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關于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五篇】

| 瀏覽次數:

《問題》(英文名為:Emerson)是美國愛默生在1998年創作的詩歌,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5篇

【篇一】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

331、1942年5月,八路軍副參謀長______在指揮八路軍總部進行反“掃蕩”戰斗時,不幸中彈,壯烈殉國。( A )

  A、左權 B、朱瑞 C、黃公略 D、劉志丹

332、“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來在______后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控訴和回擊。(C )

  A、七七事變 B、八一三事變 C、皖南事變 D、五二血案

333、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雙方舉行了最高級別談判,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______。(C )

  A、停戰談判 B、南京談判 C、重慶談判 D、北京談判

334、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______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向全黨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 D )

  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335、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19日以______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 B )

  A、朱德 B、彭德懷 C、賀龍 D、劉伯承

336、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通過了______,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確定下來。( A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C、《中國共產黨黨章》

D、《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337、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______,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B )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B、《論十大關系》

C、《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D、《論人民民主專政》

338、___B___年,我國成功地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 B )

  A、1960 B、1964 C、1971 D、1973

339、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飛機倉皇出逃,在______機毀人亡。“九一三”事件標志著林彪反革命集團徹底覆滅。( D )

  A、貝加爾湖 B、鄂爾多斯 C、呼倫貝爾 D、溫都爾汗

340、1971年10月25日,第______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益。( B )

  A、25 B、26 C、27 D、28

341、“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針對“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全黨開展了______。( A )

  A、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B、要不要改革開放的討論

  C、如何評價毛澤東的討論 D、轉移工作重心的討論

342、標志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重要會議是______。( A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八大

C、黨的九屆二中全會 D、黨的十二大

343、______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科學命題。( D )

  A、江澤民 B、葉劍英 C、胡耀邦 D、鄧小平

344、中國共產黨第______次全國代表大會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B )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五

345、______運動的爆發是掀起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重大歷史事件。( C)

A、八?二三  B、一二?九   C、五?四   D、八?一三

346、1956年9月15至27日黨的八大在北京舉行,這次大會明確了國內主要矛盾是______。( C )

A.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C.落后的經濟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

D.人民群眾內部矛盾

347、______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A )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348、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最終取得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在______。( A )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8月8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9年7月26日

349、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______革命已經取得基本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B )

A.舊民主主義 B.新民主主義 C.社會主義 D.民族主義

350、______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紅軍主力8萬余人,從江西瑞金等地出發,開始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D )

A.1931 B.1932 C.1933 D.1934

351、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為大舉侵華而蓄謀制造了______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C )

A.九·一八 B.一·二八 C.盧溝橋 D.八·一三

352、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標志是1927年汪精衛發動______。( D )

A.中山艦事件 B.整理黨務決議案

C.四·一二政變 D.七·一五政變

353、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______兩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 B )

A.張治中 B.楊虎城 C.馮玉祥 D.李宗仁

354、______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 B )

A.1969 B.1970 C.1971 D.1973

355、在國家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黨中央確定集中主要力量發展______,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A )

A.重工業 B.輕工業 C.農業 D.軍事工業

357、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獲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位居金牌榜第______位。( A)

A.1 B.2 C.3 D.4

358、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建立的第一個根據地是______。( D )

A.晉綏根據地 B.晉魯豫根據地

C.蘇南根據地 D.晉察冀根據地

359、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初期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______。( A )

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恢復國民經濟

C.進行現代化建設 D.鎮壓反革命

360、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政策是______。( B )

A.沒收 B.和平贖買 C.國家資本主義 D.公私合營

361、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______。( B )

A黨的六屆六中全會 B黨的七大 C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362、______年12月11目,經過長達15年的努力,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B )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363、______年,中國許多地方發生非典疫情,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展開了抗擊“非典”的斗爭,并取得了重大勝利。( C )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364、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達成《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獲得到和平解放。( C )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365、粉碎“四人幫”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廢棄的學校招生考試制度。______年冬,全國高等學校重新開始通過統一考試招收新生。(B )

A.1976 B.1977 C.1978 D.1979

366、1927年8月,黨在八七會議上確定了______的方針。(B )

A.建立革命軍隊 B.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

C.創建革命根據地 D.組織城市工人斗爭

367、新中國成立后確立的______制度,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D )

A.聯邦制 B.邦聯制 C.一國兩制 D.民族區域自治

368、從______年起,我國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C )

A.1949 B.1952 C.1953 D.1956

369、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______,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御、相持、反攻三個階段。( A )

A《論持久戰》

B《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C《中國的特點和革命戰爭》

370、“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摘錄自毛澤東的______。( A )

A、《反對本本主義》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實踐論》 D、《矛盾論》

371、中國共產黨人建立蘇維埃政權的首次嘗試出現在______。(C )

A 南昌起義; B 秋收會議; C 廣州起義;

D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37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實行的政權形式是______。( B )

A.聯合政府 B.“三三制”政權

C.共產黨一黨執政 D.國共合作政府

373、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的土地分配辦法是______。( A )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按階級成分分配土地;

C 按實際勞動力分配土地; D 按各地情況采取不同標準分地

374、1921年9月爆發的______農民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最早的農民運動。(A )

A、廣東海陸豐 B、湖南岳北 C、浙江蕭山衙前

375、1951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一場______的“三反”運動。( A )

A、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 

B、反對驕傲自滿、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 

C、反對行賄、反對偷盜國家財產、反對官僚主義

376、1942年的整風運動為爭取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主要是因為______。(D )

A 徹底糾正了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B 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C 確立的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D 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錯誤

377、同《論十大關系》的討論相聯系,1956年4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還提出在文化工作中實行______的方針。( A )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B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C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378、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作風是______。( A )

A、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B、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

C、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民主集中制

379、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______。( A )

A、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

B、如何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

C、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380、建國初期從根本上穩定物價,做到國家財政收支和市場物資供求基本平衡的重大措施是______。( A )

A、打擊投機資本 B、統一全國財經工作 C、城市工商業調整

381、1928年6月在莫斯科舉行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第______次全國代表大會。(D )

A.三 B.四 C.五 D.六

382、以下幾位英雄人物中,______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英勇就義的。( D )

A、毛岸英 B、黃繼光 C、董存瑞 D、楊靖宇

383、______,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D )

A、1934年1月   B、1928年6月

C、1930年3月   D、1931年11月

384、毛澤東對上海的______給予高度評價,稱其意義“不亞于淮海戰役”。( A )

A.平抑“二白一黑”風波 B.解放初期的社會改造

C.解放上海 D.三次工業改組

385、1946年8月,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中提到______。( A )

A、“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B、“將革命進行到底”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386、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______的政治報告。( C)

A《論解放區戰場》   B《論統一戰線》   C《論聯合政府》

387、明確規定日本侵占中國的領土,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地必須歸還中國的文件是______。( C )

A《凡爾賽和約》  B《九國公約》  C《開羅宣言》

388、1925年爆發的______,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初步積累了領導反帝斗爭的經驗,從而認識到無產階級是反帝斗爭的中堅力量。( C )

A、安源路礦大罷工 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 C、五卅運動

389、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領導人是______。(B )

A、彭德懷、項英 B、項英、陳毅 C、張國燾、陳毅

390、民歌《南泥灣》是對1942年陜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______開發南泥灣,使之成為“陜北好江南”的生動寫照。(C )

A、第三八五旅 B、第三五八旅 C、第三五九旅

391、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______,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正確的結論,標志著整風運動結束。( A )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關于糾正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中錯誤傾向的決議》

C、《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

392、1952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五反”是指反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______。( B )

A、弄虛作假 B、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C、假冒偽劣

39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______。(C )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共發表《抗日救國同胞書》

C國民黨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394、1981年6月27日至29日,______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B )

A、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一屆七中全會

395、“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是______提出的。( B )

A、鄧小平  B、毛澤東  C、周恩來  D、劉少奇

396、延安整風運動的中心內容是______。( A )

A、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

B、反關門主義、投降主義、宗派主義

C、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關門主義

397、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是黨的______全會作出的。( C )

A、七屆四中 B、七屆五中 C、七屆二中 D、七屆三中

39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頒布了由中共中央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在占全國人口大多數的新解放區農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A )

A、《土地改革法》    B、《農業合作法》

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人民公社法》

399、中蘇關系的回暖期在______。( A )

A、1949年到1959年 B、1969年到1978年

C、1979年到1989年

400、常香玉捐獻“常香玉號”戰斗機給______中的“最可愛的人”。 (C )

A、抗日戰爭 B、解放戰爭 C、抗美援朝

【篇二】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

時間 重大事件

1839年 林則徐在廣州禁煙。6月在虎門海灘銷煙。英國政府決定發動侵略中國戰爭。

1840年 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從廣州轉攻廈門,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2年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1843年 英國強迫清攻府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洪秀全和馮云山到廣西山區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先后參加拜上帝教,成為領導骨干。

1851年 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 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4月,發動北伐與西征。

1855年 捻黨在雉河集會盟,推張樂行為盟主,開始有統一的指揮和領導。捻軍成為太平天國在北方的友軍。

1856年 秋,“天京事變”發生。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58年 沙俄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愛琿條約》。

英法聯軍占領天津。俄、英、法、美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1859年 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換條約文本,蓄意挑釁,炮轟大沽口。中國守軍開炮還擊,擊沉擊毀敵艦十多只,英海軍司令受重傷。

1860年 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1861年 11月,那拉氏發動政變(史稱“辛酉政變”或“北京政變”)。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創設安慶軍械所。它是洋務派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

1862年 陳玉成在安慶防御戰中犧牲。李秀成率軍進攻上海,同中外反動軍隊激戰。曾國藩統率反動武裝,在外國侵略者配合下圍攻天京。太平天國軍民進行天京保衛戰。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一、1894年 7月,日軍突然襲擊在牙山附近的中國運輸船和駐軍,挑起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左寶貴在平壤戰役犧牲。在黃海戰役中,鄧世昌、林永升等犧牲。日軍侵入遼東半島,東北人民英勇抗敵,保衛國土。

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1895年 在威海衛戰役中,北洋海軍覆滅。清政府向日本求和,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徐驤領導的臺灣義軍和劉永福配合,抗擊日軍。

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

1897年 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嚴重。

嚴復譯述的《天演論》在《國聞報》上定期發表。

1898年 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任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接著又派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等人參預變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稱“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1899年 秋,山東平原縣義和團在朱紅燈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

美國提出侵略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1900年 夏,在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下,其他各地也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浪潮。6月,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義和團在廊坊、老龍頭車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擊八國聯軍,圍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和西什庫教堂,在北侖配合清軍阻擊八國聯軍。

沙俄出兵侵略我國東北,制造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1901年 9月,《辛丑條約》簽訂。

1902年 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在《蘇報》上發表。

1903年 鄒容著《革命軍》,章炳麟為《革命軍》作序。

1904年 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成立。陳天華著《猛回頭》和《警世鐘》。

1905年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提出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創辦了《民報》。

1906年 革命黨在萍鄉、醴陵、瀏陽起義,安源礦工六千人參加斗爭,最終失敗。

1907年 孫中山領導潮州、惠州、欽州、廉州和鎮南關起義,旋敗。徐錫麟在安徽起義,失敗被害。秋瑾準備在浙江響應,被捕慷慨就義。

1911年 4月,孫中山和黃興發動廣州起義,失敗。5月,保路運動爆發。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首先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1912年 元旦,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成立臨時參議院,不久,頒布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月,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宋教仁等準備組織責任內閣,以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1913年 3月,袁世凱派人在上海火車站殺害了宋教仁。7月,爆發“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權力進一步擴大。

1915年 1月,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12月,袁世凱當上了中華帝國皇帝,改年號為“洪憲”。蔡鍔在云南起義,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掀起新文化運動。

1916年 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黎元洪繼任總統。總理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權。

法國強占天津老西開,以擴大法租界。天津工人首先起來反抗,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粉碎了法國侵占老西開的陰謀。

李大釗發表《青春》一文,號召青年追求進步,勇敢地創造青春的中國和世界。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段祺瑞下令對德宣戰,宣布不再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運動。

1918年 魯迅發表《狂人日記》,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吃人的舊社會。

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熱情歌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時期 時間 重大事件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和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1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爆發

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罷工

1920年夏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澤東在湖南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1月-3月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 中共“二大”召開

9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6月 中共“三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罷工

1926年3月 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

5月 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

7月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1927年1月 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

第 二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第 二 次 國 內 革 命 戰爭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

9月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

12月11日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0年3月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三次反革命“圍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

3月 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

1933年春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1934年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召開

2月 東北抗日聯軍建立

10月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陜北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爆發

12月 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

10月 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12月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抗 日 戰 爭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938年春 臺兒莊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采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蕩”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6月-7月 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第 三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28日-

10月10日 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0月中下旬 上黨、邯鄲戰役,粉碎國民黨的局部進攻

12月 昆明學生發動“一二?一”愛國運動

1946年1月10日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

政協會議開幕

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2月 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1947年2月28日 臺灣人民舉行“二?二八”起義

3月-7月 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5月 全國學生發動“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6月30日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7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0月 《中國億解放軍宣言》發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1948年9月-11月 遼沈戰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戰役

12月- 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而進軍令,解放軍渡江作戰

4月23日 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篇三】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

一、中共成立重大會議

1、 “一大”召開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舉行。最后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進行。毛澤東、董必武等13人參加,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列席了會議。

“一大”內容

①通過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

②黨的目標是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③確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④選舉了黨的中原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李達和張國燾分管宣傳和組織。

2、中共“二大”召開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心任務是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①基礎:認識

a.中國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革命的性質是民 主主義革命。

b.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

②內容: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的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中共“三大”

主要內容

⑴召開:

1923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 命統一戰線。

⑵主要內容:

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把國民黨改組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

4、八七會議

①召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

②內容:

a.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工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秋收時發動武裝起義。

b.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思想

⑴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⑵制定了憲法大綱,定都瑞金。

⑶選舉毛澤東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朱德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5、遵義會議

⑴召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⑵內容:

①集中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③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6、瓦窯堡會議

1935年底召開,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③《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7、中共七大的召開

⑴時間、地點:1945年春,延安。

⑵內容:

①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報告。

②黨的任務: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

③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毛澤東思想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8、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⑴召開:1949年春,河北平山縣西柏坡。

⑵毛澤東的報告:

①指出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以恢復發展生產為中心。

②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

③規定革命勝利后的基本政策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

④告誡全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

⑴時間、地點:

1949年9月,北平。

⑵代表:

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軍、各人民團體、各地區、各民族和華僑代表。

⑶中心議題:

討論新中國的成立。

⑷決議內容:

①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通過了《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a.內容:新中國為人民民主主義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b.性質:臨時憲法。

③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

④決定首都北京、國旗——五星紅旗、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9、七千人大會

①時間:1962年初。

②主要內容:

a.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

b.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帶頭作自我批評。

c.為“反右傾”運動中被錯誤批判的大多數人平反

1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⑴召開:1978年底,北京。

⑵內容:

①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②高度評價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③全會果斷地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

④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⑤決定撥亂反正,審查和解決黨內重大冤假錯案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

11、中共十四大

⑴召開:1992年。

⑵內容:

①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②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③高度評價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指出鄧小平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12、中共十五大

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次大會,大會確定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被命名為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13、中共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把“三個代表”思想寫進黨章,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二、中共及新中國的重要會議

(一)民主革命時期的會議(1921-1949年)

1.中共成立初的三次代表大會:(1921-1923年)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通過了中共的第一個黨綱,選舉了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即最低革命綱領。

(3)中共“三大”:1923年在廣州召開,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但沒有提出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

2、第二次國民革命時期(1927-1937年,即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1)“八七”會議:1927年在漢口召開,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2)遵義會議:1935年1月召開,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黨中央的領導,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3)瓦窯堡會議:1935年12月召開,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3.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

(1)洛川會議:1937年秋召開,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為抗戰勝利和民主革命的勝利作了重要準備。

4.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即第三次國民革命時期)

(1)全國土地會議:1947年召開,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2)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思想準備,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討論新中國成立的問題。

(二)建國后召開的會議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議:1949年10月1日召開,會上國家領導人宣布就職;會議決定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以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2)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在北京舉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召開,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的總任務和經濟建設方針。

(2)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在北京召開,提出了忽視客觀規律的總路線,推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3)北戴河會議:1958年8月召開,這次會議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推向了高潮。

(4)廬山會議:1959年召開,錯誤地開展了對彭德懷等人的斗爭,使“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

(5)八屆八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決議》。

(6)七千人大會:1962年初在北京召開,是建國以來人數最多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初步糾正了“反右傾”運動的錯誤。

3.“文革”時期(1966-1976年)

(1)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與八屆十一中全會:1966年夏在北京召開,標志著毛澤東對“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2)八屆十二中全會:江青反革命集團將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造成黨內歷史上最大冤案。

(3)中共“九大”:1969年在北京召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4)九屆二中全會:1970年夏在廬山召開,削弱了林彪集團的權勢。

4.徘徊時期 1976-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1978年初召開,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5.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后)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確定了新的指導方針,作出了工作重點轉移的戰略決策,制定了改革和開放的重大政策,糾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錯案,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開始形成。

(2)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召開,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國以來的歷史,包括重大歷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進行了全面總結和客觀的評價,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3)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召開,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4)中共“十三大”:1987年在北京召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規劃了現代化建設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藍圖。

(5)中共“十四大”:1992年在北京召開,確定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明確了邁向新世紀的航程。

(6)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開,江澤民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

(7)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召開,全會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要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8)“十七大”: 在2007年10月15日召開。

(三) 標志黨的工作重心三次轉移的會議

1.1927年的“八七”會議,標志著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了農村。

2.1949年的七屆二中全會,標志著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

3.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黨和國家的重心由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三、中共歷程

(一)民主革命時期的會議

①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通過了中共的第一個黨綱,選舉了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②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③杭州特別會議:1922年在杭州召開,討論了兩黨合作問題。

④中共“三大”:1923年在廣州召開,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但沒有提出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

⑤“八七”會議:1927年在漢口召開,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⑥遵義會議:1935年1月召開,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黨中央的領導,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⑦瓦窯堡會議:1935年12月召開,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⑧洛川會議:1937年秋召開,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

⑨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為抗戰勝利和民主革命的勝利作了重要準備。

⑩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思想準備,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二)建國后召開的會議

①七屆三中全會:1950年6月在北京召開,為建國初期黨的工作規定了明確的策略路線和行動綱領。

②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召開,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的總任務和經濟建設方針。

③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在北京召開,提出了忽視客觀規律的總路線,推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④廬山會議:1959年召開,錯誤地開展了對彭德懷等人的斗爭,使“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

⑤七千人大會:1962年初在北京召開,是建國以來人數最多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初步糾正了“反右傾”運動的錯誤。

⑥八屆十一中全會:1966年夏在北京召開,標志著毛澤東對“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⑦“九大”:1969年在北京召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⑧九屆二中全會:1970年夏在廬山召開,削弱了林彪集團的權勢。

⑨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確定了新的指導方針,作出了工作重點轉移的戰略決策,制定了改革和開放的重大政策,糾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錯案,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開始形成。

⑩十三大:1987年在北京召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規劃了現代化建設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藍圖。

⑾十三屆四中全會:清算了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

⑿十四大:1992年在北京召開,確定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明確了邁向新世紀的航程。

(三)標志黨的工作重心三次轉移的會議

1927年的“八七”會議,標志著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了農村。1949年的七屆二中全會,標志著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黨和國家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篇四】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

重大事件對股價變動的影響

——深圳雷曼光電牽手中超 LED廣告牌進駐賽場事件簡析

2011年6月17日,深圳雷曼光電公司發出公告,宣布與中超公司簽署一份長達6年的合作協議。雙方簽署中超聯賽廣告設備合作協議,雷曼光電由此成為中超聯賽LED設備制造類唯一合作伙伴。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雷曼光電將在今后的5年時間為中超聯賽提供優質的賽場全彩廣告顯示屏設備以及相關服務。歷經4個月風波,中超公司終于在昨天與雷曼公司就中超賽場LED廣告牌合作簽訂正式協議。第一塊LED顯示屏將亮相中超末輪國安主場,其余俱樂部則從2012賽季首輪比賽起使用。簽約儀式上雙方宣布的合作協議內容明顯是經過很大改動。首先簽約年限由6年變成5年,在此期間雷曼將為中超聯賽提供賽場全彩廣告顯示屏及相關服務。而中超公司付出的也有2圈廣告經營權換成了1圈廣告12分鐘時間。中超公司公告認為這次合作是:“本著自愿互換的原則,即不投入現金、不增加俱樂部負擔的前提。”昨天,一位俱樂部高層對此次合作表示:“不管有沒有內幕,至少以后中超賽場將告別老舊的傳統翻轉廣告板。”

而這份合同,卻受盡質疑。據媒體報道稱,10月23日晚,全國諸多足球記者收到一條匿名的短信,短信的內容稱,中超公司與雷曼光電的合作協議即將于10月25日公布。發信人匿名舉報中超公司用12分鐘廣告(價值5年約2.4億),換取雷曼光電公司不超過2200萬元的LED設備,并認為其中涉嫌“驚人的黑幕”。

質疑的焦點就是中超是否低估了廣告價值,雷曼是否低價中標。對此,記者致電雷曼光電董秘羅竝,她稱,這是媒體的誤解,有相關利益方在蓄意炒作。早在6月份簽訂合同的時候就有炒作了,而從這次的時間點來看,也是別人蓄謀的。因為10月10日刊發了重大合同補充協議公告,而合同簽訂日期定在10月25日,所以提前一周,便有人開始散布消息。

同時,她表示,關于具體設備的信息在公告中沒有顯示,而許多報道中稱產品價值約2200萬,這就是杜撰的。雷曼光電做的是高端顯示屏,不能以低端產品的價格來衡量和類比。對于這個合同,不是一般意義的銷售合同,因為公司提供的是全彩LED屏幕,需要大量資金來打造,中超公司給予的12分鐘廣告經營權,目前其價值沒有辦法判斷。

盡管有來自社會四面八方的質疑,就在10月25日上午10時30分,中超公司與雷曼光電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簽署中超聯賽廣告設備合作協議后,雷曼光電股價一路飆升,在中午收盤前牢牢封住漲停版,報收12.84元。

雷曼光電于2011年1月登陸創業板,是中國LED光電產業界的第二家創業板上市企業。 據三季報,今年1-9月,雷曼光電凈利潤為2515.27萬元,同比下降18.65%。第三季度單季,雷曼光電的業績也不盡如人意,當季公司同比減少53.73%。雖然雷曼光電第三季度的業績并不閃耀,但因受益于光電LED行業政策利好,雷曼光電吸引了大量游資,其92.64%的區間漲幅也賺足眼球。 10月17日,雷曼光電拉出一個漲停板后,一直到10月21日,雷曼光電的股價都是在下降。然而,在10月21日其股價跌至11.67元后,雷曼光電開始了一波沖鋒直上的反彈。10月25、26日,雷曼光電又拉出兩個漲停板,10月31日至11月3日,又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此后,11月9日,雷曼光電再度漲停。 截至11月14日收盤,雷曼光電股價已經從10月21日低谷時的11.67元,沖至當日收盤價23.86元。

自10月21日啟動反彈以來,雷曼光電已經成了龍虎榜常客。繼10月26日和10月31日分別登上龍虎榜后,11月1日至11日,雷曼光電又8天登上龍虎榜。從雷曼光電歷次登上龍虎榜買入賣出前五席營業部的更換可以看出,雷曼光電股價飆漲背后是游資的追捧接力。

為何在新聞發布會后,雷曼光電的股價會如此飆升?是什么影響了雷曼光電的股價?

雷曼光電備受股民追捧的原因就是它在今后五年的時間里為中超聯賽提供優質的賽場全彩廣告顯示屏設備以及相關服務,第一塊顯示屏已經在今年聯賽最后一輪北京國安的主場使用,可以預計的是,在中超錢景看好,財源滾滾的預期下,雷曼光電將因此而獲得巨大的收益。

通過觀察國內比較有名的幾次上市公司股價變動,不難發現,重大事件的發生對股價的變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重大事件大致可以分為五類:(1)年度報告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的上市公司;(2)年度報告中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50%的上市公司;(3)控制權發生轉移的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即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包括控股權的買斷、原控股股東與其他企業合并或原控股股東以控股權出資組建新公司。;(4)重大投資。多元化投資是中國上市公司資金運用的一大特色;(5)高送轉公司,即送股和轉增合計在10:5之上的公司。

通常對于重大事件對股票市場影響的研究方法有兩種:

1、異常波動點法

利用股票在加權平均價格上的變化,剔除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之后再來尋找中發時間對股票波動的影響規律。“異常波動點法”是Wichern,Miller和Hsu 于1976年檢驗股票價格行為時剔除的。在他們的研究中,股價波動是以股票收益率的方差變化來表示的。

2、事件研究法

利用重大事件對股票波動產生的預前和滯后效應影響來分析股價發生的波動和變化規律。 “事件研究法”是Dolly.J.在1933年檢驗股票拆細行為的價格效應時首先應用的。在研究過程中,首先須決定研究假說為何。決定研究假說以后,須確定事件的種類及其事件日,估計期及事件期之計算期間,并以股價日報酬率估算其預期報酬率,再透過實際報酬與預期報酬之差額,觀察整體股利發放事件,于宣告期間是否具有異常報酬的產生,最后借由統計檢定來檢視其統計值是否顯著。

重大事件可以分為重大利好事件和重大利空消息。在重大事件發生后選取一定時間段的前置和后置股票的表現進行分析,尋找規律以指導在后來的重大事件發生時,應該怎樣進行投資決策。

關于給股票定價的定量分析,最常見也最難把握的是自由現金流折現的內在價值法,因為無論是預測未來現金流還是預測未來現金流的永續增長率都較為困難,就算是選擇折現率,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選擇。如果從巴菲特最看重的財務指標“凈資產收益率(ROE)”開始思考關于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推導。凈資產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每股凈資產(BPS),那么,每股收益(EPS)=凈資產收益率(ROE)*每股凈資產(BPS)表示,則PE(市盈率)=P/(ROE*BPS),最終我們得出股價P=PE*ROE*BPS。我們從上面的公式簡單的理解就是,股價由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凈資產共同決定。如果市盈率保持不變,那么ROE和BPS越高的企業其股價越高,不過這里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當市盈率保持不變的時候,股價是由ROE與BPS的乘積決定的,有時候當BPS很高時,ROE往往很難表現得很高,就是巴菲特經常所說的,由于我們的股東權益和總資產的規模越來越大,要想保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我們在選擇企業的時候,盡量選擇ROE能不斷提升的企業。

股價還取決于市場需求,即變相取決于投資者對以下各項的期望:

  (1)企業的最近表現和未來發展前景

  (2)新推出的產品或服務

  (3)該行業的前景

其余影響股價的因素還包括市場氣氛、新興行業熱潮等。

雷曼光電作為深圳首家上市的LED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終致力于高品級的發光二極管(LED)的研發、制造、應用,其超高亮全彩系列、大功率多規格LED產品,涵蓋高品級LED封裝器件、LED顯示屏、LED照明三大領域,將性能與價格完美平衡的LED產品帶到世界各個角落,在全球的銷售已擴展至近50個國家和地區。從行業前景以及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來看,雷曼光電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再則有與中超此次合作的助力,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知名度,使得投資者對其各方面期望增長形成了一種必然趨勢。

【篇五】對熱點問題或重大事件的看法

中國進步的重大事件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51年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1861年 北京政變 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陜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臺兒莊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4月2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滅亡

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

推薦訪問: 熱點問題 重大事件 看法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