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靠的是什么?
7日上午,西藏會展中心迎來了尊貴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代表團全體成員來到這里,出席《圓夢中國西藏華章——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成就展》開幕式并參觀展覽。(9月7日 新華社)
9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代表團全體成員來到西藏會展中心,出席《圓夢中國西藏華章——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成就展》開幕式并參觀展覽。52年的滄桑巨變,見證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
回顧西藏歷史,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有關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1955年2月9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七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有關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決定》。而在西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1959年的春天才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經過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廢除剝削制度,建立勞動者個體所有制;廢除寺廟中的封建特權,實行政教分離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終結了絕大多數人沒有生產資料的歷史,終結了廣大農奴遭受殘酷經濟剝削的歷史,終結了廣大農奴遭受黑暗政治壓迫的歷史,終結了農奴對三大領主人身依附的歷史,終結了農奴遭受宗教奴役的歷史,開啟了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而此次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成就展由偉大歷程、輝煌成就、美好未來三部分組成。展覽通過大量圖片、圖表以及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和實物、生動新穎的多媒體演示,展示了西藏自治區成立的重要歷史進程和偉大歷史意義,見證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那么,奇跡的創造靠什么?筆者認為,靠的是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以及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
作為祖國的一個機體,誰都不可能離開祖國的懷抱,只有在黨中央的帶領下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人民生活才能更加殷實。西藏創造的奇跡就充分向我們證明: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以及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才是西藏建設發展成功的三大法寶。我認為,全國各自治地區都要向西藏學習,在黨中央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通過自身努力奮斗以及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歷史。
“門巴將軍”李素芝給人的感動和震撼
從2004年開始,他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全軍廣泛宣傳;他被藏族同胞和駐軍官兵親切地稱為“門巴將軍”“治病救人的‘活菩薩’”“高原一把刀”;先后榮立一等功、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道德模范、全國“雙百”人物、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成為西藏聞名遐邇的好門巴。
他,就是全國重大典型、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
1976年,李素芝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后被留在上海長海醫院普外科工作。一次,他主治了一名從西藏邊防來醫院治病的軍人,這位軍人那張被高原打下深深烙印的紫紅色的臉,一雙指甲凹陷的手,一個比正常人大得多的心臟,給李素芝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名邊防軍人給李素芝講了很多關于西藏和西藏軍人的事情,說西藏是個很苦的地方,空氣中的氧含量不足上海的60%,因為醫療條件落后,交通十分不便,邊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生命與健康隨時受到各種疾病的威脅,不少人由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就病逝了。邊防軍人的這番話,始終在李素芝腦海里閃現。不久,李素芝遞交了自愿進藏工作的申請。
35年前的冬天,李素芝的申請被總政治部批準。他終于如愿以償,離開了條件優越的上海,乘著解放牌汽車,踏上去西藏的征程。
我們都知道,西藏高原是世界上空氣含氧量最低的地區,條件異常艱,然而李素芝在這里一干就是35年。從士兵到將軍,李素芝的足跡遍及西藏農牧區和最基層的邊關哨卡。許多人記不清他的名字,但人們知道是共產黨派來了一個好醫生,挽救了瀕危的生命。特別是35年來,他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攻克高原病這個世界性難題,在生命禁區屢創奇跡,他用真心真情感動了西藏的百姓,使藏族同胞深深地體會到了解放軍好、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在患者送給李素芝的錦旗上,除了稱贊李素芝精湛醫技和崇高醫德之外,更多的是“金珠瑪米雅咕嘟”、“共產黨好”。這些質樸的話語,是藏族同胞對李素芝幾十年付出的最好報答,也是軍民團結、民族和睦最有力的見證。
應該說,祖國的需要才是價值,無私的奉獻才是幸福。這些話語說起來好像空洞,但在放棄大上海的繁華與安逸、扎根雪域高原35載的李素芝身上,卻一點也不空洞。從李素芝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高原軍人全心全意地為西藏各族人民服務、為基層官兵服務、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的精神;看到了一名外科專家頑強拼搏、勇攀醫學高峰的情操;看到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胸懷。他的感人事跡,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在西藏各族人民和邊防軍人心中樹立起一座豐碑。
毫無疑問,西藏需要千千萬萬個李素芝,中國需要千千萬萬個李素芝。有了李素芝這種勇于犧牲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的事業就會更加興旺發達,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蒸蒸日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3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并同他們合影留念。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曲唱出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心聲。維吾爾族的諺語說得好:指甲和肉分不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繁榮富強,靠的也是各民族團結友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民族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濟、團結奮斗,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澆鑄了億萬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廈。
哈薩克族有一句諺語:“離群的羊會被狼吃掉,兄弟團結有馬騎,妯娌和睦有飯吃”。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民族團結是安居樂業不可或缺的前提,國家長治久安不能離開的保障,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什么時候團結一致,什么時候就眾志成城、興旺發達;什么時候不團結,什么時候就一盤散沙、任人欺凌。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召喚。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他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一部中國歷史,就是各民族不斷交流融合、走向統一團結的發展史;一部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史,就是黨在不同時期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國成立xx年來,民族團結的感情和信心已經從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波濤。習近平總書記邀請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到京參加國慶活動,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強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其導向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也同樣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這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這是民族團結筑夢力量的再凝聚,勢如破竹。
“齊心的螞蟻吃角鹿,合心的喜鵲捉老虎”。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既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也是當代中國追夢圓夢的力量之源、希望所在。我們要深刻領悟“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內涵所在、要義所在,始終把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來堅守,作為工作接力棒來代代相傳,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盛開,匯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再出發,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個主旋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像一針一線繡出“同心共筑中國夢”十字繡匾的維吾爾族代表哈那依先·;艾尼瓦爾所說的那樣,“用一個一個實際行動,繡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美麗畫景”。
新春喜臨,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華誕。慶生,作為做兒女的都很高興。在慶生時,我們做兒女的衷心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將新征程的奮斗歷程推向前進。
為此,我寄語青年學者在新的一年做到“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不忘初心,擔當歷史責任。人生在世,最初都有一顆圣潔的心:要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要將青春獻給祖國,為人民做出一番事業。步入社會,要始終保持這顆圣潔的初心。這就要抵擋得住各種誘惑,扛得住方方面面的壓力。鐵肩擔道義,青年后學要把握好主義和利益的博弈,始終堅持主義第一。
二是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70年取得的成就,無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今后還需要堅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創新,有所作為。但思想解放不是不守規矩,任性胡來,而是需要守正創新、厚德、尊重科學。
三是堅持刻苦鉆研,積累精深。立志做大學問,就要吃得苦中苦。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產生于業余時間。”業余時間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這是激勵、鞭策做學問者的格言。大師況且如此,我輩豈能懈怠! 鉆研學問一定要深,著述努力成為深邃的思想結晶。
四是堅持不忘人民,不做精神貴族。做學問者,無疑是知識分子,甚至被視為精英。但是,我們都來自人民。不忘初心,包括不忘這個根本。決不能因為有了點學問,做出了點貢獻,就飄飄然。這就可能走向精神貴族,被老百姓視為異類。青年學者既要能躲進小樓成一統,又要始終不忘人民大眾心。這才是人民所需要的精英,也才能做出更大貢獻。
9月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眾約2萬人歡聚拉薩市布達拉宮廣場,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XXX在賀匾上題詞“加強民族團結 建設美麗西藏”。
我國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發展工作,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從政策、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實現了56個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目標。西藏是我國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成立以來,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和發展,全區生產總值從1965年的3.27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920.8億元,以翔實的數據濃縮了黨的民族政策在藏區的生動實踐。
50年來,西藏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大量心血,先后召開了6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陸續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多次派內地干部支援西藏建設,一批又一批關乎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援建項目在西藏落地生根發芽結果,把昔日貧窮落后的舊西藏,建設發展成了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西藏。50年彈指一揮間,西藏快速發展的背后,寫滿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寫滿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寫滿了西藏各族人民艱苦創業、頑強拼搏的感人故事。今日的西藏,正在奮力推進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民族問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大問題,民族工作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歷經50年的不懈奮斗,西藏自治區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確保生態環境良好。期望在新的征程中,西藏能夠全面貫徹中央關于藏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族團結為保障,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抓住發展、穩定、民生三件大事,共同把西藏建設成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局面長治久安,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美麗新西藏。
?
?
推薦訪問: 光明 西藏 心得體會 走向光明紀念西藏改革60周年心得體會 走向光明紀念西藏改革60周年主要內容 走向光明紀念西藏改革60周年上一篇:組工干部黨史學習心得體會4篇
下一篇:組工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6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