圳頭村總戶數***戶,總人口1***人,耕地總面積1372畝,山林面積8786(其中油茶山4360畝),9個自然村,***個村小組。黨員51 名,低保戶***戶(其中農村低保***戶,***人;城鎮低保 7 戶,***人。),五保戶:5 戶 5 人。瞄準扶貧對象,找準致貧原因,逐戶制定措施,整合資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落實目標責任,強化保障機制,切實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營銷方案策劃書)

  二、目標任務

  為確保到 2020 年,實現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提出的目標,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全村低于 2**元扶貧標準的扶貧對象人口人均年收入全面達到 4**元以上,全村農村貧困發生率由 2013 年的**.*%降到 3%以下,貧困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以上,全村貧困人口減少至***人。2015 年,計劃實現精準減少貧困人口***名,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增收產業進一步壯大,扶貧對象的技能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貧困對象的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對象范圍

  2014 年,以 2013 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2**元(相當于 2010 年 2**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準,以年人均收入低于扶貧標準的農戶及家庭人口為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村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精選村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精選。按照分“扶貧開發戶、扶貧低保戶、純低保戶、五保戶”四種類型進行識別,共識別貧困戶***戶,貧困人口 286 人,其中包括輕度貧困戶(扶貧開發對象)***戶 60 人,中度貧困戶(扶貧低保對象)***戶***人,重度貧困戶(純低保對象和農村“五保”對象)***戶***人(其中低保***戶***人,五保 5 戶 5 人)。

  2015 年,重點精準扶持對象為 2014 年底建檔立卡的扶貧開發和扶貧低保對象,即輕度和中度貧困對象,對重度貧困對象,采取政府托底保障解決。

  四、推進措施

  (一)完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

  堅持客觀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完善貧困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做到底數清楚,動態管理,扶持精準。一是精確登記造冊。核實完善貧困戶建檔立卡登記數

 據,通過建檔立卡暨信息動態管理,建立完善貧困人口數據庫,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薄、縣有電子檔案,墻壁上有圖表公示公開,文件柜有資料臺帳,并及時更新、動態調整。二是精確分清類別。按照扶貧開發對象、扶貧低保對象、純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四種類型區別貧困人口。區別分析致貧原因,區分為因病、因殘等健康原因;因學教育原困;因災、缺乏土地、缺水、交通條件落后等自然條件原因;因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自身動力不足等能力四種原因。三是精確制定措施。堅持開發扶貧與救濟扶貧“兩項驅動”,對基礎設施落后的貧困村,幫助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對有發展產業能力的貧困戶,扶持其發展特色富民產業;對生存發展條件較差的貧困戶,優先安排搬遷扶貧;對缺生產技術和就業技能的貧困戶,通過開展“雨露計劃”等培訓。對純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給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

  (二)發展特色優勢扶貧產業

  根據扶貧對象產業基礎、勞動條件等實際情況,選擇可行性強、具特色的產業增收致富項目。一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依托上品山風光,在推進水稻、油茶、油菜等傳統農業產業的基礎上,通過做優上品山景點風光文章,大力發展山羊、土雞、生豬等農業產業,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帶動農業產業增收增效;二是做大做強村級企業

  通過加大對村級舊禮堂進行改造,引進制傘、制鞋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解決安排勞動就業***人;加大對現有雨美人傘廠扶助,促其做大做強,安排解決勞動就業***人;三是做好勞動力轉移工作,通過加強與鄉政府、縣勞動就業局、縣工業園對接,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安排解決勞動就業崗位。

  (三)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

 全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支持貧困村實施改路、改水、改廁、亮化、綠化、水、田、林等居住環境的綜合治理,全面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為實現穩定脫貧奠定基礎。加快推進圳頭村至 319 道主干道拓寬改造,改善出行條件。全面實現***戶以上的自然村**%完成水泥路面硬化目標。對 ***戶以下的農戶通水泥路做好規劃,測量等,并將項目列入十三五扶貧計劃,逐步完善;借助嶺水水廠、圳頭至南嶺中學飲水工程深入推進,解決貧困村農民飲水安全問題,使全村**%解決飲水困難;加快農村貧困對象危房改造和搬遷移民扶貧,加大扶貧開發對象危房改造力度,解決貧困對象居住安全問題,對山口自然村劉日本、上圳頭自然村尹樹南、尹鳳程 3 戶重度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項目,積極向上爭取,整合扶貧辦、城建、民政等各類危房改造資金,全力解決居住安全問題。

  (四)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

  通過加強培訓,全面提升貧困戶的就業技能,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加大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力度,落實現有國家濟困助學政策,利用各類獎助學項目,精準用于建檔立卡扶貧開發對象;完善“雨露計劃”培訓,開展產業技能教育培訓;以“陽光工程”為載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以就業培訓為依托,開展就業技術培訓;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職業學校培訓資源,對扶貧對象進行針對性的技能技術培訓教育,確保貧困戶掌握 1 門以上實用技能,提高就業創業的能力。

  (五)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對純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給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障、臨時救助等制度,逐步提高補助標準,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扶貧對象做到“應保盡保”,擴大低保覆蓋面。加強對扶貧對象的扶持,在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保險、臨時救助政策上,對扶貧對象給予政策扶持。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個貧困村精準扶貧實現當年整村脫貧的實施意見》(市委發〔2015〕13 號)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個重點貧困村雙聯幫扶力量的通知》(市委辦發〔2015〕57 號)文件精神,為做好市委辦公室聯系點甘州區大滿鎮李家墩村的幫扶工作,推進該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任務,在充分調研和多方對接的基礎上,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李家墩村地處祁連山北坡淺山區,海拔 1650 米,距市區 20 公里,是省列***個精準扶貧村之一。全村共 5 個社,***戶,***人,有勞動力***人。全村耕地面積 2500 畝,人均耕地面積 3.3 畝。人均純收入 2**元。列入精準扶貧計劃特困戶***戶***人,其中因病致貧 7 戶***人,因殘致貧 7 戶***人, 因學致貧 1 戶 3 人。

  該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農田零碎不整且配套基礎設施滯后,特別是水利、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多年得不到改善,渠道破損滲漏嚴重,灌溉不便,水資源浪費大;電網設施落后,用電質量差;村內道路年久失修,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和種養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多年來,該村以雜交玉米制種為主導產業,種植業內部結構單一,農戶以草畜養殖和勞務輸出為經濟支撐,群眾觀念落后,科技知識水平低,群眾增收困難,社會經濟發展緩慢。

  二、脫貧目標

  通過精準扶貧,使李家墩村***戶***人精準扶貧對象基本實現脫貧,人均純收入達到 5**元以上。全村群眾收入大幅度提高,生產生活困難得到有效解決,全村整體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實現“整體脫貧、鞏固提高、2017 年進入小康”的目標。

  三、脫貧思路

 根據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三個不變”、“四個切實體現”和“六個精準”的工作要求,結合李家墩村實際,堅持分類指導、因戶施策,主要從以下 5 個方面開展幫扶,幫助實現當年整村脫貧的目標。

  1.拓寬增收渠道。通過與村“三委”班子成員交流,征求農戶意見建議,確定將“高原夏菜(蔬菜和特色林果業)、食用菌、養殖業和勞務”作為全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一是大力發展高原夏菜。依托大滿鎮澤源農產品商貿公司,采取流轉耕地和土地托管等形式,走“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設 100 座連片高標準高原夏菜大棚,帶動農戶發展蔬菜產業,形成蔬菜種植基地。二是積極發展食用菌。依托紫家寨現代農業公司,建成食用菌鋼架大棚 20 座。三是加快發展養殖業。李家墩村過去就有養牛養羊的基礎,且大部分農戶養牛養羊的積極性高。要以全村部分農戶改造房屋圈舍為契機,鼓勵家家戶戶發展草食畜牧業。在此基礎上,利用李家墩村荒灘荒地,組建占地19畝、養羊2000只的養殖專業合作社,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全村養殖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提高養殖業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四是提升發展勞務產業。用好現在外出務工人員建立的勞務關系,培育穩定的勞務基地,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加大外出務工人員培訓,打造勞務品牌,帶動勞務輸出向組織化、有序化、合理化轉變。

  2.完善基礎設施。以破解水、電、路、渠、房等“瓶頸”問題為重點,夯實發展基礎。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差異化補助政策,幫助***戶農戶完成危舊房整體修建,其中精準扶貧戶***戶,其他農戶***戶,幫助***戶一般農戶完成舊房局部改造;鋪設村級道路 3.7 公里;改造人飲管網 12 公里;修建 D80U 型渠 4.1 公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爭取列入整村電器化改造試點,對全村高壓線路及變電配套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實施整村土地整理項目,整改土地 2445 畝;新打機井 2 眼,解決發展

 高原夏菜、日光溫室缺水問題。通過以上措施,實現整村農戶無危房、通水泥(瀝清)路、安全飲水和動力電全覆蓋,全面改善生產生活基礎條件。

  3.改善人居環境。實施農村環境衛生連片整治項目,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改廁,幫助建成衛生示范村,提升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質量;結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扶持建設村級農民文化綜合活動中心,建成文化廣場、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村民活動中心、職業農民培訓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道德講堂、戲劇舞臺等文化功能陣地,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水平。

  4.加大金融扶持。落實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政策,協調做好草食畜牧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貸款工作,強化金融服務能力,重點做好爭取貼息貸款支持發展生產工作。

  5.提升能力素質。堅持扶貧和扶志相結合、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相結合,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提高群眾綜合素質,強化扶貧對象“造血”功能,激發群眾靠自主創業、自主創新脫貧致富的積極性。落實好科技特派員科技創業行動,圍繞玉米制種、畜牧養殖、特色農業等主導產業做好技術推廣;落實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采取“進村入社、聯戶結對、田間辦公、赴外培訓”等方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強化勞動力技能培訓,培訓勞動力***人,力爭職業技能鑒定率達到**%以上。

  四、工作重點

  根據任務分工,李家墩村精準扶貧工作由市委辦公室、中石油張掖分公司、區紀委(監察局)、區工會、區科協、區老干局、區供銷社等單位聯系幫扶。市委辦公室主要圍繞幫扶工作任務,加強與各聯系單位的溝通協調,重點幫助李家墩村組織實施好 4 類***個項目,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建設。計劃投資**.*萬元鋪設村級道路 3.7 公里,改善出行交通。

  2.渠道建設。計劃投資***萬元修建D80U型渠4.1公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積 1200 畝。計劃投資**.*萬元,修建村主干道沿線渠道襯砌總長 6.3公里。

  3.人飲工程。計劃投資**.*萬元改造人飲管網 12 公里及入戶水表和配套管件,解決全村吃水難問題。

  4.高壓線路改造。計劃投資***萬元,對 2 公里高壓線路及 4 個變壓器進行改造。

  5.土地治理。計劃投資**.*萬元,對全村 2445 畝土地進行集中連片整治。

  6.機井架設及配套設施建設。計劃爭取投資***萬元,完成新打機井 2 眼及配套設施。

  7.道路兩側渠道綠化帶綜合整治鋪設。計劃投資**.*萬元,安裝村主干道道牙石 7.4 公里。

  (二)富民產業類

  1.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計劃投資***萬元,成立占地 19 畝,養羊 2000 只的養殖專業合作社。

  2.修建暖棚圈舍。計劃投入***萬元擬修建 60 座暖棚圈舍,扶持農戶發展養殖,戶均養羊達 30 只以上,戶均養牛 5 頭以上。

  3.爭取貸款貼息。計劃爭取貼息貸款***萬元,貼息現金***萬元,扶持***戶精準扶貧戶發展生產。

  4.鋼架大棚建設。計劃投資***萬元,新建連片蔬菜大棚 100 座、連片食用菌大棚 20 座,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5.母畜投放。計劃投資***萬元,為***戶精準戶,戶均投放母牛 5 頭,母羊10 只。

  (三)公益事業類

  1.文化廣場。計劃投入***萬元修建占地面積 5000 平米的群眾文化綜合活動中心,建成文化廣場、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村民活動中心、職業農民培訓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道德講堂、戲劇舞臺等文化功能陣地,為村民提供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培訓教育、休閑娛樂、體育健身活動平臺,全面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檔次。

  2.陣地建設。計劃投資***萬元,對村級陣地進行建設。整體粉刷村委會房屋1800 平方米,配套辦公設施,新建宣傳專欄和文化櫥窗,完成 60 平米的村級衛生室翻新改造以及配套設施。

  (四)人居環境

  1.危房改造。計劃投資***萬元幫助***戶農戶完成危舊房改造,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前門面改造。計劃投資***萬元對***戶農戶完成前門面改造。

  3.農戶改廁。計劃投資**.*萬元,對全村***戶農戶廁所進行改建。

  4.居民點硬化、綠化工程。計劃投資**.*萬元,對前門面改造***戶,居民點進行硬化、綠化。

  5.路燈架設。計劃投資***萬元,在村委會、學校,文化廣場,各社居民點架設路燈 140 盞。

  6.修建青貯氨化窖。計劃投資***萬元,全村***戶,戶均修建 30 立方米青貯氨化窖一座。

  7.環境衛生整治。計劃投資***萬元,對全村 5 個社,***戶,村主干道、公

 路兩側、街面、水渠、地坪,公共地段衛生“三堆”及“臟、亂、差”現象進行全面整治。配套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設施,建立完善的垃圾清理制度,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村內“無柴草亂垛、無糞土亂堆、無垃圾亂倒、無污水亂潑、無畜禽亂跑”,全面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推薦訪問: 脫貧 精準 扶貧

【村級精準扶貧脫貧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