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于重申易地扶貧搬遷有關政策通知

| 瀏覽次數: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關于重申易地扶貧搬遷有關政策的通知

  **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文件

  羅易遷〔20**〕3 號

  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

  關于重申易地扶貧搬遷有關政策的通知

  各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縣直各成員單位:

  20**年9月20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政策標準基本明晰,省易遷辦相繼印發了兩期政策解讀,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若干問題進行了解答,這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行動指南,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我縣及時轉發了上級政策文件,印發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問答,并在編制規劃、下達計劃和實施方案中,對有關政策進行了明確,對于推進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起到了指引作用。但是,少數地方宣傳政策有偏差,導致群眾誤解,工作偏離。為了把握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方向,按政策推進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將易地扶貧搬遷有關政策重申如下:

  一、易地扶貧搬遷的原則

  易地扶貧搬遷必須堅持以下七個原則:1.政府主導,群眾自愿;

  2.量力而行,保障基本;

  3.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4.精準對象,創新機制;

  5.突出重點,統籌安排;

  6.綠色發展,改善生態;

 7.縣負總責,鄉鎮實施。

  二、易地扶貧搬遷對象

  是指納入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中有搬遷意愿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貧困戶:

  1、居住地環境惡劣、生態脆弱或土地貧瘠,水資源匱乏,不具備基本生產條件,水、電、路以及教育、文化、衛生等配套設施匱乏且難以改善,即“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區、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區和地方病多發區的;

  2、居住在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頻發或易發區,確有避險搬遷必要的;

  3、居住地屬重要生態修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根據規劃必須搬遷的;

  4、居住在大中型水庫庫區,缺乏生產生活資料的。

  三、易地扶貧搬遷的紅線

  易地扶貧搬遷有三條政策紅線:1、面積控制,建設面積人均控制在 25 ㎡之內;

  2、貧困戶不能舉債搬遷;

  3、搬新必須拆除舊房,實施復墾。

  四、易地扶貧搬遷的安置方式

  1、貧困戶(包括五保戶、低保戶)到安置點集中安置,***戶及以上的安置點為集中安置,進城進鎮購房為集中安置;

  2、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的非貧困戶可以到安置點作為隨遷戶安置;

  3、貧困戶原地重建或改建不能享受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政策。

  五、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戶精準識別

  按照“農戶申請、民主評議、村級公示、逐級審核、規模控制、整戶識別”的原則,逐村逐戶對建檔立卡搬遷戶進行摸底核實,按照政策精準識別,應搬盡搬,錄入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實名制”管理。

 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選址

  安置點要做到靠近城區、鎮區、園區、景區、中心村“五靠近”,安全是選址的首要條件,脫貧是重要導向,經濟適用是基本要求。安置點選址必須科學合理,具體實施中應盡量避開基本農田,確實無法避開的,可按照基本農田劃定有關規定,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基本農田布局進行微調。征用林地的,比照執行。

  七、安置點建房方式

  易地扶貧搬遷建房實施“交鑰匙”工程,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由搬遷戶自建,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八、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建設面積

  按照“保障基本”原則,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括單人戶)

  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 25 ㎡,要堅決守住政策底線,不得逾越。

  九、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房的原則

  集中安置點必須做到五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建筑風格,統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十、易地扶貧搬遷戶搬新拆舊

  搬新必須拆舊,實行復墾,過渡期為一年,搬遷戶應該與鄉鎮政府簽訂拆舊協議,不能與村委會簽訂,拆舊由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實施。拆舊采取費用獎補,人均 2**元,每戶最高不超過 1 萬元,這項費用不能在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中列支。

  十一、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補助標準

  享受補貼政策的必須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必須拆舊房,實行土地復墾、生態修復。

 1、符合搬遷條件的貧困戶,由鄉鎮、村組織統一建設安置點,政府全額出資建設,實行“交鑰匙”工程。五保戶享受居住權,不享受產權(產權歸鄉鎮、村集體所有),低保戶及一般貧困戶享受產權。為提高建房戶參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積極性,強化主人翁意識,可按照戶均 1 萬元籌集資金,搬遷戶自籌資金可抵扣拆除舊房獎補費用。

  2、在鄉鎮鎮區購買商品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人均 25 ㎡,每平方米 1**元的標準予以補貼,每戶補貼不超過***萬元。

  3、在**城區購買商品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人均 25 ㎡,每平方米 1**元的標準予以補貼,每戶補貼不超過***萬元。

  4、對有搬遷意愿且符合條件非貧困戶的隨遷戶,可以等同享受安置點的基礎設施配套政策,但不享受貧困戶的建房補貼政策。

  十二、貧困戶進城進鎮購房安置

  1、必須具備脫貧措施和就業保障,有一定的發展門路;

  2、堅持“嚴控向他人借款、嚴禁向商業銀行貸款”的原則;

  3、人均購房面積不得超過 25 ㎡;

  4、嚴格審批程序,公開公示;

  5、購房戶必須拆除舊房,實施復墾。

  十三、易地扶貧搬遷的后續發展政策

  堅持“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指導思想,以穩得住、能發展為著力點,以培育后續產業、促進群眾就業為鞏固搬遷成果的主攻方向,切實加大后續發展扶持力度。要注重產業扶持,脫貧不能讓貧困戶充當主體,要充分依托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

  十四、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

 各鄉鎮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的實施主體,項目報批必須手續齊全;

  中介機構確立必須依法依規;

  施工方確定必須按照招投標法有關規定執行,嚴禁轉包工程;

  要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項目竣工后,要及時組織驗收。

  十五、安置點征地費用

  安置點建設用地征地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自籌及整合其他資金解決,不得從國家安排的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中列支項目征地費用。

  十六、安置點建設項目前期費用

  安置點規劃紅線范圍內有關項目的規劃設計、地址勘探、地災評估、工程監理等費用,可按照基本建設項目的有關規定,在項目總造價中從嚴控制,從緊列支。

 20**年 6 月 15 日

  抄送:市易遷辦

 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年 6 月 15 日印發

  共印 30 份

推薦訪問: 易地 扶貧 搬遷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