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腳手架實施方案

| 瀏覽次數:

 目

  錄 第一節 編制依據

 - 2 - 第二節

 工程概況 - 2 - 第三節 腳手架方案選擇 - 3 - 第四節

 腳手架的材質要求 - 3 - 第五節 腳手架的搭設流程及要求 - 5 - 第六節 腳手架計算書 - 9 - 第七節 腳手架搭設的勞動力安排 - 58 - 第八節 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 - 58 - 第九節 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 - 58 - 第十節 腳手架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 59 -

 第一節

 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2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第二節

 工程概況 一、 工

 程

 概

 況 二、 工程名稱:阜陽市城南新區九里中學 三、 建設單位:阜陽市城南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四、 設計單位:上海申聯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五、 勘察單位:阜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六、 施工單位: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七、 監理單位:河南省育新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八、 工程地點:阜陽市城南新區中清路東側匯新路西側,府前路南側,八里松路北側。

 九、阜陽市城南新區九里中學:1#教學樓,2#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食堂,風雨操場,負一層自行車庫,室外衛生間,大門、門衛及配電房。1#教學樓建筑面積為5505.7m2層數為地上4層建筑高度為16.05m,2#教學樓實驗樓建筑面積為6483.88m2層數為地上8層建筑高度為19.95m,綜合樓建筑面積為10312.15m2,,層數為地上7層地下1層面積為2029m2建筑高度為27.75m,2#教學樓實驗樓,風雨操場建筑面積為4476.9m2層數為地上2層,地下1層面積為1492.3 m2建筑高度為13.9m,建筑結構為混凝土框架結構,

 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1#教學樓,2#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食堂,風雨操場耐火等級二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1#教學樓,2#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食堂,風雨操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第三節 腳手架方案選擇

  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架體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

  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

  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

  5、綜合以上幾點,腳手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CJ59-99檢查標準要求,要符合江西省文明標化工地的有關標準。

  6、結合以上腳手架設計原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以下4種腳手架方案

 1# 教學樓, 2# 教學樓實驗樓,食堂,風雨操場,室外衛生間,大門、門衛及配電房采用落地腳手架 ,

 綜合樓2 2 至頂層采用懸挑架,

 第四節

 腳手架的材質要求

 落地架腳手架

 l、鋼管腳落地手架,選用外徑48mm,壁厚 3.25mm,鋼材強度等級Q235-A,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腳手架施工前必須將入場鋼管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鋼管抗彎、抗拉等力學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扣件標準》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干整,活動部

 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70N.m時不得破壞。如使用舊扣件時,扣件必須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扣件抗滑力等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顏色力求環境美觀。腳手架立桿、防護欄桿、踢腳桿統一漆黃色,剪力撐統一漆桔紅色。底排立桿、掃地桿均漆紅白相間 色。

  4、腳手板、腳手片采用符合有關要求。

  5、安全網采用密目式安全網,網目應滿足2000目/100cm2 ,做耐貫穿試驗不穿透,1.6×1.8m的單張網重量在3kg以上,顏色應滿足環境效果要求,選用綠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以及由阜陽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的準用證。

  6、連墻件采用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 700)中Q235A鋼的綜合樓

 第五節

 腳手架的搭設流程及要求

  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場地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力實驗、材料配備→定位設置通長腳手板、底座→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其余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

  1 1 、主桿基礎

 本工程腳手架地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后夯實,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

  2 2 、立桿間距

 (1)腳手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5m,步距1.8m;連墻桿間距豎直3.6m,水平4.5m(即二步三跨):里立桿距建筑物0.3m。

  (2)腳手架的底部立桿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鋼管立桿的對接接頭交錯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錯開500mm以上,且要求相鄰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

  (3)立桿應設置墊木,并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于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

  (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3 3 、大橫桿、小橫桿設置

 (1)大橫桿在腳手架高度方向的間距1.8m,以便立網掛設,大橫桿置于立桿里面,每側外伸長度為150mm。

  (2)外架子按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兩端固定在立桿,以形成空間結構整體受力。

  4 4 、剪刀撐

 腳手架外測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大于15m。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5 5 、腳手板、腳手片的鋪設要求

 (1)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木板:板寬為200mm,里外立桿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

  (2)滿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腳手片須用18鉛絲雙股并聯綁扎,不少于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現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6 6 、防護欄桿

 (1)腳手架外側使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且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

 (2)選用18鉛絲張掛安全網,要求嚴密、平整。

  (3)腳手架外側必須設1.2m高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頂排防護欄桿不少于2道,高度分別為0.9m和1.3m。

  (4)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如遇大開間門窗洞等),在腳手架內側設1.2m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

  7 7 、連墻件

 (1)腳手架與建筑物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設一拉結點。樓層高度超過4m,則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樓層高度超過6m時,則按水平方向每6m設置一道斜拉鋼絲繩。

  (2)拉結點在轉角范圍內和頂部處加密,即在轉角l米以內范圍按垂直方向每3.6米設一拉結點。

  (3)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且盡量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接點處。

  (4)外墻裝飾階段拉結點,也須滿足上述要求,確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結點時,必須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

  8 8 、架體內封閉

 (1)腳手架的架體里立桿距墻體凈距為200mm,如因結構設計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須鋪設站人片,站人片設置平整牢固。

  (2)腳手架施工層里立桿與建筑物之間應采用腳手片或木板進行封閉。

  (3)施工層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網或其他措施進行封閉。

  第六節

 腳手架計算書

 后勤保障服務樓1 1 至6 6 層落地架

 一、參數信息: :

 1. 腳手架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23.9 米,立桿采用單立管;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80 米; 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 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120 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Φ48×3.2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 連墻件采用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00 米,采用扣件連接; 連墻件連接方式為單扣件; 2. 活荷載參數

 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 kN/m2 ;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2 層; 3. 風荷載參數

 本工程地處安徽省阜陽市,基本風壓為0.45 kN/m2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 z 為1.56,風荷載體型系數μ s 為0.65; 腳手架計算中不考慮風荷載作用; 4. 靜荷載參數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2 ):0.1248;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 ):0.35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 2 ):0.11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 ):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4; 腳手板類別:竹串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 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2 ):0.036; 5. 地基參數

 地基土類型:碎石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N/m2 ):500.00; 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 ):0.09;地面廣截力調整系數:0.50。

 二、大橫桿的計算: :

 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0.036 kN/m ;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50×1.050/(2+1)=0.123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 靜荷載的設計值: q 1 =1.2×0.036+1.2×0.123=0.190 kN/m; 活荷載的設計值: q 2 =1.4×1.050=1.470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 強度驗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 1max =0.08×0.190×1.5002 +0.10×1.470×1.500 2

 =0.365 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 2max = -0.10×0.190×1.5002 -0.117×1.470×1.500 2

 =-0.430 kN.m; 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σ=Max(0.365×106 ,0.430×10 6 )/4790.0=89.770 N/mm 2 ; 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σ= 89.770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 1 = P 1 +P 2 =0.036+0.123=0.158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 2 = Q =1.050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為:

 V= 0.677×0.158×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0.990×1.050×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 = 2.451 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451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

 三、小橫桿的計算: :

 根據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 0.036×1.500 = 0.054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50×1.050×1.500/(2+1)=0.184 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1) =1.575 kN; 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4+0.184)+1.4 ×1.575 = 2.490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 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qmax

 = 1.2×0.036×1.0502 /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490×1.050/3 = 0.872 kN.m ; 最大彎矩 M= M qmax

 + M pmax

 = 0.877 kN.m; 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 M / W = 0.877×106 /4790.000=183.190 N/mm 2

 ; 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183.190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qmax =5×0.036×1050.04 /(384×2.060×10 5 ×115000.000) = 0.024 mm ;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 1

 + p 2

 + Q = 0.054+0.184+1.575 = 1.813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pmax

 = 1812.600×1050.0×(3×1050.02 -4×1050.0 2 /9 ) /(72×2.060×10 5

 ×115000.0) = 3.144 mm; 最大撓度和 V = V qmax

 + V pmax

 = 0.024+3.144 = 3.168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和 3.168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000/150=7.000與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

 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 R 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1

 = 0.036×1.500×2/2=0.054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2

 = 0.036×1.050=0.038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 3

 = 0.350×1.050×1.500/2=0.27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500 /2 = 2.363 kN; 荷載的設計值: R=1.2×(0.038+0.276)+1.4×2.363=3.683 kN; R <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248

  N G1

 = [0.1248+(1.50×2/2+1.50×2)×0.036/1.80]×20.75 = 4.452;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 );采用竹串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 G2 = 0.350×4×1.500×(1.050+0.3)/2 = 1.418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

 為0.11

  N G3

 = 0.110×4×1.500/2 = 0.330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 );0.005

 N G4

 = 0.005×1.500×20.750 = 0.156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 G

 =N G1 +N G2 +N G3 +N G4

 = 6.355 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 Q = 3.000×1.050×1.500×2/2 = 4.725 kN; 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 o

 -- 基本風壓(kN/m2 ),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 o

 = 0.450 kN/m2 ;

  U 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 z = 1.560 ;

  U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6;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 k

 = 0.7 ×0.450×1.560×0.646 = 0.317 kN/m2 ;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d

 = 1.2N G +1.4N Q

 = 1.2×6.355+ 1.4×4.725

  = 14.241 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 W

 為

  M w

 = 0.85 ×1.4W k L a h2 /10 =0.850 ×1.4×0.317×1.500×

  1.8002 /10

 = 0.184 kN.m;

 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14.241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μ = 1.500 ;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 o

 = kμh 確定 :l 0

 = 3.119 m; 長細比 L o /i = 196.000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φ,由長細比 l o /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φ= 0.188 ;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7 cm2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9 cm3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σ = 14241.000/(0.188×457.000)=165.755 N/mm2 ; 立桿穩定性計算 σ = 165.755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七、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

  按《規范》5.3.6條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 G2K (kN)計算公式為:

 N G2K

 = N G2 +N G3 +N G4

 = 1.903 kN; 活荷載標準值 :N Q

 = 4.725 kN;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 k

 = 0.125 kN/m; H s

 =[0.188×4.570×10-4 ×205.000×10 3 -(1.2×1.903

 +1.4×4.725)]/(1.2×0.125)=58.187 m; 按《規范》5.3.7條腳手架搭設高度 H s 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H] = 58.187 /(1+0.001×58.187)=54.987 m;

 [H]= 54.987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50.000 m,滿足要求!

 八、連墻件的計算 :

  因不考慮風荷載,連墻件的軸向力無需驗算! 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 f 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f g

 = f gk ×k c

 = 250.000 kN/m2 ;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 gk = 500.000 kN/m2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 c

 = 0.500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158.234 kN/m2

 ;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4.241 kN; 基礎底面面積 :A = 0.090 m2

 。

 p=158.234 ≤ f g =250.000 kN/m2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

  門診樓2 2 至4 4 層懸挑架,

 住院樓樓2 2 至6 6 層懸挑架

 一、參數信息: :

 1. 腳手架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7.4米,立桿采用單立桿;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立桿的步距為1.80 米;

 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 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120 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Φ48×3.2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 0.80; 連墻件布置取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00 米,采用扣件連接; 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連接; 2. 活荷載參數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 ):3.000;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2 層; 3. 風荷載參數

 本工程地處安徽省阜陽市,查荷載規范基本風壓為0.450,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 z 為1.250,風荷載體型系數μ s 為0.646; 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 4. 靜荷載參數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荷載標準值(kN/m2 ):0.1297;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 ):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 2 ):0.11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自重標準值(kN/m2 ):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4 層; 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 5. 水平懸挑支撐梁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a號槽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5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 2.00 米。

 與樓板連接的螺栓直徑(mm):20.00; 樓板混凝土標號:C35; 6. 拉繩與支桿參數

 支撐數量為:1;

  鋼絲繩安全系數為:6.000; 鋼絲繩與墻距離為(m):1.200;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最里面面鋼絲繩距離建筑物 1.20 m。

  二、大橫桿的計算: :

 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0.036 kN/m ;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00×1.050/(2+1)=0.105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 靜荷載的設計值: q 1 =1.2×0.036+1.2×0.105=0.169 kN/m; 活荷載的設計值: q 2 =1.4×1.050=1.470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 強度驗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 1max =0.08×0.169×1.5002 +0.10×1.470×1.500 2

 =0.361 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 2max = -0.10×0.169×1.5002 -0.117×1.470×1.500 2

 =-0.425 kN.m; 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σ=Max(0.361×106 ,0.425×10 6 )/4790.0=88.727 N/mm 2 ; 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σ= 88.727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 1 = P 1 +P 2 =0.036+0.105=0.141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 2 = Q =1.050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為:

 V= 0.677×0.141×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0.990×1.050×

 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 = 2.425 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425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

 三、小橫桿的計算: :

 根據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 0.036×1.500 = 0.054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00×1.050×1.500/(2+1)=0.158 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1) =1.575 kN; 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4+0.158)+1.4 ×1.575 = 2.459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 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qmax

 = 1.2×0.036×1.0502 /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459×1.050/3 = 0.861 kN.m ;

 最大彎矩 M= M qmax

 + M pmax

 = 0.866 kN.m; 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 M / W = 0.866×106 /4790.000=180.888 N/mm 2

 ; 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180.888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qmax =5×0.036×1050.04 /(384×2.060×10 5 ×115000.000) = 0.024 mm ;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 1

 + p 2

 + Q = 0.054+0.158+1.575 = 1.786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pmax

 = 1786.350×1050.0×(3×1050.02 -4×1050.0 2 /9 ) /(72×2.060×10 5

 ×115000.0) = 3.098 mm; 最大撓度和 V = V qmax

 + V pmax

 = 0.024+3.098 = 3.122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和 3.122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000/150=7.000與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

 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R ≤ R 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1

 = 0.036×1.500×2/2=0.054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2

 = 0.036×1.050=0.038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 3

 = 0.300×1.050×1.500/2=0.23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500 /2 = 2.363 kN; 荷載的設計值: R=1.2×(0.038+0.236)+1.4×2.363=3.636 kN; R <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的計算 :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248

  N G1

 = [0.1248+(1.50×2/2+1.50×2)×0.036/1.80]×17.40 = 3.733;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 );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 G2 = 0.300×4×1.500×(1.050+0.3)/2 = 1.215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1

  N G3

 = 0.110×4×1.500/2 = 0.330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 );0.005

 N G4

 = 0.005×1.500×17.400 = 0.130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 G

 =N G1 +N G2 +N G3 +N G4

 = 5.409 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 Q = 3.000×1.050×1.500×2/2 = 4.725 kN; 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 o

 -- 基本風壓(kN/m2 ),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 o

 = 0.450 kN/m2 ;

  U 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 z = 1.250 ;

  U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6;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 k

 = 0.7 ×0.450×1.250×0.646 = 0.254 kN/m2 ;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 G +1.4N Q = 1.2×5.409+ 1.4×4.725= 13.105 kN;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 G +0.85×1.4N Q

 = 1.2×5.409+ 0.85×1.4×4.725= 12.113 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 W

 為

  M w

 = 0.85 ×1.4W k L a h2 /10 =0.850 ×1.4×0.254×1.500×

  1.8002 /10

 = 0.147 kN.m; 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13.105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μ = 1.500 ;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 o

 = kμh 確定 :l 0

 = 3.119 m; 長細比 L o /i = 196.000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φ,由長細比 l o /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φ= 0.188 ;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7 cm2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9 cm3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σ = 13105.000/(0.188×457.000)=152.537 N/mm2 ; 立桿穩定性計算 σ = 152.537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2.113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μ = 1.500 ;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 0

 = kuh 確定:l 0

 = 3.119 m; 長細比: L 0 /i = 196.000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φ,由長細比 l o /i 的結果查表得到 :φ= 0.188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7 cm2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9 cm3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σ = 12113.154/(0.188×457.000)+147108.008/4790.000 = 171.700 N/mm2 ; 立桿穩定性計算 σ = 171.700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七、連墻件的計算 :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 l

 = N lw

 + N 0

 風荷載標準值 W k

 = 0.254 kN/m2 ;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 w

 = 10.800 m2 ; 按《規范》5.4.1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 0 = 5.000 kN;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

 N lw

 = 1.4×W k ×A w

 = 3.846 kN;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 l

 = N lw

 + N 0 = 8.846 kN; 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 f

 = φ·A·[f] 其中 φ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0 / i = 300.000/15.900的結果查表得到 φ=0.949,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又:

 A = 4.57 cm2 ;[f]=205.00 N/mm 2 ; 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 f

 = 0.949×4.570×10-4 ×205.000×10 3

 = 88.907 kN; N l

 = 8.846 < N f

 = 88.90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

 由以上計算得到 N l

 = 8.846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6.0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八、懸挑梁的受力計算: :

 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鋼梁按照帶懸臂的連續梁計算。

 懸臂部分受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本方案中,腳手架排距為1050mm,內排腳手架距離墻體300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 1200mm, 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866.20 cm4 ,截面抵抗矩W = 108.30 cm 3 ,截面積A = 21.95 cm2 。

 受腳手架集中荷載 N=1.2×5.409 +1.4×4.725 = 13.105 kN; 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21.950×0.0001×78.500 = 0.207 kN/m;

 懸挑腳手架示意圖

  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變形圖(kN)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彎矩圖(kN.m) 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 R[1] = 17.651 kN;

 R[2] = 9.415 kN;

 R[3] = -0.131 kN。

 最大彎矩 M max = 1.976 kN.m; 最大應力

 σ =M/1.05W+N/A= 1.976×106

 /( 1.05 ×108300.0 )+

  0.000×103

 / 2195.0 = 17.377 N/mm 2 ; 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7.377 N/mm2

 小于 水平支撐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15.000 N/mm2 ,滿足要求!

  九、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

  水平鋼梁采用16a號槽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φ 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φ b

 = 570 ×10.0×63.0× 235

 /( 1200.0×160.0×235.0) = 1.87 由于φ b 大于0.6,查《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 φ b 值為0.919。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應力 σ = 1.976×106

 /( 0.919×108300.00 )= 19.849 N/mm2 ; 水平鋼梁的穩定性計算 σ = 19.849 小于 [f] = 215.000 N/mm2

 ,滿足要求!

 十、拉繩的受力計算: :

 水平鋼梁的軸力R AH 和拉鋼繩的軸力R Ui 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 Ui cosθ i 為鋼繩的 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

 各支點的支撐力

 R Ci =RUis inθi

 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 U1 =24.962 kN; 十一、拉繩的強度計算: :

 鋼絲拉繩( ( 支桿) ) 的內力計算: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 U 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 R U =24.962 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 g ]--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 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 g =0.5d2 ,d為鋼絲繩直徑(mm);

 α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

 計算中[F g ]取24.962kN,α=0.820,K=6.000,得到:

 經計算,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20.000mm才能滿足要求!

 鋼絲拉繩( ( 斜拉桿) ) 的拉環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 U 的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拉環的拉力N,為 N=R U =24.962kN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的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受力的單肢抗剪強度,取[f] = 125N/mm2 ; 所需要的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最小直徑 D=(2496.175×4/3.142×125.000) 1/2

 =16.000mm;

  十二、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

 1.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 R=0.131 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

  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條[f] = 50N/mm2 ; 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131.124×4/(3.142×50×2)]1/2 =1.292 mm;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

 2.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如下:

 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0.131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20.000mm

 [f b ] -- 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570N/mm2 ;

 h -- 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要大于

  131.124/(3.142×20.000×1.570)=1.329mm。

 3.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壓力,N = 9.415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20.000mm;

 b -- 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100.000mm;

 f cc

 -- 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中取0.950f c =16.700N/mm2 ; 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161.75 kN,大于錨固力 N=9.42 kN ,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

  住院樓7 7 層至 12 層頂懸挑架

  一、參數信息: : 1. 腳手架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9.5米,立桿采用單立桿;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立桿的步距為1.80 米; 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

 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120 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Φ48×3.2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 0.80; 連墻件布置取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00 米,采用扣件連接; 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連接; 2. 活荷載參數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 ):3.000;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2 層; 3. 風荷載參數

 本工程地處安徽省阜陽市,查荷載規范基本風壓為0.450,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 z 為1.250,風荷載體型系數μ s 為0.645; 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

 4. 靜荷載參數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荷載標準值(kN/m2 ):0.1248;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 ):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 2 ):0.11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自重標準值(kN/m2 ):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4 層; 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 5. 水平懸挑支撐梁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a號槽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5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 2.00 米。

 與樓板連接的螺栓直徑(mm):20.00; 樓板混凝土標號:C30; 6. 拉繩與支桿參數

 支撐數量為:1;

  鋼絲繩安全系數為:6.000; 鋼絲繩與墻距離為(m):1.200;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最里面面鋼絲繩距離建筑物 1.20 m。

  二、大橫桿的計算: :

 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0.036 kN/m ;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00×1.050/(2+1)=0.105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 靜荷載的設計值: q 1 =1.2×0.036+1.2×0.105=0.169 kN/m; 活荷載的設計值: q 2 =1.4×1.050=1.470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 強度驗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 1max =0.08×0.169×1.5002 +0.10×1.470×1.500 2

 =0.361 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 2max = -0.10×0.169×1.5002 -0.117×1.470×1.500 2

 =-0.425 kN.m; 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σ=Max(0.361×106 ,0.425×10 6 )/4790.0=88.727 N/mm 2 ;

 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σ= 88.727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 1 = P 1 +P 2 =0.036+0.105=0.141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 2 = Q =1.050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為:

 V= 0.677×0.141×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0.990×1.050×1500.04 /(100×2.06×10 5 ×115000.0) = 2.425 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425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

 三、小橫桿的計算: :

 根據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 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 1 = 0.036×1.500 = 0.054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 2 =0.300×1.050×1.500/(2+1)=0.158 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1) =1.575 kN; 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4+0.158)+1.4 ×1.575 = 2.459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 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qmax

 = 1.2×0.036×1.0502 /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459×1.050/3 = 0.861 kN.m ; 最大彎矩 M= M qmax

 + M pmax

 = 0.866 kN.m; 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 M / W = 0.866×106 /4790.000=180.888 N/mm 2

 ; 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180.888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3. 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qmax =5×0.036×1050.04 /(384×2.060×10 5 ×115000.000) = 0.024 mm ;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 1

 + p 2

 + Q = 0.054+0.158+1.575 = 1.786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 pmax

 = 1786.350×1050.0×(3×1050.02 -4×1050.0 2 /9 ) /(72×2.060×10 5

 ×115000.0) = 3.098 mm; 最大撓度和 V = V qmax

 + V pmax

 = 0.024+3.098 = 3.122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和 3.122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000/150=7.000與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

 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 R 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1

 = 0.036×1.500×2/2=0.054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 2

 = 0.036×1.050=0.038 kN;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 3

 = 0.300×1.050×1.500/2=0.23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500 /2 = 2.363 kN; 荷載的設計值: R=1.2×(0.038+0.236)+1.4×2.363=3.636 kN; R <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的計算 :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248

  N G1

 = [0.1248+(1.50×2/2+1.50×2)×0.036/1.80]×17.40 = 3.733;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 );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 G2 = 0.300×4×1.500×(1.050+0.3)/2 = 1.215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1

  N G3

 = 0.110×4×1.500/2 = 0.330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 );0.005

 N G4

 = 0.005×1.500×17.400 = 0.130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 G

 =N G1 +N G2 +N G3 +N G4

 = 5.409 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

推薦訪問: 腳手架 實施方案

【腳手架實施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