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政府職能轉變 (輔導班發的 名師 樊政 寫的標準范文)
11 月 6 日傍晚,不少北京市民都收到了這樣的手機短信:“熱烈慶祝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圓滿成功。誠謝廣大市民熱情參與、支持、配合。”落款是:北京市政府。短短的幾十字,輕輕地一聲道謝,讓人們切身感到了我們政府職能與觀念的轉變。
中國歷史上長時間的封建專制統治,使一些人頭腦中的“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門難進,人難見,臉難看,事難辦。”這是群眾對我們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低下,官僚主義嚴重的形象諷刺。國家發改委在解釋“十一五”規劃的新聞發布會上,重點闡述了政府用預期性的指標來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用約束性指標來劃清政府的職責。這樣的闡述表明,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十一五”規劃中創新與改革的一大亮點。
首先,政府要解決好在市場經濟中的“錯位現象”, 繼續減少微觀經濟管理職能,強化宏觀調控職能。
“十五”期間國務院審改辦在嚴格規范審核的基礎上,取消和調整了國務院68 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和單位的 1806 項行政審批項目。隨著《行政許可法》的進一步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應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政府應該用預期性的指標來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減少對微觀經濟的一些不必要的干涉,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配置資源,強化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等職能,完善市場機制,給企業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保障公平競爭、良性競爭的市場秩序,做好“市場的裁判員”。
其次,我們要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提供基本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公共秩序等公共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各級政府要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我們要在勞動保障、社會福利、貧困救助、醫療保險、保障就業、分配公正、社會安定、教育普及等等方面,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是做好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項基本任務。
再有,我們要提高工作透明度和辦事效率。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一些政府部門權責脫節、有權無責,有的部門之間職責不清、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不高;有的工作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隨意決策,存在著嚴重的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行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及時發布公共信息,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提高工作透明度和辦事效率,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增強政府公信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當代中國政府的偉大歷史使命。我們應該以完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歷史重任的認識高度,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進一步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輔導班發的 名師 樊政 寫的標準范文)
服務人民,創建便捷安全的交通
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既重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安全監管,又不斷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適用性,讓人民群眾出行放心;既不斷增加交通有效供給能力,又不斷提高運輸服務的效率、質量和水平,讓人民群眾出行滿意。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加強安全監管和能力建設,交通安全形勢穩中趨好。今后,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以下具體措施,進一步提高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建立道路運輸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繼續落實道路安全監管職責,建立道路運輸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加強道路客運和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開展道路運輸企業安全評估,監督道路運輸企業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好掛靠車輛的安全管理。繼續組織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橋改造工程、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及公鐵立交安全整治,確保道路運輸安全暢通。繼續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建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長效機制。
二是加強交通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交通建設項目施工安全工作,強化各級交通質量監督機構的作用,落實《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針對高風險施工,繼續開展建設安全專項整治,完善應急反應機制,規范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程序,提高應急反應水平。
三是加強交通安全應急體系建設。加快編制《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完善公路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提高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事故預防、處置和救助能力。深入開展公路水路交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風險普查和監控,加快交通應急平臺建設,完善應急預案,加大公共安全設施建設投入。
四是完善和創新便民服務措施。繼續完善運輸網絡,逐步實現高速公路長途客運網絡化、中途客運直達化、短途客運公交化、出租車客運規范化;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和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有效銜接和優化城鄉客運網絡;不斷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開展特大城市公路客運樞紐換乘系統規劃建設試點;加快水路客運旅游化、高速化。不斷提高信息服務水平,為公眾提供及時、準確、高效的出行信息,提高交通公共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完善交通應急保障機制,繼續提高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快速疏導滯留旅客的能力。
交通是支撐經濟協調發展、促進生產力合理布局、溝通城鄉、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也是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它面向國民經濟所有部門,貫穿于社會生產、流通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承擔著重要職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交通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做好“三個服務”,實現交通又好又快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熱點一:高房價問題 • 1.現象:房價畸高、住房空置率高、保障房亂象 • 2.原因:政府圈地、銀行批幣、開發商牟利、大眾炒房、供求失調 • 3.影響:危及民生、危及金融安全、綁架中國經濟 • 4.對策:明問責、抑投機、增供給、促保障、嚴監管 • 5.名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
• 變“蝸居”為“安居” •
“蝸居”、“蟻族”、“房奴”、“裸婚”……這些熱詞的流行,表明高房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而歷史和現實的很多教訓都深刻地警示我們:房價問題事關全局,如果長期居高不下,必將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
安其居,才能樂其業。住房是關系億萬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住有所居”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務,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課題。
• 房價高企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政府圈地、銀行批幣、開發商牟利,具體說來: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稅收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個別地方政府因此對高房價漠然置之,甚至推波助瀾。二是銀行信貸泛濫,市場流動性充足,從而助長了投機炒房行為。三是開發商通過炒作地皮、囤積居奇、捂盤惜售、虛假信息等方式牟取暴利。另外,大眾炒房行為、房地產市場供求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國脈。房價問題不單是經濟問題,更是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
一是“明問責”,就是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關鍵在各級政府特別是城市政府。“新國十條”明確提出,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認真落實調控政策,切實履行好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職責。要加強對地方政府工作的考核和監督檢查,建立約談、巡查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
• 二是“抑投機”,就是堅決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提高購買第二套、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嚴格住房消費貸款管理。發揮稅收政策對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收益的調節作用,加快研究出臺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和調節個人房產收益的稅收政策。
• 三是“增供給”,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給。增加居住用地的供應,及時制訂并公布以住房為主的房地產供地計劃,依法加快處置閑置房地產用地。完善土地出讓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讓價格非理性上漲。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 四是“促保障”,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落實土地供應、資金投入和稅費優惠政策,確保完成今年建設保障性住房 300 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 280 萬套的工作任務。按照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 五是“嚴監管”,就是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地和融資的監管,嚴格查處土地閑置及炒地行為。加大交易秩序監管力度,對存在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加大曝光和處罰力度。抓緊制定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規范發展租賃市場。完善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公布住房建設計劃和住房用地年度供應計劃。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古往今來,住房始終傾注著人們許多的希冀與憧憬。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通過黨和政府、社會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廣大群眾的住房問題會得到更好的解決,“住有所居”的目標將一步步變為現實。
熱點二:低碳經濟問題
•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發展模式。
• 一、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十二五”規劃,2020 年實現比 2005 年減排 40%-45%。
• 二、抓好試點與典型。
• 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相關政策。吸納國際先進經驗,制定出臺產業導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資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術理論;系統的產業、產品認證及檢測標準以及加速人才培訓。
• 四、發展低碳產業,增加碳匯能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 • 五、將“低碳經濟”績效納入政府、公務員政績考核核心內容。
• 六、做好宣傳普及,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戒除面子消費、一次性消費、奢侈消費、便利消費的嗜好。
熱點三:醫療衛生問題 • 1. 表現:藥價高,看病難、看病貴、濫檢查、大處方、開貴藥、收紅包、開單提成、重復收費、肢解收費項目的現象屢禁不止。
• 2.原因:①醫療資源總體不足、②醫療資源分配結構不合理、③醫療衛生體制僵化改革滯后、④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覆蓋面太低
• 3.對策:
①政府加大醫療投入,轉變觀念,切實負起公共醫療服務責任。
②強化醫療機構全行業監管,打擊商業賄賂。
③打破體制束縛,深化改革。
④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保障體系。
熱點四:文化反“ 三俗” • 中央政治局 2010 年 7 月 23 日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
1. 現象 • 文化部部長蔡武說:
• 文藝創作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據說現在一年創作歌曲在兩萬首以 上,但是真正為廣大群眾所傳唱的有多少首?現在一年創作的小說等文學作品汗牛充棟,但真正為廣大讀者所一致公認的力作有多少部?出版業一年出版各類出版物三十萬種,但真正能與我們先輩幾千年為我們留下的八萬種歷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我們全國幾百個電視頻道,數以千萬計的文化節目,真正的有豐富文化內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節目又占多大比例?我們每年生產四百多部影片,上萬集電視劇,其中能與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并駕齊驅的傳世力作占多大比例?熱遍全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 虛火” 占多大成分?
• 創作目的主要是娛樂,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內涵,不追求深層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關懷。創新意識不強,模仿之風盛行。
• 急功近利、金錢至上、追逐成名不擇手段,在炒作和包裝上尋找出路,用低級的噱頭和聳人聽聞、甚至喪失道德底線的所謂“賣點”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過暴力色情、陳腐迷信、八卦奇聞來促銷謀利。
2. 原因 • 一是市場導向的負面影響。
• 二是受全球藝術發展趨勢的影響。
• 三是文藝批評流于形式,助長了低俗化的趨勢。
3. 措施 • 一是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 二是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三是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 四是要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 • 五是要加強文化市場的清理整頓 熱點五:食品安全 • 1.現象:蘇丹紅、孔雀綠、地溝油、三聚氰胺 • 2.原因:企業或個人唯利是圖、政府監管缺位、多頭執法、標準打架、法律不嚴 • 3.影響:危及民生、危及生命 • 4.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 、完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標準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全面實施食品安全“綠色”工程 、大力發揮新聞及社會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 、加強國際合作
• 5.名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熱點六:農民問題 • 1.現象:貧困(2000 萬)、發展困難、社會服務落后(農民看病難,吃藥難,受教育難,上學難,社會保障難,文化享受難等等問題)
• 2.原因:農村底子薄、農民素質不高、國家投入不足、城鄉二元體制的阻礙 • 3.對策:加(收入,三農投入),減(減少農民,減輕負擔),乘(提高農民素質,打破二元體制),除(社會保障體系
五、以簡馭繁—— 把握申論的四個基本熱點 • 申論永遠有考不完、學不盡的熱點,因此,以簡馭繁、掌握基本問題非常重要。
• 1.農民問題 • 2.民生問題 • 3.環境問題 • 4.突發問題
推薦訪問: 漫談 政府職能轉變上一篇:區穩投資工作方案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