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指南中小班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指南中小班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2篇
幼兒園幼兒發展評估表(大班)
幼兒姓名:
一、健康
二、科學
三、社會性
四、語言
五、藝術
(注: 等級一欄:“★”為表現優秀,“△”為表現良好 ,“○”為表現一般)
幼兒園幼兒發展評估表(中班)
班級: 幼兒姓名:
一、健康
二、科學
三、社會性
四、語言
五、藝術
(注: 等級一欄:“★”為表現優秀,“△”為表現良好 ,“○”為表現一般)
幼兒園幼兒發展評估表(小班)
班級: 幼兒姓名:
一、健康
二、科學
三、社會性
四、語言
五、藝術
(注: 等級一欄:“★”為表現優秀,“△”為表現良好 ,“○”為表現一般)
淺談在一日活動中促進小班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策略
常言道“十指連心”, 可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凝聚全家人的希望與寄托進入幼兒園時,在形形色色的多媒體刺激下能說會道、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開闊眼界、在萬般寵愛下較重跋扈的孩子們,唯獨小手變得越來越不靈巧,在幼兒園里顯得那么的焦慮。小班的孩子哭鬧著不會穿鞋、不會提褲子、不會扣紐扣、不會用勺子。那么多的“不會”制約著他們在園生活的許多活動,聰明伶俐的孩子開始變得煩躁不安,他們不自信了。近來,專家們研究發現手指的運動與大腦皮層的活躍緊密相連,換句話說精細動作的發展能促進人體大腦的健全、智力的增強,多運用雙手無疑是在為大腦做體操。新《指南》中又指出:在引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的同時,要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其手的動作靈活協調,發展相應精細動作。那么,何為精細動作呢?“精細動作即小肌肉動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組成的隨意動作,一系列小肌肉動作就構成了協調的小肌肉運動技能”。面對人體動作發展規律,精細動作是最后發展的動作,它需要專門的控制與訓練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與運用。良好的操作能力是人們生活必備的基本要素,是學習各種技能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小班階段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互動中充分探討手的奧秘,激發手的熱愛
在日常的教學跟蹤中發現,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對自己的雙手并不了解,這個看似最熟悉的器官,盡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正確認識自己的雙手,了解手部構造,成了我們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1.教師利用自身權威引領孩子關注自己的雙手。
教師作為教學載體,首先要提高自身對雙手的認識,多方查閱準確資料,從手的構造、各部分名稱、作用等方面全面、細致的了解相關知識。經常在孩子們面前展示自己的雙手才能,教師用自己的手與孩子的手經常接觸,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小手,從而激發孩子使用小手的愿望。要善于發現孩子中良好的現象,樹立榜樣作用,讓孩子對自己的雙手產生興趣。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專門安排“認識小手”的活動,讓孩子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認識手、運用手,了解手的作用;也可讓孩子試著不用手來移動物品,比較前后兩者對自己活動的影響,從而關注自己的雙手。當老師在孩子面前展示彈奏樂曲、挑線板、畫畫、剪窗花、插花片等活動時,都會吸引孩子的目光,引來他們專注的眼神。漸漸地,在潛移默化下,孩子們也會試著使用小手,感受精細動作練習對其生活、學習的幫助。
2.在課程中集中編排認識小手的教學活動。
孩子在老師們專門組織的教學活動中認識了自己的雙手,真實的感受到手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在模仿中試著運用小手,練習精細動作的發展,并不排斥。例如:同樣在“認識小手”的活動中,孩子們觀察到手上的指甲、紋路、關節,發現手部各項運動靠關節的帶動而產生;在不同的水環境中產生不同的感覺,區辨冷熱水;通過觸摸感受周圍環境,從而喜歡上自己的雙手。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再為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小手而懊惱、哭鬧。他們從老師與榜樣的示范與介紹中清楚的得知小手的動作只有通過自己不斷的練習才能隨心所欲、操作靈活。教師可在小班課程中集中編排連續多次的關于認識小手的集體教學活動,利用兒歌、科學認知、勞動等方式,通過一段時間的專門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只有清楚地認識了自己的小手,才能愛自己的雙手,就會在樂意使用自己雙手的同時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因此,幫助孩子樹立小手是我們的朋友的觀念,學習保護小手的方法也十分重要。讓孩子們在探討中摸索保護手的方法與作用,愛惜雙手,不咬指甲、勤洗手、涂抹護手霜、不摸刺激性物體、盡量不讓手受傷、做手指操等方法,愛惜自己的雙手。
二、在一日活動中利用多樣化游戲,增加練習密度
為了激發孩子練習使用小手的興趣、訓練其精細動作的周密發展,教師要選用多種方式,結合游戲的形式進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以確保克服練習疲憊心理,從而產生焦慮情緒。
1.手指游戲帶給孩子隨機的手部運動,豐富生活等待環節。
手指游戲作為手部精細動作訓練的活動,其最大的特點是隨機性,便于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不需要華麗而復雜的準備,它以其獨特的韻律、節奏深得孩子的喜愛。既豐富了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過渡環節,又達到促進手指肌肉控制力,一箭雙雕。那么,什么是手指游戲呢?所謂“手指游戲即一種一邊念誦兒歌或者韻律,一邊協調雙,手動作變化的游戲。玩手指游戲的時候我們手做動作、口念兒歌、眼做協調,全身的能動系統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感覺統合能力、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得到了訓練”。更重要的是,精細動作在此之中逐步提高,由于它的簡短方便,常可作為小班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來使用。這樣,既有效的利用了孩子們之間的速度差,避免了時間的隱形浪費,又在不經意間使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鍛煉,使精細動作得到發展。內容由淺至深,由易入難,速度由慢到快,都是很好的訓練機會。例如:小班初期可以玩“點手指”的游戲,根據歌詞內容逐個按順序碰點雙手手指;到了小班中期可以玩“手指變變變”的游戲,雙手手指根據指令提示同時伸出,做相應動作,不分先后;小班后期可以玩雙手動作不同的簡單游戲,“鱷魚抓小猴”的游戲就非常適合。根據游戲的難易程度不斷編排、充實更新手指游戲的內容,成為孩子每天接觸的小游戲,一舉兩得。
2.美工游戲帶給孩子獨特的手部練習,審美情趣不斷提升。
實踐中,發現小班孩子對繪畫活動普遍不敢興趣,究其原因,就是在繪畫的過程中,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小手自如的勾畫簡單的線條,總要將顏色涂到線外,完成后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常有把畫紙揉搓掉或藏起來的現象,只有當老師再來單獨指導時才表現出略微的自信。就連繪畫活動都是如此,更不用說折紙、剪紙了,總有孩子在老師講解時就不安的提出“我不會”,“老師幫幫忙”的請求,這都是受到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制約的影響。
幼兒園美術活動與雙手的精細動作密不可分,無論是繪畫、折紙、還是剪紙活動都需要小肌肉動作的精密配合,這是小班孩子學習中出現的一道坎。其作用大到使用剪刀自如的根據意愿剪紙,小到握緊一支蠟筆,都需要精細動作的支持與配合才能順利的完成。因此,教師們不能小看小班美工活動的作用,從握筆開始,逐漸訓練孩子手部力量,促使他們完成各小肌肉的靈活性、協作性。將畫、折、剪、貼等動作結合在同一內容中完成,變換著的內容使孩子更能出成果,有利于激發孩子練習的積極性,不同水平的孩子不同對待,單位時間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發展。例如,在“春天”主題下的美工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水平先讓孩子自由涂鴉花草,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彩紙折四瓣花,最后剪去尖角黏貼成花園,如遇使用剪刀不暢的孩子可以允許他們用手撕的方式撕成小花。不同的要求對待了不同能力的孩子,使他們的精細動作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而同一內容的重復練習則要以區域游戲的形式開展更為合適。
3.區域游戲帶給孩子自主的手部游戲,低密度結構得人心。
區域游戲往往是孩子在園最開心的活動,它以其低密度結構深得孩子喜愛,在區域中進行游戲是孩子們最放松的狀態,他們無憂無慮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練習、游戲。這時,將一些可以訓練精細動作發展的游戲放入其中,讓孩子按需練習,可克服緊張情緒,激發孩子根據個人能力有選擇性的主動使用小手的愿望,訓練手部精細動作。如扣紐扣、用小勺喂娃娃吃飯、做面條、串項鏈、夾豆豆、轉瓶蓋等活動對小班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每天讓孩子充實到區域游戲中,放松身心,自主游戲,同時達到訓練手部肌肉的作用,讓孩子樂意學、主動學。我們的孩子在一次次的練習中獲得經驗,在教師們一次次的鼓勵中樹立自信,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獲得成功!
三、在材料與要求的遞增過程中,逐步提升難度
如果說以上活動是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訓練幼兒精細動作的基礎,那么,如何使這些活動能持之以恒的開展,不失興趣,則是筆者闡述的另一策略。幼兒對任何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尤其是小班孩子,這一特點顯得更為明顯,教師應抓住孩子的這一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各項促進小肌肉活動的精髓,從提供材料難度、提高操作要求等角度來始終保持孩子的新鮮感。例如,在剪紙活動中,不同難度的操作材料層層提供,伴隨各層的要求也就逐步提升。
第一階段
剪橘子皮
學習使用剪刀,可隨意拉扯的剪破橘子皮
第二階段
剪香蕉皮
繼續學習使用剪刀,能剪下塊狀香蕉皮
第三階段
剪橘子皮
學習圍繞中心點剪條狀橘子皮,成為一朵小花
第四階段
剪各種水果的皮
能自如的剪成條狀和塊狀,喜歡用剪刀
第五階段
剪較硬的紙片
練習剪直線、弧線
第六階段
剪正常的白紙
練習剪直線、弧線,要剪得光滑
第七階段
圍繞物體沿邊剪紙
剪破圖書,沿邊剪圖形
第八階段
剪較薄的紙片
不撕壞紙張,自如的使用剪刀
幼兒手部靈活性的發展,是伴隨他們在園一日生活所展開的,無論是集體教學活動還是自主活動都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良好的奠基是迅速發展的關鍵,只有一步步走扎實,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讓孩子更樂意使用雙手、更自信。
四、在親子游戲中轉變陳舊觀念,學會逐漸放手
當然,對于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練習,單靠幼兒園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家長的配合來支撐。孩子不愛用雙手的習慣是家長盲目的寵愛而至,只有幫助家長轉變現有觀念,才能真正幫助我們的寶貝自如的使用雙手,獲得一雙靈巧的小手。就是家長們害怕孩子在使用剪刀時發生危險,從而剝奪了他們使用剪刀的權利;害怕孩子吃飯慢、飯粒掉得滿地都是,從而剝奪了他們與生俱來的覓食的能力;害怕他們自己穿衣服動作慢后感冒,從而剝奪他們自己練習穿脫衣褲的本能。漸漸地,孩子們小手的功能開始退化了,變得遲鈍了,遇到困難開始只會用哭鼻子的方式解決了。作為小班的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這點,加強與家長間的交流、溝通,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教養方式。其中,親子游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師應指導家長學會有選擇的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游戲,并提供最佳游戲方案。例如:和媽媽一起理菜、剝豆豆、勞動、做手工、搭積木等活動都能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同時又增進了親子感情。在理菜的過程中,孩子和媽媽一起為菜寶寶一層一層的剝下綠衣服,需要雙手用力抓握、緊密配合才能達到目的。尤其是在剝豆豆的時,最考驗孩子手指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在幼兒園無法達到保證每位孩子都有在老師指導下單獨練習的機會,可爸爸媽媽卻給予其最佳練習時機,能全程關注并協助其順利完成,為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提供充足練習機會,保證興趣所在,還能讓孩子及時體驗勞動成果的味道、品嘗自己整理的菜和剝好的豆豆,對其樂意接受精細動作的練習提供保障。鼓勵家長轉變陳舊觀念,每天在百忙中抽空與孩子一起游戲,關注孩子的情緒、學會放手,還孩子一片純凈的天空,在生活中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
推薦訪問: 小班 規律 幼兒上一篇:愛國愛校愛家主題班會集合5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