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心得體會100字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心得體會100字3篇
第1篇: 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心得體會100字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今天,中國已經邁入新的階段,14億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感召下,迸發出極大的熱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崛起,回首這70年,我們走得氣勢磅礴,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苦奮斗。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70年風雨飄搖, 70年的開創奮斗,70年的崛起發展,70年的滄桑巨變,70年的今天,我們比以往的任何一天都更加接近中國夢。時光拉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一個偉大的聲音宣告祖國的成立,頓時,舉國沸騰,普天同慶,世界為之驚嘆。這一天,注定是偉大的一天,注定是被寫進世界史冊的一天。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70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國、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新中國成立這一個甲子有多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奇跡,充滿輝煌。7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短短70年時間,將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建設成一個團結統一、繁榮富強、生機勃勃的新興大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 伴隨著整個國家前進的步伐,首都北京在這輝煌的65年里,同樣書寫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章。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首都人民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在首都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中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就。 放眼今日京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建設事業步入快車道,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這座有著30XX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正不斷煥發著時代發展的青春活力;一個經濟更加繁榮、城市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宜居的首善之區,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天,當我們一起重溫70年來全市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奮斗歷程,一起梳理首都各條戰線櫛風沐雨、攻堅克難的發展成果,一起感受首都人民同心協力、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發自心底地贊嘆: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 銘記這輝煌的70年,是為尊重我們城市、我們國家可歌可泣的奮斗史、發展史,是為珍惜一代又一代人以辛勞、奉獻和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和寶貴精神財富,是為激勵我們再接再厲,去共同鑄就新的發展里程碑。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后,北京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任務。 當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和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努力保持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節日。 回首往昔,豪情萬丈;矚望未來,信心滿懷。讓我們永遠銘記既往的奮斗歷程,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萬眾一心,不懈求索,奮發有為,不斷開創首都科學發展新局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忘不了,氫彈、原子彈的成功研制爆破和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
忘不了,香港和澳門時隔那么多年后,終于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忘不了,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建設空間站的國家。
這奮斗包括了所有的群體,既有工人、農民、也有知識分子,是一名中國人的辛勤工作。
這奮斗歷程也在提醒我們,大國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注定要經歷無數人的無私奉獻才能成就,前路在望之際,切莫貪圖享受。
回首這70年,我們走得步履蹣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犧牲。
忘不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精神與鋼鐵的較量;
忘不了,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悲憤與恥辱;
忘不了,南沙群島護我主權時對手的無恥與卑劣;
這犧牲包含了所有的付出,既有先烈的浴血、也有我輩的拼搏,是一代代中國人的團結奮進。
這犧牲代價也在告訴我們,民族復興不是一帆風順的,她注定要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才能實
為了勝利,不懼犧牲;理想在千萬人的犧牲中繪就美麗圖譜。
這一段70年的時光,是一段人民經歷了貧窮短缺、溫飽不足,最終進入小康生活的歲月……
這一條70年的長路,一頭連著滿目瘡痍、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中國,一頭連著在改革開放的陽光下活力迸射、向繁榮富強快步邁進的中國……
邁進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依然奮斗著,努力著,迎著改革開放40周年大潮激流勇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謝謝大家!
第2篇: 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心得體會100字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六篇)【內容摘要】 【篇一】,黎明驅走了黑暗,日出帶來了光芒,祖國的光輝好似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程,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勝利走向輝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回首70年,中國人民走的每一步都是步履蹣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是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無論你的家鄉在哪里?無論你最想去到哪個地方?祖國到處都是“詩和遠方”,【篇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南京,這個經歷過“人類浩劫”、曾被黑暗籠罩的城市,也在滿目瘡痍中迎來生機,開啟了六朝古都的繁華重生之路,“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篇一】
我們在星光燦爛下傾聽時代的鐘聲,我們在漫漫長長的黑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們心潮難平,多少次我們輾轉難眠,多少次我們都是為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天……祖國母親建國70周年!仰望長空,歷史的星光依然閃爍!我們的中國古老而偉大,我們的中國壯麗而永生!蔡倫紙上書寫著她的智慧,指南針上旋轉著她的方向,刀光劍影下他一次次積薪自焚,重獲新生。
為了祖國的成長,無數人前仆后繼,嘔心瀝血,為了祖國的富強又有多少人燃盡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義的絞殺下,即使在那帝國主義的炮火中,中國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華古老的長城。xx年前的十月一日,我們祖國振翅一飛,再度沖上云霄,向全世界發出了最為雄健豪壯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巨人的吶喊,震蕩環宇,讓群山響應,大海回波!他們用自己的靈魂之火溫暖了祖國曾經暗淡的身軀,用青春的熱血點燃了祖國曾經冰冷的靈魂,用激越的歌聲紡織了祖國的一身彩霞。
置身歷史,我們溶于其中,分享著那過去的興奮與悲痛;放眼未來,我們會發現,面前的道路更遙遠更艱難。讓我們把科學、理性、進步作為自己的偉大目標,讓我們用高尚的品德,優異的成績先給祖國。將中華兒女的豪氣與龍的傳人的膽魄融于自己的青春,獻出我們全中國的智慧與愛,讓艷紅而有氣魄的五星紅旗升起在天安門廣場,并在紅旗下莊嚴宣誓:我們將努力奮斗,為了美麗的祖國我們將竭盡全力甘愿燃燒自己的青春!為了祖國美麗的永生!
我很愛這個經歷滄桑卻沒有倒下的國家,您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我們的祖國還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我的祖國您可真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祖國你在我的心里,酸為了您,苦為了您,甜也是為了您!您的憂慮也是我的憂慮,您的快樂也是我的快樂。
祖國您有一個神圣的名字——中國,你用速度,你用實力創造奇跡;你用勤奮、智慧進行更輝煌的開拓。
祖國我祝愿您:蒸蒸日上、興旺發達、錦繡中華!
【篇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南京,這個經歷過“人類浩劫”、曾被黑暗籠罩的城市,也在滿目瘡痍中迎來生機,開啟了六朝古都的繁華重生之路。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年,是建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南京解放70周年。70年來,中國經歷了滄桑巨變,一路高歌猛進,南京也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呈現出新的面貌、新的景象。如今的南京,正以多功能型、開放型的國際化歷史名城的獨特姿態向全世界展示著自己。
作為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的發展日新月異,歲月流轉中已成為擁有燦爛文明的現代化都市。前有集金融、商務、商貿、會展、文體為一體的河西新城強勢崛起,后有國家級江北新區乘勢而上,江南江北發展貫通一體;先后成功舉辦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首次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全面展現出奮發向上的年輕風貌;擁有各類高等院校72所,人才輩出,是國家重要科教中心,享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美譽......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與明城墻遺址等歷史建筑交相呼應,新街口依舊延續車水馬龍,明孝陵、中山陵、烏衣巷仍讓人駐足觀望,夫子廟燈火通明,秦淮河“哺育”子孫,再沒有“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悲哀與擔憂,只有滿載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經歷過傷痛,才倍感珍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屹立在新城中心,時刻提醒著我們不忘國殤,痛定思痛。今后的南京城,將在滄桑洗禮的歷史長河中永葆初心,砥礪前行。
【篇三】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卷殘云勝者為王”。彈指一揮七十年,渡江一役解金陵。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聯名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在鄧小平的指揮下,三路大軍強渡長江天險,頃刻間瓦解國民黨防線,同年4月23日,六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宣布解放。
南京的解放,不僅宣告著延續了22年之久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覆滅,意味著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更是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維護了國家統一。占據當時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歷史的車輪不斷前行,發展的步伐從未終止。石頭城,從曾經一片低矮的平房,到如今高樓聳立的繁華都會:新街口的發展日新月異,車水馬龍,人流如洪,已有“中華第一商圈”的美稱;夫子廟畫舫、墻壁古色古香、雕梁畫棟、金光閃閃,一派六朝金粉之象......閱盡滄桑之后,南京卻依舊堅強不息。
憶往昔崢嶸歲月,望今朝風雷激蕩。70年前,新中國的誕生,賦予了南京新的歷史文化內涵;而70年后南京的高速發展,推動著新中國不斷往前邁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七十年一路風雨一路歌。風浪涌起,我們自當揚帆起航;任重道遠,我們更需快馬加鞭。改革開放,讓南京大步趕上了時代的步伐,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而成長的我們,是時候該挺起胸膛,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勇敢地跟著時代的步伐大步向前,為迎接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而奮斗!
【篇四】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xx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國、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新中國成立這一個甲子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奇跡,充滿輝煌。xx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短短xx年時間,將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建設成一個團結統一、繁榮富強、生機勃勃的新興大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的光輝篇章。
伴隨著整個國家前進的步伐,首都xx在這輝煌的xx年里,同樣書寫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章。xx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xx年來,首都人民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在首都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中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就。放眼今日京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建設事業步入快車道,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這座有著xxxx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正不斷煥發著時代發展的青春活力;一個經濟更加繁榮、城市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宜居的首善之區,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天,當我們一起重溫xx年來全市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奮斗歷程,一起梳理首都各條戰線櫛風沐雨、攻堅克難的發展成果,一起感受首都人民同心協力、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發自心底地贊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
銘記這輝煌的xx年,是為尊重我們城市、我們國家可歌可泣的奮斗史、發展史,是為珍惜一代又一代人以辛勞、奉獻和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和寶貴精神財富,是為激勵我們再接再厲,去共同鑄就新的發展里程碑。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后,xx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市委、市政府認真總結和轉化奧運三大理念,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文xx、科技xx、綠色xx的戰略任務。當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和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努力保持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xx周年的喜慶節日。
回首往昔,豪情萬丈;矚望未來,信心滿懷。讓我們永遠銘記既往的奮斗歷程,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萬眾一心,不懈求索,奮發有為,不斷開創首都科學發展新局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篇五】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習總書記在2019的新年賀詞中說的這句話,讓多少為了夢想奮斗的人們感動的熱淚盈眶。在1949年,新中國宣布成立,那時候的我們,還只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但是我們有著永不服輸的勇氣,努力奮進的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70年風云際會,如今的我們已經一躍成為了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綜合國力的成長舉世矚目。
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人們安居樂業。人們出行依賴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自xx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350公里/小時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以來。高速鐵路在中國大陸迅猛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為主骨架的高速鐵路建設全面加快推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了一張閃亮的名片,向全世界告知祖國的繁榮富強。
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xx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xx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而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中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此前透露,中國將于2019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施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實現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的目標。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做大做強。
自xx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熱烈響應和廣泛贊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顯著成就。如今,祖國已經強大起來,我們還要帶動更多的國家,一起走向富強。
2019年,我們還落下了一個重磅消息,新個稅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個稅起征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月收入5000元以下將不用繳納個稅。稅人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這些與民生相關的支出可以在稅前扣除,民眾繳納的個稅將會進一步減少,到手收入將會增加,減少了我們的壓力。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這些成就就是交給祖國的答卷,在這些成就的背后,有著無數人的付出和努力。黨和人民以優異的成績迎接祖國70歲的生日。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2019我們已經走過風風雨雨的70年,回首過去,我們有萬丈豪情,放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
【篇六】
解放前夕的1948年夏,我小學畢業,同年考上了xx中學,進入了中學的校門。
當時,xx的中學很少,就是南菁中學、xx中學和征存中學這幾所。征存中學是私立的,當然放在后面;而我為什么沒有考南菁中學而考了xx中學,現在也不知道原因了,可能是爸媽的主意或是澄南小學代報的名。到發榜的那天,我去看貼在學校的名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真是高興極了。
為了上這個中學,我爸媽之間還有一場爭論。我們家鄉的慣例,這個年齡的大多數孩子是到上海去“學生意(就是做學徒)”的。幾年前,我姐姐就是通過同鄉人的介紹到上海紡織廠去學做紡織女工的。可能是因為家庭經濟吧,我爸爸認為,上學沒有什么用,我還是早點去上海學生意的好。但我媽媽不同意,她說,我們就一個男孩子,一定要繼續去上學。在媽媽的堅持下,爸爸才同意我去考中學的。這次錄取了,媽媽很高興,還為我做了好吃的菜,但爸爸卻無所謂,而且為了籌集學費,還發了點牢騷。
當時xx中學的校址在西門,離板橋很遠,差不多要步行近一個小時。路上經過石子街,然后入城,進入南門后沿城墻腳向xx,經過幾個村莊和南菁中學校門口,再過一座橋才到學校。學校的校門朝東,很不起眼。進門后是一個小院子,兩邊種了冬青樹,一條路通向門房,再進去就到校內了。學校主要利用了xx孔廟的建筑,再增建了幾間平房教室,解放后才造了一棟三層的教學樓。操場在xx面,不大,原來還有一個土墩,后來被平整了,擴大成了操場。
我的中學階段全是在xx縣中上的,從初中到高中是自動升上去的,沒有參加升學考試。我在校的這幾年中,學校有了較大發展。初中有4個班,高中有2個班。校舍也發展到了占有xx孔廟的全部。我上中學的第一年是走讀的,每天要從南門的板橋走到學校,十分辛苦,但自己并不感到勞累。
其實我在xx縣中的時間應該有7年,多出的一年不是留級,而是因為解放。1948年的下半年,時局已經很緊張了,媽媽不放心我單獨去那么遠的地方上學,就叫我停學待在家里。直到解放后(1949年夏)才復學,仍舊從初一上起。所以我的中學其實是上了7年。1949年夏天復校時,我媽媽考慮到路太遠,就讓我住校寄宿了,從此,一直到中學畢業,我都住校了。
【篇七】
黎明驅走了黑暗,日出帶來了光芒,祖國的光輝好似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程,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勝利走向輝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每逢國慶,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因此,利用國慶長假去xx游玩的人們,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每年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我國于xx年修訂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法律法規,將國慶節與相鄰的周六、日組合為7天的國慶長假,被稱之為“國慶黃金周”,用放假的形式,讓老百姓共同感受國慶的歡樂。
回首70年,中國人民走的每一步都是步履蹣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犧牲。這70年,中國人民永遠忘不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精神與鋼鐵的較量;忘不了,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悲憤與恥辱;忘不了,南沙群島護我國主權時對手的無恥與卑劣;這犧牲包含了所有的付出,既有先烈的浴血、也有我輩的拼搏,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大家的團結奮進,離不開大家的不懼犧牲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但是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遁x煌中國》之《圓夢工程》透過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超級工程,領略五年來一張張中國基礎建設的大網,如何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無論你的家鄉在哪里?無論你最想去到哪個地方?祖國到處都是“詩和遠方”。我們牢記著祖國的風風雨雨,奮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3篇: 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心得體會100字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年伊始,作為13億國人中的一員,我們想著拿什么來獻禮祖國?而我們的黨又會怎樣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共產黨成立的道路上,在新中國成長的過程中,不乏艱難險阻。我們每一個入黨宣誓人,在宣誓入黨的那一刻,都是滿懷激情,豪氣壯志的宣讀著“對黨忠誠”、“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絕大多數的共產黨人在一生中也都是銘記誓言,秉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一致,但卻有那么些個人就慢慢的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口頭一套、行動一套。而自以來,在黨中央反復強調干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但還是有那么些個人仍心存僥幸,心思不但沒有放在擔當作為上,反而變著樣的欺滿組織。還有些個人,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不亂作為,卻也不敢作為,也怕作為,這些不光是嚴重的影響著黨和國家的形象,更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浪費了公共資源。
我們的黨自始至終就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走群眾路線。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民群眾需要什么,對黨的要求是什么?無非就是安居樂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好的環境。對黨的要求無非就是,希望為官的能夠造福一方,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真正做到干群關系融洽。可是,現實生活中,基層老百姓有對干伍表現出不信任、不理解、不認可,基層干部也存在心里落差,出力不討好、本是政策的執行者,而非制定者,工作開展有難度、群眾不認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何而來,干伍的獲得感、幸福感又從何而來?
2019年,祖國70歲的生日。我們的國家是多么的不容易才走到今天這樣繁榮富強,人民的經濟物質生活好了,精神需求就更高了,被平等公平對待的要求也更高了,這些都我們黨面臨的新考驗,被提出的新問題,而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伍就是解決問題提出辦法中的一種。2019,各地組織會議相繼召開,大力營造了激勵干部擔當的氛圍,建立健全了抓實激勵干部擔當的制度、提出要提升激勵干部擔當的能力。各地在會議后都在全面貫徹落實相關精神,奮力開創新局面,誓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會有很好的成績,人民群眾的幸福獲得感、安全感只會更高。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新中國成立 周年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