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區,隸屬遼寧省丹東市。 是丹東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地處丹東市東南部,總面積12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振興區下轄7個街道、3個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振興區常住人口423538人。民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鄉村振興工作隊歡迎語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歡迎鄉村振興工作隊歡迎語4篇
如何促進鄉村振興工作
如何促進鄉村振興工作
一是深入政策宣傳一線。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和舉措傳達給鄉親們。我們改變過去靠開會發文件傳達的方法,組織了政策宣傳隊,深入各個村莊,深入田間地頭。講政策,話家常,談向往,用鄉親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和國家的“三農”政策宣傳到位,提高鄉親們對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新目標的認識。
二是深入解決問題一線。在積極宣傳政策的同時,我們還深入一線了解問題,聽取鄉親們的想法和建議。無論是下鄉調研,還是走訪慰問,鎮村干部經常隨身帶著民情日記,把鄉親們的訴求和建議記下來,俯下身子查病根、找源頭,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等不靠;暫時解決不了的納入發展計劃,逐步解決,確保鄉親們的訴求得到有效落實。
三是深入推動發展一線。準確把握全鎮人民對鄉村振興的向往,是我們“一線辦公”的一項重要任務。鄉親們對村鎮建設有什么樣的希望,對生活質量有什么要求,都為我們確定發展目標打下基礎。大力推進實力、美麗鄉村建設,抓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幸福鄉村建設,促進教育衛生等事業全面發展,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實現文明素質與經濟發展同步提升,打造講文明、有品位的鄉村生活。
優品課件,意猶未盡,知識共享,共創未來!!!
2020年鄉村振興工作要點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
1、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任務。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全面拆除旱廁。對已改廁所開展“回頭看”,提高使用效益、提升農戶滿意度。建立完善農村廁所管護制度,廁所糞污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
2、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及運行管護體系建設。實現鎮政府駐地、美麗鄉村中心村及重點流域周邊、水源地重點地區及環境敏感區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加大農村污水治理力度,優化污水處理設施布局,充分發揮建成污水治理設施效益。
3、繼續加強農村垃圾治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市場化率達100%,加強督查考核,保障村莊垃圾治理日常保潔正常高效運行。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統籌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4、開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在全區開展“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清理廢舊廣告牌,清理無功能建筑,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為主要內容的“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自然村覆蓋率達到100%。
5、整治農村突出環境問題。鞏固畜禽禁養區關搬等農業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成果,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5%。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重點實施化肥、農藥減量、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農作物秸稈“五化”利用,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達42%、41%,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5%。
6、開展農村當家塘清淤“雙千行動”。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對農村區域房前屋后溝塘實施清淤行動,完成120口當家塘清淤任務。
7、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及示范點創建工作。因地制宜開展小自然村美麗鄉村建設及創建橫塘自然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工作。
二、規劃建設提升工程
8、推進農村規劃建設。美麗鄉村規劃、村莊規劃管理覆蓋率均達100%。建立政府組織領導,村委會發揮主體作用,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推進山水田園格局保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提升。
9、開展“四好農村路”專項建設。完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縣鄉道大中修養護工程不低于縣鄉道現有里程的7%,基本實現村組道路硬化,實現鄉鎮和建制村客車通達率100%。實施農村公路鞏固提升行動。“建好”農村公路,完善縣鄉村三級公路網絡體系,實現村民組通硬化路。“管好”農村公路,全面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護好”農村公路,完善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實現小修保養常態化。“運營好”農村公路,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城市周邊延伸。
10、扎實推進落實農田水利建設。實施鎮村、村7000畝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項目。完成全區小型水庫水情預測預報系統建設,落實節水型城市達標工作,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等工作,深化河(湖)長制工作。
11、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開展供水管網改造延伸、小水廠兼并整合等,進一步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供水保障能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鞏固提升行動,對農村重點區域和水電氣等薄弱環節實施農網改造,開展農村“低壓電”綜合治理、農網升級增容。在建制村光纖網絡全通達的基礎上向有條件的自然村延伸,實現鄉鎮(街道)及人口密集的建制村4G網絡全面深度覆蓋。
三、產業發展提升工程
12、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體制,重點提高基層監管能力。積極創建國家、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村。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四掛鉤”機制。
13、促進鄉村旅游和田園綜合體融合發展。支持發展鄉村旅游和生態文化旅游,加大對休閑度假區旅游基礎設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約旅游發展“最后一公里”,在旅游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快速提升旅游綜合承載力;加快推進桃里春風、秀山生態園、花子農場等市級田園綜合體建設力度,突出旅游、文化和鄉村文明融合發展,加快建成集紅色旅游、生態休閑、特色文化、康養度假、產業互融為一體的綜合旅游發展區。
四、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14、農村教育提升。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不斷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強化農村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措施。繼續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
15、健康鄉村計劃。推進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提高。全面落實重大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鄉鎮衛生院補短板工程。加強農村院前急救體系建設,規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化農村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改革。
16、農村社會保障專項。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9%。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站)覆蓋率達到100%。建立健全統一的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多層次農村養老事業發展。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農村綜合改革工程
17、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進一步深化“三變”改革,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配置,引導集體經濟組織選準產業、整合資金、盤活資產、入股經營。
18、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農戶宅基地使用權的自愿有償退出和規范有序流轉機制。
六、精準脫困工程
19、困難群眾脫困幫扶行動。增強政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開展困難群眾脫困幫扶工作。通過成立組織,強化宣傳,進行精準識別,精準施策。鼓勵和支持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發展特色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實施產業幫扶,落實創業就業政策,實施就業幫扶,開展“三變”改革,鼓勵困難戶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的股份入股經營,達到“流轉土地有租金,參與勞動有酬金,參與集體有分紅”的目標。
七、文明鄉風建設提升工程
20、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做到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制度、有記錄,組建志愿服務平臺,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大力開展移風易俗,遏制大操大辦、奢侈浪費、薄養厚葬等不良習氣和“黃、賭、毒”等違法行為。縣級及以上文明村和文明鄉鎮達50%以上。
21、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開展文化惠民服務。全面推動縣、鄉鎮、村三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加快鄉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5%。
八、鄉村治理提升工程
22、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加強村級事務公開。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
23、提升鄉村法治水平。加大農村普法力度,開展農村“兩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輪訓和“送法進社區、進鄉村”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
24、推進鄉村德治。深入挖掘宣傳鄉村道德規范。發揮群眾身邊先進典型、新鄉賢的示范作用。開展身邊好人推薦宣傳和“山好人”推薦評選活動。經常性地開展“好人鄉村行”宣講活動。
九、人才和資本入鄉工程
25、推動“人才入鄉”。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社保銜接、創業扶持等方面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等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26、推動“資本入鄉”。涉農貸款總量持續增加。農村發展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法人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責任得到強化。
27、加強農村人才培育。建立科學合理的實用人才職稱評價體系和繼續教育機制。大力培育本地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能工巧匠等鄉土人才。優先補充鄉村學校教師,實施鄉村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建立鄉村醫生“區管鄉用”機制。加強定向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培訓—創業培訓—研修培訓。
十、基層組織強化工程
28、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黨員隊伍建設。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村黨組織帶頭人素質提升工程,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輪訓。高質量做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注重從青年農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持續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
29、深化村民“大管家”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村民“大管家”服務運轉體系,拓展村民“大管家”服務平臺功能。進一步優化網格黨小組,調優配強網格黨小組長,健全網格服務團隊。
30、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薄弱村,進一步提高經濟強村比重。通過引資或入股聯營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要著重給予資金、項目支持;通過轉移支付增加財力、購買服務、提供公益崗位進行兜底幫扶。
十一、重點項目實施 啟動實施寧馬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片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項目。
31、道路環境整治工程。對范圍內的4條道路進行道路環境整治,總長度18.5km,對鳳宋環路、鳳吳環路實施路燈照明工程。對鎮東西入口進行環境整治工程。新建上濮路等道路3條,對老馬濮路X001、石鎖路進行道路修繕。清理現有森林防火通道,新建烈士陵園區域和怪坡區域防火通道3.8公里。
32、鄉村環境治理整治工程。對鎮村等6個鄉村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老街改造。規劃建設村民文化廣場,改造鎮垃圾中轉站,對江寧河東支流進行水系治理。實施竹林災害治理工程,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工程。
33、鄉村旅游工程。規劃項目區內建設田間支路、田間道、生產性機耕路、游步道四級道路體系。建設灌溉泵站7座,變電站6座,配套電力、通訊等管路工程。規劃建設特色經果林觀光采摘園、高效設施農業產業園、花卉盆景觀光體驗園。實施李茂村特色民宿工程,規劃建設生態停車場2座。
文檔可編輯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歡迎您的下載
關于鄉村振興工作匯報
2018年以深化基層民主管理為主線,以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完善基層民主自治組織為重點,統籌推進基層政權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制度和組織基礎,民政局聯系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紐帶,肩負著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發展農村基層民主、落實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職能任務,必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奮勇當先、積極作為,切實履行好職責與使命,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貢獻力量,現就我局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做一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同仁批評指正。
一、積極推動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創新。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積極推動鄉鎮管理體制改革、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等各項任務落實,扎實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黨的基層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各種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的農村組織體系,突出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落實黨的政策、領導基層治理、帶領農民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著力提高農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護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也是職責所系。
我局全力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任務,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水平。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強化脫貧攻堅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通過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強銜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逐漸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確保不低于國家現行扶貧標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創新發展,探索構建困難群體分類救助、急難問題綜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
探索建立貧困狀況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加強低保、醫療、教育等救助政策統籌,健全社會救助的工作協調、信息核對、受理辦理、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等機制,兜牢民生底線。
三、切實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要加快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優化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布局,推進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示范點建設;提高農村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建立動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機制,鼓勵社會專業康復機構、支持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入農村社區,開展殘疾人醫療康復活動;鼓勵和引導專業社會組織進入農村社區開展精神障礙康復工作;推進農村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持續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精準關愛行動,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推進殯葬管理和服務工作,推動鄉村文明、移風易俗,促進鄉村綠色發展。
上一篇:嚴肅干部紀律作風上的講話集合4篇
下一篇:交通執法作風紀律心得體會【5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