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指國家進行統治和社會管理的機關,是國家表示意志、發布命令和處理事務的機關,實際上是國家代理組織和官吏的總稱。政府的概念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政府是指行使國家權力的所有機關,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 狹義的政府是指國家權力的執行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的意義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的意義3篇
法治政府論文:論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價值
【中文摘要】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己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的共識。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綱要》提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總的目標是“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并提出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等五大基本要求。《綱要》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對依法行政的認識日益深刻,法治政府的目標已經明晰。依法行政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基本準則,有權力必受監督、正當程序等觀念深入人心,法治政府的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論文將用哲學與法學結合的方法深入系統地探討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價值問題。一是簡要概述法治政府的一般理論觀點,包括法治政府的涵義、要素,以及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等內容;扼要介紹我國法治政府的進程,具體包括發展歷程、現狀分析。進一步論述西方法治政府的發展,闡述西方學者的觀點及法治政府的發展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及影響。二是對法治政府的價值體系進行論述,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解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闡釋;進而提出價值體系的內容,分別提出五個方面的價值體系內容;再闡述以人為本與法治政府建設的關系。三是分別從理論與實證兩方面進行分析,理論方面包括,哲理依據、憲政評價、制度保障;實證方面包括,以人為本與政府責任、政府職能轉變、傳統政府模式轉型三方面關系的論述。四是分析實現以人為本所面臨的困境及障礙問題,分別從政府職能、行政執法、行政監督進行論述。并分析現實環境及路徑選擇,通過軟、硬件法律環境分析,再吸取歷史經驗及教訓,得出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步伐的結論;最后,分析實現以人為本的對策,從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法律制度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觀念、完善監督保障機制五方面進行強有力的解釋和論證。總之,論文將回答以下五個問題:一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價值有哪些?二是其中最核心的價值又是哪一個?三是在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實現核心價值有哪些問題和困難?四是需要通過怎么樣的途徑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五是怎么樣才能真正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價值?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們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有效實施宏觀調控的迫切需要。隨著宏觀調控實踐的不斷豐富,我們對法治與宏觀調控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投資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正是對多年有益經驗的總結。科學的宏觀調控應該是在法律法規框架下的宏觀調控,這是我國宏觀調控走向成熟的標志。發展改革部門作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更要注重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施宏觀調控。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關于法治與改革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做出深刻闡述,強調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立法是處理改革和法治關系的重要環節,四中全會《決定》強調立法要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發展改革部門更應當在法治的引領下推進改革,在法治的框架下規范改革。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轉變政府職能本身就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推進職能法定化,行政機關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堅決把市場能辦好的事交給市場,社會能辦好的事交給社會,基層能辦好的事交給基層。同時,把該管的事務管住管好,切實履行好宏觀調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
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意義與要求
作 者:馬懷德
作者機構:中國政法大學,北京100088
出 版 物: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年 卷 期:2018年 第5期
摘 要:法治政府建設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法治政府特征而言,機構和職能法定,便民高效服務,行政立法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行政決策法治化,行政執法規范化,政府信息公開,監督和問責法治化,守法誠信構成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重點推進以下任務:健全依法行政的制度體系,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暢通解決行政爭議的渠道,抓住法治教育的"關鍵少數",提高公務人員依法行政能力。
頁 碼:4-18頁
主 題 詞:法治政府;新時代;依法行政;行政執法;行政爭議;法治教育
推薦訪問: 督察 法治 意義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