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XX縣電網專項規劃

| 瀏覽次數:

 XX 縣電網規劃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 目

 錄 錄

 1 1 前言

 ................................ .........

 1 1 1.1 規劃編制依據

 ................................ .....

 2 2 1.2 規劃年限與規劃范圍

 ...............................

 2 2 2 2 X 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述

 ............................

 4 4 2.1 自然地理條件

 ................................ .....

 4 4 2.2 資源概況

 ................................ .........

 4 4 2.3 交通運輸

 ................................ .........

 5 5 2.4 經濟發展目標

 ................................ .....

 6 6 2.5 中心城市發展指引

 ................................. .

 8 8 3 3 電力系統現狀

 ................................ ..........

 9 9 3.1 電源現狀

 ................................ .........

 9 9 3.1.1 水電現狀 ..................................... 9 3.1.2 風電現狀 ..................................... 9 3.2 電網現狀

 ................................ ........

 10 3.2.1 35kV 及以上電網現狀 ......................... 10 3.2.2 10kV 及以下電網現狀分析 ..................... 14 3.3 電網存在 主要問題

 ................................

 19 4 4 “十三五”負荷及電量預測

 .............................

 26 4.1 電力消費實績分析

 ................................

 26 4.2 負荷預測

 ................................ ........

 28

  4.3 預測結果分析

 ................................ ....

 29 4.4 V 110KV 變電容量平衡

 ..............................

 30 5 5 “十三五”電網規劃

 ................................ ...

 32 5.1 規劃重點及主要技術原則

 ..........................

 32 5.1.1 規劃重點 .................................... 32 5.1.2 主要技術原則 ................................ 34 5.2 “十三五”城市電網規劃項目

 ......................

 36 5.2.1 35KV 及以上電網規劃項目 ..................... 36 5.2.2 10KV 及以下城市電網規劃項目 ................. 40 5.2.3 城市電網項目投資匯總 ........................ 45 5.3 “十三五”農村電 網規劃項目

 ......................

 47 5.3.1 35KV 及以上電網規劃項目 ..................... 47 5.3.2 農村電網 10KV 及以下項目 ..................... 57 5.3.3 農村電網規劃項目匯總 ......................... 7 6 6 “ 十三五專項規劃項目

 ................................ ..

 9 9 6.1.1 調度專項規劃 ................................. 9 6.1.2 變電站標準化達標項目規劃 .................... 13 6.1.3 營銷專項規劃 ................................ 17 6.1.4 桿塔、線路電桿編號 .......................... 19 6.1.5 XX 縣專項規劃項目匯總 ....................... 21 7 7 “ 十三五 ” 項目投資進度安排

 ...........................

 22 7.1 十三五項目投資匯 總

 ..............................

 22

  7.2 “ 十三五” 項目投資進度

 ............................

 22 7.3 電力走廊規劃

 ................................ ....

 23 8 8 遠景規劃

 ................................ .............

 24 9 9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 ...

 25 9.1 政策措施

 ................................ ........

 25 9.2 經濟措施

 ................................ ........

 27 9.3 技術措施

 ................................ ........

 27 10 主要結論及建議

 ................................ ......

 28 10.1 主要結論

 ................................ ........

 28 10.2 建議

 ................................ ............

 29 11 附件:

 ................................ ..............

 30 11.1 圖紙

 ................................ ............

 30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 1 1 前言

 XX 電網“十二五”期間,X 電國際 XX 分公司在總部的正確決策下充分抓住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的有利時機,爭取到國家各項資金近 3 億元進行電網建設,完善了 XX 電網建設,極大的改善了 XX 縣電網結構,電網供電質量普遍提高,XX 縣的投資環境明顯改善,人民收入大幅提高,有力的助推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XX 縣“十三五”的定位是立足 XX 實際,科學謀劃 XX 未來,全力打造“開放 XX”、“特色 XX”、“宜居 XX”的“三縣”建設。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將結合 XX 縣“十三五”規劃進行科學制定,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將對促進XX電力和諧發展和XX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規劃的背景及目的

 在“十二·五”電網規劃基礎上,結合 XX 縣電網實際情況,開展“十三五”電網規劃編制工作。

 為保障與促進 XX 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先進水平安全可靠、優質經濟的電力供應,旨在通過本次規劃將推動 XX 電網發展,加強電網建設,優化電網結構;使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有效提高電網運行安全可靠性及供電可靠性,滿足經濟發展的負荷需求。實現 XX 電網向現代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 XX 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

 1.1 規劃 編制 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2、《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 3、《XX 省電力公司電網規劃技術原則》 4、《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試行)

 5、《電力發展規劃編制原則》(試行)

 6、《電力系統設計技術規程》 7、《電力系統技術導則》(試行)

 8、《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 9、《XX 縣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10、《XX 縣城總體規劃(2010-2020 年)》 11、《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1.2 規劃年限 與規劃范圍

 規劃年限:以 2013 年為基準年,2020 年為水平年,2025 年為遠景規劃年,開展五年電網規劃,重點規劃年為 2016 年~2020 年。

 規劃范圍:涵蓋 XX 縣 220 千伏及以下電網,規劃區域包括 XX 縣的全部行政區域。根據《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XX 省電力公司電網規劃技術原則》,對 XX 縣區域進行劃分,劃分結果如下表所示。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3

 XX 縣區域劃分結果 分區名稱

 分類

 面積(KM2)

 舜峰鎮 C 24.2 武水鎮 C 53.95 南強鎮 D 174.20 水東鎮 D 69.10 金江鎮 D 47 汾市鎮 D 48.2 楚江鎮 D 66.75 香花鎮 D 77.52 麥市鎮 D 78.51 雙溪鄉 D 80.39 同益鄉 D 44 土地鄉 D 59 花塘鄉 D 66 萬水鄉 D 62.8 鎮南鄉 D 79 武源鄉 D 66 西瑤鄉 D 127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4

 2 2 X 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述

 2.1 自然地理條件

 XX 古屬楚地,地處 XX 省最南部,北緯 25°~25°35′,東經112°20′~112°47′。轄 9 個鎮、8 個鄉、1 個民族鄉。全縣總面積為 1392.9 平方公里。東部和東南部與宜章縣為鄰,南部與廣東省連州市接壤, 西南部與藍山縣相靠,西北部與嘉禾縣毗連,北部與桂陽縣交界,東北部與北湖區相接。古為中原南下越地的必經之路,今是 XX 省改革開放的南大門。縣城平均海拔 276 米,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以東山、西山、桃竹山為骨架,如箕狀向東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類,各占 59.43%、29.27%、9.51%。縣城境地處中低緯度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年平均氣溫為 17.9°C;年降雨量在 1022.3 至 1917.4 毫米之間,縣城平均降雨量為 1421.8 毫米 2.2 資源概況

 XX 境內礦藏資源豐富,被譽為“小有色金屬之鄉”和“煤炭之鄉”。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 9 類 50 多種,還有煤炭、石墨、大理石等非金屬礦。大型礦床 9 處,中型礦床 12 處,其中有色礦產資源有錫、鎢、鉛、鋅、銅、鉬、鈹、鈮、鉭、銻、鉍、鋰、銣等;煤炭儲量大、品質好,是全國 200 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工業以采掘業為主。鎢、錫精礦出口國外。此外,還蘊藏著豐富的光學螢蟲、冰洲石、水晶石等特種非金屬礦物。20 世紀 30 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與前蘇聯地質專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5

 家在香花嶺考察發現的稀有元素聚合晶體“香花石”,XX 獨有,世界唯一,享有“國寶”聲譽。目前,XX 有色金屬礦形成了采、選、冶一體化經營格局。XX 傳統農副產品豐富“XX 鴨”可與“北京鴨”媲美舜華鴨業更是名滿天下。“香塘魚”為清貢品,“龍須草席”久負盛名,在 1954 年德國萊比錫博覽會上,被譽為“獨特的工藝品”還有香芋、白蠟、云霧茶、冬醐酒等。

 2.3 交通運輸

 XX 境內首條高速公路岳臨高速通車,實現了縣域高速“零”的突破。開通了 XX“高速”經濟發展新時代,加快融入 XX“一小時經濟圈”,以及長株潭、珠三角“三小時經濟圈”。

 著力構建對外大交通、對內大循環的交通網絡,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的開放度和發展潛力,形成以 XX 縣城為中心,以岳臨高速、臨桂、臨嘉、臨連、臨宜公路為主線,輻射到全縣各鄉鎮的交通大網絡格局,邁向“半小時”縣域經濟圈。以高速為依托,干線為骨架,通鄉通村公路為脈絡,連接東西,橫貫南北,“對外大暢通,對內大循環”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目前,縣域內擁有麥市、楚江、XX3 個互通,以及 XX 服務區和花塘停車場各 1 個。完善“四縱四橫一環線”的主干路骨架,完成“三站一中心”建設,即完成東塔汽車站大型超市配套工程、城西客運站、公交車中心站和縣物流中心建設。全長 7.2 公里的環城路,即縣城“四縱四橫一環線”中的“一環線”,該路的修通對縣城擴容提質和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連路(XX—廣州連州)改建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6

 工程,總里程 21.68 公里。新汽車站占地面積 90 畝,有效緩解了城區交通壓力。

 2.4 經濟發展目標

 通過《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五年規劃綱要》,綜合考慮現實基礎、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有效銜接,科學規劃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目標。

 2013年,全縣GDP為90389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 10.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 25245 元,比上年增長 5%,比去年增長 1259 元。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 105866 萬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 448229 萬元,同比增長 10.8%;第三產業增加值 349803 萬元,增長 11.3%。

 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221487 萬元,增長 15.2%,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 68.0%。

 到 2015 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 100 億元,年均增長 1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 39700 元,年均增長 13%。財政總收入達到 10 億元,年均增長 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2 億元,年均增長 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 480 億元,年均增長 28.6%。

 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到 2015 年工業增加值實現 60 億元,年均增長 20%,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 22%以。全縣農業增加值達到 19.44 億元,年均增長 6%。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15:44.5:40.5。到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7

 2015 年服務業增加值達 24 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以 20%速度增長,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 65%。

 到 2015 年,縣城常住人口超過 10 萬人。金江、麥市、汾市等中心城鎮常住人口達 1.5 萬人以上,城鎮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縣城鎮化率達 40%。縣城擴容提質步伐加快,縣城建成區面積達 10 平方公里,縣城綠化率達 46%,人均公共綠化面積 10 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社會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公交、供電、廣播電視、通訊網絡覆蓋率達 90%以上。

 鞏固提升九年義務教育成果,小學和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達100%,初中畢業升學率 95%以上,同齡人口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 90%以上。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5000 人以上,5 年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 12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3.5%以內。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鎮五險(失業、養老、醫療、生育、工傷)覆蓋率 100%,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 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建立養老服務為主的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物價水平總體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增長幅度控制在 3.5%以內。人均居住使用面積達 21.1 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6‰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達 8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 25099 元,年均增長 12.5%,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達 10179 元,年均增長 13.5%。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超過 50%。基尼系數控制在 0.35 以內,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控制在 3:1 以內。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8

 繼續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9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 95%,城市垃圾處理率達 95%,森林覆蓋率達 58.8%,林地綠化率達 59.17%,活林木蓄積量 184.4 萬立方米。

 綜上所述,供電企業從事著具有社會公益性的事業,承擔著社會供電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完善服務觀念和水平是供電企業的必然要求,加大對電網的建設力度,符合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宏觀戰略。供電企業服務質量的提高,將對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2.5 中心城市發展指引

 城市化是體現社會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為此全縣進行城鄉統籌戰略,以建設全市一流宜居縣為目標,大力發展中心城區,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引導人口向中心集鎮、小城鎮集聚,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確定縣城布局發展方向為“東綠西延、南擴北提”,確立“一心三軸四帶”的城鎮空間體系,從建設“大 XX”考慮,確定縣城區總體規劃布局結構為“三區三園一場一圈”。把縣城建設成為集政治、經濟、文化、休閑于一體的一流中心城區,成為新型工業化城市、山水宜居城市、生態休閑城市。縣城面積 10 平方公里,人口規模 10 萬人,人均用地 100m2/人左右,人均居住面積 36.8 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 10.8 平方米。通過大力推進農網改造,變電站增容改造,風電站不斷投入使用,XX 電力網絡不斷完善,電力供應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9

 不斷穩定。XX 將以“珠源產業新基地、古韻山水宜居城”的新姿態崛起于粵北湘南輝映巍巍五嶺。

 3 3 電力系統現狀

 3.1 電源現狀

 3.1.1 水電現狀 XX 縣電網建設始于 20 世紀 60 年代,經過 50 多年的建設,尤其在實施農村初級電氣化建設及農網改造工程以來,縣電網已初具規模。網內擁有小水電站 68 座,座機 143 臺,容量 56625kW,其中縣屬水電站 3 座,容量 10700kW,即黃沙坪水庫水電站 2×2500kW、金江水電站二級 2×1600kW、金江水電站三級 1×1000kW +1×500kW。其余分別為鄉鎮、林場所屬電站,共計 65 座,座機 136 臺、容量 45925kW。所有小水電站均并入縣電網。

 3.1.2 風電現狀 XX 縣風力資源豐富,據測算裝機容量可達 50MW,到 2014 年止已投運風力發電場 7 處,總裝機容量達 37MW,現已投運容量達 33MW,預計到 2015 年止現已投建的 7 處風力發電場全部完成投運。到 2020年預計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45MW。XX 縣風力發電場具體情況見下表: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0

  4 2014 年風力發電場基本情況統計表

 項目 區域 裝機容量(MW)

 接入系統電壓等級 電源上網接

 入點 2013 年 2014 年 備注 鳳巖風力電站 嵐橋鎮 1

  投運

  南強風力發電站 嵐橋鎮 3

 投運

  水東風力發電站 水東鄉 5

  投運

  萬水風力發電站 萬水鄉 10

  投運

  楚江風力發電站 楚江鄉 3

 投運

  鎮南風力發電站 香花鎮 10

  投運 已投運 6MW 金江風力發電站 金江鎮 5

  投運 投運

 3.2 電網現狀

 3.2.1 35kV 及以上電網現狀 我縣電網建設始于 1966 年,發展初期以承擔城區政府機關供電為主,部分城鄉居民生活的供電為輔,全縣年用電量僅為 800 萬 kwh。憑著我縣水電員工的勤勞苦干和智慧,通過水電員工幾十年的艱苦創業,我縣電網供電網絡不斷發展,供電能力不斷增強,供電量快速增長。供電能力的增強,同時促進了用電水平的提高。XX 縣電網擔負著全縣 9 鎮 8 鄉及一民族鄉 288 個行政村、5 個社區的電力供電,戶通電率達到 99%,供電保證率達到 94%。

 目前 XX 縣電網最高電壓等級為 110 千伏,城區以 2 回 110 千伏線路與國家電網 XX220KV 變聯網,北部以 2 回 110 千伏線路與嘉禾縣電網互聯,東北部以 1 回 110 千伏線路與桂陽縣電網互聯,南部以 2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1

 回 110 千伏線路路與宜章縣電網互聯,這樣 XX 電網既打通了與國家電網的聯接,也打通了與南方電網的聯接。

 截至 2014 年底,XX 分公司形成了以 110KV 變電站為中心,35KV為骨架的網絡體系,35KV 網絡由單方向輻射變成環網,開環運行。現縣網內變電站 16 座,主變 28 臺,變電容量 310.75MVA。其中,110kV變電站 5 座,變壓器 8 臺,變電容量 212MVA;35kV 變電站 11 座,變壓器 20 臺,變電容量 98.75MVA。

 基本情況如表 3-1 所示。2014 年 XX 縣 35kV 及以上電網地理接線參見附圖。

 XX 縣電網 2014 年變電站主變容量基本情況 序號

 名稱

 主變

 型號

 主變容量

 單位 (KVA)

 單臺容量

 臺數

 4 2014 年

 1 1

 城區 110KV 變電站 SFSZ9 20000+31500 2 51500 2 2

 五里牌 110KV 變電站 SFSZ9 25000+16000 2 41000 3 3

 萬水 110KV 變電站 SFSZ10 25000+31500 2 56500 4 4

 水東 110KV 變電站 SFSZ10 31500 1 31500 5 5

 武水 110KV 變電站 SFSZ10 31500 1 31500

  V 110KV 主變容量小計

 8 8

 212000

 1 1

 汾市 35KV 變電站 SZ9 5000+2500 2 7500 2 2

 三十六灣 35KV 變電站 S9 6300+6300 2 12600 3 3

 東山 35KV 變電站 SZ7、S11、 SFSZ9 6300+5000+10000 3 21300 4 4

 楚江 35KV 變電站 S1、S7 2500+3200 2 5700 5 5

 甘溪 35KV 變電站 S9 5000+3150 2 8150 6 6

 香花嶺 35KV 變電站 SZ9、SZ9 6300+6300 2 12600 7 7

 鐵砂坪 35KV 變電站 SZ9 5000+2500 2 7500 8 8

 南強 35KV 變電站 SZ11、S7 6300+2500 2 8800 9 9

 山下 35KV 變電站 SZ10 2000 1 2000 10

 西瑤變電站 SZ11 6300 1 6300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2

 11

 接龍變電站 SZ11 6300 1 6300

  V 35KV 容量小計

 20

 98750

 合計

  310750

 2014 年,縣網內 110 千伏輸電線路 10 條,線路總長度 139.056公里,35 千伏線路 19 條,線路總長度 237.53 公里, 2014 年 XX 縣110KV 線路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XX 縣電網 2014 年電網 35KV 及以上輸電線路基本情況 線路名稱

 起點變電站名稱

 終點變電站名稱

 導線型號

 線路長度(km)

 投運時間

 萬月 110KV 線路 萬水變電站 月家嶺變電站 LGJ-240/40 11.6 2009.07 肖萬 110KV 線路 肖家變電站 萬水變電站 LGJ-240/30 30 2004.03 五萬 110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萬水變電站 LGJ-185/30 20 2004.03 五城 110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城區變電站 LGJ-240/30 9 2007.09 臨里 110KV 線路 XX220KV 變電站 五里牌變電站 LGJ-240/40 7.4 2011.04 臨城 110KV 線路 XX220KV 變電站 城區變電站 LGJ-240/40 4.5 2011.04 武區 110KV 線路 武水變電站 城區變電站 LGJ240/40 5.477 2014.11 武水 110KV 線路 武水變電站 水東變電站 LGJ240/40 16.069 2014.11 五黃 110KV 線路 武水變電站 黃沙變電站 LGJ300/40 20

 水梅 110KV 線路 水東變電站 梅田變電站 LGJ240/40 16.05 2014.8 萬香 35KV 線路 萬水變電站 香花嶺變電站 LGJ-185/30 17 2007.09 嘉香 35KV 線路 嘉禾變電站 香花嶺變電站 LGJ-95/15 24.7 1986 萬三 35KV 線路 萬水變電站 三十六灣變電站 LGJ-185/30 12 2002.11 東鐵 35KV 線路 東山變電站 鐵砂坪變電站 LGJ-95/15 12.17 1997.05 鐵甘 35KV 線路 鐵砂坪變電站 甘溪變電站 LGJ-185/30 5.9 2011.03 汾東 35KV 線路 汾市變電站 東山變電站 LGJ-185/30 15 2010.11 汾水 35KV 線路 汾市變電站 水東變電站 LGJ-95/15 10 1975.06 水金 35KV 線路 水東變電站 金江水電站 LGJ-95/15 9 1975.06 五東 35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東山變電站 LGJ-185/30 9.35 1996.09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3

 五黃 35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黃砂坪水電站 LGJ-95/20 12 1996.05 五楚 35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楚江變電站 LGJ-120/25 12 2000 五南 35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南強變電站 LGJ-120/20 14 1999 楚萬 35KV 線路 楚江變電站 萬水變電站 LGJ-120/20 13 2004.06 水荷 35KV 線路 水東變電站 荷葉變電站 LGJ-240/40 14.2 2009.12 水接 35KV 線路 水東變電站 接龍變電站 LGJ-150/25 7.88 2014.10 武強 35KV 線路 武水變電站 南強變電站 LGJ185/30 14.5 2014.11 武汾 35KV 線路 武水變電站 汾市變電站 LGJ185/30 10.03 2014.11 五西 35KV 線路 五里牌變電站 昌源變電站 LGJ185/30 7.5 2014.10 西昌 35KV 線路 西瑤變電站 昌源二級電站 LGJ185/30 17.3 2014.10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4

 3.2.2 10kV 及以下電網現狀分析 截止 2014 年,全縣共有 10KV 出線 44 回,主干線 1413.9km,全縣共有配電變壓器 1546 臺,總容量 148.105MVA,其中公用變 1210臺,容量 102.855MVA;專用變 336 臺,容量 45.250MVA。具體情況見下表:

 2013 年各供電所 10KV 線路及臺區統計表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5

  供電所名稱

 片區名稱

 線路名稱

 10KV 線路長度( Km )

 專 變 臺 數( ( 臺) )

 公 變 臺 數(臺)

 備注

 城關

 城東片 城大線 3 8 11 城區 城東線 4 2 20 城區 城解片 五城一線 8.2 13 23 城區 五城二線 6.1 11 11 城區 城解線 6 3 10 城區 城環一線 7.3 4 4 城區 臨城東線 2.4

  城區 武水

 武水片 城下線 40 49 20 武水鎮 城電線 3 1 1 城區 城環二線 10 40 5 城區 南強

 南強片 南高線 4 2 6 南強鄉 南廣線 52 25 18 廣宜鄉 南南線 38 35 25 南強鄉 南橋線 20 17 4

 雙溪片 黃雙線 60 61 13 雙溪鄉 南雙線 汾市

 同益片 汾同線 98 46 36 同益鄉 汾市片 汾汾線 22 7 9 汾市鄉 汾堂線 70 22 18 汾市鄉 土地

 土地片 汾寺線 65 48 14

 萬水

 萬水片 萬萬線 52 98 13

 麥市片 萬麥線 69 167 6

 水東

 水東片 水畔線 9 19

  水大線 58 45

  水煤線 7.5 4

  水冶線 10 23

  金江片 三陳線 6 20

  二線近區線 10 12

  水深線 30 39 3

 三煤線 1 5

  三泉線 4 15 4

 花塘

 花塘片 五花線 45 47 5

 五鋪線 58 50 10

 東香線 8 4 0

 東常線 10 8 0

 楚江

 楚江片 楚楚線 50 66 5

 武源片 楚武線 24 27 16

 香花

 香花片 礦部線 10 6 13

 鎮南片 甘鎮線 200 86 3

 三合片 甘三線 188 75 6

 合

 計

 1413.9

 1210

 336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6

 2014 年城區 6 條 10KV 線路供電,全年最大負荷如下表:

 供電所名稱

 片區名稱

 線路名稱

 3 2013 年最大負荷

 備注

 城關

 城東片 城大線 4419 城區 城東線 9086 城區 城解片 五城一線 7388 城區 五城二線 7246 城區 城解線 6477 城區 城環一線

 城區 武水

 武水片 城電線 2496 城區 2014 年底,城區共有 10 千伏線路 73.29 千米,10 千伏配電變壓器 169 臺,總容量 58255 千伏安,其中公用變 94 臺,容量 37355千伏安,專用變 75 臺,容量為 20900 千伏安,總用電量 1.6 億千瓦時。城區供電電源由五里牌 110KV 變電站(1×16000+1×25000 千伏安)和城區 110KV(1×20000+1×31500 千伏安)二座變電站提供,城關開關站的電源由五里牌變電站五城二線供電。

 城區電網用戶分布說明如下:

 城東線:現有臺區 27 臺,總容量為 12155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3.48km,主要供應東云路一帶負荷。

 城解線:現有臺區 21 臺,總容量為 7940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4.9km,主要供應解放南路、解放中路一帶負荷。

 城下線:現有臺區

  臺,總容量為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2.32km,主要供應下洞片、污水處理廠一帶負荷。

 城環二線:現有臺區 15 臺,總容量為 4985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3.72km,主要供應武水大道舜華鴨業、城東開發區一帶負荷。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7

 城大線:現有臺區 35 臺,總容量為 13395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2.22km,主要供應水務局、法院、建設局、電力花園、國際大酒店等用戶。

 五城一線:現有臺區 39 臺,總容量為 12865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6.113km,主要供應城北、城西及臨嘉公路一帶負荷。

 五城二線:現有臺區 22 臺,總容量為 3520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3.81km,主要供應城西及鄺家村、車頭村一帶負荷。

 五城二線至------城關開關站支線,城關開關站現有出線五回:即臨化線、臨城東線、臨南線、臨皇線、近區線。其中:

 臨化線:現有臺區 11 臺,總容量為 3435 千伏安,10KV 線路總長度為 0.86km,主要供應玉屏村、黨校、國土局、新規劃局、電力賓館、雙溪小區、舜生園、怡心園、婚紗廠等用戶。

 臨城東線:現有臺區 10 臺,總容量為 5405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0.15km,主要供應毛家巷一帶負荷。

 臨鄺線:現有臺區 8 臺,總容量為 1320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 1.35km,主要供應鄺家村一帶負荷。

 臨車線:現有臺區 2 臺,總容量為 90 千伏安,10KV 線路長度為1.35km,主要供應車頭村一帶負荷。

 臨皇線:城關開關站至皇龍壩電站并網線路,10KV 線路長度為4.3km,皇龍壩電站并網線路及供應長河水庫一帶負荷。

 臨西線:城關開關站至西山電站并網線路,10KV 線路長度為 13km,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8

 西山電站并網線路及供應西瑤鄉一帶負荷。

 近區線:現有臺區 4 臺,總容量為 1630 千伏安,城關開關站至電力小區、老水務局、農科所專路,10KV 線路長度為 0.414km,主要供應電力小區、農科所負荷。

 農村 10KV 線路共有 30 條,所有 10KV 線路沒有線路編號,也未實現手拉手,其大部分鄉鎮只有一條線路供電,從變電站、線路、臺區沒有任何無功補償。

 農村臺區至今未農改有 122 個,14715 戶,部分變壓器為 S7 以下高耗能變壓器,一二期農改村大部分進行了農網升級改造,未進行農網完善的農村臺區有近兩百個,19179 戶。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19

 3.3 電網存在主要問題

 一、

 35KV V 及以上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1、XX 縣北面地區 110 千伏網架結構未完善,網絡電壓等級低,麥市鎮、香花鎮及周邊鄉鎮供電半徑大、電壓低,供電可靠性差,供電容量不能滿足負荷的增長。香花嶺區域有甘溪變和香花嶺變 35KV變電站二座,二座變電站始建于七、八十年代,主變總容量為20750KVA。近年來,隨著 XX 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香花嶺地區經過幾年的資源整合,礦產企業規模增大,用電負荷增長迅猛,據統計 2013 年該區域最高負荷達到 3.2 萬 KW。香花嶺區域二座變電站地處香花嶺礦冶煉廠中心,已經沒有場地增容擴建,進出線困難。現有供電容量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電力需求,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低,供電“瓶頸”問題已嚴重制約了該區域經濟的發展。另外 XX 縣南方公司于 2014 年在三合鄉荒坪地段已動工興建有色金屬加工園區,計劃 2016 年完工,用電負荷為 3 萬千瓦。

 2、近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開發了 XX 大道、晴嵐南路、環城路、建材市場、城東開發區等多條街道及綠化廣場等公用設施,新建了大批房屋,縣城負荷發展迅速。根據《XX 縣城總體規劃(修編)(2000—2020 年)》和《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五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規劃,XX 教育局及西街周邊部分房屋拆遷,縣城將延伸與環城路相連。由于道路兩邊商鋪和房地產的開發可增加負荷4000KW左右。因縣城區內缺少新的電源點來分解日趨飽和或已經過載線路的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0

 壓力使得城東線最大負荷達到 9500KW。同時,受變電站出線間隔和出線走廊的限制,城鄉供電不能完全分開。如五城一線、五城二線路同時帶城區配變及農村配變,嚴重影響了城區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所以從 2010 年到 2013 年,這些線路的狀況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

 另外根據總部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在各分公司建設一座 220KV 變電站,實現 220KV 變電站縣市區全覆蓋,為公司提供穩定電源支撐,現擬建一座花塘 220 千伏變電站,電壓分三個等級 220KV/110KV/10KV,建成后一是 X 電國際 220KV 網絡在 XX 縣實現了覆蓋,加強了 X 電國際的網絡結構,提高了各分公司電源的輸送能力。二是進一步完善了XX 縣 110 千伏網架結構,提高了 XX 縣網絡的供電能力。

 3、金江鎮地處 XX 縣南部邊沿,該鄉礦產資源豐富,產值過億元。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該鄉電力負荷快速增長。而金江鎮大部分居民生產、生活用電都由金江水電站直供及外縣、區(北湖區芙蓉鄉、桂陽)一些電源供應。電力調度上一直未統一,由于電源點多,管理困難造成安全事故頻發,35KV 水東至金江線路一但出現故障,造成大范圍、長時間停電,給當地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加之 10KV線路供電半徑大,線徑小,供電可靠性低,故障頻發,線路供電能力已嚴重不足。金江鎮地區急需解決由于產權多、電源點多、管理困難,調度困難的歷史問題,解決供電容量不足,提高金江及周邊地區的供電可靠性。

 4、水東變至金江水電站 35KV 線路于七十年代中期投運,導線線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1

 徑為 LGJ-95 的鋼芯鋁絞線,至今已運行了近 40 年。該線路接地電阻大,水泥電桿表面風化現象嚴重、金具均已腐蝕嚴重,耐雷水平低,跳閘率高,故障頻發,安全隱患嚴重,現急需對水東變至金江水電站35KV 線路改造,本次改造為重新興建。

 5、35KV 東山變至鐵砂坪變線路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設,線徑為 LGJ-95,該線經過近三十多年來的運行,線路老化嚴重,導線接頭點多,線路接地電阻大,電桿、金具均已腐蝕嚴重,常遭受雷擊。加上又是 2008 年冰災時的重災線路,冰災修復時由于急于送電,很多橫擔都是用末鍍鋅的角鋼制作,斷的導線都是用叉接法連接,此線路的修復遠未達到線路施工的規程、規范要求,供電可靠性低,事故率高,刮風和雷雨天氣經常發生斷線等事故,嚴重影響了該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導線截面又小,線損居高不下,送電能力嚴重不足,導致線路末端電壓低,不能獨自承擔 35KV 網絡轉送負荷的要求。為確保鐵砂坪 35KV 變電站可靠供電和供電質量,急需對東山變至鐵砂坪變35KV 線路改造,本次改造為重新興建。

 二、

 城區電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 XX 縣城區的快速發展,用電負荷增長迅速,縣城用電負荷在 6 年內從 18.5 兆瓦,增加至目前的 42 兆瓦,年均負荷增長達 21%左右,現有的供電網絡已不能滿足縣城發展和城區負荷增長的需求。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2

 一是XX用電歷史較長,城區電網起始于60年代,配網絕緣老化,線徑小,供電半徑大,供電能力差,線路、配變超期運行現象嚴重,高峰負荷,配變燒壞,線路過載等情況時有發生。如東云路、解放路負荷集中等街道,因供電半徑大、線徑小,臺區布點困難,高峰負荷時,線路、配變時有燒壞,近幾年春節等節假日期間經常停電,影響惡劣,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和當地經濟發展。

 二是城區 10KV 線路網絡布局已跟不上城區發展的需要,未能實現配網自動化。城區電網結構比較薄弱,技術水平低,備用切換能力差,不能及時隔離故障線路和恢復供電,達不到“ N-1 ”的安全準則。目前 10kV 出線均為放射型供電方式,部分 10KV 配電線路雖已對城區實現分塊、分區供電,但各區之間未通過環網柜、開閉所、聯絡開關實現“手拉手”的結線方式運行,五里牌變和城區變不能起到電源的互為備用作用,線路發生故障或檢修時,需全線停電,供電可靠性差。

 三是近年來我縣縣城房地產發展迅速,一些住戶密集區,因規劃部門沒有預留電力通道,且沒有規范的配電房,10KV 配電線路通道不暢,臺區布點難度大,城鎮建設與電網建設難以同步。

 四是受變電站出線間隔和出線走廊的限制,城鄉供電不能完全分開。如五城一線、五城二線路同時帶城區配變及農村配變,嚴重影響了城區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

 五是近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開發了 XX 大道、晴嵐南路、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3

 環城路、建材市場、城東開發區等多條街道及綠化廣場等公用設施,新建了大批房屋,縣城負荷發展迅速。城區高低壓主干線新建和改造不足,配電變壓器增容更換頻繁,造成了高低壓主干線、設備過負荷,使事故率急劇上升,設備老化加劇、供電可靠性下降,嚴重影響了供電企業的企業形象和經濟效益。雖然 X 電國際一、二期農網改造以及城網改造對縣城高、低壓網絡進行多次改造和完善,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城區配網問題仍然較多,由于改造資金所限,使供電網絡建設與城市發展不能同步。

 同時城區現有供電網絡都是架空線路,隨著城區的不斷發展,城市道路不斷拓寬,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對供電連續性、可靠性要求更高,部分供電線路已不能適應我縣城區發展的需要。為提高城區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需對城區現有供電網絡進行規劃、完善和加強,滿足 XX 縣城區未來電力負荷發展的需求。

 三、

 V 10KV 高山覆冰線路存的問題

 2008 年特大冰雪災害使 XX 電網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但是因為當時時間緊,以搶修送電為目的,加上工程隊和工程材料參差不齊,線路質量無法保證。現在仍然存在比如電桿、瓷瓶出現裂紋,老化,拉線斷裂,桿位不夠深等不少的隱患。

 現有線路中,有很多電桿均出現了裂紋,一些裂紋都達到了手指頭那么粗。比如水東供電所的水大線,一共有電桿 661 根,就有 20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4

 多根出現了這種情況。金具經歷風催日曬腐朽嚴重,很多原先架設的高壓線接頭多,而且線徑小,萬萬線、萬麥線甚至于還有 16mm2 的不帶鋼芯的裸鋁線這類情況。偏遠山區的一些線路對地距離明顯不夠,電桿與電桿之間的桿距大,部分線路弧垂過大。近幾年來,每到惡劣天氣個別高寒地區電線覆冰又達到 40 毫米厚度,較高海拔地區達 60毫米以上,個別地方達到 100 毫米以上,遠遠大于全國歷史觀測最大值,倒桿、斷線等現象再一次重演,為了提升電網抗災害能力,有必要更換設防水平更高的導線,采取新建或遷移的方式,避開重冰區架設輸電線路。

 四、

 V 10KV 線路局部位置存在隱患

 由于 XX 縣中壓電網為農網地區,地域寬廣、用戶分散、線路供電半徑過長、電源布點相對較少,造成 10KV 線路有些在局部位置存在安全隱患及缺陷,主要體現有:高壓線與住房的安全距離不夠、桿距大線經小,離住房近、水泥路升高,對地距離不夠、電桿傾斜、樹枝搭線等等。再加上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電下鄉政策的有力落實,其負荷不斷攀升,造成一部分線路的進一步延伸,10kV 線路供電半徑過長現象凸顯。建議在新增站點的基礎上對此類線路進行改造。

 五、

 桿塔、線路電桿無編號

 XX 分公司現有的桿塔、線路電桿均沒有編號,對于線路上出現的故障報告、搶修報告、日常運行維護等都不能提供出最準確的位置,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5

 對桿塔設備設施管理難度大,給電網安全運行造成了安全隱患。

 六、

 存在功率因數低的問題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對供電的可靠性和供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根據用戶負荷水平的波動投入相應數量的電容器進行跟蹤補償,但線路的電壓仍波動較大,當線路電壓基準偏高或偏低時,無功的投切量可能與實際需求相差很遠,出現無功過補償或欠補償。

 七、

 農村低壓電網存在的問題

 農村低壓電網雖然經過了一、二期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對供電基礎薄弱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但由于在最初通電過程中線路設計受經濟條件限制,農村經濟發展較快,造成很多農村低壓電網及配電設施不能滿足現階段供電條件,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電壓合格率低:嚴重時電器設備不能正常使用; 2、網損較大:供電線路和設備損耗大,造成能源浪費; 3、供電可靠性低:故障頻繁,并且造成停電時間長,停電面積大; 4、 當前配電臺區存在的問題。首先,配電臺區遠離負荷中心農電體制改革以前,農村配電臺區及 10KV 分支線路的管理、建設都由村委負責,因資金有限,大部分村委無力將10KV線路延伸至村中,而是在離 10KV 主干線較近的村外建設配電室,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低壓供電半徑大、單方向放射式供電和變壓器被盜的問題。其次,負荷波動較大,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和農村務工人員的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6

 流動性,以及居民用戶晝夜時段性差異,導致電網負荷波動較大,配變長期“大馬拉小車” “小馬拉大車”造成配變損耗較高。最后,三相負荷不平衡 ,配變三相負荷不平衡情況普遍存在,影響變壓器出力,并增加了損耗,嚴重時會燒毀配電變壓器;5、高寒地區沒有特別設計,每年冰凍期間出現倒桿、斷線停電的線路有:大沖線、甘鎮線、萬萬線儒風支線、甘三線芹菜支線等北面線路,希望通過改造加強抗冰能力。

 規劃“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完善 XX 縣的電網結構,達到農村地區供電可靠率(為 97%)及居民用戶受電端電壓合格率(為 92%)”的要求,結合網絡規劃,規劃每鄉鎮有一個變電站(或開關站),將各鄉鎮由一條 10kV 線路分成若干條(至少 4 條)10kV 供電主干線,從規劃上確保可靠率及電壓合格率達標,為廣大農村地區居民大幅提升供電能力和供電量奠定硬件基礎。

 4 4 “十三五”負荷及電量預測

 4.1 電力消費實績分析

 XX 縣位于 XX 省的南大門承接著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的基地,縣委、縣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大量的中小企業涌向 XX,電力消費快速增長。大規模的城鄉電網改造工程的完成,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用電器逐步普及,使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根據 XX 縣實際消費的電量如下表:

 X 電國際 XX 電網電力電量歷史數據表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7

 年份

 全 口 全口徑供電 第 一 產 業 第二產業用 第三產業用電 居民生活用 居 民 全 口2000 33 114278609 1629564 46544435 32896833 20776947

  2005 50.5 314642866 7922788 158738721 46121946 70173267 48% 35% 2006 46.2 288309476 7411133 150011556 33988990 64144635 -9% -8% 2007 68 372598120 9921486 216949832 22819418 81025471 26% 29% 2008 76.1 262450448 4965574 138820182 12305988 59802785 -26% -30% 2009 81.5 322628114 8461089 179047570 6004644 79425065 33% 23% 2010 76 416005232 13126681 223499011 10708608 96104666 24% 29% 2011 86 414459973 14725855 218433523 19634474 97821754 0% 0% 2012 91 447027577 15054783 233542139 21415758 116007386 19% 8% 2013 82.6 403214037 12226011 197712066 18411800 128964727 40% -10% 2014 82.9 404552416 12659334 206321732 18204860 167366490 41.4% 1%

 2000--2014 年 40% 19%

  2006--2010 年 12% 11%

  2011--2013 年 16% -1%

  2006--2014 年 14% 38.3%

  從上表可以看出用增長情況與 XX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關,2000 年到 2005 年為我縣有色金屬開采高發展期,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35%,2006 年到 2010 年為我縣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期,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11%,2011 年到 2013 年由于有色金屬礦價格下降,有色金屬開采停產,電解錳廠停產,以及我縣對有色金屬礦整頓和整合,造成用電量下降,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1%。經過 2010 年到 2013年四年來礦山整頓和整合,以及企業由單一的有色金屬開采向有色金屬精加工、能源供應、農產品深加工和輕工業制造業等多種經濟發展轉型,XX 縣經濟將進入有序發展期,結合表中全口徑供電量增加率預測 2015 年用電回升,到 2016 年將回到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11%的線上,假如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當年用電量也會增長。從居民生活用

 XX 縣“十三五”電網規劃

 28

 電量增加率方面分析,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14%,相對比較平穩,前期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12%,后期隨著國家加快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同時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的要求,居民生活用電近年來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16%,將會持續發展。

 4.2

  負荷預測

 電力需求預測以 2013 年為基準年,以 2015 年、2020 年為近期規劃水平年和 2025 年為遠景目標規劃水平年進行預測,需電量預測以全口徑電量為基礎計算,網損及廠用電另計。主要采用增長率法、電力彈性系數法和人均用電類比法等三種方法進行測算。

 一、

 增長率法

 根據統計,XX 電網 2000 年到 2005 年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35%,2006 年到 2013 年年平均用電增長率為 11.23%,2011 年到 2013 年年平均用電增長...

推薦訪問: 電網 專項規劃 XX

【XX縣電網專項規劃】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