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漢語詞匯。拼音是ɡāo biāo,有多種釋義,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標準農田什么資質可以建設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高標準農田什么資質可以建設2篇
附 錄 A
(規性附錄)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體系
表 A.1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體系表
表 A.1 (續)
表 A.1 (續)
表 A.1 (續)
續 A.1 (續)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技術要求
表 B.1 灌溉設計保證率表
附 錄 C
(規性附錄)
高標準農田建設統計表
表 C.1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基本信息表
表 C.1 (續)
表 C.2 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情況表
表 C.3 高標準農田使用情況與效益表
單位負責人: 填報人:
報送時間:
統計時間:
新疆兵團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
為切實加強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投資目標,達到預期效益,參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結合新疆兵團農業綜合開發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本建設標準。
凡國家立項投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須按照本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檢查驗收。
一、綜合標準
(一) 高標準農田應達到田地肥沃、設施配套、道路暢通、林網適宜、生態優良、科技先進、全面節水、旱澇保收,實現農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的總體目標。
通過項目建設,解除制約項目區農業生產的關鍵障礙因素,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項目區產出的糧食和其它農產品達到優質安全、高產穩產標準。
項目區因地制宜推行節水灌溉和其他節本增效技術,灌溉保證率達到90%以上,總體經濟效益增加12%以上,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項目區須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農業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主要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顯著提升,特別是單產達到較高水平(詳見表1),實現團場增效、農工增收,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屯墾戍邊新型農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表1 高標準農田綜合生產能力 單位:公斤/畝
風蝕風沙危害較輕類型區
評價參數
代表作物
產量標準
南疆
北疆
產出水平
小麥
>400
>420
玉米
>800
>800
甜菜
>5000
>5000
籽棉
>480
>450
風蝕沙化嚴重類型區
產出水平
小麥
>380
>380
玉米
>700
>700
甜菜
>4600
>4600
籽棉
>420
>400
(二)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遵循統籌規劃、綜合治理、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分步實施的原則。
項目按灌區或流域從源頭上籌劃,整體推進。采取水利、農業、林業和科技等綜合配套措施,進行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項目區必須集中連片,連片規模應不小于350公頃,使其顯現規模效益,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開發治理后,項目區與非項目區有明顯區別,平原地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丘陵山區基本實現園田化。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應通過嚴格篩選。
項目區應具備可持續穩定利用的水資源條件。干、支骨干渠系及相關外部水利設施配套完善;水源水質符合灌溉水質標準;水源水量能夠滿足灌區農作物灌溉需水要求;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能顯著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設計建設達到國家排澇防洪標準。
項目區應選擇灌排條件較好、土層深厚、增產潛力大的區域,優先選擇現有基本農田,項目建成后能夠保證工程設施至少15年發揮效益,建成后應保持30年內不被轉為非農業用地;交通便利,具備10KV農業電網及其他動力配備條件;農機具配套應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四)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標識標牌設置應當統一、規范、實用。
項目標志牌應當是固定的、永久性的。標志牌公示內容應包含項目基本情況、總投資、財政投資、工程建設內容,設計、施工、監理、管護單位,監督舉報電話等基本信息。
二、主要措施標準1、小型水庫。包括新建和擴建加固,應符合國家和水利行業的技術規范規定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要求。
2、攔河壩。應符合國家和水利行業的技術規范規定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要求。
3、排灌站。應符合國家和水利行業的技術規范規定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要求。
4、機電井。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采補平衡。新打井和修復配套機井應滿足《機井技術規范》SL256-2000要求。機井和泵站水工建筑物、機電設備、輸變電設施配套齊全,綜合裝置效率達到有關行業規范標準。
5、輸變電線路配套。架設配套高壓線路應采用桿上變臺,無遮攔導電部分距地面應不小于3.5m。低壓線路采用低壓電纜,應有標志。地埋線應敷設在凍土層以下,深度不小于0.7m,符合電力行業技術規范。低壓線路進入泵房需穿管通過,管徑應大于線徑的1.5倍。
6、灌排渠系工程或坡面水系。包括開挖疏浚渠道、襯砌渠道、埋設管道、渠系建筑物。
(1)開挖疏浚渠道。
①防洪設計標準應符合行業規范。
②地下水位較高和土壤鹽堿化地區,排水渠道標準應符合《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 50288)的規定。改造鹽堿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統,在返鹽(堿)季節前將地下水位降到農作物生長的臨界深度以下。地下水埋深小于2m時,應設農排,埋深小于2.5m時,應設斗排。項目區及灌區的排水(堿)渠應完全連通,按農、斗、支、干排成體系匯流鹽堿水排出項目區。排渠棄土應整平或整修成農用道路。
(2)襯砌渠道。輸水渠系達到管道或混凝土防滲標準,渠道襯砌應堅固耐用,混凝土抗壓標號達到C20,抗凍標號達到F200,預制板厚度達到6-8cm,砂石墊層厚度達到20-30cm,復合土工膜達到350g/m2,塑料薄膜厚度達到0.3mm以上,襯砌渠道頂部采用混凝土壓頂板,渠道襯砌使用年限達到15年以上。
支渠、斗渠進水口必須設計一定長度的測水測流斷面或設置量水設施,滿足測水要求。
在有條件的項目區可采用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的砼渠槽整體裝配的渠道防滲形式。
(3)埋設管道。輸水管道采用鋼筋混凝土、玻璃鋼、UPVC及新型管材,應符合國家和水利行業的技術規范。
(4)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橋、涵洞、閘門、跌水與陡坡、量水等設施,應符合《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1999)的要求。橋、涵、閘等建筑物設施配套齊全,農橋寬度與所連接道路相適應,不超過8m;涵洞根據無壓或有壓要求確定拱形、圓形或矩形橫斷面形式,承壓較大的涵洞洞頂填土不應小于1m,對于襯砌渠道則不應小于0.5m。渠系水利用系數、田間水利用系數和灌溉水利用系數應符合《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2006)的要求。
7、噴灌。管道工作壓力達到0.6Mpa以上,應符合GB/T50085-2007《噴灌工程技術規范》。
8、微灌。各項指標應符合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術規范》。地埋管埋設深度在當地凍土層以下,并滿足地面荷載和機耕要求。管道工作壓力達到0.4Mpa,干、支兩級固定管道間距、長度合理設定,且能滿足今后滴灌自動化設計的要求。有條件的地區采用滴灌自動化控制技術。
9、小型蓄排水工程。包括新建和擴建加固。性能與指標達到水利行業規范。
10、其他水利措施。性能與指標達到水利行業規范。
11、泵站。泵站包括水泵、過濾器、啟動設備、變配電設備,泵房,沉沙池。0
(1)揚排水泵站。符合國家水利行業規范。
(2)河水、井水滴灌泵站。水泵:河水灌溉時,采用離心式水泵,底閥防護從池底到水面以上30cm處的范圍內必須進行全面防護設置攔污柵;井水灌溉時,采用潛水泵。水泵配套動力采用外部輸入電力。
過濾器 :采用自動反沖洗過濾器。
啟動設備:采用變頻啟動設備。
泵房:河水滴灌泵房采用磚混墻體、彩鋼夾心(厚度不低于10cm)屋頂,泵房套間設計,面積不低于50m2;
井水滴灌泵房采用磚混結構,泵房套間設計,面積不低于40m2。
沉沙池、蓄水池: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長度和橫截面的尺寸根據水質要求規范計算確定,要求鋪設不低于30cm寬的壓頂板,沉沙池必須設防護欄,蓄水池必須設防護網、攔污柵,且需設安全警示牌。各項標準的設定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塵沙池設計規范》(SL269—2001)的要求。
12、施工臨時工程。性能與指標達到水利行業規范。
13、其他工程。性能與指標達到水利行業規范。
1、改良土壤。
(1)通過秸稈還田、油渣還田、全程施肥、深松土壤、拉沙改土、增施農家肥及商品有機肥等多種措施,加快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在原有基礎上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項目區耕地全面進行測土平衡施肥,達到科學施肥。農家肥按22500~30000kg/hm2標準施用,商品有機肥按3000~4500kg/hm2標準施用。土壤有機質提升措施至少應連續實施3年以上,商品有機肥應符合《有機肥料》(NY525~2011)的要求。
(2)改造瘠薄土地,有效土層厚度應達到50cm以上,使耕作層達到25cm以上。改造砂漿黑土或土壤中卵石多的地塊,要清除砂漿卵石并摻合粘土。
2、良種繁育。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曬場、倉庫,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良種繁育能力設計或區域內已具備的繁育能力,能夠滿足項目區優勢農產品的需要,具備優良品種的覆蓋率達到100%的基礎性條件。
項目區原有倉庫、曬場:項目團場倉庫已殘缺破損的,應改建或新建相配套的良種倉庫,面積不低于1000m2;糧食曬場不達標的,每5000畝以上糧食作物種植連隊,應改建或新建曬場面積不低于750m2。性能與指標達到規范標準。
3、購買良種。高標準農田除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外,還應引進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良種,以滿足項目區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要。
4、購置設備。購置良種檢驗檢測設備以滿足項目區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性能與指標達到國家規范標準。
5、農業機械。平原地區主要作業環節具備基本實現機械化、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提高的基礎性條件。
表2 高標準農田農業機械作業水平 (規范性標準)單位:%
類型區
作物
機耕率
機(栽植)播率
機收率
綜合
風蝕風沙危害較輕類型區
小麥
>98
>98
>98
>98
玉米
>98
>98
>90
>95
棉花
>98
>98
>80
>92
風蝕風沙危害嚴重類型區
小麥
>98
>98
>98
>98
玉米
>98
>98
>80
>92
棉花
>98
>98
>80
>92
表3 高標準農田主要農機具配置(參考性附錄)
序號
主要農機具
計量
單位
作業指標
1
100馬力以上輪式拖拉機
臺
發動機功率73.5KW以上,最大提升力≧24KN,最大牽引力≧36KN。為動力機械,配套激光平地機、深松機等機具。
2
50~70馬力輪式拖拉機
臺
發動機功率46KW,牽引力12.5KN。為動力機械,配套播種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植保機械、節水灌溉機具等。
3
履帶式推土機
臺
發動機功率73.5KW,主要用于土地平整。
4
激光平地機
臺
掛接機具。作業幅寬2.5m,需66.2~73.5 KW動力機械,用于土地平整。
5
大型深耕深松犁
臺
大型掛接機具。作業幅寬2.5m,深松深度≧25cm,需≧89 KW動力機械(柴油機)
6
育秧播種機組
套
掛接機具。生產效率≧350盤/h,需0.18 KW動力機械。
7
大型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
臺
掛接機具。工作幅寬3.2m,施肥播種一體化,需44.1~58.8 KW動力機械。
8
乘坐式高速插秧機
臺
發動機功率14.7KW,8行,作業效率0.8ha/h。
9
收獲機械
臺
小麥、水稻收獲機,發動機功率66 KW,工作幅寬2.9m。
玉米收獲機械,需61 KW動力機械;3行(割道);生產率≧0.33 ha/h.
10
秸稈粉碎還田機
臺
掛接機具。工作幅寬1.8m;需配套58.9~73.5 KW動力機械。
11
中型免耕播種機
臺
掛接機具。需44.1~51.5 KW動力機械,用于小麥、玉米、大豆免耕播種,作業效率0.27~1ha/h。
12
施肥機械
套
掛接機具。工作幅寬12~28m,需48 KW動力機械。
13
懸掛式植保機械
臺
掛接機具。工作幅寬18m,需50KW以上動力機械。
(1)購置農用動力機械。為提高高標準農田的生產效率,應合理購置農用動力機械,提高高標準農田的機械化作用水平。
(2)配套農機具。為提高高標準農田的生產效率,應合理購置農用機具,提高高標準農田的機械化作用水平。
(3)購置植保機械。為預防和降低高標準農田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應合理購置植保機械,滿足高標準農田的植保要求。
6、其他農業措施。
(1)土地平整要以有林道路或較大溝渠為基準形成格田,以適應農業機械化和田間管理要求,條田大小要考慮灌排、機耕作業、風沙災害等因素,條田方向考慮主風向、地形、地貌條件及作物光照要求,一般以南北向為主。
土地平整包括田塊調整與田面平整。
田塊調整是將大小或形狀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田塊進行合并或調整,以滿足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經營、機械化作業、節水節能等農業科技的應用。
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塊內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滿足精耕細作、灌溉與排水的技術要求。
表4 高標準農田田面平整度(規范性標準)
耕地類型
項目
指標
稻作淹灌農田
地表平整度(100m×100m)
≦2.5cm
橫向坡降(500m)
﹤1/2000
縱向坡降(500m)
﹤1/1500
噴滴灌農田
地表平整度(100m×100m)
≦10cm
坡降(500m)
≦1/30
(2)清除耕地白色污染。在耕地土壤內當年使用農膜的殘留量不能超過10%,耕作層土壤還應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2008)的規定,影響作物生長的障礙因素應降到最低限度。
田間道路工程指為滿足農業物資運輸、農業耕作和其他農業生產活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田間道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其布局應合理,且順直通暢。田間道路通達度平原區應達到100%,丘陵區不應低于90%。
1、干道。干道要與團場、連隊公路連接,需實現硬質化,路面可采用瀝青、混凝土或砂石等材料硬化,應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田間道路路面高出地面30cm~50cm,鋪砂石厚度30-35cm,路基寬度7米以上,路面寬度6米以上,保證雨天暢通,能滿足農產品運輸和大中型農業機械的通行。
2、支路。支路需實現硬質化,路面采用砂石材料硬化,支路路基高于地面20-30cm,鋪砂石厚度25-30cm,路基寬度6米以上,路面寬度5米以上,應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
田間道路設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1、樹種選擇。要因地制宜,以鄉土樹種為主,引進樹種必須經區試鑒定認可后才能使用。南疆采用新疆楊、胡楊、灰楊、沙棗,以新疆楊、胡楊為主栽樹種;北疆采用箭桿楊、俄羅斯楊、新疆白榆、白蠟、沙棗、胡楊,以箭桿楊和俄羅斯楊為主栽樹種。
苗木胸徑到達3cm以上,造林當年成活率達到90%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達到85%以上。
2、林帶結構類型。條田林以2-4行為主,有1個喬木樹種組成。道路林、主干林、防風林以4行及4行以上為主,其中:通風結構林帶為4-6行,有1-2個喬木樹種組成,適于配置在風沙危害較輕的地區和綠洲內部。
疏透結構林帶為8-10行,由2個以上的樹種組成,邊行配置灌木,適于配置于風沙危害嚴重地區或風沙危害較輕地區綠洲邊緣的2-3個條田。
緊密結構林帶多在10行以上,由3個以上喬灌木樹種組成,可作為風沙危害嚴重地區和綠洲邊緣2-3個條田的農田防護林。
3、造林密度。8行以上的林帶,宜采用寬窄行帶狀栽植,窄行株行距為1-1.5×1-2m,寬行株行距為1-1.5×4-6米;4-6行的林帶,株行距采用1.5-2×2-3.5m的株行距;4行以下林帶株行距采用1-1.5×2-3.5m的株行距。
4、林帶走向。農田防護林由主林帶和副林帶組成,主林帶應垂直于主風方向或呈不大于45度的偏角.副林帶應和主林帶相垂直,如遇地形、地物限制,主、副林帶可有一定偏角,可采取林隨水走或林隨路走等方式形成林網。主林帶和副林帶的交叉處,只留一處20米的出口,以利于交通。
5、林網規格和占地比例。風沙危害嚴重地區,主林帶帶間距150-200米,副林帶帶間距為400-600米,農田防護林網格100-200畝。
風沙危害較重地區,主林帶帶間距250-300米,副林帶帶間距為600-800米,農田防護林網格200-350畝。
立地條件相對較好,風沙危害較輕的地區,主林帶帶間距300-400米,副林帶帶間距為800-1000米,農田防護林網格350-600畝。
北疆墾區農田防護林占耕地面積比率不低于8%,南疆墾區不低于10%。
6、苗木栽植。開溝栽植,可根據實際推廣采用深40-50cm一溝一行或一溝兩行進行栽植。
新建林帶或有條件的更新林帶沿噴、滴灌地埋管道方向布置,以便于灌水;不在管道處的林帶,在林帶上游處對應的干、支、斗渠修建放水閘門。
平畦栽植, 畦內全面翻耕,深25-30cm,要求畦面平整。
鹽漬化較重的林床需洗鹽壓堿,再行種植。
原則上要求先施基肥,再種植苗木。
1、技術培訓。項目建設期間,加強對項目區受益農戶進行先進適用技術培訓2次以上;扶持團場農技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具有技術推廣服務功能的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基層干部、團場技術員、受益職工和科技示范戶進行4—5次先進適用技術和農業綜合開發政策方面的培訓,使其熟悉有關資金和項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每個連隊有3名以上技術骨干,每10戶有2戶科技示范戶,每戶有1人掌握實用技術。
2、儀器設備。儀器設備指植保、良種、土化等設備,必須是正規生產廠家生產或者正規經銷商經銷的產品。
3、示范推廣。在項目建設期間,圍繞地域優勢或主導產業,推廣2項以上先進適用技術,在1萬畝高標準農田中應有不低于1000畝的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推廣。重點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生態可持續等技術;實施良種良法、模式化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化學除草、節水灌溉等技術;鼓勵采用經濟適用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推薦訪問: 農田 高標準 資質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