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區初級中學七(二)班 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 “ 不回答問題 ” 的原因及對策 》
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金口河區初級中學:游佳 一、調查背景 在語文課課堂教學中,會遭遇課堂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有時課堂較為活躍,有時課堂卻很冷清,我所執教的七年級二班學生就存在這樣的情況。這不僅牽涉到課堂提問的藝術,還牽涉到學生在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的原因。在教學過程課堂氣氛總是顯得比較沉悶,學生升入八年級以后,舉手發言的學生更是始終只有那么幾個。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也很少有學生反應熱烈,常??吹脚e起的手猶如大海上的幾葉孤舟,沒有舉手被老師指名回答的也常常敷衍了事,顯得百般無奈。為什么會出現年級越高越不愿意回答問題的怪現象呢?是不是到了高年級學習階段,學生就不用舉手回答問題了呢?顯然不是。所以關注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應成為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必須重視的問題。新課程標準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排斥教師的適時的提問。設疑提問仍然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恰當的提問,不但可以激活課堂,引導學生思維活動的方向,使教學過程與學生思維發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為了具體而真實地掌握學生情況,了解學生對教師課堂提問的反應,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組織了這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弄清學生對語文課堂提問的想法,以及學生不愛回答問題的原因,讓我們語文教師了解學生所想,從而在語文教學中因材施教,使教學過程與學生思維發展相融合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 調查對象:初級中學七、八、九年級中抽查 160 人。
調查方法:問卷法。
四、調查問卷與數據匯總 1.你喜歡上語文課嗎?(
)
A.非常喜歡 38 人 24% B.一般 94 人 58% C.不感興趣 28 人 17.5% 2.你喜歡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嗎?(
?。?/p>
A、很喜歡 10 人 6% B、還可以 90 人 56% C、不太喜歡 60 人 38% 3.在課堂上,你最喜歡哪種提問方法?(
?。?/p>
A、自由發言 41 人 26% B、全班共同參與 72 人 45% C、討論交流式的發言
47 人 28.7%
4.課堂上老師提問較多的是哪些學生? (
)
A、全體學生,機會均等 36 人 22% B、優生 85 人 53% C、中等生 29 人 19% D、學困生 10 人 6% 5.語文課堂上老師允許你提出自己的疑問嗎?
?。?/p>
)
A、經常留時間
10 人 6% B、一般不讓 90 人 56% C、根本沒機會 60 人 38% 6.當課堂上老師提問聽不明白時,你會怎么做?(
?。?/p>
A、自己思考 30 人 19% B、問同學 71 人 45% C、問老師
27 人 16% D、不管了 32 人 20% 7.你不主動回答問題的原因是?(
)
A、問題太難,我不會
13 人 7.5% B、害怕答錯被老師、同學取笑 84 人 53% C 、老師給的時間太短,來不及思考 28 人 17.5% D、對問題不感興趣 35 人 21.8%
8.你認為課堂提問對你的學習
(
)
A、有促進作用
126 人 78.7% B、沒有促進作用
12 人 7.5% C、促進不大
10 人 6% D、浪費時間 12 人
7.5% 9、一節語文課中,你覺得老師提問的次數是多是少?(
?。?/p>
A、感覺正好,能接受 80 人 50% B、提問次數太少 50 人 31% C、提問太多,沒有時間思考
30 人 19% D、從來不提問
10、在語文課堂上,你愿意老師多講解還是多提些問題讓大家討論?(
)
A、多講解 17 人 11% B、多提問題 85 人 53% C、不要太多問題,給點時間思考 58 人 36% 11.你愿意參與老師的提問嗎?為什么?
(
)
A.愿意,很高興能回答老師的提問。
69 人 43% B.感興趣我會參與,不感興趣我就不管不顧
56 人 35% C.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不想配合教師發言 35 人 21.8%
12.請你簡要說說你喜歡的課堂。
五、調查結論 總體來說,學生對語文課課堂提問滿意度不是很高,對語文課本的內容、對課堂的氣氛、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沒有太大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對語文課興趣不是很高,有時會覺得枯燥、無聊,導致語文課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當然就不能進行主動的學習。具體的來說,在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感興趣方面,58%的學生感覺一般,17.5%的學生不感興趣;對語文老師提出的問題,只有 6%的學生很喜歡,56%的學生認為還可以,而 38%的學生不喜歡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53%的學生認為課堂上老師提問較多的是優等生,22%的學生認為是全體學生;當遇上不明白的問題,45%的學生會選擇問身邊的同學,而 20%的人干脆就放棄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回答問題的心理障礙會越大,有 53%的學生害怕答錯而被取笑;但即使如此,仍有 78.7%的學生是肯定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是有促進作用的;在提問的次數與思考時間上,53%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多提問,但要提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而且應該留給他們一些思考時間。
大多學生都認為課堂提問對自己的學習有促進作用。這樣看來課堂提問的確很重要,所以老師一定要認真對待。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我們要反思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提問隨意性大。在一堂課中,有的教師提問多達二十多個問題,
少則一兩個甚至沒有。根據什么需要設置問題?一些老師對此把握是模糊的,隨意的。
2.提問缺乏思考的價值。有的提問缺乏探究性,不能引發學生思維活動,事實性問題比例較高,讓學生獨立思考、答案開放,或讓學生進行分析、評價的問題比較少。
3.提問深度把握不準。有些問題過于淺顯不能反映思維的深度,有些問題過于深奧使學生不知所云,不能引發學生積極地思考,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
4.提問缺乏互動性。幾乎沒有教師為學生留出提問時間,也幾乎沒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而教師反復重述或打斷學生發言等現象卻普遍存在。
而學生不愿回答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1 1 .自卑心理 自卑的學生總是過分關注自己的弱點,而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心理狀態是消極的。每個人都有他理想的自我和實際的自我。如果主觀的自我遠低于客觀的自我,那么這個人就是缺乏自信,他們往往自我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這些學生的性格常常內向,不善于表達,做事拘謹,瞻前顧后,對自己缺乏信心,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當某種能力與缺陷受到周圍人的輕視、嘲笑或侮辱,自卑易使人離群、孤獨、苦悶,失去自信心,甚至導致妒忌、沮喪、自欺欺人的不良情緒,產生自卑心理。表現在課堂上,就是不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自己信心不足,沒有表現欲望,甘愿做忠實的聽眾。
2.羞澀心理
學生到了中學階段,尤其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的過渡期,有些學生在眾人面前講話會出現羞澀心理,羞于開口、怕出錯、不善于合作的心理就顯現出來,他們不敢開口,不肯開口,有些學生還會因為發音不準而面紅耳赤。
3 3 .依賴心理
主要表現為缺乏信心,總認為個人難以獨立,時常祈求他人的幫助,處事優柔寡斷,遇事希望父母或師長為自己作決定。學習上,喜歡讓老師點名請他回答,給予細心指導,時時提出要求。否則,他們就像斷線的風箏,沒有著落,茫然不知所措。具有依賴性格的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賴型人格障礙。時時處處被動、依賴、消極、等待,很難以一個獨立的人立足于社會。需要獨立時,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內心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恐懼、焦慮、擔心,時間一長或稍遇挫折,易出現焦慮癥、恐怖癥等情緒障礙或身心疾患。
4 4 .其他原因
比如老師比較嚴厲以及老師不善于啟發,學生心情不佳、家庭影響等特殊情況。
在調查中學生反饋喜歡的課堂則是:
1.課中可以不要太嚴格,可以在歡樂中學到知識,保持課堂秩序,在課后講一些有趣的知識,保持課堂秩序在課后講一些有趣的知識。
2.充滿活力和生趣的,并且在有愉樂的情況下學到知識。
3.充滿活力和生趣在娛樂中學到知識。
4.老師和學生都有良好的關系。
5.多彩多樣的課堂 6.幽默一點的課堂 7.既能感到學到知識的快樂,又能讓同學感到玩得高興。
8.快樂的、有活力的、自由回答問題的課堂。
9.同學們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就算回答的不對,同學們也不會嘲笑他。
10.我喜歡每天老師讓同學們多做一些有用的題,讓同學們多增長知識。
11.我喜歡的課堂是同學們互相幫助、努力向上、每天充滿快樂的笑聲。
12.老師很幽默,提出的問題十分有趣。
13.老師講課有幽默感,是歡樂的課堂。
14.一個安靜、有趣、不爭吵、不打架的課堂,這樣才能學習的更好。
15.是一個美妙的課堂,沒有上課愛說話的同學,以免打擾。
六、結語 通過對金口河區初級中學三個年級 7 個班 160 名學生的語文課堂提問情況的調查,對學生的情況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對老師的期望得到了比較詳實的數據參考。學生們都喜歡輕松、愉悅的課堂,希望老師在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學生
不愿回答問題的原因,今后多多反思課堂提問的藝術,從而借助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推薦訪問: 調查報告上一篇:抗疫先進事跡材料
下一篇:市級先進教師事跡材料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