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欄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各類寫作范文專題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 17年薪火相傳,17年堅守初心,17年砥礪前行,17年頑強拼搏。17年前,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守護了2003年的春天,如今,還是不變的共產黨人,也必將迎來2020年的春暖花開……
賞浪漫櫻花、品楚遺風韻,武漢這座溫和而美好的城市在人們歡聚喜迎庚子年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肆虐下,有一群人“逆向而行”,無畏出征。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擁有6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鐘南山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自己卻義無反顧地沖到了最前端。“把所有人都換下來,共產黨員上!”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硬核”發聲,他們用親身行動詮釋著入黨誓言。“我是黨員,讓我來”,北京“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設計者黃錫璆博士年過八旬,鄭重請戰赴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設計建設……
這些英雄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責任重大,他們使命光榮,哪里任務急難險重,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是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給了他們前行的勇氣和斗爭的力量。
回顧17年前,鐘南山“把重癥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在非典戰役中敢醫敢言,帶領人們走出噩夢;
黃錫璆24小時完成小湯山非典醫院的設計圖,七個晝夜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傳染病醫院;
醫學博士劉維宇病重后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誓言為抗擊非典病魔貢獻最后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盡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薪火相傳,17年前的那些堅毅的身影又再一次顯現,我堅信,那場偉大的勝利也必將接續而來,今日,戰“疫”必勝!
共產黨員,就是時刻準備著,當祖國召喚的時候,當人民需要的時候,全力以赴、沖鋒在前,用平凡之軀,筑防護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各地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們也在防控疫情斗爭中充分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聚焦我生活的重慶市璧山區,一面面旗幟正涌現出來。
“黨員多跑腿,居民少出門”,璧蘭河1號小區黨支部發動黨員身先士卒、免費提供“保姆式”生活服務,用黨旗筑起居民疫情防控的“安全墻”;
“疫情不結束,每天都會走下去”,丁家街道三五村黨支部書記孫紹容每天步行10公里挨家挨戶排查疫情;
身殘志堅,不失為民之心,失去右臂的殘疾黨員尚東田主動請戰,配合黨員干部在防控一線貢獻獨特的“一臂之力”……這一面面旗幟在祖國的廣闊大地上高高飄揚……
無論風雨滄桑,或是歲月斑駁,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雙手托舉起希望和美好。
我們堅信“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時刻必將到來;
我們堅信“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時刻就要到來;
我們期待春暖花開時,相約櫻花樹下……
加油,武漢;
必勝,武漢!
加油,中國;
必勝,中國!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3 疫情是命令十萬火急,防控是責任刻不容緩。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廣大基層干部以“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扎根一線,為人民群眾筑起高高的“防疫墻”。
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部分群眾防疫意識淡薄,或因習慣串門,四處扎堆;
或因不重視疫情,不愿戴口罩;
或因無聊至極,聚眾打牌。不過,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基層干部各式各樣的“抗疫”方式成為這個冬天暖心的事。
土味標語像“泥石流”一樣“無情”卻“有情”。“不聚餐是為了以后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后還有親人”“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全國各地隨處可見這樣的“土味”宣傳標語,話糙理不糙,既一針見血地講述了疫情的嚴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達了防護的必要性,更有許多村民拍照在朋友圈為疫情防控宣傳“助力”。這看似“無情”的背后,卻凝聚著基層干部的“真心情意”。
鄉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樣“刺耳”卻“悅聽”。“你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你別太自信了!”這一段來自天津薊州區的鄉村大喇叭視頻一時間火爆網絡,村干部用濃濃方言味道的直白貼心話,雖“聽上去不好聽”,卻將節日期間的防疫須知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村民基層干部,呼吁居民們戴好口罩,減少串門。這“難聽”的話語飽含著基層干部的“殷殷關切”。
封鎖村道像“攔路虎”一樣“可氣”卻“可愛”。村道用磚塊、竹子、鐵架阻隔,各村干部、熱心村民在村莊各要道設卡攔截,像泰山一樣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進入,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巍峨氣魄。這樣“簡單粗暴”的封村之舉,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錘胸頓足”卻“無可奈何”,此舉預防可能攜帶病毒的人進出,防患于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確保全村人安全。這“可氣”之舉是基層干部防疫的“可愛”之策。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4 沒有敵人,亦是戰爭;
沒有硝煙,亦是戰場。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時,這深深牽動著14億國人的心,而在基層,有這么一群人,正以自己平凡的堅守,才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神州大地處處打響。
勇帶頭、做表率,用本色打贏戰役。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卻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征程;
他們沒有隔離衣、沒有執法證,只有一張張村民都熟悉的面孔;
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看好所包的村、包的人……他們,就是基層黨員干部,是一群平凡的人,也是一群離群眾最近的人!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他們掛橫幅、貼標語、發傳單、安撫群眾情緒、勸說取消廟會、及時叫停待辦酒席、為武漢返鄉居家隔離群眾送上飯菜……他們將疫情知識傳播到田間地頭,將疫情防控宣傳到千家萬戶,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本該熱熱鬧鬧的鄉村變得冷冷清清,才讓本該高朋滿座的門戶變得門可羅雀,才讓本該三五成群的駐足變得腳步匆匆,才讓疫情在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下無處安身,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沖在前、挑重擔,用職責織起密網。春節,是一場波瀾壯闊的人口大遷徙,在這個特殊時刻,離開武漢的500萬人散落在全國各地。如何及時有效地掌握武漢返鄉人員的健康狀況?他們走村入戶,深入排查近期在武漢(湖北)工作、學習、生活、旅行等經歷的人員,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為他們測量體溫,定期進行回訪……
他們是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更是一個個病毒足以侵襲的血肉之軀。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這樣的親密接觸,他們也害怕,也擔憂,但回蕩在耳畔的錚錚誓言讓他們義無反顧,律動在心房的拳拳之心讓他們沖鋒在前,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織起一張張基層防控的“天羅地網”!
守初心、擔使命,用生命捍衛旗幟。春節第一天,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仙陽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毛樣洪,駐守在高速檢查站檢測過往車輛乘員體溫,由于交通意外,永遠倒在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戰場上;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公安局育文派出所民警何建華,主動請纓到人流量較大的突泉縣汽車客運站開展工作,因小腦出血醫治無效,殉職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都叫“共產黨員”;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都是“基層工作者”!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用生命來捍衛旗幟,才能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5 “尊敬的南方醫院黨委,我們是2003年奉命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我們特此向院黨委請戰,愿為戰勝新SARS樣疫情,隨時聽候調令,全體隊員義無反顧,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2020年1月23日原第一軍醫大學赴小湯山醫療隊全體成員的請戰書,這是一篇刷爆朋友圈的請戰書,更多向黨組織申請的赴疫區請戰書也在隨后的幾天被曝光在網上。
新年伊始,這原本該是與家人團聚慶祝農歷新年的日子,但突發的疫情打破春節的祥和氣氛,全國上下高度警戒,此時,這一封封請戰書,令人熱淚盈眶,這是共產黨人,面對疫情作出的回應。
作為共產黨人,他們總是能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刻沖在前線,這不僅僅是完成“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句承諾,更是一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信念。
每在這種時刻,作為預備黨員我就越發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深感將來肩負的責任之大,雖然不在疫情的最前線,雖然還是一個在校大學生,我們還是應該時刻待命,做好自己的工作,積極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關心同學們的思想動態。
每天打開手機,引入眼簾的除了刺眼的感染人增長數,還有社會各界令人暖心的消息,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當地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人民軍隊率先出動,全國的醫療力量緊急集合,開赴疫區。武漢人民的背后,是全國十四億人民,中華民族越是在大災大難前就越發堅毅,越發團結,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武漢一定贏!中國一定贏!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6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組織有號召,黨員有響應,廣大醫護工作者特別是其中的黨員同志們沖鋒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來自全國各省一波又一波的支援醫療隊緊急集結,簽下“生死狀”,在除夕夜舉家團圓之時義無反顧赴鄂。很多黨員一直是醫護人員的堅強后盾,他們雖然不在醫院,卻早早回到了自己的崗位,統計人員,記錄名單,精確數據,把握疫情,有的組工人把自己的婚期延后,“疫情不退他們不退”;
有的放棄了春節假期一直堅守在崗位,看著視頻對面的孩子偷偷落淚。黨員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我愿意,我報名,我帶頭!”黨員干部事必躬親,帶頭示范,普通黨員整裝待發,請纓出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從嚴重的疫區到偏遠的山村,從預警排查到聯防聯控,從交通管理到社區防疫,在熱火朝天的工地建筑上、在晝夜不停的車間運行中,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黨員站在了最前線,這樣防線才會堅不可摧。猶記得革命戰爭年代,眾多共產黨員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定信念,視死如歸,而如今在和平靜好歲月,我們共產黨員更要切記當初入黨的錚錚誓言,薪火相傳前輩優秀的精神傳統,以黨心見天地!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相比于“一問三不知”的黃岡市前衛健委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張文宏的話經網絡傳播,贏得網友一致點贊,“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習總書記在十九大
報告中表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挺身而出,越要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才越能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我們的戰斗碉堡作用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更是要賦予行動中。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9000多萬黨員同志們,這場疫情就是考驗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的試金石,也更是檢驗大家在關鍵時候初心使命的一張時代的考卷,我們廣大黨員是答卷人,歷史和人民是閱卷人,請讓黨心無愧于天地,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7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狙擊戰已進入“白熱化”,已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時期。在這事關全民健康的關鍵時期,黨員干部更要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戰“疫”中身做表率、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凝聚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力量,共筑“鋼鐵長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吹響“集結號”,黨員應沖鋒在前“打頭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歷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防控疫情再次吹響“集結號”。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大黨員更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找準站位、立足崗位,依托自身優勢,沖鋒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將黨員這面“旗幟”飄揚在戰“疫”的最前線,為后來者立好“標桿”、樹好“燈塔”。
立下“軍令狀”,黨員應責任上肩“勇逆行”。84歲高齡、一往無前的鐘南山院士,堅持與時間賽跑、實現人生價值的張定宇院長,“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硬核”主任張文宏以及一份份“請戰書”,無數黨員放棄春節團聚和休假,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勇當“逆行者”,得到人民群眾肯定。但這不是贊賞,本是應該。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就是早已立下的“軍令狀”,明確了在黨和人民的危難時刻要隨時隨地挺身而出、沖鋒陷陣。廣大黨員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當好防控疫情的“多面手”“百事通”,讓黨徽始終在“逆行”隊伍中閃耀。
共筑“隔離墻”,黨員應團結群眾“聚人心”。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旁觀者”,防控疫情戰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聯防聯控還是輿論引導,無論是供給保障還是交通運輸,都需要充足的人員力量。廣大黨員要強化領頭雁、主心骨的角色意識,始終堅持引導群眾、發動群眾,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讓9000多萬黨員的堅韌初心帶動14億人民釋放無窮能量,共筑病毒無法翻越的“隔離墻”,共同打贏打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無數的黨員用行動,甚至生命在保護國家和人民中詮釋著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正是如此,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站穩腳跟、不動如山。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要對標看齊,始終高舉黨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必勝的決心,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8 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大敵,容不得半點疏忽,來不得半點虛假,決不能耍“空手道”。何為“空手道”呢?
口號“空喊”。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廣大黨員干部奮勇爭先、擔當作為,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涌現出了一大批感人事跡。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從各地處分問責的情況來看,有態度不認真、落實不到位被批評教育的,也有履職不力、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被組織處理的。為此,必須高度警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轉化為全力防控疫情的實際行動。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疫情防控工作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必須以實際行動彰顯擔當作為。
程序“空轉”。文山會海是“四風”老問題,屬于基層治理中的頑瘴痼疾。當前,黨中央出臺了系列文件對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進行全面部署。然而,有的地方和單位卻簡單地搞層層開會、層層發文,讓上級部署要求變成程序“空轉”,水過地皮濕,甚至水不過、地不濕。各地疫情發展各不相同,各行各業情況不相同,防控的重點也不相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決不能流于形式,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照搬照抄,簡單把工作往下推,卻不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各級各部門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時,必須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以“釘釘子”精神和“一竿子插到底”的韌勁,把各項工作抓實抓到位。
情況“空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深入一線、熟悉戰況,才能運籌帷幄、精準施策,打好打贏每一場小戰役。前不久,湖北黃岡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面對中央指導組督查組的詢問,一問三不知,在網上“火”了。這把“火”,不但讓她在全國人民面前丟了臉,也丟了烏紗帽。疫情面前、危急關頭,一問三不知,不僅辜負了組織重托,透支了群眾期待,更是貽誤了抗疫工作,必然給當地乃至給全國防疫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在其位,謀其政。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沉到一線去,準確掌握各方面情況,精準發現解決問題,才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早日打贏這場硬戰!
讓我們心相連、情相擁、愛相通,眾志成城克時艱,勠力同心戰疫情,于寒冬深處,守一輪云開月明,候一片春暖花開,等一場期盼已久的相逢!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9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要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可偏偏有這樣一些“公務人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想擔當,不敢擔當。比如原黃岡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唐志紅,比如原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王增田……疫情嚴峻,人命關天。不掌握關鍵數據,如何謀篇布局,安排工作?不做到盡職盡責,怎樣統籌規劃,推進防控?這樣的人經得起“黨性三問”嗎?
“我是何人”?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才能無愧黨性。疫情忽至,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是敢擔當、勇作為、有智慧、篤執行的人。戰爭年代,關鍵時刻有黃繼光、董存瑞、邱少云等等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鋪就共和國的成立之路。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有王進喜、錢學森、鄧稼先等等千萬英雄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用不屈的精神鑄成共和國的脊梁。和平時期,我們身邊依然有杜富國、黃文秀、張富清等等燦若星河的勇士沖鋒在前。他們始終記得“我是何人”,更用實際行動把黨性完美詮釋。相比之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唐主任”們失責失責,毫無擔當,一問三不知。觀疫情為無物,視責任為浮云。不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及時有效抗擊疫情。在面對“我是何人”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知他們要作何感想。
“來自何方”?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胸懷怎樣的信念,才能有效應對。每臨大事有靜氣,并不是因為毫不在乎,恰恰相反,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沉著冷靜。而這樣的心態來自于我們“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和信念,因為太在乎所以必須胸有成竹、認真對待。曾經我們歷經槍林彈雨;
我們沖破西方敵對勢力的層層封鎖;
我們白手起家,建立起今之繁榮華夏。我們始終篤信紅船精神,從未忘記我們來自于人民。立根原在群眾中,不能為群眾排憂解難,不能讓群眾感到心安,就是尸位素餐,就是毫無作為,就是“不知來處”。共產黨人就應該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安群眾之所慮,解群眾之所憂。可面對上級的詢問,“唐主任”們有的只剩下“一臉茫然”。為官不明“來何方”,關鍵時刻怎擔當?
“去往何處”?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將初心一脈相承,發揚光大。因為初心使命,太多的人懷著“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信心,踏上阻擊疫情的征程。他們有援助非洲的軍醫,有朝氣蓬勃的醫護人員,有身患重疾,卻依舊奮戰一線的醫院院長,也有不辭辛苦、親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此時此刻,有太多太多的人,感動著我們。他們本可以留在更為安全的地方,但他們放棄選擇安逸。他們去往祖國和人民最為需要的地方,這就是最為純粹質樸的初心。“疫”至處,君必往之,此謂勇士也。相比之下,本應坐鎮一線,現場指揮,掌控全局的“唐主任”們卻在此時迷失了方向。每浪費一秒,就有可能失去“戰機”;
匯報不準確,就有可能犯下致命錯誤。忘記“數據”,就是忘記初心;
不明情況,便是不明“去往何處”。
這段時間,網絡上流行起這樣一個詞——逆行者。這是對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遠千里,馳援湖北,馳援武漢的勇士的贊美。相比之下,那些經不起“黨性三問”的“唐主任”們則顯得相形見絀、無地自容。請所有黨員在面對考驗時,牢記“黨性三問”,恥做“唐主任”,爭做“急先鋒”、“真勇士”、“逆行者”!
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1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封城”,多地告急,突如其來的戰“疫”讓人們措手不及,病毒防控形勢分外嚴峻,嚴重影響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讓鼠年的春節變得格外不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鐘南山、李蘭娟”逆向而上,一個個堅定的聲音“我是黨員,必須站出來”“我是黨員,我先上”“武漢挺住,中國加油”“解放軍來了”響徹云霄,一份份按滿手印的請戰書飛向武漢。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正是他們的堅守和奉獻,讓黨旗在戰“疫”主戰場高高飄揚,讓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讓人民群眾自信百倍,堅定信念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與時間賽跑,做一馬當先的戰士。一串串變化的數據“確診、疑似、死亡、治愈”牽動千千萬萬人的心,時間不等人,效率就是生命,在實驗室日夜通明的燈火中,在隔離區危機四伏的病房中,在火神山上晝夜轟鳴的聲音里,在防控前線的戰位上,無數的專家學者、醫務人員、技師工人義無反顧奮戰在前線。“疫情就是集結號。不光是我,每位醫護人員都是戰士。”有戰場就有戰士,“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到了最艱難的時候,黨員干部必須沖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和死神搶時間,才能給病員爭生機。戰機稍遜即失,必須要爭分奪秒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與死亡同行,做信念堅定的騎士。“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他們都是與死神同行的騎士。近日來,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單位充分發動群眾防毒、控疫,來自全國各地的“逆行者”前赴后繼奔赴前線,連續戰斗不下火線,即使“口罩壓出血痕”也從未退宿,是他們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在抗擊疫情的路上,死亡與恐懼同行,只有堅定信念如騎士一般,保持堅如磐石的必勝信念,在危急時刻團結一致方可決勝千里。
與毒魔搏斗,做責任擔當的斗士。“但是感覺穿上了這個衣服,就沒有擔心了,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武漢當地醫院護士,用一句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現了中國年青人的責任和擔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告急,全國馳援,“我是黨員,危急時刻我不上誰上?”是黨員就應該到防控現場去,到危情一線去,到病員身邊去,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和死神搏斗到底,用雙手架起群眾生命之橋,用雙肩擔起時代責任,誓當疫場尖兵與毒魔斗爭到底,用初心使命托舉起生的希望。
若有戰,召必回,三九寒冬,你手握鐮刀逆風而行;
不懼風雪,你握持巨錘無畏侵襲。抗“疫”戰線你們舍生忘死、不畏危難、前赴后繼筑起生命的鋼鐵長城,勇敢的向著疫魔亮出“逆行之劍”,用行動扛起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向你們致敬——逆行的斗士。
更多文章關于最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得體會及感悟 的相關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和網友約稿,如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疫情
防控
黨員
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