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均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起草說明 一、背景和目的 藥材是中藥制劑生產的起始原料。藥材天然產物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其具有質量波動較大的特點。傳統中藥制劑大多采用飲片直接投料的方式生產,飲片的質量波動被直接帶入制劑中,成為不同批次中藥制劑質量差異較大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藥臨床療效的穩定發揮。
如何以質量波動較大的天然產物為原料制成質量相對一致的產品?這是許多行業面對的共性問題。釀酒、水泥、鋼鐵、煙草等行業在生產中采用了對原料進行質量均一化的措施,德國、日本在的植物藥和漢方藥生產中也采用了原料混批的方法,這些都為中藥生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近些年來,我國學者在采用混批方法提高中藥制劑質量一致性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不少進展。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注冊管理辦法》,提高中藥制劑質量的均一性,以質量穩定的產品保證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技術審評體系,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組織起草了《中藥新藥均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二、起草過程
2018 年 6 月,藥審中心啟動了《中藥新藥均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制定工作,成立了由藥審中心技術審評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和外請專家組成的專家起草小組,召開了啟動會,會上討論了本指導原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
2018 年 12 月,針對指導原則初稿召開了專家討論會,對初稿進行了修訂,并提交藥審中心中藥民族藥藥學部研提了相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起草小組專家再次修訂后,形成了指導原則修訂稿(第二稿)。
2020 年 6 月,召開指導原則第三次專家視頻會議,就指導原則修訂稿(第二稿)提出意見并修訂,提交藥審中心中藥民族藥藥學部進一步討論修訂,形成了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第三稿)。
三、主要內容 1. 本指導原則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對源自天然產物的原料根據其質量差異“取長補短”,采用多批次原料按適當比例混批投料的方式,實現投料用原料質量的均一化。從而減少因原料的質量差異而導致的成品質量波動。期望本指導原則對提高中藥制劑質量的一致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 均化研究始終以滿足相應制劑的質量目標為導向。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均化指標選擇、均化要求確定方面均突出與制劑質量標準的關聯。同時,均化不是中藥制劑生產必須采用的措施,只是為更好滿足制劑質量要求,保證
不同批次產品質量的相對穩定提供的一種選擇。
3. 均化應以較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及風險管理為前提。均化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均化過程中可能的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錯,建立良好的質量追溯體系,加強質量風險管理。
4. 應根據中藥的特點開展均化研究。關注檢驗取樣的代表性;中藥所含成分復雜,需建立反映藥品質量狀況的均化指標;不同均化對象各有其特點,需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制定相應的均化要求。
5. 均化為中藥制劑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同時需強調:均化投料不改變日服飲片量一致的基本原則,這點與傳統投料方式相同。如以飲片為均化對象時,應采用合格飲片為原料,保證單位制劑所含飲片量與傳統投料方式一致。
四、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關于指導原則的名稱 本指導原則原為“中藥新藥均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考慮到中藥新藥的研發規律、中藥制劑質量控制特點,討論認為更適用于已上市中藥制劑質量提高工作,故名稱修改為“中藥均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二)關于均化的含義 在前期研究文獻中,大多將中藥飲片等原料的質量均一化稱為“混批”。但是,“混批”概念的內涵及外延缺少準確解
釋,容易引起誤解。為與不同批次藥品之間的混淆相區別,本指導原則以“均化”為名,取質量均一化之意。在符合 GMP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對處方藥味等進行合理均化。
(三)關于均化對象 根據中藥制劑投料情況,將均化對象分成 3 類。其中 A類為中藥制劑【處方】項下的飲片。這是中藥復方制劑最常見的情形。B 類一般為單一處方藥味制成的提取物或中間體。C 類主要指以多個處方藥味為原料經合并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或中間體。
(四)均化要求 指導原則起草過程中,曾經擬提出均化要求的參考值。后來考慮到在缺少實際研究數據的情況下,提出均化要求具體參考值的依據不充分,建議進一步積累研究數據后再細化。
(五)檢測數據的時效性 檢測數據的時效性是指相關檢測數據可以反映藥材質量狀況的時間窗口,超過該時間段,已有檢測數據就會因均化對象在貯存期間的質量改變而不能準確反映其真實質量,需要重新檢測,否則,根據已有的檢測數據進行均化會影響均化效果。
(六)關于均化計算方法 均化用計算方法有多種,可以參考相關文獻,并結合具體品種的情況選用。符合特定產品均化需要的方法均可使用,
故本指導原則未推薦具體計算方法。
(七)其他 隨著電子商務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藥材的電子交易平臺成為獲取滿足特定均化要求的合格藥材的信息來源,有可能為減少企業的庫存提供方便。但同時需加強質量檢驗,建立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并加強風險管理。
由于沒有國內外相關指導原則或技術要求參考,且國內中藥生產企業相關實踐經驗不足,本指導原則可能存在不成熟或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內容,需要在指導原則的試行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
推薦訪問: 起草 征求意見 中藥上一篇:公安警示教育
下一篇:某處廉政警示教育反思材料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