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漢語詞匯,拼音shāng hài,是指試圖用冷嘲熱諷去傷害他人,不法損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根據中國古代刑法,傷害罪主要分斗傷和賊傷兩種,其他戲、誤或過失傷害人,則分別情況有減等、收贖等規定。出自《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機械傷害專項應急預案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機械傷害專項應急預案3篇
1 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施工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區域項目部施工機械設備發生傷亡事故的應急措施。
3 事故的分類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程、規定和標準,職工因工傷亡事故有以下幾類:
(1)輕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發生輕傷的事故。輕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程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職工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計算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但夠不上重傷者。
(2)重傷事故指一次事故發生重傷(包括拌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 重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日,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失能傷害。
4 內容
(1)發生一般傷害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本區域項目部負責人匯報。
2)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3)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
(2)發生重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迅速撥打11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并及時向現本區域項目部負責人匯報。相關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2)現場人員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3)對骨折的傷員應利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將其上肢固定在身側、下肢與下肢縛在一起。
4)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①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②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③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區域項目部配合有關部門或運營管理部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運營管理部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等。
3)按“三不傷害”原則,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5)每年不得少于1次相關救護知識的培訓和本預案的演練。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第一版)
編制:
審核:
批準:
2010年10月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1、事故類型和危害度分析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手。機械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之一,由于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很容易發生這類事故,屬于危害度較大的事故類型。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緊急性、不確定性以及災難性等特點。它直接關系到企業職工的生命安全、企業信譽。為了應對此類事件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必須預先制訂出一套實用完備的事故應急方案,健全應急系統,完善應急措施,并保持常備不懈、經常演練。在事件出現時能夠迅速完成信息采集、命令部署、聯動指揮、排險救援、安全轉送、后勤支持等各項應急任務,確保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將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為了應對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我項目經理部一分部實行二級應急組織體系,即項目經理部分部、各工區均設立應急領導小組。
3.2分部結構及職責
3.2.1分部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全管段內的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應急小組組成人員如下:分部項目經理王向東任組長,黨工委副書記趙學文、常務副經理李臨燕、副經理胡釗、總工程師趙剛任副組長,綜合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質量部、計劃合同部、財務會計部、物資設備部、外協辦公室、公安指揮中心、試驗室負責人為組員。應急響應中心設在綜合部,根據各職能部門的設置,下設應急組織,在項目經理一分部應急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責。
3.2.1.1 搶救疏散組(小組長: );
3.2.1.2 后勤保障組(小組長: );
3.2.1.3 醫療救護組(小組長: )。
各項目經理部、工區均成立應急組織。
3.2.2各級組織的職責如下:
3.2.2.1項目經理部一分部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修訂和監督實施,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備案;負責組建應急小分隊及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并建立應急通信與警報、儲備搶險、救援、救護方面的裝備、物質;負責督促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檢查工作,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向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的情況,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發出緊急救援請求;負責事故調查和組織工作,并對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進行總結。
發生事故應急響應期間,由組長負責全面指揮、調度各成員進行救援,副組長負責集中人力、物力,調配救災物質協助救援活動。
3.2.2.2 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搶險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疏散人員,,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案件的發生。
3.2.2.3 后勤保障組:負責事故現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救人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以保障工作。
3.2.2.4 醫療救護組:負責機械傷害事故現場上各種受傷人員的搶救、醫治、轉移工作,并協助做好防中毒、防中暑等防護工作。
4、預防與預警
4.1 危險源監控
4.1.1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好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
4.1.2安全通道上方應搭設雙層防護棚,防護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墜落物穿透。
4.1.3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
4.1.4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的預留洞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封閉,用砂漿固定。
4.1.5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
4.1.6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
4.1.7吊運一切物料都必須由持有上崗證人員進行指揮,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
4.1.8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
4.1.9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
4.2 預警行動
4.2.1 預警條件
a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繼續擴大的;
b雖不屬于重大安全事故,但在事故發生過程中,情況發生突然變化,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
4.2.2預警方式、方法
預警采用無線電聯系的方式,由信息部門負責此項工作。首先由該部從現場安全員及監控部門收集的第一手資料,并處理、分析。一但認定達到預警條件,立即上報分部安質部。在接到安質部對于此項問題啟動何種預案級別的指示后,立即通知三分部預案室,以此達到上下統一的目的。
5、信息報告程序
5.1信息報告程序
工地現場任何人發現發生重大事故的,必須立即報告工地負責人,工地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分部安質部,并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開展現場搶救工作,如發生人員傷亡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救助。對于非施工現場,各部室均由信息部采用電話聯系的方式直接通知;對于現場施工作業的班組,采用報警鈴與無線電話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在最短的時間達到通知的目的;報警內容包括:報警地點、預應級別。一但應急工作展開,必須保證信息24小時暢通,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在現場均安裝有固定電話,一線工人每人均配備有移動電話,一但發生事故,保證其與外地能夠聯系、求援。
5.2信息傳遞
word/media/image2_1.png
信息傳遞流程圖
匯報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級相關主管部門上匯報。
隧道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時,應采用電話向上級領導報告,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聯絡方式如下:
項目經理部一分部部有關聯系方式如下:
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其它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見下表: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的發生危害,將其分為三個等級
a、紅色預案,即一級預案:涉及施救人員10人以上。參加救援人員為預案組全體,還要向120急救中心等政府相關部門求助;
b、橙色預案,即二級預案:涉及施救人員10人以下3人以上。參加救援人員為預案組全體,還要向120急救中心等政府相關部門求助;
c、黃色預案,即三級預案:涉及施救人員3人以下。參加救援人員為預案組全體,必要時要向120急救中心等政府相關部門求助。
6.2響應程序
事故發生后,由信息組將情況立即上報到分部安質部,分部安質部下達啟動預案的級別,分部信息部負責傳達,分部預案室負責執行。
6.3處置措施
6.3.1到達現場后立即與受傷或知情人員取得聯系,明確情況,一般采取相應的施救工作,采取有效的施救方案;
6.3.2保衛疏導組立即控制事故現場,疏導人群,并注意現場保護;
6.3.3后勤組與保障組確保應急物資第一時間到位;
6.3.4醫療組進入現場后立即實施急救處理,并配合120等部門開展救援工作。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物資的數量和種類由后勤保障組供應組編寫計劃,經應急預案組審批后予以采購。應急物件應委任專人維護、保養,確保一但發生事故,物資能夠有效的使用。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實際演練,保證各相關人員能正確、有效、數量的使用。
應急與搶救備用物資:
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為了防止和減少生產部門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確我公司安全生產
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想和方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
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
和財產損失,特制訂本預案。
一.本預案使用范圍
使用于我公司各部門可能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的場所。
二.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
1.定義: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
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
2.機械傷害事故類型:各種傳動機械的外漏傳動部分(如齒輪,軸、履帶等)和往復運動部分都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機械傷害。
3.機械傷害的危害程度:機械傷害可能導致人員受傷、致殘、死亡;設備損壞、報廢;財產損失等
4.發生機械事故的潛在原因:
4.1 人的不安全行為
(1)操作失誤,操作失誤可能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不熟悉機械的操作規程或操作不熟練,二是精神不集中或疲勞。
(2)違反操作規程,主要表現在對安全操作規范不以為然或因長時間操作沒有發生事故,為了圖省事不安安全操作規程要求辦事,結果釀成傷亡事故。
(3)違反勞動紀律,主要表現在:因為操作人員想搶時間、想早完成任務早下班,明知違反操作規程,卻憑僥幸心里違章操作,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
(4)穿著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不按規定穿戴工作服和帽,或衣扣不整,或鞋帶沒系,結果常因衣角、袖口、頭發、鞋帶被機器絞住而發生事故。
(5)違章作業,企業領導干部違章指揮也是導致機械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現在:自己不熟悉操作規程,卻命令別人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或同意讓未經安全教育或技術培訓的工人頂崗,這樣就容易發生事故。
(6)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操作人員在操作時無章可循或規程不健全,以致安全工作不能落實。
(7)誤入危險區,危險區是指機械設備可能對人產生傷害的區域,如壓縮機的主聯軸節部位,和電機運轉試驗的旋轉軸。
4.2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噪聲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
三.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應急預案本著先控制、后處臵,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立足于自援自救、地方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協同救助的原則。
四.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周衛(總經理)
副總指揮:李金鵬(生產廠長)、楊振(品保部經理)
成員:安全生產綜合應急預案中相關專業處置小組組成人員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1) 組織編制、審批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
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適用性。
(2)負責應急預案文件的維護、更新、報備管理。
(3)機械傷害事件發生后,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后勤工作協助事故處理與調查。
(4)制定培訓計劃使相關人員熟悉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及其職責
(5)制定演練計劃,定期組織進行應急演練并在演練之后評價演練的效果提出改進的意見。
3.應急救援指揮部事故現場工作職責
3.1在發生機械傷害事件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
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3.2根據事故情況,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程序,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必要時向
地方政府匯報。
3.3 應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
五.應急事件的預防
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防范措施有:
(1)公司員工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
(2)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3)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后,掛
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告牌,并確認機械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后才可進行工作。機
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
可取出“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告牌,合閘送電試轉。
(4)作業人員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的緊急制動操控裝臵,制動操控裝臵的位
臵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
護裝置;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5)各機械電源開關、操控開關布臵必須合理,必須便于操作者緊急停轉并能避免誤開動
其他設備。
(6)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
要先與當班機械操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7)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
持證上崗。上機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8)設備檢修和正常維護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作業前應認真進行作業風險預控
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
(9)使用工具前應進行檢查,不完整的工具不準使用。對諸如梯子、手提式電動工具、安
全帶等,應按規定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信息報告與傳遞
發生事故應遵循及時報告及事故快報的原則,發生機械傷害人身事故后事故現場應立
即向車間主管領導報告,車間主管領導向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報告,并上報
上級政府有關部門。
七.應急處置
1.應急預案的啟動
1.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
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事故現場的
其他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
1.2,應急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基本要點
2.1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向車間主管匯報。
2.2車間主管人員判明情況后及時向本應急預案應急指揮部匯報,應急指揮部成員接到通
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并根據情況向公司、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匯報。
2.3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要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
(1)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
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
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
(2)在發生傷害事故后,要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撥打急救電話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電話中應向醫生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聯系方法(如電話號碼)、行駛路線。
2)簡要說明傷員的受傷情況、癥狀等,并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該做些什么。
3)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
2.4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
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
(1)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
(2)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3)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4)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5)大多數傷員可以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
(6)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
噎塞。
(7)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
(8)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
八.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必要的物資準備包括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帶、安全帽、工具包,警戒線,急救包,擔架
等。
2.機器設備大修及復雜的檢修等作業,應做好安全防護與管理工作,安排監護人員現場監
護。
九.后期處置
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全管理人員應做好現場的
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推薦訪問: 應急預案 專項 三篇上一篇:幼兒園視力篩查怎么看集合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