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意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兒科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范文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兒科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范文4篇
**市**醫院
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表
報告科室
發生時間
事件涉及患者姓名
住院號及床號
報告人簽名
科主任簽名
事件發生經過(含病情簡介)及責任科室對事件的原因分析
注:本報表由科室填寫,一式兩份,一份留存科室,一份上報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
序號 報告時間 科室 臨床診斷 發生場所 事件經過 類別 等級 不良后果 導致事件原因 處理與分析 1 2010.01.03 兒科 感染性腹瀉 住院部 患兒未遵醫囑禁食,造成腹脹 基礎護理 ? 無 未遵醫囑禁食 腹部按摩熱敷 2 2010.02.05 兒科 支氣管肺炎 住院部 輸液過程中出現高熱、寒戰、心悸 其它 無 藥物或處置過程 停止輸液 3 2010.02.10 外四 右嵌頓疝 住院部 患者嵌頓疝12小時,已有腹膜炎,不同其它 無 患者缺乏醫學知解釋后及時手術
意手術 識
4 2010.02.15 功能科 腹痛待查 醫技部門 在操作過程中,冷光源燈光損壞 其它 無 冷光源燈光損壞 及時更換 5 2010.02.22 超聲室 陰道流血 醫技部門 宮內殘留僅診斷子宮內膜增厚 醫技判定錯誤 無 業務不夠精、檢加強學習,熟練掌握方法
查不夠細
忙中出錯,窗口工作認真、認真核對 6 2010.03.01 內二科 慢阻肺 住院部 手寫處方發放錯誤,造成糾紛 醫囑錯誤 ? 發生糾紛
科室未核對
標本可能被誤為強調病理標本交接制度,杜7 2010.03.05 病理科 食管癌 醫技部門 手術標本丟失,未能給患者做出一個準標本丟失 ? 無
垃圾處理,也可絕再次發生 確的術后病理診斷 能患者家屬自己
拿走, 8 2010.03.07 外四 上消化道穿孔 住院部 患者全腹腹膜炎17小時,不同意手術 其它 無 家屬不同意手手術后,病情穩定
術,缺乏醫學知
識
9 2010.03.08 兒科 急性支氣管肺炎 住院部 未明確告知使用套管,而讓患者先簽字知情告知 無 忙碌,使用套管及時發現,及時告知
了 未告知 10 2010.03.25 功能科 腹痛待查 醫技部門 胃鏡檢查前,口服利多卡因后出現胸悶、其它 無 患者本身神經、囑其平臥休息幾分鐘后不
氣短現象 精神癥狀較重 適癥狀消失 11 2010.03.28 病理科 胃潰瘍 醫技部門 標本取材時,小塊活檢組織丟失一塊(共標本丟失 無 取材操作時動作取材時嚴格按技術操作規
3塊) 不細,隨意大意 程執行,工作中耐心細心 12 2010.04.03 外二科 腦出血 住院部 未按規定時間執行醫囑 方法、技術錯 無 值班護士告知實發現未執行的藥物及時給
誤事件 習生去執行,護予輸注
士生未按時執行 13 2010.04.08 兒科 小兒肺炎 住院部 靜脈點滴出現滲漏 導管操作 無 患兒過度活動,局部熱敷,腫脹消退
護理人員未及時
發現,導致滲漏
腫脹 14 2010.04.08 功能科 心悸原因待查 醫技部門 患者行心電圖檢查,常規導聯連接后出其它 無 連接導聯出現恐講解心電圖相半知識,為無
現心跳加快 懼心理 痛無損傷檢查,消除恐懼心
理
15 2010.04.20 超聲室 早孕 醫技部門 宮外孕早期,實際宮內囊狀結構是假囊 醫技判定錯誤 無 腹部探頭容易誤應與婦科聯系,必要時做腔
診,本身存在早內檢查
孕診斷現象 16 2010.05.05 病理科 甲狀腺瘤,子宮肌醫技部門 兩個患者的臘塊混淆。切片編號與標本不認真查對 無 取材時切片盒的加強質量和制度的教育,嚴
瘤 檢查登記號碼不符 編號與申請單的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
編號混淆,操作
時未認真核對 17 2010.05.09 內二科 消化道出血 住院部 患者未按醫囑禁食,但未造成后果 營養與飲食事 無 患者對疾病認識醫生應加強對患者宣教,及
件 不足 時觀察 18 2010.05.14 婦產科 單胎頭位,瘢痕子住院部 剖宮產術前準備時未發現尿管內有尿,方法、技術事? 無 更換導尿管,原全面檢查器械是否暢通,尿
宮 術后5小時尿袋內尿,尿潴留 件 因尿管與尿管與道口是否正確
尿袋相連處的帽
蓋未拿掉 19 2010.05.14 超聲室 陰囊腫痛 醫技部門 睪丸腫大并周圍積液 錯報結果 無 書寫報告時馬加強責任心,工作認真
虎,注意力不集
中,錯寫診斷 20 2010.05.19 功能科 腹痛待查 醫技部門 由于患者唾液較多,返流氣管,出現嗆其它 ? 患者年齡較大,立即給患者翻身,輕扣背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是發現醫療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防范醫療事故、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為達到衛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標,落實建立與完善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 目的
規范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動報告,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及時發現醫療不良事件和安全隱患,將獲取的醫療安全信息進行分析,反饋并從醫院管理體系、運行機制與規章制度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改進。
二、 適用范圍
適用于院本部發生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缺陷的主動報告;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輸血不良反應、院內感染個案報告需按特定的報告表格和程序上報,不屬本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內容之列。
三、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定義和等級劃分
(一) 定義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院運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病人的診療結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 等級劃分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嚴重程度分4個等級:
Ⅰ級事件(警告事件)—— 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
Ⅱ級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機體與功能損害。
Ⅲ級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雖然發生了錯誤事實,但未給病人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有輕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
Ⅳ級事件(隱患事件)—— 由于及時發現錯誤,但未形成事實。
四、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的原則
(一) Ⅰ級和Ⅱ級事件屬于強制性報告范疇,報告原則應遵照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國發[1987]63號)、衛生部《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衛醫發[2002]206號)執行。
(二) Ⅲ、Ⅳ級事件報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處罰性和公開性的特點。
1、自愿性:醫院各科室、部門和個人有自愿參與(或退出)的權利,提供信息報告是報告人(部門)的自愿行為。
2、保密性:該制度對報告人以及報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門的信息完全保密。報告人可通過網絡、信件等多種形式具名或匿名報告,相關職能部門將嚴格保密。
3、非處罰性:報告內容不作為對報告人或他人違章處罰的依據,也不作為對所涉及人員和部門處罰的依據。
4、公開性:醫療安全信息在院內通過相關職能部門公開和公示,分享醫療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結果,用于醫院和科室的質量持續改進。公開的內容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報告人和被報告人的個人信息。
五、 職責
(一) 醫務人員和相關科室:
1、識別與報告各類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質量改進建議。
2、相關科室負責落實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續質量改進措施的實施。
(二) 護理部:
1、指派專人負責收集有關護理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并對事件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于每月8日前將上月所有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匯總。
2、對全院上報的護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進行了解和溝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給相關科室,提出改進建議。
3、負責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知識培訓。
(三) 醫療科:
1、指派專人負責收集有關診療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并對事件進行匯總、統計和分析。
2、對有關診療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進行了解和溝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給相關科室,提出改進建議。
3、每個季度將發生頻率較高(每月或數月發生一次)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匯總,組織相關部門或科室討論并提出改進建議,必要時上報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或院辦公會討論。
4、負責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知識培訓。
(四)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1、每季度討論質量控制科提交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并制定相關事件的質量持續改進措施或建議。
2、根據事件的性質、是否主動報告、報告的先后順序以及事件是否得到持續質量改進等方面,給予報告的個人或科室一定的獎懲建議。
六、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上報
(一) 發生或者發現已導致或可能導致醫療事故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時,醫務人員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害擴大外,應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及時向醫務部或護理部報告。
(二) Ⅰ、Ⅱ級事件報告流程
1、 主管醫護人員或值班人員在發生或發現Ⅰ、Ⅱ級事件時,以下程序進行上報:
各科室或個人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醫務部、院務部、護理部及職能科室
一般事件(提出處理意見)
重大事件
分管領導
醫療科組織相關委員會討論提出整改和處理意見,并上報分管領導
院領導
決定實施意見
說明:
(1)當發生不良事件后,當事人填寫書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記錄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過程、采取的措施等內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h內報告,重大事件、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口頭或電話上報告醫療科,由其核實結果后再上報分管院領導。
(2)醫療科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醫療糾紛辦公室相關人員調查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環節,制定對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關科室限期整改,及時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響,盡量將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3)涉及藥物不良反應、院內感染、輸血反應的實行雙重填報。
(4)以上處理結果(《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最后統一報醫務科備案。
2、當事科室需在2個工作日內填寫《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并上交護理部或醫療科。
(三) Ⅲ、Ⅳ級事件報告流程
報告人在5個工作日內填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并提交至護理部或醫療科。
七、獎懲
1、鼓勵自愿報告,對主動報告且積極整改者,視情節輕重可減輕或處罰。對阻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的報告者予以200~500元現金獎勵。
2、隱瞞不報經查實,視情節輕重給予50-2000元的處罰。
3、醫療科每季度對收集到的不良事件報告進行分析,公示處理結果及有關的好建議,跟蹤處理、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
4、當事人或科室在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發生后未及時上報導致事件進一步發展的;醫務部從其它途徑獲知的,雖未對患者造成人身損害,但給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的予當事人或科室相應的處理。
5、 已構成醫療事故和差錯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按《沈陽軍區總醫院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實施細則》執行。
6、對于已經進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的醫療缺陷,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將根據情況酌情減免處罰。
附件1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分類
?1 提供何種服務時發生:手術、麻醉、鎮痛、分娩、輸血、輸液、介入診療(導管)、處置、醫技檢查、口腔治療、康復治療、藥物治療、飲食、轉運、住院、門診、急診、留觀、公共服務設施、洗浴、衛生間、清掃、采集標本、計劃免疫、服務項目不明、其它
2 所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名稱:
信息傳遞錯誤
醫師判定意見
護理判定意見
醫技判定意見
口頭醫囑
書面醫囑
其它方式
口頭醫囑傳遞
書面醫囑傳遞
其它方式傳遞
其它信息與傳遞
藥品管理
藥品準備錯誤
藥品用法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靜脈注射
動脈注射
周圍靜脈滴注
中心周圍靜脈滴注
外用
口服
直腸內用藥
滴眼、滴耳、滴鼻
其它用法
調配與管理
內服藥調配與管理
外用藥調配與管理
注射藥調配與管理
血液制劑管理
其它
種類
抗腫瘤(細胞毒化)制劑
血液制劑
循環制劑
糖尿病制劑
抗菌制劑
抗癲癇制劑
鎮靜制劑
麻醉制劑
其它
輸血
輸血前檢查
放射線照射
實施輸血
手術
開顱
開胸
開腹
心臟
四肢
內窺鏡下
眼耳鼻
口腔
其它
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吸入麻醉
靜脈全身麻醉
脊髓與硬膜外麻醉
全身吸入+靜脈全身麻醉
其它
產科
經陰道分娩
剖腹產
會陰切開分娩
產鉗牽引分娩
人工流產
人工輔助生殖
其它
其它處置
血液凈化
放射線治療
核醫學治療
化學治療
康復治療
針灸按摩
其它
導管插入
中心靜脈導管插入
周圍靜脈導管插入
動脈導管插入
靜脈導管插入
支氣管導管插入
導尿管插入
胸腔導管插入
腹腔導管插入
膀胱造痿導管
血液凈化回路導管
腦室引流導管插入
其它
急救處置
氣管插管
氣管切開
心臟除顫
胸外心臟按摩
開胸心臟按摩
創傷處置
其它
診療
門診
急診
住院
健康檢查
其它
醫療設施/設備
人工呼吸機
氧氣吸入裝置
人工心肺機
主動脈反博裝置
血液凈化裝置
內窺鏡
電刀
輸血器(加壓泵)
輸液泵
注射泵
除顫裝置
心電圖儀
超聲診斷裝置
吸引裝置
電療裝置
康復治療裝置
超聲聚焦治療裝置
熱療裝置
放射線治療裝置
監護儀
床邊電解質/生化檢測裝置
血氣分析裝置
其它醫療裝置
導管/介入
中心靜脈導管
周圍靜脈導管
動脈導管
靜脈導管
心臟血管介入
肺血管內介入
神經系統血管介入
腹腔臟器血管內介入
腎臟血管內介入
四肢血管內介入
其它
口腔
口腔義齒
根管治療
口腔填充物
其它
標本采集
血標本
尿標本
便標本
痰標本
體液標本
其它標本
檢查
心電圖檢查
超聲波檢查
腦電圖檢查
負荷運動檢查
肌電圖檢查
肺功能檢查
電生理檢查
其它檢查
內窺鏡
上消化道內窺鏡
下消化道內窺鏡
呼吸道內窺鏡
尿道內窺鏡
腹腔內窺鏡
胸腔內窺鏡
關節內窺鏡
其它內窺鏡
醫學影像
X線透視
一般攝影
斷層攝影
CT
MRI
血管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
下消化道造影
泌尿系統造影
其它
功能檢查
眼科檢查
耳鼻咽喉檢查
口腔檢查
其它
檢查
普通體格檢查
核醫學檢查
糖耐量檢查
病理檢查
其它
護理
氣管內吸痰
口鼻腔吸痰
翻身
清掃床單位
測體溫
更衣
排尿
排便
康復活動
搬運、轉運
沐浴
其它
進食
經口進食
經胃管道進食
經造瘺管道進食
其它方式
其它情況
院內活動
離院不歸
輪椅
平車
患者、物品搬運
電梯
自動扶梯
放射防護
其它
診療記錄文件
醫師記錄文件
護理記錄文件
影像記錄文件
營養記錄文件
康復記錄文件
出院與隨訪記錄文件
患者知情同意記錄文件
患者授權委托記錄文件
病危、病重、死亡通知
住院病歷
門診病歷
急診病歷
留觀病歷
其它記錄文件
診療常規/指南/操作規程
有,但未執行
有,過時未更新
有,更新未培訓
未建立
其它
?
?
?
3 所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主要情況:
a)?? 信息傳遞與接受
1)?? 正確信息,傳遞與接受錯誤
2)?? 正確信息,信息傳遞與接受延遲
3)?? 正確信息,信息傳遞與接受不準確
4)?? 錯誤信息/或傳遞錯誤
5)?? 信息傳遞與接受其它錯誤形式
b)?? 治療
1)?? 患者選擇錯誤
2)?? 部位選擇錯誤
3)?? 器材選擇錯誤
4)?? 其它選擇錯誤
c)?? 方法/技術
1)?? 遺忘,未治療
2)?? 中止
3)?? 延期
4)?? 時間錯誤
5)?? 程順序錯誤
6)?? 不必要的治療
7)?? 滅菌/消毒錯誤
8)?? 體位錯誤
9)?? 其它診療錯誤
10)? 誤吸
11)? 誤咽
12)? 其它
d)?? 藥品調劑分發
1)?? 多給藥
2)?? 少給藥
3)?? 重復發藥
4)?? 配伍禁忌
5)?? 發藥時機錯誤
6)?? 拿錯處方
7)?? 其它
8)?? 用藥速度過快
9)?? 用藥速度過慢
10)? 其它用藥速度錯誤
11)? 用法/途經錯誤
12)? 取藥對象錯誤
13)? 用藥劑量錯誤
14)? 未核對藥品
15)? 其它
16)? 調劑管理
17)? 重量錯誤
18)? 規格錯誤
19)? 包裝錯誤
20)? 數量錯誤
21)? 違規調劑
22)? 其它
23)? 與說明書不一致
24)? 發藥時錯誤告知患者
25)? 過期藥品
26)? 血液制劑ABO不符合
27)? 其它錯誤
28)? 異物混入
29)? 細菌污染
30)? 混合錯誤
31)? 包裝破損
32)? 其它
33)? 裝錯藥袋
34)? 藥袋破損
35)? 藥袋說明錯誤
36)? 藥袋無說明
37)? 藥品丟失
38)? 其它調劑錯誤
e)?? 輸血
1)?? 輸血前檢驗項目未執行
2)?? 未輸入
3)?? 血型錯誤
4)?? 配型錯誤
5)?? 輸錯患者
6)?? 放射線照射錯誤
7)?? 記錄錯誤
8)?? 其它
f)?? 器械使用
1)?? 設置錯誤
2)?? 無電源
3)?? 條件設置錯誤
4)?? 故障
5)?? 修理狀態
6)?? 停止運行
7)?? 操作失控
8)?? 漏電/觸電
9)?? 未接地
10)? 未定期檢修
11)? 未行劑量檢測
12)? 違反操作規程
13)? 其它
g)?? 導管操作
1)?? 靜點滴漏/滲
2)?? 導管脫落
3)?? 導管斷裂
4)?? 連接錯誤
5)?? 未連接
6)?? 錯誤速度
7)?? 三通方向錯誤
8)?? 導管閉塞
9)?? 導管內異物
10)? 混入空氣
11)? 其它
h)?? 醫學技術檢查
1)?? 檢查人員無資質
2)?? 患者識別錯誤
3)?? 方法/技巧錯誤
4)?? 技術不熟練
5)?? 有禁忌癥
6)?? 無質量控制(室間質評、室內質控)
7)?? 使用“計量”檢測不合格設備
8)?? 標本采集時機錯誤
9)?? 標本采集儲存錯誤
10)? 采集標本破損
11)? 采集標本丟失
12)? 采集標本不合格
13)? 未抗凝
14)? 標識錯誤
15)? 部位識別錯誤
16)? 非醫師檢查申請單所要求的檢查內容
17)? 試劑管理
18)? 分析儀器/準備
19)? 檢查儀表/準備
20)? 圖像編碼錯誤
21)? 信息記錄錯誤
22)? 記錄信息丟失
23)? 計算機系統故障
24)? 結果傳遞錯誤
25)? 結果報告丟失
26)? 結果未報告
27)? 造影劑過敏反應
28)? 患者病情意外變化
29)? 無應急搶救藥械
30)? 需有醫師隨同監護而執行
31)? 未執行“危急值”報告制
32)? 其它
i)?? 基礎護理
1)?? 摔倒
2)?? 墜床
3)?? 誤吸
4)?? 誤咽
5)?? 誤食
6)?? 其它
7)?? 禁食/禁水醫囑不執行
8)?? 行動限制醫囑不執行
9)?? 其它控制醫囑不執行
10)? 約束固定無醫囑
11)? 約束固定未告知
12)? 約束固定后未做到觀察病情
13)? 其它
14)? 錯誤獲取
15)? 延遲
16)? 遺忘
17)? 行動在先,未通告
18)? 其它錯誤行動
19)? 患者自帶藥品
?? 忘服
?? 忘注射
?? 自帶藥品用完
?? 帶藥未告知醫師
?? 其它
20)? 患者自動出院
21)? 患者自行留宿院外
22)? 未告知院方的其它行動
j)?? 營養與飲食
1)?? 飲食類別錯誤
2)?? 未按醫囑用餐
3)?? 數量錯誤
4)?? 未按醫囑禁食
5)?? 未按醫囑禁水
6)?? 未按治療飲食醫囑執行
7)?? 腸道內灌注給食錯誤
8)?? 其它
k)?? 物品運送
1)?? 延遲
2)?? 遺忘
3)?? 丟失
4)?? 破損
5)?? 未按急需急送
6)?? 品種規格錯誤
7)?? 其它
l)?? 放射安全
1)?? 放射線泄漏
2)?? 放射性物品丟失
3)?? 未行防護
4)?? 誤照射
5)?? 其它
m)?? 診療記錄
1)?? 診療記錄丟失
2)?? 應記錄而未記錄
3)?? 記錄內容失實
4)?? 涂改記錄內容
5)?? 無資質人員書寫記錄
6)?? 其它
n)?? 知情同意
1)?? 知情告知不準確
2)?? 未行知情告知
3)?? 未告知先簽字同意
4)?? 告知與書面記錄不一致
5)?? 未行簽字同意
6)?? 其它
o)?? 設備設施
1)?? 停止運行
2)?? 故障
3)?? 損壞
4)?? 違規操作
5)?? 其它
? 4 與當事人可能相關的因素:
?
確認
確認不認真
確認錯誤
沒有執行確認程序
其它
觀察
觀察不仔細
沒有進行觀察
其它
診斷/判斷
經驗不足
判斷有誤
未執行診療常規
其它
知識/經驗
知識儲備不足
應用知識有誤
應急經驗不足
其它
技能/處置
技術不成熟
技術應用有誤
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技術
未執行技術操作常規
無技術操作常規
非授權技術
不具備資質
其它
報告/匯報
錯誤報告
報告不準確
未報告
報告時機不當
其它
身體狀態
睡眠不足
體力不足
連續夜間加班
服用鎮靜劑
患病
其它
心理狀態
過度緊張
恐懼
同事間不和/糾紛
思想不集中
工作壓力過大
家庭不和
無意識
受到威嚇
其它
人員配合/協調
醫師與護理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醫師與醫技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醫師與管理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醫師與后勤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醫師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護士與后勤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護士與醫技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護士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醫技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口腔與其它人員之間配合/協調有誤
其它
病歷等記錄
字跡不清
識別與判定有誤
字母大小寫不一致
縮寫符號全院不統一
記錄方法不統一
格式不統一
記錄遺漏
錯誤記錄
記錄者不具備資格
其它
類似/類同
患者外觀相似、姓名、年齡相同
藥品外觀、名稱、縮寫、讀音相似
其它類似/類同
服務狀態
當班
工作超負荷
服務中斷
夜間值班
非當班
非本崗位
脫離崗位
臨時替班
其它
環境狀態
常規工作環境
自然災害狀態
緊急狀態
突發事件
停電
停氣
低暗照明
床邊搶救/操作
就地搶救/操作
其它
醫療設備器材
不合格產品
發生故障
耗材規格不一致
配置錯誤
供品數量不足
配發錯誤
錯誤操作
氣并錯混誤用
其它
藥品
藥品容器/包裝類同
藥品外觀類同
藥品縮寫類同
藥品名稱類同
藥品配發錯誤
藥品劑量錯誤
藥品不良反應
藥品管理錯誤
未進行核對
未告知用法
非批準藥品
自制制劑
配伍禁忌
藥品說明書錯誤
超常規劑量
其它
輔助用品
不合格產品
發生故障
耗材規格不一致
配置錯誤
供品數量不足
配發錯誤
錯誤操作
其它
環境設備/器材
管理系統錯誤
電氣系統
空調系統
升降電梯
自動扶梯
清潔衛生
通訊系統
消防系統
應急照明
中心氣體供應系統
中心負壓吸引系統
避雷系統
接地不良
建筑
其它
教育與培訓
繼續教育與培訓不足
未接受過繼續教育與培訓
技能操作訓練不足
未接受過技能訓練
其它
患者與家屬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工作不規范
未進行知情同意工作
患者與家屬理解錯誤
知情同意對象錯誤
進行告知人不具備資質
其它
附件2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表
﹡報告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 事件發生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A.患者資料 ﹡
1.性別: 男 女
2.年齡:
3.職別:
4.診療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5.臨床診斷:
6.在場相關人員或相關科室:
B.不良事件情況 ﹡
7.事件發生場所: 急診 門診 住院部 醫技部門 行政后勤部門 其它
8.不良后果: 無 有 (請寫出)_________________
9. 事件經過(可另加附頁):
C.不良事件類別 ﹡
信息傳遞錯誤事件:醫師、護理、醫技判定意見錯誤、醫囑錯誤(口頭及書面)、其它傳遞方式錯誤
治療錯誤事件:患者、部位、器材、劑量等選擇錯誤;不認真查對事件
方法/技術錯誤事件:遺忘、未治療、延期、時間或程序錯誤、不必要的治療、滅菌/消毒錯誤、體位錯誤等
藥物調劑分發錯誤事件:醫囑、處方、給藥、調劑等不良事件
輸血事件:醫囑、備血、傳送及輸血不當引起的不良事件
設備器械使用事件:設備故障或使用不當導致的不良事件
導管操作事件:靜點滴漏/滲、導管脫落/斷裂/堵塞、連接錯誤等
醫療技術檢查事件:檢查人員無資質、標本丟失或弄錯標本、試劑管理、醫療信息溝通錯誤;遲報、漏報、錯報結果等
基礎護理事件:如摔倒、墜床、誤吸、誤咽、未按醫囑執行禁食/禁水、無約束固定、燒燙傷事件等
?營養與飲食事件: 如飲食類別錯誤、未按醫囑用餐或禁食等
?物品運送事件:如延遲、遺忘、丟失、破損、未按急需急送、品種規格錯誤等
?放射安全事件:如放射線泄露、放射性物品丟失、未行防護、誤照射等
?診療記錄事件:包括診療記錄丟失、未按要求記錄、記錄內容失實或涂改、無資質人員書寫記錄等
?知情同意事件:如知情告知不準確、未行知情告知、未告知先簽字同意、告知與書面記錄不一致、未行簽字同意等
?非預期事件:非預期重返ICU或延長住院時間。
醫護安全事件:包括針刺、銳器刺傷、接觸化療藥、傳染病等導致損害的不良事件;
不作為事件:醫療護理工作中已發現問題,但未及時處理及匯報,導致的不良后果加重等事件
?其它事件:非上列之異常事件。
D.不良事件的等級 ﹡
Ⅰ級事件 Ⅱ級事件 Ⅲ級事件 Ⅳ級事件
E.事件發生后及時處理與分析 ﹡
導致事件的可能原因:
事件處理情況(提供補救措施或改善建議):
F. 不良事件評價(主管部門填寫)
主管部門意見陳述:
G.持續改進措施 (主管部門或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填寫)
H.選擇性填寫項目 (Ⅰ、Ⅱ級事件必填 ﹡,Ⅲ、Ⅳ級事件建議填寫)
報告人: 醫師 技師 護理人員 其他
當事人的類別: 本院 進修生 研究生 學生 不詳
職稱: 高級 中級 初級 士級
報告人簽名: 科室: 聯系電話: Email:
1、不良事件定義(medical adverse event)是指在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院運行過程中, 任何可能影響病人的診療結果、 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包括可預防的和不可預防的兩種。
2、報告范圍:凡在醫院內發生的或在院外轉運病人時發生的不良事件均屬主動報告的范圍。
3、Ⅰ級事件(警告事件):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
4、Ⅱ級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機體與功能損害。
5、Ⅲ級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雖然發生的錯誤事實,但未給病人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有輕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
6、Ⅳ級事件(隱患事件):由于及時發現錯誤,但未形成事實。
7、﹡為必填項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