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產業扶貧貴在“精準”
這段時間,產業扶貧受到輿論關注。從生態農業到農村電商,從特色種養到鄉村旅游,各地產業扶貧百舸爭流,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內生動力。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扶貧項目尤其是產業扶貧項目沒有實現預期效果,近期國家審計署發布的重大政策落實跟蹤結果對此反映突出,也引發了對產業扶貧的深入思考。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回顧脫貧攻堅歷程,注重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實現精準脫貧,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是鮮明特色。中國是一個“超大規模國家”,各地資源稟賦不同、自然環境有異,而產業扶貧的政策喚醒了各地發展自主產業的主動性,打開了不同地方的想象空間。貴州野生植物刺梨富含維生素,產業化發展之后恰好順應了消費升級的趨勢;甘肅隴南的電商使農產品變商品,貧困戶享受技術進步紅利;江西瑞金的知名品牌“廖奶奶咸鴨蛋”采用合作社模式,成了帶動貧困戶增收的“致富蛋”。可以說,哪里產業發展得好,哪里扶貧的效果就突出、后勁就充足。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脫貧攻堅,外界的推動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外在的推動力不可能永遠不變。這就需要把外在的推動力轉化為內生動力,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才能保證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保障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真脫貧、不返貧。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搞好產業扶貧。
但也要看到,搞好產業扶貧體現著一種發展能力,也需要破解不少難題,這其中既包括農村自身的條件約束,也包括在落實過程中的新問題。一方面,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貧困戶抗擊風險能力較弱,常常會面臨缺資金、缺技術、缺品牌、缺產業鏈等難題。另一方面,在推動產業扶貧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經營層面的問題,比如說短期化傾向,一些地方急于求成,優先發展“短平快”產業;又如脫離群眾的傾向,一些地方貧困戶并沒有融入產業;還有一些地方不切實際造“盆景”工程,一哄而上造成市場過剩。凡此種種,無不制約著產業扶貧的推進,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讓產業扶貧取得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更好地推動產業扶貧落地生根,關鍵也是要抓住“精準”兩個字。這就需要精準對接市場。產業發展是經濟活動,要遵循市場規律,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產業,而不是一哄而上,同時也要按照市場需求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這就需要精準對接群眾,形成產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參與生產、實現就業,才能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讓貧困群眾分享產業紅利。這就需要精準對接特色,如洛川蘋果、贛南臍橙、定西馬鈴薯等扶貧產業發展好的地方都是緊扣“優勢”做文章的,因地制宜地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才是贏得市場競爭的制勝之道。
讓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小康,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抓住“精準”這個關鍵詞,更好推動產業扶貧,才能讓貧困群眾獲得持續的發展機會,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推薦訪問: 例文 申論 精準上一篇:黨員扶貧心得總結2020
下一篇:精準扶貧應急聯動指揮平臺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