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報,在古代是一種傳報于古代各級衙署內部的參考消息。明清抄報的“新聞檢查”大權,已經由中書、樞密提升到皇帝本人,什么消息“概行發鈔,與眾閱看”、“俾眾其知之”,什么消息“不應抄傳”或“非奉旨,邸報不許抄傳”,都由皇帝決定,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手抄報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手抄報3篇
秋瑾
秋瑾(1877-1907)女,字(王睿)卿,號競雄,又稱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少時學習經史、詩詞,善騎馬擊劍。1890年隨父入湘。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湖南湘潭富紳子弟王廷鈞。1902年因王納資捐得戶部主事,勉強隨王赴北京。在京期間,目睹民族危機深重,清廷腐敗無能,曾作《寶刀歌》,示獻身救國事業的決心。1904年夏,沖破封建家庭束縛,自籌旅費只身到日本留學。先入駿河臺中國留學生會館所設日語講習所補習日文,繼入青山實踐女學。先后發起組織“共愛會”、“十人會”,并創辦《白話報》,宣傳推翻清政府,提倡男女平等。不久參加馮自由等在橫濱組織的“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同時結識光復會首領陶成章和留學日本的魯迅。1905年回國,由陶介紹,認識蔡元培、徐錫麟。不久加入光復會。同年7月再赴日本,經黃興介紹拜謁孫中山,隨即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和同盟會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初因反對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憤然回國,與易本羲等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安置留日回國學生。同年3月到浙江湖州南潯鎮潯溪女學教書。同年暑假辭職離校,轉赴上海,與陳伯平等以“銳進學社”為名,聯系敖嘉熊、呂祥熊等運動長江一帶會黨, 并與蔣樂山等運動浙江會黨,作起義準備。同年冬創辦《中國女報》,宣傳婦女解放。為響應萍、瀏、醴起義,曾在紹興主持大通學堂,并以此為據點,聯絡金華、諸暨、義烏和蘭溪等地會黨首領。事未果,但在浙江舉事的決心未改。1907年春,被舉為大通學堂督辦,遂以該校為中心,往返于杭州、上海之間,聯絡滬、浙軍隊和會覺,組成“光復軍",并推徐錫麟為首領,自居協領,預定先由金華起義,處州響應,誘清軍離杭州,然后以義軍渡江攻省城,出擊金、處等地。如攻不下杭州,則帶隊回紹,從金華、處州入江西,直趨安慶,和徐錫麟相呼應。起義日期原定于7月19日,不久因金華、紹興等地會黨過早暴露,迫使徐錫麟于7月6日倉促起事,失敗遇害。聞訊后,依然準備按原計劃行動。后因叛徒告密,大通學堂被清政府派兵包圍。即與少數學生持械搏斗,失敗被捕。15日凌晨,在紹興軒亭口英勇就 義。時年30歲。遺著編為《秋瑾集》。
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又名張貫一,字驥生。河南確山人。5歲喪父,寄居叔父家中。1917年考入確山高等小學。1923年秋考入開封河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2月,當選為確山農協會會長,領導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發動以確山縣劉家店為中心的秋收起義,建立鄂豫皖邊區工農民主政府和農民革命軍,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秋,調任中共豫南特委書記,在開封、洛陽一帶從事地下工作,曾三次被捕,均被營救出獄。1929年春,調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從事工人運動。同年冬,因叛徒出賣,被日本特務機關逮捕,受到連續六天六夜的輪番審問。后轉送中國地方法院,被判處一年半徒刑。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營救出獄,任東北反日救國同盟總會會長和中共哈爾濱道外區委書記,發動群眾,支援抗日義勇軍。1932年春,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同年秋,任中共滿洲委員會軍委書記。1933年初,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治委員。同年5月,當選為中共滿洲省委委員。9月18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成立,任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4月,南滿抗日聯合軍指揮部成立,任總指揮。11月,任中共南滿地方特別委員會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5年春,中共南滿省委成立,任書記。1936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成立,任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和政委。同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率部打擊日本侵略軍。其名字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亦使日、偽軍聞之喪膽。1940年2月23日下午,只身被圍困于?江縣保安村(現靖宇村)外的樹林中,忍著病痛、饑餓和嚴寒,頑強與敵戰斗,壯烈犧牲。時年35歲。犧牲后,頭顱被割下,腹部被剖開,胃中竟無一粒糧食,僅有樹皮、草根和棉絮。1949年5月,郭沫若為其題詞:“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蒿兩千古,于今赤旗滿山河。”1958年2月23日,其遺骨被安葬于吉林省通化市楊靖宇陵墓,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毛澤東、金日成、崔庸健等均送了花圈。
左權
左權(1906―1942)湖南醴陵人。早年就學于廣東湘軍講武堂。1924年,隨湘軍講武堂并入黃埔軍校, 為軍校一期生。同年9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為軍校“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主要負責人之一。畢業后,任職于國民革命軍第六軍。1925年,前往蘇聯,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與劉伯承等進入蘇聯陸軍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后任紅軍學校教官、龍巖分校校長和野戰司令部作戰科長等職。1932年,先后任紅五軍團第十五軍政治委員、軍長。1933年,調任紅一軍團參謀長。多次參與指揮反“圍剿”和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1936年,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與聶榮臻共同指揮,取得有決定意義的山城堡戰斗勝利。1937年8月20日,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副參謀長兼二縱隊司令員。1938年冬,主持召開晉東南參謀長會議,起草八路軍司令部工作條例,建立八路軍司令部機構,制定工作規則。1942年6月2日,率三八五旅主力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麻田地區清漳河畔與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6歲。犧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并改遼縣為左權縣,以示紀念。朱德寫了《悼 左權同志》一文,并寫了挽詩:“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1946年, 晉冀魯豫邊 區決定在邯鄲為其修建烈士陵園。1950年10月21日,其靈柩被安葬于河北省邯鄲烈士陵園。其生前軍事論文有《掃蕩與反掃蕩》等。
趙一曼
趙一曼(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4年10月,組織“婦女解放同盟”,反對封建禮教,從事婦女解放運動。1926年春,入宜賓縣立女子中學讀書,任校團支部書記和校學生會交際干事。同年10月,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9月,前往蘇聯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928年冬回國,先后在上海、湖北宜昌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29年9月,到南昌中共江西省委機關工作。同年底,中共江西省委機關被破壞,經同志掩護脫險后,背著孩子,一路討飯,到達上海,向中共中央報告事情經過,并留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奉命到東北從事抗日斗爭。1934年7月,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特派員。同年秋,任中共珠河鐵北區委書記,領導組織農民自衛隊,開展抗日武裝斗爭。1935年冬,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同年10月,因叛徒告密,與所在部隊被圍困于道北一帶,為掩護部隊主力突圍,身負重傷而被捕,轉押哈爾濱警察廳。關押期間,受盡酷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依然堅持斗爭。曾說服護士和看守帶其出逃,未遂,受到更瘋狂的折磨。1936年8月2日,被押往珠河游街。游街時高唱《紅旗歌》。當日被殺害。時年31歲。朱德曾為其題詞:“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為其題詩紀念:“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東北西南齊仰首,珠河億載漾東風。”其生前受酷刑之處,今已改建為革命烈士紀念館。
譚嗣同
譚嗣同(1865一1898〉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湖南瀏陽人。少時博覽群書,并致力于自然科學的探討,鄙視科舉,喜好今文經學。后為新疆巡撫劉錦堂幕僚,曾往來于直隸、甘肅、新疆、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江蘇數省,察視風土,結交名士, 有“風景不殊,山河頓異;城郭猶是,人民復非”的感慨。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異常不滿,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并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鉆研, 同時在南臺書院設立史學、掌故、 輿地等新式課程,開湖南全省維新風氣之先。1896年2月入京,結交梁啟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 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供職南京。曾游歷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同年底重抵南京,閉戶養心讀書, 成《仁學》2卷,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稱其哲學為“仁學”。“仁”是萬物之源,它“以通為第一義”。而 “以太"則是溝通世界成為一個整體的橋梁。由于“以太”“不生不滅”,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靜止的、停頓的,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批判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頑固思想,從變易中論證其改革社會制度的政治理想。并且認為封建“名教"是維護專制主義的精神支柱,號召人們沖決君主、倫常、利祿、俗學、天命、佛法等封建網羅。對秦漢以來封建專制制度的抨擊尤為猛烈,認為君主專制是一切罪惡的淵藪,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在批判專制制度的同時,還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以及變法等主 張。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等人設立時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筑鐵路等新政。1898 年,創建南學會,主辦《湘報》,積極宣傳變法,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推薦,被征入京,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林旭、楊銳等人參與新政,時號“軍機四卿”。當宮中后黨密謀政變,光緒帝傳密詔康有為等設法相救時,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8日夜,赴北京法華寺訪袁世凱,請袁發兵相救。袁佯為應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榮祿告密。9月21日,政變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與林旭等5人同時被害。時年33歲。臨刑絕命詞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生平遺著編入《譚嗣同全集》。
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又名張貫一,字驥生。河南確山人。5歲喪父,寄居叔父家中。1917年考入確山高等小學。1923年秋考入開封河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2月,當選為確山農協會會長,領導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發動以確山縣劉家店為中心的秋收起義,建立鄂豫皖邊區工農民主政府和農民革命軍,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秋,調任中共豫南特委書記,在開封、洛陽一帶從事地下工作,曾三次被捕,均被營救出獄。1929年春,調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從事工人運動。同年冬,因叛徒出賣,被日本特務機關逮捕,受到連續六天六夜的輪番審問。后轉送中國地方法院,被判處一年半徒刑。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營救出獄,任東北反日救國同盟總會會長和中共哈爾濱道外區委書記,發動群眾,支援抗日義勇軍。1932年春,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同年秋,任中共滿洲委員會軍委書記。1933年初,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治委員。同年5月,當選為中共滿洲省委委員。9月18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成立,任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4月,南滿抗日聯合軍指揮部成立,任總指揮。11月,任中共南滿地方特別委員會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5年春,中共南滿省委成立,任書記。1936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成立,任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和政委。同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率部打擊日本侵略軍。其名字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亦使日、偽軍聞之喪膽。1940年2月23日下午,只身被圍困于?江縣保安村(現靖宇村)外的樹林中,忍著病痛、饑餓和嚴寒,頑強與敵戰斗,壯烈犧牲。時年35歲。犧牲后,頭顱被割下,腹部被剖開,胃中竟無一粒糧食,僅有樹皮、草根和棉絮。1949年5月,郭沫若為其題詞:“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蒿兩千古,于今赤旗滿山河。”1958年2月23日,其遺骨被安葬于吉林省通化市楊靖宇陵墓,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毛澤東、金日成、崔庸健等均送了花圈。
屈原以死報國的故事
屈原以死報國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
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統一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陳若克
陳若克父親是一個報館的小職員,母親是一個出身于婢女的家庭婦女。8歲起,她曾上過一年半的小學。11歲進廠做童工,一直工作了7個年頭。15歲起,邊做工,邊進工人夜校讀書。16歲參加上海工人運動,向工廠的資本家進行說理斗爭,從此"小廣東"的名聲在工人中傳頌。民國25年(1936年)8月2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為支部負責人之一。此后,一面做工一面參加工廠地下黨的活動,還曾擔負支部的工作。后因所謂"共黨嫌疑"及"違反廠命,參加抗戰活動"而被開除。
八一三抗戰爆發,陳若克隨廠遷武漢,與黨失去聯系。為尋找黨組織,輾轉到達山陳若克西晉城,入華東軍政干部訓練所學習,并重新入黨。后隨陳沂去陵川辦八路軍晉南干校,與山東省委書記朱瑞結婚。以后擔任晉、冀、豫區黨委辦的黨校組織科副科長、山東縱隊直屬科科長,1939年6月起,任山東分局婦女委員、山東省婦女救國聯合會常委、山東分局組織部科長等職。1940年秋山東省各界聯合大會開幕時, 被選為臨時參議會的駐會議員。她從事婦委工作時,發動中老年婦女參加抗日救國會;發動青少年婦女成立青婦隊、識字班和姐妹劇團,演出街頭劇、小話劇、歌舞等,進行反對買賣婚姻、反對虐待婦女的宣傳;編寫《山東婦女》刊物、《婦女手冊》和識字課本,使當時山東婦女工作取得可喜成績。
近代愛國人士作文
導讀:本文近代愛國人士作文,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近代愛國人士作文 1近代愛國人士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鄭成功收復臺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2陳毅的故事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我也讀過很多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陳毅就是其中的一個。 有一次,他去親戚家做客。到了親戚家,他一頭鉆進書房,拿起一本書就看。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叫了陳毅好幾聲都沒回應,親戚只好把饅頭和湯端到書房去。陳毅看到饅頭和湯就說:"我早就餓了。"可是他還是沒忘記讀書,他一邊看書一邊吃。過了一會兒親戚來端盤子了,看見陳毅就哈哈大笑了起來。陳毅問:"怎么了?"親戚說:"你自己照照鏡子就知道了。"陳毅照了照鏡子,一看嘴邊都是墨,也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陳毅把墨當成糖了,把饅頭粘著墨吃了。他對親戚說:"吃點墨算什么,我還嫌我肚子里的墨少呢!" 陳毅伯伯的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我學習。以后,我也要作一個珍惜時間的人,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您!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回確山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4月領導確山農民暴動,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確山劉店秋收起義,任當地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失敗后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工作。曾三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打,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和從事的活動。“九一八”事變后經組織營救出獄,歷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滿洲省委軍
委代理書記。1932年11月派往南滿,到吉林磐石一帶視察。他按照中國工農紅軍的經驗整頓當地游擊隊,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委。他團結各路抗日武裝,創建了以罄石縣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師長兼政委,次年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1936年2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面對日偽軍頻繁的“討伐”,他提出“不擊中敵人要害不打”、“對當地人民損害大不打”等原則,采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等戰術,指揮所部與日偽軍作戰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擊根據地。1938年秋,日偽軍連遭打擊后,加緊進行軍事“討伐”,同時懸重賞緝拿楊靖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楊繼續堅持戰斗。1940年1月,所部被日偽軍重兵圍困。他組織部隊分散突圍,自己只身同敵人周旋五晝夜;2月23日在吉林濠江縣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園”。
陳毅(1901~1972年) 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 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同年 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參加領導了湘南起義。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著作,編為《陳毅軍事文選》、《陳毅 詩詞選集》和《陳毅詩稿》等?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 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 ~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 ~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 ~1959)。?
聞一多(1899-1946)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1921年 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趕美留學。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紅燭》,具有唯美傾向。?
1925年5月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26年參與創辦《晨報.詩鐫》,發表了著名論文《詩的格律》。1927年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藝術股長。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雜志列名編輯,次年因觀點不合辭職。1928年秋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從此致力于研究中國古典文學。1930年深秋去山東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
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校南遷,同學生一起從長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聯大任教8年,積極投身于抗日運動和反獨裁、爭民主的斗爭。在學術上,他廣泛研究祖國的文化遺產,著有《神話與詩》、《楚辭補校》等專著。1944年加人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后出任民盟中央執委,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后,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后,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后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上一篇:適合五年級朗讀的經典文章范文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