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信息檢索課上機考試:單選、多選、判斷題,共 100 道題。
第一頁 1、 在特定的時間內為了特定的目的二傳遞的有使用價值的信息可稱之為(D) A 信息 B 文獻 C 知識 D 情報 2、 通過(D )能將知識內容與物質載體統一成為文獻。
A 知識內容 B 信息符號 C 物質載體 D 記錄方式 3、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文獻的定義就是指“記錄有(C )的一切載體”。
A 情報 B 信息 C 知識 D 數據 4、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為依據而創造的論文、報告等,并經過公開發表或出版發表的各種文獻,稱為(B) A 零次文獻 B 一次文獻 C 二次文獻 D 三次文獻 5、 文摘、題錄、目錄等屬于(B):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零次文獻 D 三次文獻 6、 從信息檢索角度瞧,文獻類型中一般不作為主要檢索對象的就是:(A) A 圖書 B 期刊 C 科技報告 D 會議文獻 7、 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載體,因此各種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也屬于文獻的范疇。此說法就是否正確?(√) 8、 情報可能就是知識,可能就是文獻,但文獻、知識不一定就是情報,此說法正確不?(√) 9、文獻就是知識,但知識不一定就是文獻,此說法正確不?(√) 10、知識就是信息,但信息不一定就是知識,此說法正確不?(√) 11、情報就是信息,但信息不一定就是情報,此說法正確不?(√) 12、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載體,因此各種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也屬于文獻的范疇。此說法就是否正確。(√) 13、信息符號就是賴以揭示與表達知識內容的標識符號(√) 14、 知識就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就是人的主觀世界對于客觀世界的概括與如實反映。(√) 15.知識內容就是文獻的靈魂所在(√) 16、 —切事物包括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會產生信息(√) 17、情報具有傳遞性、效用性與知識性的特點(√) 18、信息、知識、情報的關系就是信息包含知識、知識包含情報、知識來源于信息(√) 19、文獻由知識內容、信息符號與載體材料三個不可分割的基本要素構成(×) 20、文獻知識的內容與其記錄方式、載體材料無關(√) 21、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即用文字、圖像、符號等手段記錄人類知識的各種載體(√) 22、文獻就是記錄有知識的(A) A、載體 B、紙張 C、光盤 D、磁盤 23、人類從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總結可稱為(C) A、信息 B、文獻 C 知識 D 情報 24、在公開出版物中,當前的(D)反應的信息內容可能最新 A 學位論文 B 標準文獻 C 期刊論文 D 報紙文獻 25、(A)類型的專業文獻出版周期最短、發行量最大、報道最迅速及時。
A 期刊 B 報紙 C 會議文獻 D 專利 26、具有固定名稱、統一出版形式與一定出版規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稱為(D) A 圖書 B 會議文獻 C 學位論文 D 期刊 27 就學術研究需要而言,由于電子型文獻的發展,印刷型文獻目前已可忽略不瞧(×)
28、一次文獻的內容新穎豐富、敘述具體詳盡,參考價值大,數量龐大,分布分散(√) 29、零次文獻就是指未經出版發行的或未已公開形式進入社會交流的最原始文獻,此說法正確不?(√) 30、二次文獻主要包括(CD) A 手冊 B 年鑒 C 目錄 D 題錄 (第二頁) 1 屬于期刊文獻的外部特征:(ABD) A期刊名B著者C文獻篇名D卷,期,出版年 2、按照信息的載體形式,可以將信息資源分為:(AC) A 紙質信息資源 B 圖書 C 非紙質信息資源 D 報紙 3、三次文獻的主要形式有:(ABC) A 動態綜述 B 年鑒 C 文摘 D 學術論文 4、屬于一次文獻的有:(C) A 百科全書 B 年鑒 C 期刊中的論文 D 全國報刊索引 5、以電磁材料為載體,以電磁波為信息符號,將聲音與圖像記錄下來的一種動態文獻就是:(C) A印刷型文獻 B縮微型文獻 C 聲像型文獻 D 機讀型文獻 6、直接交流就是以個人接觸為基礎的信息交流方式,又稱“非正式交流”。(√) 7、按照交流渠道就是否社會化,文獻信息交流有直接交流與間接交流兩種方式。(√) 8、紙質專利文獻主要由國家專利局以及各地的相應機構收藏。(√ ) 9、檔案文獻由國家技術監督局以及各地的相應機構收藏。(錯誤) 10、圖書館館藏的書刊既包含紙質版書刊,也包含網絡版書刊。(√ ) 11、國家文獻信息系統包括科技信息系統、高校圖書館系統與公共圖書館系統三個系統(錯誤 ) 12、有卷號標識的書目信息其文獻出版類型必定就是期刊。(錯誤) 13、在參考文獻中,有“出版地:出版社”特征詞的文獻必定就是圖書。(錯誤) 14、一般地說,圖書在內容上比期刊新穎。(錯誤) 15、針對不同時間要求的文獻應使用不同的文獻類型,就最新的文獻信息而,例如近一兩個月的文獻信息而言,應該使用(BD )。
A 圖書 B 期刊或報紙 C 專利 D 互聯網 16、碩、博士學位論文由( ACD)部門收藏。
A 所在院校的圖書館 B 所在院系的資料室 C 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D 所在院校的檔案館 17、(AD )屬于公開出版物。
A 期刊文獻 B 學位論文 C 技術檔案 D 會議文獻 18、( ACD)文獻屬于特種文獻。
A、專利 B 圖書 C 報告 D 標準 19、( BD)文獻屬于連續出版物。
A 圖書 B 期刊 C 會議 D 報紙 20、根據文后參考文獻信息區別圖書與會議文獻,主要依據就是判斷有無(B )特征詞,有則為會議。
A 出版社 B 會議 C 題名 D 出版年 21、根據文后參考文獻信息區別期刊與圖書,主要依據就是判斷有無(B )特征詞,有則為期刊。
A 出版社 B 卷期號 C 題名 D 出版年 22、(A )不屬于公開出版物。
A 檔案文獻 B 標準文獻 C 專利文獻 D 會議文獻 23、為讀者解答有關具體事件、人物的檢索屬于(D )。
A 數據檢索 B 專題檢索 C 文獻檢索 D 事實檢索
24、完成( 事實檢索)主要借助于各種參考工具書與事實型的數據庫。
25、信息檢索就就是通過信息標引標識與檢索提問標識的( 匹配)來實現的 26、文獻只有經過(標引),才能進入檢索系統共用戶使用。
27、狹義的信息檢索就是指(信息查找)。
28、廣義的信息檢索包含兩個過程 ( B)。
A 檢索與利用 B 存儲與檢索 C 存儲與利用 D 檢索與報道 29、以下論點中正確的(D) A 投稿會議文獻不受會議舉辦時間的限制 B 任何人完成的報告可以隨時向政府部門投稿 C 所有發明都可以申請專利 D 任何人完成的學術成果都可以以論文形式向專業雜志投稿發表 30、專利、標準、技術檔案分別由國家專利局、國家技術監督局與國家檔案局以及各地的相應機構管理與提供服務。(正確) 第三頁 1 確認所需學科國內外核心期刊可以使用專門的工具書或者專門的網站。對 2 布拉德福文獻分散定律 1∶a∶ a2 中,1 代表邊緣文獻,a 代表相關文獻,a2 代表核心文獻。錯 3 從布拉德福文獻分散定律得出的結論就是經常閱讀核心期刊就是一種有效的信息獲取方法。對 4 學位論文由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與畢業院校共同收藏。對 5 間接交流就是以社會文獻信息機構為媒介的信息交流方式,又稱“正式交流”。對 6 圖書分類法中,類名之間的上下位關系反映了學科概念之間的(包含 )關系。
7《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中圖法》,一共有(22 個)大類。
8 表述文獻內容特征的檢索語言就是分類語言與(主題語言 )。
9 文獻檢索的結果就是相關性的,檢索結果不直接回答用戶提出的技術問題,只提供相關的文獻供用戶參考。正確 10 事實與數據檢索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參考工具書或者事實數據型數據庫。正確 11 文獻檢索的結果不隨檢索系統的變化與檢索技術的優劣而變化,因此文獻檢索就是一種確定性檢索,檢索所得相關文獻的篇數通常就是固定的。錯誤 12 信息檢索過程的實質,就是將檢索提問標識,與存儲在檢索系統中的檢索標識,進行比較,含有兩者一致,或信息存儲的標識,包含著檢索提問標識的信息,就就是檢索命中的信息。正確 13 信息檢索的本質就是用戶的信息需求與存儲在信息集合中的信息內容進行匹配的過程。正確 14 檢索語言就是表達文獻主題內容、形成文獻標識并賴以組織文獻的依據,又就是表達檢索課題要求,借以同檢索系統中已經存儲的文獻標識進行比較進而獲得所需文獻的依據。正確 15 文獻檢索就是一種相關性檢索,檢索結果與檢索人員的檢索技巧等有關。正確 16 按照檢索對象、內容及結果區分,信息檢索包括( 文獻檢索、事實檢索、數據檢索)。
17、按照檢索使用手段的不同,可以將信息檢索劃分為(手工檢索、計算機檢索) 18、查找我國人口數字等統計資料的檢索屬于(數據檢索 ),可使用(中國統計年鑒 )來獲取這類信息。
19、查找(某課題的相關參考文獻 )屬于文獻檢索問題,查找( 某事件的來龍去脈)屬于事實檢索問題,查找( 某統計數值)屬于數據檢索問題。
20、按檢索內容的不同,信息檢索可分為事實檢索、數據檢索、文獻檢索。其中,( 文獻檢索)就是利用檢索工具來完成的。
21 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的課題即為多概念課題。正確 22《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就是按知識門類的學科體系的邏輯次序進行分類。正確
23 分類法語言從檢索功能上來說側重于族性檢索,此說法就是否正確 正確 24《中圖法》從大類到小類,層層展開,不斷細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正確 25 表述文獻內容特征的檢索語言就是分類語言。
錯誤 26 分類檢索語言以學科屬性為主并加以系統排列來組織、檢索文獻。正確 27 我校圖書館藏書索書號就是有分類號+著者號構成的 錯誤 28 在下面的分類號中,(TB324、R329、2 )就是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分類號。
29 利用分類途徑進行檢索,其檢索標識為(分類號) 30使用分類語言對信息進行描述與標引,主要就是可以把(同一學科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第四頁 1、通過(A )可以準確確定圖書在書架上的位置 A 索書號 B 分類號 C ISSN 號 D ISSN 號 2、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就是 (A ) A 學科分類法 B 功能分類法 C 主題分類法 3、課題“計算機在情報檢索中的應用”的中圖法分類號及類名 為( D) A TP3 計算機技術 B TP399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C G250 圖書館學 D G252.7 情報檢索 4、分類途徑就是按照文獻信息所屬的學科門類,利用( C)進行檢索的途徑。
A 學科名稱 B 專業名稱 C 分類號及其分類名 D A、B、C 均可 5、圖書分類法中,類名之間的同位類關系一般反映了學科概念之間的( B)關系。
A 包含 B 排斥 C 延伸 D 相容 6、關鍵詞語言的特點可以表示為(ABC)。
A 較快的反應科技的最新發展 B 檢出的不切題文獻的比例較大 C 容易造成漏檢 D 編有固定的詞表 7、根據定義,關鍵詞語言屬于(非規范化,自然語言),敘詞語言屬于(規范語化,人工語言)。(考試時多選,AD) A 自然語言,人工語言 B 人工語言,自然語言 C 規范語言,非規范語言 D 非規范語言,規范語言 8、常用的檢索語言有(ABC)。
A 分類語言 B 敘詞語言 C 關鍵詞語言 D 索引語言 9、按照詞語的規范與否,主題語言可分為(AB)。
A 敘詞語言 B 關鍵詞語言 C 分類語言 D 索引語言 10、常用的信息檢索語言有兩類,即分類語言與(A)語言 A 主題 B 類目 C 索引 D 注釋 11、(A)不屬于主題語言 A 索引語言 B 標題語言 C 敘詞語言 D 關鍵語言 12、常用的信息檢索有兩類,即分類語言與(A)語言。
A 主題 B 類目 C 索引 D 注釋 13、根據敘詞的定義,在下面一組概念中,應將(B)選作敘詞 A 信用社 B 銀行 C 錢莊 D 銀號 14、根據敘詞的定義,在下面一組概念中,應將(B)選作敘詞。
A 腳踏車 B 自行車 C 單車 D 坤車 15、所謂單概念課題就是指課題涉及的主要概念只有一個。(正確) 16、(B)檢索系統以“篇”作為文獻報道的基本單元 A 目錄 B 題錄 C 文摘 D 索引 17(題錄)就是將圖書、報刊等文獻中論文的篇目按照一定的排檢方法編排而成的,供人們查找
篇目出處的工具 18 題錄一般揭示文獻的三項內容:著者、(篇名)與文獻出處 19(目錄)檢索系統以“本”作為文獻報道的基本單元 20(目錄)就是以報道文獻出版或收藏信息為主要功能的工具 判斷題 21 關鍵詞直接采用作者在文獻中使用的語言,就是一種自然語言性質的主題語言。(正確) 22主題檢索語言分規范主題檢索語言與非規范主題檢索語言兩類。(正確) 23 通過課題名稱分析提取出的主要概念一般就是敘詞。(錯誤) 24 關鍵詞直接采用作者在文獻中使用的語言,就是一種自然語言性質的主題語言。(正確) 25 關鍵詞直接采用作者在文獻中使用的語言,就是一種自然語言性質的主題語言。(正確) 26按照語詞的規范與否,主題語言可分為(關鍵詞語言、敘詞語言) 27 敘詞語言的特點可以表示為(學科體系嚴密,專門編有范疇索引與詞族索引,用于從科學的角度確定主題詞。所有正式主題詞可以根據需要將它們組配起來,用以表達的復雜概念。以規范的詞或詞組的形式固定下來,構成主題詞表) 28(敘詞反應事物發展的速度相對慢,需使用敘詞表。關鍵詞屬于自然語言,就是作者在文獻中使用的語言。)表述敘詞與關鍵詞兩種檢索語言的特征就是正確的。
29 概念( 家用電器與電視機、硅酸鹽與陶瓷)之間屬于上下位關系。
30 在計算機檢索中,同一概念的同義詞擴展方法有(術語與代碼、簡稱與全稱、學名或俗名)等。
(第五頁) 1、從課題名稱中分析提取出的主要概念、輔助概念及通過概念擴展得到的檢索詞,屬于(C)檢索語言 A 分類 B 主題 C 關鍵詞 D 敘詞 2 概念(D)之間屬于上下位關系 A 詞典與辭典 B 薪俸與工資 C 小說與故事 D 古代與漢代 3 禁用詞的含義就是(D) A 嚴格禁止顯示該詞 B 在某些字段中禁止出現該詞 C 告訴檢索系統中止檢索任務 D 在檢索策略中不要使用該詞 4 如果希望查找“對宋詞韻律的美學思考”這個課題相關的文獻,較好的檢索詞應該就是(B) A 宋詞,韻律,美學,思考 B 宋詞,韻律,美學 C 宋詞,美學,思考 D 宋詞,韻律,思考 5 如果希望查找“對用后均法進行數據處理的討論”這個課題相關的文獻,較好的檢索詞應該就是(B)。
A 后均法,進行,數據處理 B 后均法,數據處理 C 后均法,進行,數據處理,討論 D 后均法,進行,數據處理 6 概念(D)之間屬于上下位關系 A 詞典與辭典 B 薪俸與工資 C 小說與故事 D 古代與漢代 7 禁用詞的含義就是(D) A 嚴格禁止顯示該詞 B 在某些字段中禁止出現該詞 C 告訴檢索系統終止檢索任務 D 在檢索策略中不要使用該詞 8 通過期刊全文數據庫,可以得到文獻的(ABC) A 題錄 B 文摘 C 全文 D 目錄 9 將“酒精”擴展成“乙醇”,運用了上下位概念擴展法。(×) 10 將“環境保護”擴展成“水質保護”、“空氣環境保護”,就是運用了同物異名概念擴展法。(×)
11 將“紅外線”擴展成“遠紅外線”與“近紅外線”運用了上下位概念擴展法。(√) 12 將“彩色電視機”拆分成“彩色”AND“電視機”進行檢索,所得結果的數量比拆分前多。(√) 13 將“力學”擴展成“流體力學”、“固體力學”,運用了同物異名概念擴展法。(×) 14 通過同物異名法擴展出的概念用于擴大檢索范圍,可提高查全率。(√) 15 目前數據庫已具備了智能思考能力,故在檢索時無需人工擴展概念。(×) 16 課題“高速數據傳輸網的研究”中“研究”一詞屬于輔助概念。(√) 17 概念(BD)之間屬于同一概念的擴展關系 A 因特網與局域網 B 手機與移動電話 C 電腦與通訊設備 D color 與 colour 18 概念(AB)之間屬于同一概念的擴展關系 A computer aided design 與 CAD B 計算機與電腦 C 材料與無機材料 D 金屬與輕金屬 19 概念(BC)之間屬于同一概念的擴展關系 A 電腦與手提電腦 B 乙醇與酒精 C fiber 與 fibreD 手機與移動通信 20 概念(AD)之間屬于上下位關系 A 家用電器與電視機 B 局域網與 LAN C 計算機與電腦 D 硅酸鹽與陶瓷 21 在計算機檢索中,同一概念的同義詞擴展方法有(ABD)等 A 學名或俗名 B 簡稱與全稱 C 上位與下位 D 術語與代碼 22 常用的關鍵詞語言擴展概念的方法有(ABC),可用于改善檢索效果 A 基于同一概念的擴展 B 基于內容分析的概念擴展法 C 基于檢索結果的概念擴展法 D 同一事物的簡稱、全稱、音譯與意譯等 23 概念(BC)之間屬于同一概念的擴展關系。
A 電腦與手提電腦 B 乙醇與酒精 C fiber 與 fibreD 手機與移動通信 24 概念(BC)之間屬于上下位關系。
A 徐蚌會戰與淮海戰役 B 政黨與民主黨 C 藝術與繪畫 D 商店經營與商店管理 25 如果希望在搜索引擎(如 google)中使用短語檢索方式檢索 computer network,檢索式為 (A) A “computer network” B computer network C computer and network D computer or network 26 hypertensi*的意思就是(A) A 檢索含字符 hypertensi 的文獻 B 檢索含字符 hypertension 的文獻 C 檢索含字符 hypertensi*的文獻 D 檢索含字符 hypertensi?的文獻 27 表示其前后連接的檢索詞至少其中之一出現在檢索結果中的邏輯運算符就是(A) A 邏輯或 B 邏輯與 C 邏輯非 D 截詞符 28 表示其前后連接的檢索詞必須同時出現在檢索結果中的邏輯運算符就是(B) A 邏輯或 B 邏輯與 C 邏輯非 D 截詞符 29 隱含概念擴展法屬于基于內容分析的概念的擴展。(√) 30 隱含概念擴展法屬于同一概念的檢索詞的擴展(×) 第六頁 1-30 題 1、通過課題名稱分析提取出的主要概念一般就是敘詞。(×) 2、輔助概念就是指一些沒有專業意義的概念。(√) 3、利用基于內容分析的上位概念擴展方法,可將“專利”概念擴展成“知識產權”。(√) 4、將“酒精”擴展成“乙醇”,運用了上下位概念擴展法。(×)
5、將“紅外線”擴展成“遠紅外線”與“近紅外線”運用了上下位概念擴展法。(√) 6、目前數據庫已具備了智能思考的的能力,故在檢索時無需人工擴展概念。(×) 7、課題“高速數據傳輸網的研究”中“研究”一詞屬于輔助概念。(√) 8、目前數據庫已具備智能思考能力,故在檢索時無需人工擴展概念。(×) 9、下位概念就是按樹形展開法得到的概念。(√) 10、上位概念就是指原概念歸屬學科的概念。(√) 11 用下位概念擴展出來的檢索詞一定能增加檢索所得。(×) 12 檢索詞的上下位概念擴展比較理想的方法就是以不同的詞語表示,例如,“銀行”擴展成“信用社”等。(正確) 13 一般情況下,同時使用概念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可以提高檢索結果的查全率。(正確 ) 14輔助概念就是指一些沒有專業意義的概念。(正確 ) 15 主要概念就是指課題研究的主要對象,包括課題歸屬的專業學科名稱,課題涉及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應用領域等。(正確) 16 就漢語表述的課題而言,對課題所涉及的概念拆分與否對檢索結果沒有影響。( 錯誤) 17 利用基于內容分析的上位概念擴展方法,可將“專利”概念擴展成“知識產權”。(正確 ) 18 具有相近含義的同義詞或同族詞在構成檢索策略時應該使用(B )算符予以配。
A 邏輯“與”B 邏輯“或” C 邏輯“非”D、 位置 19 檢索題目中含有“齲齒”的相關文獻,檢索式就是(C ) A 齲齒 in TA B 齲齒 in TW C 齲齒 in TI D 齲齒 in TT I 20 檢索 wom?n 的意思就是(D ) A 檢索含字符 wom?n 的文獻 B 檢索含字 women 的文獻 C 檢索含字 woman 的文獻 D 檢索含字符 womn 的文獻 21:關于優先級順序,下列正確的就是(D )。
A >NOT > OR > AND B >OR > NOT > AND C >AND > OR > NOT D >NOT > AND > OR 22:AND、With、Near 三者的范圍大小就是( A)。
A、 AND >Near >With B、 With > Near > AND C、 Near > AND > With D、 AND > With > Near 23:A N4 B 表示 A、B 之間允許插入( D)其她單詞。
A、1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24:“心絞痛 –心肌梗死”這個檢索式的含義就是(B ) A、 檢索心絞痛的文獻 B、 檢索心絞痛的文獻并排除心肌梗死的文獻 C、 檢索心肌梗死的文獻 D、 檢索心肌梗死的文獻并排除心絞痛的文獻 25:“硝普鈉限定在 2001 年”,該題的檢索式為(A ) A、 硝普鈉 AND PY=2001 B、 硝普鈉 in 2001 C、 硝普鈉 in PY=2001 D、 硝普鈉 AND 2001
26:使用數據庫檢索,結果 S1 為 310 篇,S2 為 115 篇,S1*S2 為 50 篇,那么,S2-S1 的篇數為:( C) A、 265 B、 135 C、 65 D、 55 27:通過增加使用限制詞可以縮小檢索范圍,限制詞可以來自檢索對象的( D)。
A、 同義的其她名詞 B、 近義的其她名詞 C、 下位概念名詞 D、 修飾詞或者表示性質的詞 28:如果以“>”表示“優先級別高于”,那么三種布爾算符的運 算順序就是( B) A、 OR>NOT>AND B、 NOT>AND>OR C、 NOT>0R>AND D、 AND>NOT>OR 29:如果 a 與 b 為同義詞,C 用來限制 a 與 b,那么正確的布爾邏輯表達式就是(B )。
A、 a OR b OR C B、 (a OR b)AND c C、 a AND C OR b D、 a AND b AND c 30:在信息檢索技術中,算符 AND、OR、NOT 指的就是哪一種信息檢索技術方法( C) A、 截詞檢索 B、 位置檢索 C、 布爾檢索 D、 字段檢索 第 7 頁 1-30 1 檢索“唐宋詩歌”的有關信息,以下正確的檢索式就是(A) A (TI=唐 or TI=宋) and TI=詩歌 B TI=唐 or TI=宋 and TI=詩歌; C 唐 and 宋 or 詩歌; D TI=唐 or TI=宋 or TI=詩歌 2 在維普數據庫中,相當于“AND”作用的就是(B ) A 重新檢索 B 在結果中檢索 C 在結果中添加 D 在結果中去除 3 以下哪個檢索式查出的文獻數量最多?(C ) A a and b and c B (a or c)and b C a and b or c D a and c 4 下面哪個檢索式的作用與短語檢索"digital camera"等價:( A )。
A digital (W) camera B digital (N) camera C digital AND camera D digital OR camera 5 數據庫中 W 就是位置運算符,“A W3 B”表示 AB 兩詞之間最多可以插入(C )其它單詞。
A 1 個 B 2 個 C 3 個 D 4 個 6 在關于檢索策略的說法中,(AB )就是錯誤的。
A 單個檢索詞前后可加優先符 B 單個檢索詞前后可加詞組算符
C 優先算符只能用在用邏輯“或”連接的同義詞或近義詞前后 D 在含有邏輯“與”、邏輯“或”的檢索策略中,優先算符的使用與否對檢索結果有實際影響 7使用(C )算符可增加檢出結果。
A 字段限定符 B 位置算符 C 截詞符 D 邏輯“與” 8 以下檢索出文獻最少的檢索式就是(A) A a and b and c B (a or c)and b C a and b or c D a and c 9 下列檢索式中,哪一種屬于邏輯“與”?(B) A 室內裝飾+室外裝飾 B 音樂﹡教學 C 神雕俠侶 –電視劇 D 火星︱金星 10 查找“中美外交政策比較”的相關文獻,以下哪個檢索式就是正確的(D) A 中國+美國*外交政策 B 中國*美國*外交政策 C (中國*美國)+外交政策 D (中國+美國)*外交政策 11 右截詞的含義就是檢索所有含有與檢索詞(A )的記錄。
A 前方一致 B 中間一致 C 后方一致 D 與輸入的檢索詞完全一致 12 當某些檢索詞詞干相同、詞義相近,但詞尾有變化時,可采用( B)方法表示 A 邏輯“與” B 截詞 C 位置算符 D 字段限定 13 邏輯“或”算符就是用來組配( B)。
A 不同檢索概念,用于擴大檢索范圍 B 相近檢索概念,擴大檢索范圍 C 不同檢索概念,用于縮小檢索范圍 D 相近檢索概念,縮小檢索范圍 14 具有概念交叉限定關系的兩個檢索詞之間應該使用( C)算符。
A 邏輯“或” B 邏輯“非” C 邏輯“與” D 優先 15 當希望檢索詞之間以指定的距離與順序出現時,可選擇 ( C)算符予以組配。
A 邏輯“或” B 邏輯“與” C 位置 D 優先 16 按照順序表述文獻檢索常用的五個步驟就是(D) A 明確要求與分析課題,選擇檢索系統,獲取原文,確定檢索途徑與檢索策略,實施檢索以及調整檢索策略 B 明確要求與分析課題,獲取原文,確定檢索途徑與檢索策略,實施檢索以及調整檢索策略,選擇檢索系統 C 明確要求與分析課題,實施檢索以及調整檢索策略,選擇檢索系統,獲取原文,確定檢索途徑與檢索策略 D明確要求與分析課題,選擇檢索系統,確定檢索途徑與檢索策略,實施檢索以及調整檢索策略,獲取原文 17 從文獻的內容特征查找文獻的途徑有(D) A 分類途徑、主題途徑、著者途徑、關鍵詞途徑 B 分類途徑、題名途徑、主題途徑、著者途徑 C 關鍵詞途徑、題名途徑、著者途徑 D 分類途徑、主題途徑、關鍵詞途徑 18 已知課題名稱,利用數據庫查找其相關文獻的首要步驟就是(B) A 判斷文獻類型 B 分析概念 C 提取館藏檢索項 D 提取索書號 19 利用文獻后面所附的參考文獻進行檢索的方法稱為(A) A 追溯法 B 直接法 C 抽查法 D 綜合法 20 縮小檢索范圍時,就要增加一些主題概念加以限制,用“或(OR)”進行組配錯誤 21 用雙引號表示的詞組檢索中通常可使用截詞算符(錯誤) 22 布爾邏輯運算可用于手工檢索 (錯誤)
23 常用的邏輯運算符運算次序就是固定的,用括號處理可以改變 正確 24 截詞檢索相當于用“或”邏輯擴展檢索的范圍,可以提高檢索的查全率 正確 25 用邏輯運算符“AND”來處理檢索詞,可以擴大檢索范圍,提高查全率。
錯誤 26 主要的布爾邏輯關系符有三種:邏輯與、邏輯或、邏輯非。此說法正確不? 正確 27 從概念之間的關系與檢索策略的常識判斷,( AD)就是符合邏輯 A cycle OR bicycle B bank 0R management C cycle AND bicycle D bank AND management 28 bra???t 可檢出以下哪些單詞的相關文獻 (ABD ) A Draft B、draughtboard C draw knot D drat 29 在 MEDLINE 光盤檢索中, “hear*”能檢索到( ABD ) A hear B hearing C head D heart 30 下列哪個運算符可以進行相鄰檢索:(BC ) A IN B WITH C NEAR D NOT 第 8 頁 1—30 題 1 擴大檢索范圍的技術包括(ABD ) A 采用 OR 檢索 B 增加檢索數據庫 C 采用字段限定檢索 D 采用關鍵詞與主題詞相結合的方式 2 下列措施中可提高文獻檢索的查準率的就是(BCD ) A 全文檢索 B 使用主題語言進行檢索 C 精確檢索 D 限定課題所屬學科范圍后進行檢索 3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文獻檢索的查全率的就是(BCD ) A 精確檢索 B 檢索詞 OR 近義詞 C 截詞檢 索 D 檢索詞 OR 同義詞 4 若想排除某概念,以縮小檢索范圍,可使用( B)算符。
A 邏輯“與” B 邏輯“非” C 邏輯“或” D 位置 5 如果檢索結果過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調整檢索范圍,此時調整檢索策略的方法有(B )等 A 用邏輯“與”或者邏輯“非”增加限制概念 B 用邏輯“或”或截詞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輔助限制 D 用“在結果中檢索”增加限制條件 6 通過“路遙”查找“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使用的就是分類途徑。
錯誤 7 調查研究性課題對檢索相關文獻的數量不在于多,在于精。(錯誤) 8 文獻檢索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確定檢索途徑。
(錯誤) 9 文獻檢索的首要步驟就是確定檢索策略。
(錯誤) 10 主題途徑就是按照文獻信息所包含的主題內容,利用事物的名稱術語進行檢索的途徑。(正確) 11 直接檢索法就是通過各種檢索工具或數據庫查找文獻的方法。錯誤 12 近一兩個月內新發表的文獻可以通過瀏覽圖書館閱覽室現刊的方法獲取。正確 13 間接檢索法就是通過最新的報刊雜志、會議文獻查找文獻的方法。錯誤 14 瀏覽法的長處就是可以獲得最新的文獻。正確 15 不同的課題根據其檢索目的的不同,要求所得文獻的查準率與查全率不同。正確 16 選擇與課題相適應的檢索工具或數據庫,要根據課題要求的(AD) A 文獻的類型 B 文獻的篇數 C 文獻的水平 D 文獻的語種 17 文獻檢索的直接法與間接法的區別為,前者(B),后者(C) A 使用檢索工具,不使用檢索工具 B 不使用檢索工具,使用檢索工具 C 檢索范圍受限制,檢索范圍較寬 D 檢索范圍較寬,檢索范圍受限制 18 如果檢索結果過多,誤檢率很高,需要調整檢索范圍,以提高檢索結果的查準率。此時調整檢索策略的方法有(ACD )等
A 用邏輯“與”或者邏輯“非”增加限制概念 B 用邏輯“或”或截詞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輔助限制 D 用“在結果中檢索”增加限制條件 19 對于輸出篇數過少的情況,其原因可能就是( AC)。
A 使用過多的邏輯“與”算符 B 沒有使用位置算符與字段算符 C 檢索詞過于冷僻具體 D 過多使用了邏輯“或”算符 20 對于輸出篇數過多的情況,其原因可能就是(ADF )。
A 使用了過多的截詞方法 B 遺漏重要的同義詞或隱含概念 C 檢索詞拼寫錯誤 D 應該使用邏輯“與”的使用了邏輯“或” E 使用過多的"與(AND)"算符 F 輸入的檢索詞過少 21(CD )的基本作用就是縮小檢索范圍,減少命中篇數,提高查準率 A 邏輯“或” B 優先算符 C 邏輯“與” D 邏輯“非” 22 如果檢索結果過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調整檢索范圍,此時,調整檢索策略的方法有(BCD )等。
A 用邏輯“與”或者邏輯“非”增加限制概念; B 用邏輯“或”或截詞增加同族概念; C 在詞干相同的單詞后使用截詞符“﹡” D 找出詞干的上位詞 23 第一次檢索時,發現檢索結果太少,這時我們可以使用( ABCD) A 減少“與(AND)”算符 B 在詞干相同的單詞后使用截詞符“*” C 去除已有的字段限制 D 增加同義詞或同族相關詞用邏輯或(OR)將它們連接起來 24 需要擴大檢索范圍時,如何調整檢索策略?(ACD ) A 同義詞檢索 B 增加 AND 連接 C 增加 OR 連接 D 截詞檢索 25(AD )的基本作用就是擴大檢索范圍,增加命中篇數,提高查全率。
A 邏輯“或” B 優先算符 C 邏輯“與” D 截詞 26 評價檢索系統檢索效果的標準有(ABCD ) A 查全率 B 查準率 C 收錄范圍 C 響應時間 27 在機檢中,縮小檢索范圍的檢索方式就是(AB ) A 用 AND 連接檢索詞 B 用 NOT 連接檢索詞 C 用 OR 連接檢索詞 D 使用截詞符 28 評價文獻檢索效果的主要指標就是(BD ) A 收錄范圍 B 查全率 C 用戶負擔 D 查準率 29 不分出版時間與出版地點,紙質學術出版物基本上都可以在網上查閱。(錯誤) 30 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互聯網上的信息上的信息全部為無序信息。(錯誤) 第九頁 1、在特定的時間內為了特定的目的而傳遞的有使用價值的信息可稱之為( D) A 信息 B 文獻 C 知識 D 情報 2、通過( D)能將知識內容與物質載體統一成為文獻。
A 知識內容 B 信息符號 C 物質載體 D 記錄方式 3、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文獻的定義就是指“記錄有( C)的一切載體”。
A 情報 B 信息 C 知識 D 數據 4、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為依據而創造的論文、報告等,并經過公開發表或出版發表的各種文獻,稱為:(B)
A 零次文獻 B 一次文獻 C 二次文獻 D 三次文獻 5、文摘、題錄、目錄等屬于:(B)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零次文獻 D 三次文獻 6、從信息檢索角度瞧,文獻類型中一般不作為主要檢索對象的就是:(A) A 圖書 B 期刊 C 科技報告 D 會議文獻 7、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載體,因此各種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也屬于文獻的范疇。此說法就是否正確?? 8、情報可能就是知識,可能就是文獻,但文獻、知識不一定就是情報,此說法正確不? 9、文獻就是知識,但知識不一定就是文獻,此說法正確不?? 10、知識就是信息,但信息不一定就是知識,此說法正確不?? 11、情報就是信息,但信息不一定就是情報,此說法正確不?? 12、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載體,因此各種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也屬于文獻的范疇。此說法就是 否正確?? 13、信息符號就是賴以揭示與表達知識內容的標識符號? 14、知識就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就是人的主觀世界對于客觀世界的概括與如實反映。? 15、知識內容就是文獻的靈魂所在。? 16、情報具有傳遞性、效用性與知識性的特點。? 17、—切事物包括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會產生信息。? 18、信息、知識、情報的關系就是信息包含知識、知識包含情報、知識來源于信息? 19、文獻由知識內容、信息符號與載體材料三個不可分割的基本要素構成? 20、文獻知識的內容與其記錄方式、載體材料無關? 21、文獻就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即用文字、圖像、符號等手段記錄人類知識的各種載體? 文獻就是記錄有知識的(A ) A 載體 B 紙張 C 光盤 D 磁盤 22、人類從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與經驗總結可稱為( C) A 信息 B 文獻 C 知識 D 情報 23、在公開出版物中,當前的(D )反映的信息內容可能最新 A 學位論文 B 標準文獻 C 期刊論文 D 報紙文獻 24、( A)類型的專業文獻出版周期最短、發行量最大、報道最迅速及時。
A 期刊 B 報紙 C 會議文獻 D 專利 25、具有固定名稱、統一出版形式與一定出版規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稱為( D)。
A 圖書 B 會議文獻 C 學位論文 D 期刊 26、就學術研究需要而言,由于電子型文獻的發展,印刷型文獻目前已可忽略不瞧。? 27、一次文獻的內容新穎豐富,敘述具體詳盡,參考價值大,數量龐大,分布分散。? 28、零次文獻就是指未經出版發行的或未以公開形式進入社會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獻。此說法正確 不?? 29、二次文獻主要包括:(CD) A 手冊 B 年鑒 C 目錄 D 題錄 第十頁 1、已知的書目信息為期刊信息,在需要查找其原文時,如果使用過了( D),則可以說比較完整地查找了期刊可能收藏的地點與系統(D)
A 本單位圖書館的印刷期刊目錄與網絡大型期刊數掘庫 B 本單位與外單位圖書館的印刷期刊目錄與網絡大型期刊數據庫 C 本系統圖書館的印刷期刊聯合目錄與網絡大型期刊數據庫 D 本系統圖書館以及本系統外大型公共圖書館的印刷期刊聯合目錄與網絡大型期刊數據庫 2、查找 OPAC,確定書刊的館藏單位的一般順序為( A) A 本館,本市,全國 B 全國,本市,本館 C 本市,全國,本館 D 本館,全國,本市 3、OPAC 數據庫給出印刷型期刊的( A)信息 A 期刊名 B 著者姓名 C A、B、C 三項 4、已知書目信息:“Gershon, howardJ、MarketManagement:A Concept Worth Exploring、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Nov/Dec 2003,Vol、48 Issue 6,p363”,要通過 OPAC 系統查找其館藏信息,可選擇的檢索詞為(D )。
A Gershon B Market Management C Market Management D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5、已知書目信息:“張雪松、一種新的高速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模型、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1):25-28”,要通過 OPAC 查找其館藏信息,可選擇( C)進行檢索。
A 著者關鍵字:張雪松 B 題名關鍵字:一種新的高速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模型 C 刊名關鍵字:科學技術與工程 D 題名字順:一種新的高速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模型 6、《Who’s who》就是指(C )。
A 機構名錄 B 廠商名錄 C 名人錄 D 報刊名錄 7、查找我國人口數字等統計資料的檢索屬于( B),可使用( )來獲取這類信息。
A 文獻檢索,年鑒 B 數據檢索,中國統計年鑒 C 事實檢索,手冊 D 數據與事實檢索,百科全書 8、系統的了解學科的基本情況,除了專著及教科書以外,還可利用(D ) A 年鑒 B 期刊論文 C 報告 D 百科全書 9、當某一種期刊本館沒有收藏時,確定其她收藏館的方法就是(B ) A 利用館藏目錄 B 利用聯合目錄 C 利用分類目錄 D 利用書名目錄 10、聯合目錄的主要作用就是(A ) A 獲取多個圖書館原文資源的收藏信息 B 獲取多個數據庫文檔 C 獲取多個檢索數據庫資料 D 獲取多個國家圖書館目錄 11、期刊聯合目錄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讓讀者了解(B ) A 同一本期刊不同的版本 B 期刊的收藏單位 C 期刊出版年代 D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12、圖書館館藏目錄可供讀者查詢(D ) A 圖書章節內容 B 期刊文獻內容 C 多媒體文獻內容 D 索書號 13、文獻書目信息通常存在于( D)場合 A 目錄 B 題錄 C 參考文獻列表 D A、B、C 三項
14、已知書目信息:陳貽瑞,王建著.基礎材料與新材料,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4、7, 要獲取其印刷型原文的館藏信息,可查找( A) A 、OPAC 數據庫 B 、OPAC 數據庫 C 、超星數字圖書館 D 、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 15、OPAC 數據庫給出印刷型期刊的(A )信息 A 期刊名 B 著者姓名 C 論文篇名 D A、B、C 三項 16、了解某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情況,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查詢其(A )系統。
A 、OPAC B、CNKI C 、NSTL D、維普 17、年鑒的基本特征就是(ABC) A 信息密集 B 連續出版 C 材料準確 D 形式多樣 18、可用于查閱特定知識、系統學習有關知識的參考型工具就是(AB ) A 專業辭典 B 百科全書 C 年鑒 D 手冊 19、域名就是服務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門牌號碼( ?)。
20、手冊就是匯集某一領域經常需要查考的基本知識與數據資料的一種工具書。? 21、名人錄通常就是某一領域內知名人物與簡轉的匯編,供讀者查考人物的生平簡介、傳記資料 的常用工具書。( ?) 22、利用《1990 年中國百科年鑒》可以檢索當年的國內信息,( ?) 23、《中國百科年鑒》按年度反映前一年全國各個方面的動態與成就等。(? ) 年鑒通常就是某種百科全書的補充。( ?) 24、《中國大百科全書》就是我國第一部具有權威性的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 ?) 25、百科全書等三次文獻反映的內容領先于同期的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獻。( ?) 26、百科全書又稱大全,就是系統地匯集某一領域全部知識的大型參考工具書。(? ) 27、術語性詞典匯集各學科專業名詞,給出科學的解釋,常用于理解概念的內涵。(? ) 28、參考工具書就是指以解釋事實與數據為目的,以匯總組織的知識或數據為內容的印刷出版。(? ) 29、事實型課題就是指需要了解以圖形、表格形式表現事物性質信息的課題。( ?) 30、事實與數據檢索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參考工具書或者事實數據型數據庫。(? ) 第十一頁 1、如果使用 OPAC 系統查找 Smith Robb Frank 撰寫的某本圖書,正確的作者檢索詞應為( C ),按照 iPAC 著者著錄規則,西文著者應寫成姓在前,名在后,檢索時亦然。但在有些系統中,也可以將西文著者姓名按其原來的“名姓”順序輸入,同樣可得結果。
A、 Smith Robb Frank B、 Smith, Robb Frank C 、Frank, Smith Robb D、 Robb,Frank Smith 2、圖書館書目數據庫可查找得到( CD )信息。
A、期刊文獻篇名 B、期刊論文著者 C、期刊名稱 D、圖書名 3、通過已知書目信息查找印刷型原文的館藏信息的過程包含( ABD )步驟。
A、判斷文獻類型 B、提取館藏檢索項 C、把析出題名作為檢索詞 D、OPAC 系統進行檢索 4、OPAC 數據庫給出印刷型期刊的( AD )信息。
A、期刊名 B、著者姓名 C、論文篇名 D、 索刊號 5、OPAC 數據庫給出印刷型圖書的( BCD )信息。
A、章節名 B、書名 C、出版社 D、 索書號 6、通過索書號,可以( AC )。
A、確定圖書或者期刊在書架上的位置 B、檢查圖書期刊就是否可以外借
C、 找到相鄰同類圖書期刊 D、 檢查圖書期刊分類號就是否正確 7、在互聯網全網上可以免費使用的數據庫就是( AD)。
A、OPAC 書目數據庫 B、超星數字圖書館 C、ElsevierSDOS 數據庫 D、圖書館期刊目錄數據庫 8、已知下列書目信息:“陳享光著、貨幣經濟學導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年 7 月” 通過使用( B )可以獲取其原文的圖書館收藏信息。
A、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 B、OPAC 數據庫 C、電子圖書館全文數據庫 D、中文期刊目錄 9、圖書館的 OPAC 就是用于查找( C )。
A、圖書、期刊等全文 B、 圖書、期刊等摘要 C、圖書、期刊等館藏信息 D、 圖書、期刊等題錄 10、按照順序,根據已知文獻的書目信息獲取印刷型原文的四個步驟為( A )。
A、判斷文獻類型,提取檢索項,使用 OPAC,通過一定手續借閱。
B、提取檢索項,使用 OPAC,通過一定手續借閱,判斷文獻類型。
C、 通過一定手續借閱,判斷文獻類型,提取檢索項,使用 OPAC。
D、通過一定手續借閱,提取檢索項,使用 OPAC,判斷文獻類型。
11、OPAC 數據庫給出印刷型圖書的索取依據就是( A )。
A、索書號 B、索刊號 C、 ISBN D、ISSN 12、圖書館的 OPAC 數據庫就是( C )型檢索系統。
A、文摘 B、 題錄 C、目錄 D、全文 13、在索書號 O421、51/H530 中,( A )就是分類號。
A、O421、51 B、H530 C、 421、51 D、 530 14、《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提供的文獻外表特征的途徑有( B ) A、關鍵詞,篇名 B、機構,中文刊名 C、作者,篇名 D、文摘,中文刊名 15、《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提供的文獻內容特征檢索途徑有( B ) A、機構 B、篇名/關鍵詞/摘要 C、中文刊名 D、 作者 16、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不可以進行( D )檢索 A、邏輯與 B、 邏輯或 C、邏輯非 D、 位置 17、《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 C )使用的優先算符就是合理的。
A、(文學)*(翻譯) B、(文學+小說)*(翻譯) C、(文學+小說)*翻譯 D, 文學+(小說)*(翻譯) 18、就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CNKI)的使用權限而言,( D )就是不正確的。
A、從任何公網終端都可以訪問其題錄信息 B、從有訪問權限的上網終端可訪問其題錄信息 C、 從有訪問權限的上網終端可訪問其全文信息 D、從任何公網終端都可以訪問其全文信息 19、中國學位論文全文庫在檢索過程中,當兩個檢索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為“或”時,檢索結果 中( B ) A、同時包含所輸入的兩個關鍵詞 B、至少包含所輸入的兩個關鍵詞中的一個 C、包含第一個關鍵詞但不包含所輸入的第二個關鍵詞 20、CNKI 推薦使用的功能強大的瀏覽器名稱就是什么?( A ) A、CAJViewer 7、0 B、 Adobe Reader C、Eread D、PdfReader
21、通過 OPAC 書目數據庫系統檢索紙質版書刊的檢索詞可以取自( BD )。
A、析出文獻的作者 B、母體文獻的編著者姓名 C、析出文獻的篇名 D、母體文獻的篇名關鍵詞 22、圖書館的書目信息數據庫 OPAC 用于查找圖書、期刊等的全文。( F ) 23、互聯網上的任何用戶都可檢索 OPAC 書目數據庫。( T ) 24、簡單書目信息與析出文獻書目信息常見于文后參考文獻。( T ) 25、析出文獻的作者與題名就是查找書目信息系統時的主要取詞依據。( F ) 26、簡單的書目信息描述的文獻包括整本的圖書、期刊等,也包括從整本文獻中析出的章節文 獻。( F ) 27、書目信息有簡單、析出與詳細三種類型之分。( T ) 28、聯合目錄反映多個圖書館的書刊訂閱收藏情況。( T ) 29、對于析出文獻書目信息,在使用書目信息系統獲取文獻原文時,應以其母體文獻的作者與 題名作為主要依據。( T ) 30、引用了論文選編性質的圖書或者期刊中的一篇文獻,將其信息寫成標準格式的文后參考文 獻形式,這種文獻信息稱為析出文獻書目信息。( T) 第十二頁 1.(ABD )屬于析出文獻書目信息。
A、 昆西·萊特、國際關系理論的定義、 沿革、主要內容及研究方法[C]、倪世雄,金應忠選 編、當代美國國際關系理論流派文選、北京:學林出版社,1987 B.姚淞、合同糾紛,還就是商業詐騙[J]、國際商報,1999,22(2) C.胡果威、美國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D.王緒、中國保險市場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34-37 2、 OPAC 系統一般可以在( ABCD )范圍內使用。
A、校園網 B、互聯網公網 C、圖書館局域網 D、圖書館電子閱覽室 3、已知書目信息:“方美琪著.電子商務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要通過 iPAC 查找其館藏信息,可選擇( AB)進行檢索。
A、著者關鍵字:方美琪 B、題名關鍵字:電子商務概論 C...
推薦訪問: 題庫 信息檢索 醫藥上一篇:過八一建軍節慰問短信
下一篇:演講稿例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