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冀東水泥有限公司 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章制度匯編 (建材 2017 版)
編制:
張
磊
審核:
魏金華
批準:
李
巖
發布日期:2017 年 10 月 24 日 實施日期:2017 年 11 月 01 日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 編審小組成員
主
編:
李
巖
副主編:
魏金華、劉佳永
編
委:
張
磊、孫
濤 、王俊武、賈立勇、王海鵬
肖顯新、陳汝山
參加編制人員:
蔣
磊、張子友、李妍
目
錄 第一章
安全生產目標職責................................................................................................... 1 (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 2 (二)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管理制度................................................... 4 (三)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 6 (四)安全生產投入保障管理制度............................................................................... 8 (五)員工工傷保險管理制度..................................................................................... 11 (六)安全文化建設管理制度..................................................................................... 14 第二章
法律法規與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5 (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15 (二)文件管理制度..................................................................................................... 17 (三)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 20 第三章
教育培訓................................................................................................................. 24 (一)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24 (二)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 27 第四章
運行控制——設備設施......................................................................................... 28 (一)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 28 (二)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31 (三)設備設施檢修、維護和保養管理制度............................................................. 37 (四)新設備設施驗收和舊設備設施報廢、拆除管理制度..................................... 41 (五)電氣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43 (六)配電室安全管理制度......................................................................................... 45 (七)臨時用電線路審批制度..................................................................................... 46 (八)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49 (九)壓力容器管理制度............................................................................................. 50 (十)起重設備管理制度............................................................................................. 53 (十一)卷揚機管理制度............................................................................................. 54
(十二)吊索具管理制度 ............................................................................................. 55 (十三)電焊機管理制度 ............................................................................................. 59 (十四)手持式電動工具管理制度 ............................................................................. 60 (十五)工業氣瓶管理制度 ......................................................................................... 61 (十六)廠內機動車管理制度 ..................................................................................... 62 (十七)安全裝置、防護設施管理制度 ..................................................................... 63 (十八)收塵設備管理維護制度 ................................................................................. 64 (十九)回轉窯專項檢查制度 ..................................................................................... 66 (二十)鍋爐管理制度 ................................................................................................. 68 (二十一)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 69 第四章
運行控制——作業安全 ......................................................................................... 72 (一)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 72 (二)高危作業審批管理制度 ..................................................................................... 77 (三)動火作業管理制度 ............................................................................................. 80 (四)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 82 (五)高處作業管理制度 ............................................................................................. 85 (六)吊裝作業管理制度 ............................................................................................. 86 (七)交叉作業管理制度 ............................................................................................. 87 (八)高溫作業管理制度 ............................................................................................. 88 (九)破土作業管理制度 ............................................................................................. 89 (十)預熱器清堵作業管理制度 ................................................................................. 90 (十一)篦冷機清大塊作業管理制度 ......................................................................... 91 (十二)筒形庫清庫作業管理制度 ............................................................................. 92 (十三)安全行為觀察管理制度 ................................................................................. 94 (十四)上鎖、掛牌管理制度 ..................................................................................... 95 (十五)崗位達標評定管理制度 ................................................................................. 97 (十六)班組安全活動管理制度 ................................................................................. 99 (十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100 (十八)安全裝置、防護設施管理制度 ................................................................... 102
(十九)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103 (二十)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105 (二十一)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管理制度................................................................... 106 (二十二)外包單位安全管理制度........................................................................... 108 (二十三)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的管理制度................................................... 110 (二十四)變更管理制度........................................................................................... 113 第四章
運行控制——職業健康....................................................................................... 114 (一)職業病危害管理制度....................................................................................... 114 (二)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管理制度................................................................... 119 (三)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121 (四)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管理制度................................................................... 122 (五)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 123 (六)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25 (七)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127 (八)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128 (九)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 131 (十)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 132 (十一)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 135 (十二)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 137 (十三)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139 (十四)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141 (十五)女職工保護管理制度................................................................................... 143 第五章
隱患、風險及預防預控——隱患排查治理....................................................... 143 (一)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43 (二)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 147 (三)隱患排查、治理、建檔監控報告管理制度................................................... 148 (四)隱患排查治理資金使用管理制度................................................................... 152 (五)隱患排查治理通報制度................................................................................... 154 第五章
隱患、風險及預防預控——風險管理............................................................... 154
(一)危險源辨識管理制度 ....................................................................................... 154 (二)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 159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 ....................................................................................... 162 (四)危險物品管理制度 ........................................................................................... 163 (五)變更管理制度 ................................................................................................... 165 第六章
應急救援 ............................................................................................................... 168 (一)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 168 第七章
事件事故查處 ....................................................................................................... 170 (一)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 170 第八章
持續改進 ............................................................................................................... 174 (一)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制度 ............................................................... 174 (二)安全生產信息傳遞管理制度 ........................................................................... 178
發布令
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公司的安全管理體系,更好地貫徹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控制公司的安全風險,提高安全績效,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健康,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水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等要求,公司建立了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組織編制了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以本質安全為目標,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依據,本著符合性、適用性、有效性的原則,對公司原有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補充、刪除、梳理和修訂,使各項規章制度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是指導公司安全管理活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為準則。
公司的全體員工要認真學習、領會《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精神,深刻理解《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中的內涵,并嚴格貫徹、落實,以提高員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質和公司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達到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和操作標準化,確保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現批準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匯編》于 2017 年 11 月 1 日起實施,公司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理解和貫徹、執行,相關方務必參照執行。
負責人:
昌黎冀東水泥有限公司 二 0 一七年十月二十日
1 更 更 改 記 錄 序號 文件編號 章節號 更改申請表序號 更改日期 批準人 更改方式 更改人 換頁 劃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第一章
安全生產目標 職責 (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制定、實施公司安全生產目標、指標的管理, 控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以及安全標準化體系的持續改進,達到目標與指標的科學性、先進性及合理性,保障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特制訂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目標與指標的制定、分解、實施、檢查、考核與修訂;適用于公司所涉及的一切生產活動,包括相關方在公司內的活動。
3.引用文件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和《水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 4.職責 4.1 公司經理(安全生產委員主任)負責對公司級的安全相關指標的制定和考核,并與安全主管經理簽訂安全責任書,其中,工傷事故控制指標的考核結果需報企管部進行相應的考核。
4.2 安全主管經理負責對公司各分管副經理的安全相關指標的制定和考核,其中,工傷事故控制指標的考核結果需報企管部進行相應的考核。
4.3 公司各分管副總經理負責對各自分管的部室安全相關指標的制定和考核,其中,工傷事故控制指標的考核結果需報企管部進行相應的考核。
4.4 企管部負責具體落實工傷事故的考核處罰。
4.5 各部室負責將安全目標、指標分解到工序、班組,定期監督檢查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并負責各部室安全目標、指標的考核。
4.6 安全生產管理部(安委會辦公室)負責統計各部室對所屬工序、班組、崗位員工安全目標、指標的考核結果,并向安全主管經理提出獎懲建議。
4.7 部、室、工序負責將安全目標、指標分解到班組,定期監督檢查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并負責班組安全目標、指標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報部室負責人匯總。
4.8 班組長負責對本班組崗位員工安全承諾書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報部、室、工序匯總。
4.9 每月各部室負責人將所屬工序、班組、崗位員工安全目標、指標的考核結果報給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5.管理要求 5.1 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的制定依據 5.1.1 國家有關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
5.1.2 公司下達的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要求。
5.1.3 公司的實際能力和現有狀況,上年度公司安全目標實施的遺留問題。
5.1.4 公司的管理水平、危險源(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價以及生產和過程的績效及安全標準化系統和體系的評審結果。
5.1.5 公司的相關方管理要求。
5.1.6 預防為主和持續改進的原則。
5.1.7 目標制定原則
3 5.1.7.1 符合原則:符合有關法規標準和上級要求; 5.1.7.2 持續進步原則:比以前的稍高一點,跳起來、夠得著、實現得了; 5.1.7.3 三全原則:覆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即制定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應涵蓋所有部門、人員,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5.1.7.4 可測量原則:公司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應是明確的、可測量的、具有行為導向的、可行的和有時間期限。
5.1.7.5 重點原則:突出重點、難點工作。
5.2 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的制定 5.2.1 每年十二月底各部室將上年度安全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5.2.2 安全生產管理部根據部門將上年度安全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和上級公司的要求,并要考慮企業的管理水平、風險評價、生產和過程的績效及安全標準化系統的評價結果,初步擬定下一年度各部室安全目標、指標草案。
5.2.3 安全生產管理部將下一年度各部室安全目標、指標草案發至各部室征求意見,并根據反饋意見再進行修訂后,報安全主管經理審核和綜合各分管領導意見后,由安全主管經理提交安委會審議。
5.2.4 公司的年度安全目標和指標,經安委會審議、總經理批準后以企業正式文件印發后下發各部室進行實施。
5.2.5 制定的公司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應是明確的、可測量的、具有行為導向的、可行的和有時間期限。
5.2.6 制定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應涵蓋所有部門、人員,即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5.3 安全目標和指標的分解。
5.3.1 公司安委會根據各部室的安全職能,對公司年度目標和指標進行分解到各部室;目標、指標應盡量量化,并設置可測量參數。
5.3.2 安全生產管理部根據公司安全管理目標分解的結果,制定各部室《安全目標責任書》, 5.3.3 各部室要緊緊圍繞公司的安全目標和指標,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分解、制定出符合本部門生產安全特點的安全目標和指標,分解至班組、崗位員工,并簽訂《安全責任書》。
5.4 安全目標和指標的實施與監測 5.4.1 安全目標和指標的實施計劃 5.4.1.1 安全主管經理根據公司安全目標、指標制定公司的實施計劃與考核辦法,經安委會審核,經理批準后執行。
5.4.1.2 各部室根據分解的目標、指標制定各部室的安全目標實施計劃和考核辦法,經部門負責人審核批準,報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5.4.2 各部室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目標管理負全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督管理工作,按期保質地完成相應的工作目標。
5.4.3 各部室負責人對各自部門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的執行情況的監測,每月對分解到工序、班組、員工的目標完成情況檢查 1 次,并將檢查結果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5.4.4 安全生產管理部作為公司安全生產日常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各部室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的執行情況的監測,每月對各部室報給的安全目標、指標完成情況的進行復核 1 次,并保存有關復核監測記錄資料。
5.4.5 安全生產管理部每季度將各部室安全目標、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并提出獎懲建議,報安全主管經理審核和綜合各分管領導意見,由安全主管經理提交安委會審核和決定獎懲。
4 5.5 安全目標和指標的考核與評估 5.5.1 公司安全主管經理組織安委會成員每季度對分解到各部室的目標完成效果進行評估,并作出全面評估報告。
5.5.2 各部室每月對分解到班組、員工的目標完成效果進行評估,并將評估記錄交安全生產管理部存檔。
5.5.2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每年年初對各部室《安全目標責任書》的簽定情況和每季度《安全責任書》的落實情況進行匯總,做為公司安全獎罰的主要依據,并向全公司公布。
5.5.3 安全主管經理根據評估結果,當實際結果與目標發生嚴重偏差時,組織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及時調整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調整后的公司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以文件形式重新頒發。各部室根據公司調整后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調整自己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
5.5.4 評估報告和實施計劃的調整、修改記錄應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6.相關文件與記錄 6.1 公司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 6.2 下發公司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文件 6.3 各部室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 6.4 各部室的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方案及考核辦法 6.5 目標和指標修訂記錄 6.6 安全目標和指標實施計劃檢查考核記錄 6.7 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完成效果評估報告
( 二 )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規范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和消防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各部室及相關方。
3.規范性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 《股份公司安全管理規定》 4.職責 4.1 安全主管經理負責組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并使之持之有效運行。組織編制相關管理制度及公司的安全管理網絡圖。
4.2 辦公室負責起草、下發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配置文件,提出安全管理人員招聘條件,并招聘安全管理人員。
4.3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人制定本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安全職責及各部室工序兼職安全員崗位職責,并監督執行。
5 4.3 各部室根據人員配置實際情況編制本部門安全管理網絡圖。
5.管理要求 5.1 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建立原則 5.1.1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即設立公司級、部室級、工序級、班組級安全組織機構。
5.1.2 一崗雙責、全員負責,部門、工序、班組行政負責人負責制的原則。各級組織機構的負責人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崗位員工對本崗位安全工作負責。
5.1.3 綜合監管、專業指導,安全主管經理、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人、專職安全員、各部室、工序兼職安全員進行綜合監管和對同級人員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
5.1.3 合法性原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
5.1.4 適宜性原則。公司建立安全組織機構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保組織機構資源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
5.2 機構設置 5.2.1 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機構 5.2.1.1 公司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做為公司安全生產領導機構,統一管理本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各部室在安委會領導下開展安全生產工作。
5.2.1.2 安委會主任由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經理)擔任,分管安全的副經理(安全主管經理)任副主任。其他的公司領導及工會、各部室負責人任安委會委員。
5.2.1.3 各部室是安委會成員部門,成員部門在安委會的統一領導下,發揮本部門的職能,履行各自安全生產職責,共同完成本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5.2.1.4 安委會辦公室 安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安委會日常工作。安委會辦公室設置在安全生產管理部,安委會辦公室主任由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人擔任,下設成員若干名。
5.2.1.5 安全生產委員會主要職責 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或者安全例會,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并形成會議記錄和會議紀要予以保存。安委會會議內容包括監督檢查上次會議布置工作的落實情況、問題的整改措施以及研究當期安全生產情況,并進行工作布置安排;會議紀要中應包括會議的時間、會議的地點、主持人員、參會人員、應到人數、實到人數、記錄人、會議議題、會議決議等,形成閉環管理。
5.3 安全管理機構設置 5.3.1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公司設置獨立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管理部,該部門是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公司的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對各部室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行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礦山運行部(從業人員 30 人以上的),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科,安全科負責礦山運行部的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工作。
5.3.2 各部室負責人為本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成立由部門負責人為組長,工序負責人、專(兼)職安全員、班組長等為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的成員。
5.3.3 各班組長為本班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班組安全生產具體管理工作。
5.3.4 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應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任命書;各部室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以文件形式下發設置,各部室根據設置,繪制安全組織機構網絡圖。
5.4 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 5.4.1 公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配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
6 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安全生產管理部配備部門負責人 1 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非煤礦山從業人員 30 人以上的,按照不低于從業人員 2%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但不應少于 2 人;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 1 人;建材行業從業人員 100 人以上的,按照不低于從業人員 1%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各部室至少設置一名兼職安全員。
5.4.2 各工序、班組根據工作需要配置不同數量的兼職的安全員,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5.5 安全生產管理網絡 5.5.1 公司實行公司級、部門級、工序和班組級的安全管理網絡。
5.5.2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見《公司安全管理網絡圖》。
5.6 安全管理人員的任命及管理 5.6.1 各部室、工序成立獨立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組成人員由各部室、工序負責人任命,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審批。
5.6.2 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及組成人員由安全生產委員會任命。
5.6.3 公司安全主管經理負責設置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經理任命配備安全生產專職管理人員。
5.6.4 各部室、工序、班組兼職安全員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5.6.5 安全管理人員的任命,公司必須以紅頭文件形式進行任命。
5.6.6 當公司出現重大變化或對聘任人員進行更新時,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安全生產管理網絡人員應及時調整,并以公司紅頭文件形式重新任命發布。
5.6.7 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履行本崗位職責;發生重大瀆職、責任事故按相關考核規定給予解聘,嚴重者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5.6.8 各部室更換或調動兼職安全員時,必須向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5.6.9 安全生產管理部按照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安全管理人員的公司內部培訓和外送培訓、考核及資格證書的辦理工作。
6.相關文件與記錄 6.1 安委會成立文件 6.2 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文件 6.3 安委會會議記錄和紀要及簽到表 6.4 公司安全管理網絡圖
(三)
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 1.目的 構建公司安全生產組織保障體系,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管理,保障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重要作用的充分發揮。
2.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溝通、培訓、評審、修訂及考核等要求,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
3.規范性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7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水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 4.職責 4.1 經理負責組織審議、簽發本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
4.2 安全主管經理負責牽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部和辦公室對各部室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溝通、評估及考核。
4.3 各部室負責本部門、工序、班組及崗位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溝通、培訓、評審、修訂及考核。
5.管理要求 5.1 制定要求 5.1.1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核心。因此,必須明確公司各級領導、各部室、工序、班組和所有人員,在安全生產中應負有的安全責任。
5.1.2 安全生產責任制主要由縱向系列和橫向系列責任制組成。其中縱向系列的包括各級領導直到崗位人員的責任制,其中包含部門的正副職領導;橫向系列的包括各級職能部門和各基層工序、班組的責任制。
5.1.3 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時,要覆蓋到公司所有的部門、所有的人員,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形成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責任內容應詳細明確、具體、可操作,避免責任缺失。
5.1.4 在制定具體的縱、橫向系列安全生產責任制時,要保持各安全生產責任制與其責任人員的權限職責相一致,責任制內容要與崗位工作實際相符全同,做到適宜性強,有針對性,不能籠統規定。
5.2 制定、溝通 5.2.1 公司安全主管經理負責組織各部室編制安全責任制,指導、審核各部室編制情況,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處理編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
5.2.2 各部室負責本單位員工崗位責任制的編制、溝通與評估。
5.2.3 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之前,安全生產管理部應與各部室、各崗位進行充分的調查、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各部室、各類人員的安全職責。
5.2.4 安全生產管理部及各部室在安全生產責任制起草完畢后,要及時征集相關人員的意見或建議。
5.2.5 安全生產管理部將各部室制定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征求意見進行書面匯總、整理,提交安全主管經理 5.2.6 安全主管經理提出修訂意見,安全生產管理部組織修訂,再次報安全主管經理審核,安全主管經理審核完畢,報安委會主任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審議。
5.2.7 安全主管經理組織相關部門、相關人員召開安全生產責任制修訂會,根據會議修訂精神,修訂定稿,提交總經理審批后以文件形式發布實施。
5.2.8 各部室負責對所屬單位、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每月度 1 次)。
5.3 培訓 5.3.1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培訓的組織工作,制定公司培訓計劃。
5.3.2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組織對各部室負責人進行安全責任制培訓。
5.3.3 各部室負責人負責組織對本部門各級人員進行安全責任制培訓,應及時讓下屬人員了解、掌握。
5.3.4 機構或各部室、工序、班組負責人發生變動時應及時組織變動人員進行安全職責和權限的培訓。
5.3.5 所有培訓記錄應存檔備案。
8 5.4 評審 5.4.1 安全主管經理每年應至少一次組織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評審工作。當法規標準發生較大變更或管理機構等發生重大調整等情況發生后,應立即組織對責任制進行評審、修訂。
5.4.2 評審應根據法律法規、組織結構、安全健康管理的特點以及是否適應環境變化的情況。
5.4.3 評審應形成報告,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適宜性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定。評審報告應上報領導審批。
5.5 修訂 5.5.1 各部室及時修訂評審出的不適宜的安全生產責任內容,修訂后的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經總經理批準后以文件形式重新發布,并將舊制度收回。
5.5.2 修訂應參照相關文件管理規定執行,安全生產管理部保留相關材料備查 5.6 考核 5.6.1 公司應落實責任制的配套管理制度,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建立約束、激勵機制,明確獎懲辦法。
5.6.2 相關部門嚴格對照責任制對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逐級考核的方式,分“四級”考核機制,具體為:
5.6.2.1 安全主管經理對公司各分管領導及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人安全責任制進行考核; 5.6.2.2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對各部室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考核; 5.6.2.3 各部室負責對其所屬工序、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5.6.2.4 各運行班組負責對其班組崗位、人員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5.6.3 公司對各部室負責人的考核依照安全生產責任書進行安全考核,每月進行,考核過程參照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制度。各部室(工序)對班組崗位、人員依照分解的責任制內容進行考核,每月進行,考核過程參照各部室(工序)的內部管理考核制度執行。
6.記錄 6.1 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 6.2 安全生產責任制修訂后發放記錄 6.3 安全生產責任制培訓記錄 6.4 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記錄 6.5 安全生產責任制評審記錄
( 四 )安全生產 投入保障 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建立公司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規范安全生產費用的投入、預算、提取、使用、統計與監管,不斷改善生產作業環境,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安全生產投入的管理。
3.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
9 4.術語 安全生產費用:是指企業按照相關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
5.職責 5.1 公司主要負責人對編制的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計劃進行審核及批準,保證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5.2 安全主管經理負責組織相關人員編制安全生產費用年度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并監督執行。
5.3 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各部室年度安全生產費用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匯總, 5.4 財務部負責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年度結算、統計報表、單獨建賬等財務管理工作。
5.5 物資部負責安全費用中物資的采購、供應等管理工作。
5.6 安全生產管理部對公司各部室安全費用的計劃、使用管理、總體協調負牽頭責任,負責監督落實。
6.管理要求 6.1 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 6.1.1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多渠道籌措安全生產費用,足額提取,進行預算管理;水泥生產以本年實際銷售收入為依據,按不低于以下比例預算安全費用:
6.1.1.1 全年實際銷售收入在 1000 萬元(含 1000 萬元)以下的按照 3%提取; 6.1.1.2 全年實際銷售收入在 1000 萬元至 5000 萬元(含 5000 萬元)的部分按照 2%提取; 6.1.1.3 全年實際銷售收入在 5000 萬元至 1 億(含 1 億)的部分按照 1%提取; 6.1.1.4 全年實際銷售收入在 1 億以上的部分按照 0.5%提取。
6.1.2 礦山開采安全費用依據開采的原礦產量提取,提取的標準為 2 元/噸原礦。
6.1.3 本條 6.1.1、6.1.2 款安全費用應分別提取和預算,不得相互沖抵。
6.1.4 安全生產費用計提中應有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公司安全生產條件、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及為滿足和達到安全生產標準而進行的整改。
6.1.5 安全生產費用應當堅持“按需計提、企業統籌、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
6.1.6 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6.1.7 企業安全費用的會計處理,應當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財務部應將安全費用納入公司財務計劃,保證專款專用,并監督其合理使用。
6.1.8 財務部建立健全安全費用統計臺賬,嚴格執行有關財務規定,每月末、季度末、年終將安全費用使用明細臺賬并存檔。
6.2 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管理 6.2.1 安全生產投入的使用范圍:
6.2.1.1 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具體是生產現場、庫房等作業場所的監控、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及各類機電設備的安全裝置。
6.2.1.2 配備、維護、保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支出和應急演練支出; 6.2.1.3 開展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評估、監控和整改支出; 6.2.1.4 安全生產檢查、評價和咨詢及標準化建設支出;
10 6.2.1.5 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支出;主要是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購置安全生產書籍、刊物、安全教育器材、聘請安全專家授課等; 6.2.1.6 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如安全帽、工作服、防護手套、呼吸防塵用具、眼防護用具、防護鞋等。
6.2.1.7 安全生產適用的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支出; 6.2.1.8 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支出; 6.2.1.9 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物品或者活動。
6.2.2 安全生產投入的使用流程 公司安全生產費用管理按照“公司審批、安全主管經理分項審核,安全生產管理部監管、財務部統計、結算,確保需要、規范使用,據實列支”的原則進行。
6.2.3 計劃的提出、審核及費用審批 6.2.3.1 每年年初安全主管經理牽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部與相關部門共同制定本年度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計劃,按照相關工作流程,由公司預算管理部門及安全生產委員會審核,報公司總經理批準,經批準的計劃分發到相關部門、各部室要相互配合執行按照計劃實施。
6.2.3.2 根據年度計劃,各部室在進行安全項目施工前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安全主管經理審核后,方可向財務部申請費用。
6.2.3.3 費用使用,由使用部門申請,按正常流程辦理,必須由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人、安全主管經理簽字,總經理批準。
6.3 在規定的使用范圍內,公司應將安全投入優先用于滿足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公司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達到本公司安全生產標準所需的支出。
6.4 公司按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應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擠占、挪用,年度結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應及時補足,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并納入安全投入預算管理,專項核算;其它預算的安全生產投入當年結余的,不得結轉下年度使用。
6.5 安全生產費用形成的資產,應當納入相關資產進行管理。
6.6 安全生產投入的監管 6.6.1 所有安全生產投入必須注明用途,經安全生產管理部審核、安全主管經理監督,財務部復核入賬,并建立相應臺帳。
6.6.2 公司為職工提供的工傷保險、醫療保險所需費用,不在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
6.6.3 安全生產管理部、財務部根據安全生產費用規定的使用范圍、公司安全生產情況、安全項目投資計劃及年度安全生產費用預算額監督檢查并控制投入費用支出情況。
6.7 安全生產投入的統計 財務部每月編制安全生產費用投入完成情況。
7.記錄 7.1 年度安全生產投入預算表 7.2 年度安全生產投入費用使用計劃 7.3 季度安全生產費用完成情況 7.4 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臺帳
11 ( 五 )
員工 工傷保險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公司的工傷風險,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 所有在冊員工。
3.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工傷賠償標準》 《工傷認定辦法》 《股份公司安全管理規定》 4 術語 工傷保險—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4.職責 4.1 安全生產管理部和辦公室共同負責組織處理工傷事故、工傷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協助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處理善后事宜。
4.2 辦公室負責工傷事故的認定、員工勞動能力的鑒定工作;負責為員工申請辦理工傷保險待遇,協調處理工傷保險待遇方面的問題;負責工傷事故檔案資料的歸檔保存。
4.2 辦公室負責工傷保險基金繳納及變更。
4.3 各部室負責發生工傷事故后及時向安全生產管理部和辦公室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管理要求 5.1 基要要求 5.1.1 公司應遵守有關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5.1.2 公司應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為所有員工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
5.1.3 發生工傷時,必須采取有效、快速的救治措施使工傷員工得到及時救治。
5.2 工傷保險的繳納 5.2.1 工傷保險的繳納根據當地政府《工傷保險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和要求進行繳納。
5.2.2 工傷保險費繳費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5.2.3 用人單位繳費費率由政府經辦機構根據國家規定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以及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確定。
12 5.2.4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并及時向經辦機構報送本單位人員情況表和人員增減明細表;按期足額繳費的用人單位報送人員情況表和人員增減明細表的次日為工傷保險參保生效日期。
5.2.5 工傷保險費率實行浮動制度。具體浮動辦法由所在地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情況、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風險儲備金等因素制定,報所在地人...
推薦訪問: 規章制度 安全管理 修訂上一篇:調度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
一、工作制度1、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自覺做到準時到崗,按時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2、工作人員在上班時間應堅守工作崗位,不得串崗閑聊,不得辦私事,嚴禁上班時間利用電腦玩游戲、看影視、觀球
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并在經
銀行員工學習規章制度心得體會通過這次三個多月的規章制度宣講教育活動,本人通過自學和集中學習,對個人業務基本制度、會計出納聯行基本規章制度、信貸管理基本規章制
大學學生會規章制度金秋送爽,轉眼我們進入了深秋。今天我作為一名新生,希望能參加外聯部的競選。我競選的是學生會體育部部員一職,雖然我很清楚,我的競爭對手都是各
法律援助規章制度法律援助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存根編號:( )援刑 字[ ]第 號領函人:_________________ ?批準人:________
小學門衛制度學校安保(門衛)崗位是一個關系到維護校園秩序,保障師生安全,塑造學校形象的重要崗位。因此,全體安保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認識負責,努力履行崗位職責。
村規民約制度守則為推進我村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創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1、目的為了保證食品的質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證落實質量安全企業主體責任。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內對質量安全有關的
幼兒園安全保衛制度一、建立治安保衛工作機構1、學校專設一名治保主任,由校長任命,由校長直管或由校長指定的副校長專管。安全主任必須服從管理,嚴格落實安全保衛工
我礦副立井中央水倉共有主、副水倉兩個,現有大量煤泥沉積,為保證我礦主、副水倉儲水量的穩定,需要進行清掏煤泥。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安全技術措施呢?今天初心范文網編輯為大家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