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工作方案
豫滬兩地農業領域優勢互補,近年來交流活躍,加強合作具有較好基礎。為進一步促進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合作內容
(一)品牌宣傳。以信陽毛尖、鐵棍山藥、靈寶蘋果、黃河鯉魚等 400 個我省知名農業品牌為重點,優中選優,分行業選擇部分品牌企業,采取廣覆蓋、全方位、多批次宣傳推介的方式,集中打造我省農業品牌形象,全面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和優質特色農產品的影響力。支持我省知名涉農企業和區域品牌市(縣)在上海市開展新產品發布、特色產品推介等宣傳推介活動。
(二)產銷對接。推動產銷精準對接,支持我省農業大縣與上海市批發市場、大型企業等簽訂戰略協議,支持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上海市開設直營店或形象店,支持我省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海市農產品經銷商簽訂長期供貨合同,促進我省優質特色農產品在上海市場銷售。
(三)項目合作。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產業強鎮建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等項目,采取園區共建、
產業鏈延伸合作等形式,支持上海市工商資本和現代農業企業到我省投資,力爭建成一批生產專業化、種植區域化、發展產業化的生產基地,提升我省農業生產水平和管理層次;建成一批綠色化、智能化、規模化、標準化食品加工基地,提高我省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水平;建成一批集農副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配送、金融服務于一體的農產品現代物流基地,推動我省農產品貿易向高價值競爭、高效率流通的國際化層面邁進。
二、合作方式
(一)搭建平臺。設立河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示中心,將之打造成為我省農產品新品、精品、禮品的交流發布市場和我省農業品牌在上海市的宣傳展示基地。每年組織專項活動,集中展示我省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同步推進展示中心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云”展廳和豫滬農業領域合作信息實時查詢系統,促進雙方合作不斷深入。
(二)建立機制。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溝通便捷、務實高效”的原則,不斷增強豫滬農業領域合作的針對性、協調性和有效性。一是建立溝通聯絡機制,豫滬兩地各自明確專人負責溝通聯絡,定期組織分析會
商,共同制定深化合作的具體措施。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豫滬兩地及時準確互通生產形勢、市場供需動態、合作項目意向等重要信息。三是建立宣傳推介機制,上海市加大對我省農業品牌在滬宣傳的支持力度;豫滬兩地定期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我省優質特色農產品在上海市場銷售。
(三)構建模式。一是農批對接。組織我省豬、牛、羊、禽類生產基地,瓜、果、蔬菜、食用菌等生產大縣與上海市大型批發市場對接,集中進入上海市場。二是農超對接。組織我省米(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速凍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調味品等生產企業與上海市大型超市、連鎖便利店對接,快速進入上海市場。三是農餐對接。組織我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將農產品原料及其制成品直接配送到上海市的大型餐飲企業門店、大型連鎖餐廳、學校和機關單位食堂等。支持上海市大型餐飲企業在我省建立穩定的優質原材料供應基地。四是直供直銷。鼓勵我省有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到上海市設立直營店、形象店、體驗店,把產品以“出廠價”提供給上海市民,減少流通環節,擴大市場銷量,滿足不同消費需求。五是
社區直送。以農業大縣為單位,組織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等,針對社區高端消費群體,采用會員制方式開展高檔、小眾優質農產品訂單銷售,直接配送到家。六是電商銷售。加強與拼多多、京東、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企業合作,優化配送模式,使我省農產品進入上海市更加快捷便利。
(四)協同創新。推動豫滬兩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種養領域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協同創新和合作交流,建立研發服務基地、成果轉化基地、科研教學基地,提高和完善精深加工轉化產業體系和產品鏈條,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等方面的推廣應用,實現農產品綠色發展轉型升級,資源綜合高效利用和提質增效,實現雙方互惠互利。
三、專題活動
每年精心組織開展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專題活動。2020 年重點開展 5 項專題活動。
(一)舉辦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示展銷會。7 月 24 日—26 日在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辦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示展銷會,主要有 5 項內容:
1.簽訂豫滬農業戰略合作協議。省農業農村廳與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簽訂農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簽訂農業領域合作協議。省農業農村廳與電商平臺、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省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海市農業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簽訂產銷合作協議;我省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海市有關方面簽訂生產、加工、物流等基地項目合作協議。
3.展示展銷。展示展銷我省優質特色農產品,讓豫農優品走進上海消費市場。
4.品牌推介。以“一縣一業”(一個縣域內培育的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一企一品”(一個企業創造出的一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品牌)為內容,集中打造我省農業品牌形象,全面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和優質特色農產品的美譽度、影響力。
5.企業交流。組織豫滬兩地青年企業家、農場主就種養業、加工業、物流業以及農業生產新領域、新業態進行交流,洽談合作項目。
(二)舉辦“再聚天中”活動。9 月,邀請上海市以主賓省身份,參加在我省駐馬店市舉辦的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
(三)舉辦“豫果飄香”活動。9 月—10 月,利用歡慶“中國農民豐收節”時機,鼓勵和支持我省瓜果及制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在上海市開展宣傳和銷售活動。
(四)舉辦“年貨河南”活動。12 月—2021 年 1 月,組織我省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年貨集裝箱的形式,在上海市開展新春年貨銷售活動。
(五)舉辦“安家落滬”活動。建立河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示中心;聯合拼多多、京東、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企業,設立線上優質特色農產品河南館,形成穩定的線上線下供應體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化豫滬農業領域合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有利于推進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我省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提高我省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我省農業現代化水平。同時,豫滬農業合作也是進一步提升我省農產品附加值、
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責任感,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取得實效。
(二)強化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工作專班,負責組織領導工作。工作專班各有關單位要加強配合,各負其職、各盡其責,合力推動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取得實效。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統籌做好綜合協調、品牌宣傳、產銷對接、項目合作等各項工作;財政部門要強化資金保障;商務部門要做好招商邀商工作;宣傳部門要廣泛開展宣傳。各地要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專人負責,按照方案安排,落實豫滬農業領域合作各項事宜。
(三)狠抓工作落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方案,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豫滬合作農產品供應名錄和豫滬合作共建(招商引資)項目名錄,并積極與上海市有關方面溝通對接,推動我省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入上海市場,加快豫滬基地合作項目建設。省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要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指導,對工作成效進行通報,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推薦訪問: 工作方案 領域 合作上一篇:促銷組合案例范文五篇
下一篇:鄉村旅游扶貧工作方案1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