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1
在聆聽了全國道德模范楊懷保先生的講話后。我忽然理解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家庭越是貧苦,個人越是拼搏,條件越是艱苦,個人則越是奮斗不止,而這卻是我們很多人身上缺失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做不到為增長自己的見識而讀書,更別提學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昨日聽了楊懷保先生的話,我才忽然醒悟。
誠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楊懷保先生那樣艱難的學習環境,也很難做到像楊懷保先生那樣“帶著父母上大學”,兼顧學業的同時還要撐起一個家。
我們可以做的,是踏實讀書、沉心學習,在將來不會后悔今日的決定。要知道沒有人永遠幸運,但幸運的人一定很努力!
最后,以魯迅先生的話自勉: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范例2
《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楊懷保先生10歲起便挑起家中大梁,大學背著重病父母和弟弟上學,而后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蛟S就是這樣吧!一切功成名就都將歷經九九八十一的磨難,楊懷保先生少年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青年時通過自己不斷的拼搏與奮斗,才成就了現在這樣的自己。
人吧!也許就是這樣,越是身處逆境越能激起自己的斗志,反之,越是身處順境就顯得格外荒廢、頹敗。聽了楊懷保先生的報告,其實我感慨頗多,我的家境也不殷實,但尚不至于三月不見葷腥的樣子,但與楊懷保先生相比,我又委實慚愧。他身處逆境,尚能奮起直追,而我在他相同的境遇中又能如何呢?作為旁觀者,也許對于楊懷保先生的處境,我并沒有特別大的感觸。但親身經歷的楊先生能屢次將自己的處境作為例子來警醒、激勵他人,我想這大概也需要莫大的勇氣吧!
楊懷保先生用時間與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孝”,什么叫“德”。他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堅毅果斷的斗志與不懈奮斗的行為譜寫了孝子之歌、自強之歌。上帝為你開啟一扇門時,必定關閉另一扇窗。世間苦難千千萬,我們不能因為當下的苦與痛而自暴自棄,要學習楊懷保先生在挫折中、不甘中激起斗志的精神,從困境中尋找新生。
范例3
“用奮斗賦予生命意義”。楊懷保先生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也許是大家都曾有的疑問。”我是誰?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來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么?”,也許,人生在世不容易,既然不容易,更要有意義。楊懷保先生從10歲起便扛起了家庭重任,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便踏上求學路,來到了湘潭大學。看紀錄片時,“背著全家讀大學"令我震憾,頑強的毅力,自強不息,用奮斗對這一個個苦難進行回擊,這是生命的意義,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學習的模范。
我看到過一句話,“我們來到這世界的意義是為了盡早遇見最美的自己,盡早遇見最美的世界,大概就是對我們活著最好的交代”。楊懷保先生畢業后并沒有真的陷入了廣闊的“錢景"之路,而是走上了公益道路。成功的人是一刻都在不停忙碌、奮斗著的,他一直堅定著要奮斗賦予人生更大的意義。
00后是崛起的一代,我們看見了封建與先進思想鮮明的對比。樹立新思想,爭做新青年。“堅定理想、踏實行動、不懈奮斗,作為一名當代青年,我要用奮斗來書寫青春,不斷給自己新的挑戰和突破。”楊懷保先生說。
范例4
十月份我有幸聽到楊懷保先生的專題報告會,作為首屆全國道德模范的楊懷保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一路以來的經歷和感想,鼓勵在座的各位能夠“敢于有夢,實干篤行;
崇德向善,久久為功”。家庭的重擔并沒有讓他認命服輸,反而令他在一次次的對抗中嘗到了快感,家境的貧苦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生活的磨煉使他更能激發自己的才能,終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楊懷保先生曾說:“家境不能決定什么,努力仍能改變現狀。”
回想自己的生活,雖然有些簡單枯燥,但卻不曾為學費和生活而苦惱,家境確實不能影響一個人的努力程度,而現在普遍的情況是越是家境優越的孩于越是努力,他們會花費普通人休息的時間來學習各種美育、體育等活動,具備一項杰出的技能。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卻陷入為何我不能是下一個馬云,學習沒有用的怪圈中,在新的學校,新的階段中自甘墜落,淪為平凡的一員。我個人認為無論何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刻發揮作用,因此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沉下心來完成自己的小目標超越昨天的自己。
知識學到了就是自己的,擁有一項技能不會是件壞事,不要因家境而自卑,否定一切努力后的結果,努力總比原地不動好,畢竟“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范例5
2021年10月9日 19:30 ,xxx大學科技學院團委組織的全國道德模范楊懷保先生專題報告會在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此次會議,讓我們青年大學生學到了知識。
出身貧寒的他,從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大學期間,為了照顧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他把家人從陜西接到湘潭。從此,努力讀書掙錢養家照顧家人,就成為了楊懷保生活的全部。"生活給了我太多的磨難,但我不能就此沉寂下去,我選擇反抗。我要做命運的強者,盡管下一刻我不知道會怎么樣,但是我要走下去”。面對家里接二連三的不幸與困難,他并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立下戰勝苦難的決心。“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后綻春蕾。”楊懷保說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的人生信條。從困難中走來的楊懷保,開始散發自己的光輝,激勵著他人。
在他的影響下,身邊數千名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突圍貧困。研究生階段他創辦了“孝基金”,幫助了許多寒門學子、貧困老人、災區人民等困難群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獻了給了社會公益事業。
我們身為青年大學生。更應該向楊杯保先生學習、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為社會謀福利,做一個利已利民的人。我仍要學會感恩,學會堅強,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模范 事跡 道德 人物上一篇:幼兒園消防活動總結范文三篇
下一篇:學校消防演練活動總結參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