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讀音wěi yuán,漢語詞語,意思是委員會中的一員,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4篇
第1篇: 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法規類別】招工與就業
【發文字號】豫人社[2009]5號
【發布部門】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
【發布日期】2009.03.16
【實施日期】2009.03.16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XP10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豫人社[2009]5號)
各省轄市勞動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有關縣(市)勞動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經濟的影響,保持全省就業局勢穩定,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的通知 》(人社部發[2009]8號)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河南省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南省財政廳
二OO九年三月十六日
河南省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經濟的影響,保持全省就業局勢穩定,充分發揮職業培訓對于促進全方位就業和服務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用,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的通知 》(人社部發[2009]8號)要求和《河南省農民工“221”行動計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各類勞動者的就業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擴大培訓規模,延長培訓期限,加大培訓投入,提升培訓能力,進一步提高勞動者就業、再就業和創業能力,努力保持就業局勢的穩定。
(二)目標任務
2009至2010年,通過實施河南省特別職業培訓計劃,集中對困難企業在職職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80萬人,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對失去工作返鄉的農民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130萬人,促進其實現轉移就業或返鄉創業;對失業人員(包括參加失業登記的大學畢業生、留在城里的失業農民工)開展中短期技能培訓60萬人,開展創業培訓6萬人,幫助其實現再就業;對新成長勞動力
第2篇: 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2018年技術攻關項目申請指南
以增強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突破產業發展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為目標,聚焦我市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領域等瓶頸性關鍵技術,對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優先主題、重大專項的關鍵技術攻關予以資助。
重點支持領域:互聯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等未來產業;數字金融、先進制造、安全生產、資源環境等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領域。
(一)《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2008年7月22日;
(二)《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委,深發〔2016〕7號;
(三)《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會,深科技創新規〔2012〕9號;
(四)《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財科〔2012〕168號。
審批數量:受科技研發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和未來產業資金年度總額控制,單個項目資助強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審批方式:采用“先征集、再選題、后申報”的模式,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征集課題中凝練選題,在我委網站掛出課題申請指南,然后以“單位申報、專家評審、答辯或者現場考察、社會公示、審批機關審定”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予以支持。
申請深圳市技術攻關項目資助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申請單位應當是在深圳市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或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或深汕合作區內注冊的深圳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只能作為合作單位參與項目。
(二)申請單位應當有良好的研發基礎和條件、健全的財務制度和優秀的技術及管理團隊,能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具備承擔大型高技術研究開發或者產業化項目能力。省科技特派員入駐企業予以優先支持。
(三)項目負責人必須為申請單位的全職在職人員,項目完成年度不超過其法定退休時間。項目組成員總人數的50%以上須在深圳購買社會保險,來自牽頭單位的項目組主要成員數量不少于3人。
(四)有合作單位的,應注意以下事項:
1.合作協議中應注明牽頭申請單位應負責技術攻關研發內容的50%以上;
2.牽頭申請單位資金分配比例不少于單個合作單位的分配比例。
(五)申請單位申報2018年度技術攻關項目應遵循以下原則:
1.申請單位為企業的,只能單獨或者聯合申報1項;已承擔2017年度技術攻關科技計劃項目的,不得申報。
2.申請單位為企業且為獲得2014年以來國家、廣東省和部級科技獎勵的企業或2016深圳市工業百強企業,可以單獨或者聯合申報2項;已承擔2017年度技術攻關科技計劃項目的,可以單獨或者聯合申報1項。
3.申請單位為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的,其項目組成員只能聯合申報2項;該項目組成員已承擔2017年度競爭類項目的,只能聯合申報1項。
4.申請單位為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且為2014年以來獲得國家、廣東省和部級科技獎勵的,其項目組成員可以聯合申報2項;該項目組成員已承擔2017年度競爭類項目1項的,可聯合申報2項。
5.申請單位同一項目每年只能申報一次,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凡以相同項目多頭申報、重復套取政府資金的,一經發現立即取消該單位兩年內所有項目的資助資格。已列入科技誠信異常名錄的單位和人員,不得申報。
(六)申請人應謹慎填寫項目申報書的人員信息、研發內容、技術經濟指標、經費安排等內容,申請書中內容將作為合同內容生成依據。
(一)登錄深圳市科技業務管理系統在線填報申請書,提供通過該系統打印的申請書紙質文件;
(二)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或具有組織機構代碼、納稅人識別號、社會保險登記編碼的“一照四號”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國家或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復印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證書復印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
(五)上年度完稅證明復印件;
(六)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
(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八)項目組成員社會保險繳納憑證復印件;
(九)合作協議復印件(如有合作單位);
(十)可以選擇提供知識產權證(包括專利和軟件著作權,證書有效期應在項目受理截止日期2017年8月11日之前)、查新報告、檢測報告、獲獎證書、國家省立項計劃文件、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派駐協議書等證明材料復印件。
以上材料一式兩份,復印件需加蓋申請單位公章,除第(二)、(四)和(五)項材料外,其他復印件需驗原件,A4紙正反面打印/復印,非空白頁(含封面)需連續編寫頁碼,裝訂成冊(膠裝)。
本指南規定提交的表格,申請人登錄深圳市科技業務管理系統在線填報。
(一)受理機關:市科技創新委。
(二)受理時間:
網上填報受理時間:2017年7月27日-8月20日
書面材料受理時間:2017年7月27日-8月24日
(三)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電子信息領域:曾鑫鵬、李時(88101054、88103596)
生物與資源領域:王紹文、劉擎(88121057、88121058)
材料與能源領域:蔣斌、張?。?8103124、88100739)
先進制造領域:王佳佳、張智勇(88125001、88103956)
(四)受理地點:市民中心行政服務大廳11-12號窗口。
市科技創新委會同市財政委。
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資助項目由市新興高技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審定。
項目征集——發布課題——申請人網上申報——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市科技創新委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專家評審,答辯或者現場考察——市科技創新委會同市財政委審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資助項目由市新興高技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審定)——社會公示——市科技創新委、市財政委共同下達項目資金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資助項目由市新興高技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達)——申請單位與市科技創新委簽訂項目合同書——撥付資助經費。
結合受理情況,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十一、證件
證件:批準文件。
有效期限:申請單位應當在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個月內,與市科技創新委簽訂項目合同書。
申請人憑批準文件獲得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未來產業資金資助。
不收費。
無年審。市科技創新委按照項目合同書對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和組織驗收。
說明:
1.我委從未委托任何單位或個人為項目申報單位代理資金申報事宜,請項目申報單位自主申報。我委將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程序受理,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有任何中介機構和個人假借我委領導和工作人員名義向申報單位收取費用的,請知情者即向我委舉報。
2.各申報單位報送我委相關數據,需同報送市統計局數據保持一致。
3.有聯合申報單位的,必須在申請書中填報合作單位名稱并加蓋合作單位公章,如果項目沒有合作單位則明確填寫“無合作單位”。
4.競爭類科技計劃項目是指技術攻關、創業資助、深港創新圈、國際科技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股權投資、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應用示范、孔雀計劃(孔雀團隊、技術創新資助、創業資助)、創客計劃(創客創業資助、個人創客)等。
5.“同一項目”是指經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使用相應軟件對申報項目進行查重后,相似度為30%以上(含30%)的項目。
附件:技術攻關項目指南題目
第3篇: 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0年第一批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的通知
【法規類別】住房制度改革
【發布部門】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
【發布日期】2010.04.12
【實施日期】2010.04.12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XP10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0年第一批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的通知
各省轄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管局)、國土資源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國辦發[2010]4號)精神,切實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滿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三部門對省轄市及部分擴權縣(市)上報的2010年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進行了審查,現將我省2010年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隨文下達,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近年來,各市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快,這對于促進消費和投資、擴大內需、
第4篇: 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關于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問題的通知
【法規類別】財政綜合規定
【發文字號】豫勞社勞資[2006]13號
【發布部門】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
【發布日期】2006.09.19
【實施日期】2006.10.01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地方規范性文件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關于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問題的通知
(豫勞社勞資〔2006〕13號)
各省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5〕18號)精神,提高煤礦工人的工資收入,穩定煤礦職工隊伍,促進煤炭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工作的通知 》要求,結合我省煤炭行業實際情況,確定調整我省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標準,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執行范圍
推薦訪問: 河南省 科技創新 通用上一篇:對黨支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4篇】
下一篇:黨員干部講黨課內容【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