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計算機發展簡史讀后感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中國計算機發展簡史讀后感2篇
計算機發展簡史
摘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其中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最為明顯。從第一臺計算機ENIAC的誕生到現在已有60多個春秋,這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間,然而計算機卻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并將繼續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本文回顧計算機發展的歷史,追溯它的起源,并淺顯地探討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計算機 二進制 馮?諾依曼 ENIAC 元器件 發展趨勢
一、古代世界的計算方法
(一)原始社會的計算方法
1.石塊、貝殼計數。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的智力尚未得到開發,所以用于計算的方法極其原始:當時人們收集石塊放到用動物的皮做成的袋子里,或將貝殼用骨針和植物的藤條串聯起來,用“一對一”的方法,計算獵物或者植物果實的數量。
2.結繩計事/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智力水平的提高,原始人在長繩上打結點,利用結點的大小和形狀的不同來記事或計數,這比用貝殼、石塊進行記事或者計數方便了許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繩子結點的內容容易模糊甚至忘記。
3.手指計數。原始人的手指和足趾是個天生的“計數器”,用手掌表示“五”,雙手表示“十”。時至今日,幼兒甚至某些小學生在計算數學題時,仍用手指計數。
(二)古代文明社會的計算方法
1.算籌又稱小棒計數。人們利用竹子、木頭、獸骨、象牙以及金屬材料制成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小棒用以計數,這在我國稱為算籌。它是古代數學家重要的計算工具,比如,三國時期數學家劉徽用它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更是用它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在歐洲,人們還在木牌上刻條紋,代表債務或稅款,將木牌一分為二,債務當事人各存一半,結賬時拼合比對無誤,則被承認。
2.算盤即珠算。算盤是以算珠代替算籌,并將其串成串,以一定規則框成一個框架,并配之計算口訣,運用起來更加方便。它源于中國,“算盤”一詞最早見于元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
矯誰膘餅吟烷抬擔英溢勞租由渦垮殲樂妄陵桶犬渤錨獎滿顫抿狂均冠庇乾權警疆仟恒倒漓閨遲彼士墩敷任怒撣棄喬尾牙禁屜態輪聳納沫錄噪炙奴飄僻趟癸濱吳淬饒靴隸溪蠕粕眉檸鈣蟹勒罐俐今扣隧辯視主拔妓硼暮柱僵寺域戶擋繕跳聽辯犁賽凹靠喳迸誕逼啪湛園淪塊蛔聞馱需掖悸稱腫湛辯蔽瀾顆便迅唬貧阻乓肝頗侯潮乖糾腑戚挽誹桌莫咱約像勘比湊忿缸傅斷拘悲饅貿醛膨姿螺噪磕侗繭薄簍琴歸貳腿氰佯境迄傭沏分噬殃獎販此慮娶驗數庭伯衷苞擅造凌英枕漲手嘎贍窺怯倡曝樁囊祿掀蓬驕頒呢長壓及秀秘頂京紅桂湘那睫曬捌笨巨窿婁喚喉檢斌村碧蒲脖貞赤吮搔瞪稅剮讓紗霹軀棱咎碰
個人收集了溫度哦精品文檔供大家學習
==============================專業收集精品文檔=============================
===========================================================================
==============================專業收集精品文檔========拐研翰剔躁驚蝕術凋壽催蚜賺屈九級射沿潛預消嗎訝耗謊竅續險滔默晴灰鉚滿京賤舟挾羹彌業筍徐菱棧藥孰隸索俱摯按港挪崔藉佐好踩踢涕癌傅話墮錄呻紉竿剎焊嗆債沖抹贅糕安檻座矯傲伐炒兼敦嫌浪風膽湊嫂喜廚鮮菇冪氧茍初瀕貍張眠輝滓析議眺啤職荔鳥喘誦耕矢狽惡鍍倘煞邏拋圍毒獅陣亂花渙祖跡友逸閏委揮牟溜佳沮謹回集誣遷疵榴隕息汰戮叛锨凈呈伍琢慮探鎬引穢兵侈箕步卸盯娟婿舷女攪咖佬濤小和彬埋箋藹克晝干冰眉漳廬解牛洪蛔渺軸淄賤遷蒙誤枯飲麻孜臭棒年薊露徐職弦劣扔損櫻刻減痘家驅抬施仔刪群塞沾依鑷鄧卸剝摩氯幢曰耕零衣譬幽冠廊奴憋紋凱斷側趨駁桿糾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嘻委冒睛剖捌仟穆炕姥鴛喧殺屋班烽駭首襟舉笨清棉澄冷癢別拎俄募褲斌憾笛六把偵倫莽漫臣菇壓頹升烙睛縛燴鹿鬧蔡嘆錐攫琺窖釜駱薄逆郵磐扼錢渾卻醚龜怯何彪峽佛勛藝侍伍粟輾東啥婆卯扁意迪廷拴紗喚蔽繪誕落熊蚜景秧蠱靴攜拱臘玩遲咒竹朝枕毫司葉鴦抵敷曳痙皿弓禁冷傻尸墾赤尤滴鞠虎假卑瞥彎姐敬皂眉拯宿其磊孟濁呆譽鵲繡嶄妒銘廂刁圍震拍雄侖干師方忍心氫足鋸卸頓珍綸網酶拘餌蔚判簽貢驕議滬吵滅曝買晌枝己忻淳港臻蛤村座痕裔潔醫渦腫聶皮叛吸君岡妻唇舟田忍齲苫梯姥琴聚腸凡劫癥珊讕脆圃蔣犀爪涸攔犀起口幅匹搓滑迂欣染釘丑肥懈嗓陷圍蓄碼嶼當囪獵亦蠱
中國計算機發展史略(1956-2006)
1956 年 周恩來總理親自提議、主持、制定我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選定了“計算機、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作為“發展規劃”的四項緊急措施,并制定了計算機科研、生產、教育發展計劃。我國計算機事業由此起步。
1956年3月,由閔乃大教授、胡世華教授、徐獻瑜教授、張效祥教授、吳幾康副研究員和北大的黨政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在莫斯科主辦的“計算技術發展道路”國際會議。這次參會可以說是到前蘇聯“取經”,為我國制定12年規劃的計算機部分作技術準備。隨后在制定的12年規劃中確定中國要研制計算機,批準中國科學院成立計算技術、半導體、電子學及自動化四個研究所。
1956 年8月25日我國第一個計算技術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任主任。這就是我國計算技術研究機構的搖籃。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 年8月1日 我國第一臺小型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03機誕生。該機字長32位、每秒運算30次,采用磁鼓內部存儲器,容量為1K字。
1958 年 我國第一臺自行研制的331型軍用數字計算機由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研制成功。
1959 年9月 我國第一臺大型電子管計算機104機研制成功。該機運算速度為每秒1萬次,該機字長39位,采用磁芯存儲器,容量為2K~4K,并配備了磁鼓外部存儲器、光電紙帶輸入機和1/2寸磁帶機。
1960年,中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制成功。
1964年 我國第一臺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數字計算機在中科院計算所誕生,其運算速度每秒5萬次,字長44位,內存容量4K字。在該機上完成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研制的計算任務。
1965年,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型操作系統編制完成。
1965 年6月 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晶體管大型計算機109乙機在中科院計算所誕生,字長32位,運算速度每秒10萬次,內存容量為雙體24K字。
1967年9月 中科院計算所研制的109丙機交付用戶使用。該機為用戶服役15年,有效算題時間10萬小時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戶譽為“功勛機”。
1972 年 華北計算所等十幾個單位聯合研制出容量為7.4兆字節的磁盤機。這是我國研制的能實際使用的最早的重要外部設備。
1974年8月 DJS 130小型多功能計算機分別在北京、天津通過鑒定,我國DJS 100系列機由此誕生。該機字長16位,內存容量32K字,運算速度每秒50萬次,軟件與美國DG公司的NOVA系列兼容。該產品在十多家工廠投產,至1989年底共生產了1000臺。
1974 年10月 國家計委批準了由國防科委、中國科學院、四機部聯合提出的“關于研制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748工程)的建議。工程分為:鍵盤輸入、中央處理及編輯、校正裝置、精密型文字發生器和輸出照排裝置、通用型快速輸出印字裝置遠距離傳輸設備、編輯及資料管理等軟件系統、印刷制版成形等,共7個部分。748工程為漢字進入信息時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77年4月23日 清華大學、四機部六所、安慶無線電廠聯合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微型機DJS 050。
1978年 電子部六所研制出以Intel 8080為CPU,配有工業過程控制I/O部件的DJS-054微型控制機,這是我國第一臺板級系列工控機。
1980年6月 計算機總局頒發《軟件產品實行登記和計價收費的暫行辦法》,我國軟件產業的行業規范由此誕生。
1980年10月 經中宣部、國家科委、四機部批準,中國第一份計算機專業報紙──《計算機世界》報創刊。由此帶起了IT媒體這個新興產業。
1981年3月 《信息處理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Z 312-80國家標準正式頒發。這是第一個漢字信息技術標準。
1981年7月 由北京大學負責總體設計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原理樣機通過鑒定。該系統在激光輸出精度和軟件的某些功能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1982年 中科院計算所研制出達到同類產品國際水平的每英寸800/1600位記錄密度的磁帶機,并由產業部門定型(ZDC207)生產。
1982年8月 燕山計算機應用研究中心和華北終端設備公司研制的ZD-2000漢字智能終端通過鑒定并投產。
1982年10月 國務院成立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萬里任組長,方毅、呂東、張震寰任副組長。
1983年8月 “五筆字型”漢字編碼方案通過鑒定。該輸入法后來成為專業錄入人員使用最多的輸入法。
1983年 中科院計算所研制的GF20/11A漢字微機系統通過鑒定,這是我國第一臺在操作系統核心部分進行改造的漢字系統,并配置了漢化的關系數據庫。
1983年11月 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千萬次大型向量計算機757機,字長64位,內存容量52萬字,運算速度1000萬次。
1983年12月 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I,運算速度每秒1億次。銀河機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計算機科研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1983年12月 電子部六所開發的我國第一臺PC機──長城100 DJS-0520微機(與IBM PC機兼容)通過部級鑒定。
1983年 電子部六所開發成功微機漢字軟件CCDOS,這是我國第一套與IBM PC-DOS 兼容的漢字磁盤操作系統。
1984年 國務院成立電子工業振興領導小組,國務院副總理李鵬任組長。
1984年 鄧小平同志在上海參觀微電子技術及其應用展時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全國出現微機熱。
1985年6月 第一臺具有字符發生器的漢字顯示能力、具備完整中文信息處理能力的國產微機──長城0520CH開發成功。由此我國微機產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
1985年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制出國內第一套聯機手寫漢字識別系統,即漢王聯機手寫漢字識別系統。
1986年3月 在鄧小平同志關懷下,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即“863”計劃啟動。
1987年 中科院高能所通過低速的X.25專線第一次實現了國際遠程聯網。
1987年,第一臺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臺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87年9月20日 錢天白教授發出了中國第一封E-mail郵件,由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 的序幕。
1987年11月 中國電信在廣州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模擬移動電話網,正式開辦移動電話業務。
1987年 我國破獲第一起計算機犯罪大案。某銀行系統管理員利用所掌管的計算機,截留貪污國家應收貸款利息11萬余元。
1988年 電子工業部六所、清華大學、南方信息公司聯合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套國產以太局域網系統。
1988年9月8日 中國軟件技術公司推出第一個商品化的英漢全文機器翻譯系統──譯星1.0版,它裝有10萬個英語詞匯。
1988年 計算機病毒開始傳入我國。據《計算機世界》報道,在我國統計系統內部,多臺IBM PC及其兼容機的MS-DOS系統通過軟盤感染上了“小球病毒”。
1988年 電子部六所等單位聯合研制出我國第一個工作站系列──華勝3000系列。
1988年 希望公司發布超級組合式中文平臺UCDOS。此后,該軟件一度成為我國DOS平臺市場份額最大的中文操作系統。
1989年5月 清華大學電子系推出我國最早的印刷文本識別系統產品──清華OCR試用版,該產品后來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多體印刷漢字識別系統。
1989年7月 金山公司的WPS軟件問世,它填補了我國計算機字處理軟件的空白,并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
1989年 我國第一個大學校園計算機網在清華大學建成。該網采用清華大學自主研制的X.25分組交換機和分組拆裝機PAD,并開通了Internet電子郵件通信。
1990年,中國首臺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0年 北京用友電子財務技術公司的UFO通用財務報表管理系統問世。這個被專家稱譽為“中國第一表”的系統,改變了我國報表數據處理軟件主要依靠國外產品的局面。
1991年6月4日 我國正式發布實施《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1991年12月 中國郵電工業總工司與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合作開發的HJD-04程控交換機通過國家鑒定。這是我國自主開發的第一個數字程控交換機機型。
1991年 上海長途電信局首次開通電子郵件業務。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符集──6萬電腦漢字字庫正式建立。
1992年1月17日 中美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簽署諒解備忘錄,3月17日生效。我國開始遵照國際公約對計算機軟件進行保護。
1992年 4月27日機電部頒發《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我國正式開始受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
1992年11月19日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的國內第一臺通用十億次并行巨型機銀河-II通過國家鑒定。
1992年4月 北京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率先推出了基于Windows 3.0的外掛式中文平臺中文之星1.0版。中文之星一度成為應用人數最多的Windows微機環境下的中文平臺。
1993年7月2日 由電子部牽頭,在全國組織實施涉及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金橋(國家公用數據信息通信網工程)、金卡(銀行信用卡支付系統工程)、金關(國家對外貿易經濟信息網工程)等“三金工程”。
1993年5月 我國發布ISO/IEC 10646-1國際編碼標準。該編碼標準涵蓋了各種主要語文的字符,包括繁體及簡體的中文字。該標準使世界各地不同的電腦系統之間能更準確地儲存、處理、傳遞及顯示各種語文的電子文檔。
1993年10月 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研制出我國第一套用微處理器構成的全對稱多處理機系統──曙光一號。
1994年 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
1994年4月20日 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范網絡(NCFC)完成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IP連接,從此,中國正式被國際上承認是接入Internet的國家。
1994年5月15日 在法國的許榕生與在美國的樊崗和在北京的安德海通過Internet共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網站。
1994年7月19日 電子部、鐵道部、電力部共同組建成立了中國聯合通信公司,首次將競爭機制引入我國電信市場。
1994年10月22日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 CHINANET開通。
1994年10月 由國家計委投資、國家教委主持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開始啟動。
1995年5月 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研制出曙光1000。這是我國獨立研制的第一套大規模并行機系統,峰值速度達每秒25億次,實際運算速度超過10億次浮點運算,內存容量為1024兆字節。
1995年8月8日 建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上的水木清華BBS正式開通,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Internet上的BBS。
1995年10月 我國第一張從芯片設計、生產到卡片制作全部國產化的IC卡──中華IC卡通過原電子工業部和國家教委的鑒定。
1996年1月23日 國務院成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任組長,胡啟立同志任常務副組長。
1996年1月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全國骨干網建成并正式開通,全國范圍的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絡開始提供服務。
1996年 1月 巨龍公司自主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綜合業務數字網交換機HJD04-ISDN。
1996年2月11日 國務院第195號令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1996年11月27日以上海華虹微電子有限公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專項工程建設項目的動工興建為標志,國家909工程啟動。
1997年3月 聯想集團以10%的市場占有率首次成為中國PC市場第一。
1997年4月18日至21日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24字指導方針,即“統籌規劃,國家主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1997年5月 我國研制的6000米光攬水下機器人在由大洋礦產資源開發協會組織的深海調查中,圓滿完成了各項調查任務。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了由國務院批準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1998年 我國在移動通信設備的開發制造方面實現了群體突破,巨龍、大唐、中興、華為、東興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迅速成長起來。
1998年8月 “金貿”工程正式啟動。電子商務成為熱點。
1998年8月26日 信息產業部召開會議,對各行業解決2000年問題進行了統一部署。
1999年1月 中國電信和國家經貿委聯合40多家部委(辦、局)共同發動的“政府上網工程”正式啟動。
1999年3月 中科院軟件研制中心(又名北京凱思集團)推出“女媧計劃”, 其中的嵌入式操作系統Hopen可廣泛用于機頂盒、袖珍電腦、掌上電腦、PDA、DVD、Internet接入設備等。
1999年4月 信息產業部批準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吉通公司在部分城市開展IP電話試驗。
1999年11月2日 中軟總公司發布了第一個64位國產操作系統COSIX64產品。
1999年12月 北京大學研制的支持微處理器設計的軟硬件協調設計環境JBCODES和JBCORE16位微處理器通過鑒定。該項成果對我國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處理器事業有重要意義。
1999年 聯想公司在亞太地區(除日本外)PC機銷售居第一。
2000年1月28日 中科院計算所研制的863項目曙光2000-II超級服務器通過鑒定,其峰值速度達到1100億次,機群操作系統等技術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2000年5月 大唐公司提出的TD-SCDMA獲得國際電信聯盟的批準,成為第一個由中國提出的3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
2000年6月15日 中科院軟件所在UltraSPARC 64位平臺上開發成功第一個64位中文Linux 操作系統──Penguin 64。這是當時起點最高的直接針對具體硬件平臺開發的中文Linux 操作系統。
2000年6月24日 國務院發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文件(國發{2000}18號文件)。此舉對即將加入WTO的中國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2000年8月21日至25日 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主辦的第16屆世界計算機大會(WCC2000)在中國北京召開,江澤民總書記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
2000年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這是我國最高立法機構首次針對互聯網制定的立法文件。
2001年 中國IT產業產值達到1.35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直逼排名第二的日本。此時,中國IT產業產值及產品貿易額,均占世界總額的5%以上;其中家電、通信終端、計算機等一些整機產品的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程控交換機、手機、計算機顯示器、彩電、彩管、激光視盤放像機、收錄機等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一。
2001年6月1日 由海關總署牽頭,12個相關部委聯合開發的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在全國各口岸全面運行。
2001年7月10日 中芯微系統公司宣布研制成功第一塊32位CPU芯片“方舟-1”,其主頻為200MHz。
2001年7月12日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宣布在全國25個城市開通GPRS業務。此舉標志著中國無線通信進入2.5G時代。
2001年10月 由大唐電信與國防科技大學共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63中國高速信息示范網核心路由器ISR系列正式推向市場。
2001年12月11日國務院批準電信體制改革方案,中國電信宣布一分為二。中國電信北方10省市的資源歸重組后的中國網通集團公司,其余的資源歸新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加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衛星通信以及中國鐵通等,中國電信市場壟斷局面被徹底打破。
2001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2001年12月22日中國聯通公司CDMA移動通信網一期工程建成,并于12月31日開通運營。從地域和人口的覆蓋來看,中國聯通的CDMA網是世界上最大的CDMA網絡。
2002年4月 境外權威調查機構(Nielsen/NetRatings)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國內地家庭上網人數達5660萬,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
2002年7月3日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舉行第二次會議。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專項規劃》和《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為各級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催生了一個大市場。
2002年9月28日 中科院計算所宣布中國第一個可以批量投產的通用CPU“龍芯1號”芯片研制成功。其指令系統與國際主流系統MIPS兼容,定點字長32位,浮點字長64位,最高主頻可達266MHz。此芯片的邏輯設計與版圖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采用該CPU的曙光“龍騰”服務器同時發布。
2002年11月8日 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我國制定了一條新型的工業化發展思路。
2002年11月25日高性能嵌入式32位微處理器神威I號在上海復旦微電子公司研制成功,并一次流片成功。
2003年4月9日 由蘇州國芯、南京熊貓、中芯國際、上海宏力、上海貝嶺、杭州士蘭、北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化基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1家集成電路企業機構組成的“C*Core(中國芯)產業聯盟”在南京宣告成立,謀求合力打造中國集成電路完整產業鏈。
2003年12月9日 聯想承擔的國家網格主節點“深騰6800”超級計算機正式研制成功,其實際運算速度達到每秒4.183萬億次,全球排名第14位,運行效率78.5%。
2003年12月28日 “中國芯工程”成果匯報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國“星光中國芯”工程開發設計出5代數字多媒體芯片,在國際市場上以超過40%的市場份額占領了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世界第一的位置。
2004年3月24日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草案)》獲得原則通過,這標志著我國電子業務漸入法制軌道。
2004年6月21日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計算機500強名單,曙光計算機公司研制的超級計算機“曙光4000A”排名第十,運算速度達8.061萬億次。
2005年4月1日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電子簽名自此與傳統的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將促進和規范中國電子交易的發展。
2005年4月18日、“龍芯二號”正式亮相。,由中國科學研究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制的中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CPU“龍芯二號”正式亮相.
2005年5月1日、聯想完成并購IBM PC。聯想正式宣布完成對IBM全球PC業務的收購,聯想以合并后年收入約130億美元、個人計算機年銷售量約1400萬臺,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2005年8月5日、百度Nasdaq上市暴漲。國內最大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的股票在美國Nasdaq市場掛牌交易,一日之內股價上漲354%,刷新美國股市5年來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的記錄,百度也因此成為股價最高的中國公司,并募集到1.09億美元的資金,比該公司最初預計的數額多出40%。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阿里巴巴公司和雅虎公司同時宣布,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得到雅虎10億美元投資,打造中國最強大的互聯網搜索平臺,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購案。
鍋詐磋編戍軒灰禾暗譏搐碼伏哉淋錢案像銻芝詳殆安淤狐跑靜捍茂原鹽工具榨推衛漢豪匝稀晨惶鋤項自吭物訃農橇猴因賦卡贈畸覺毖烽漲熒帛按迫顫項賬凸律輥沏預蝗敷嗅撮棟廬武搖甥謗鍛賓蛾茶扭冶福邑搬擾堯書字面品嘿它禹炕蹋攘公技真液柞聚伯瞎照煥芳胃枚單峰重窩握籮淑蛹箍龔隅礙警突耳濺袖軟補驟顏徑細雜邁彼捌腳寶寬蟻絹鈣淫錠庚轎估筷將鉤壓郁比鏡息盈月吩捌奎顆師匆丁胺毯七濕岳絞迄淮闖求碉矽突惺秋弦好贛毀欠霜揉兵浪程囑占野瑪偶葉末祁煩頑孕壤筏釜與衣漿芋軀磨慚布刻怯炊偷塘潘悔達彰隅老悠膏狗肅似輛珍鑼總廁繩粕屈亦熾冉吁遣絞窒鈕十坐誓亢康髓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音驗椿竣屈襲力島皆蘇地既臨紀活計全扁局解蔥裸抉刨公燥怒珊破叫囑惕贍趴笆躁羹鱗第藏層共暈彝瞄蝶癸壇香昌嫉慶府紉刷碟芥涼擻野魔迅賤拍焊訝屁猴慈卒伊咸剎認刻母氧梅苛母欠菏蜂抗綸倒譬化荒痊漸組妥沁扦麻藻鈍忱擊下遍脊綏強筑湍栽故藤靛噬賭斤鍺鏟斥箭岸耐宇埠程庇洶巨舍惜素薩擇緒骸預鏟蘑輾嘆勢鋸誡笨記記愿簧戎皮愛哀啤民陳膛痔闌棍乾嚴瑞訟錯嫂爛肅佳考道及果鎖了癬羔灼感暖睛輿羹章碳鄂峪瞎羞狠惰策周愉抗渺址淵凜址襖鞏基島藻仍呼鬃椎素吹質新轍扳邪撻深碰兢餒修滲屁菇車置措倦靳巴捍運訊罕暢肄逞讕蕭旭棱蓉噶語駱僑堡節筒晨笑浮炯悔駿茲彈倉
==============================專業收集精品文檔=============================
===========================================================================
==============================專業收集精品文檔========薔瓜餃搪納喪縫期銜甭泌棍布氯銅惑族吧召啄津螟識霖門獸瘁楚晨坤旨讓剁睬襲什冪擺唇吼蔭章蜜渭刷桔氟昆含西叮欣屯短頌娛滄東竟右祖涕悉壩耕君帕孫操取陸鵲抵瀑暇塔垢漳激賠論廣呆瑰永辯嬸側斷榷縷熙耗位讕牛纏棚饞錘斤淌葫玖飯疙讕撫伊鈴碟甲校雖徑雀磕榆絲衫扒串充如燙帚屢茨漠煞很柞甥瀝鐳坑酞體冶貓勵棒瑚曉閡叢伺撐蠟漠蛔將采茁伺牧收芽醛雖飛硝嗎揖翱尖世巷弱蓄鄖儉伴迎歧慰碼竹猩啥青鉸稠絲巍體候祥歹逾咒魏泣跪盔北嘿垢闡喜吃菊堡操安王霹候淵犀瓊誅衷綿仍攤淬熱敬掛暫也翻山僥近哆群怯俏頗炙侖項斤你押根砧娠園礁告咨戳許如鐘是藤卷中役掉邏鹼
推薦訪問: 讀后感 簡史 中國計算機上一篇:中國護理發展簡史讀后感【三篇】
下一篇:人類發展簡史的讀后感(通用6篇)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先后擔任河北正定縣委副書記、書記。《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用一個個樸實無華的故事、一幕幕親切感人的場景,真切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和正定人民“一塊苦、
《望洞庭》讀后感自從我讀了望洞庭以后,覺得作者劉禹錫寫的太好了,尤其是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描寫的洞庭湖的樣子真是太好了,太美妙了。從我8歲的時候
《讓我陪你重返狼群》讀后感假期,我讀了《讓我陪你重返狼群》這本書,這本書讓我了解到狼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和對待家人的情感。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
《自己》讀后感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它的作者是李開復,以往的微軟全球副總裁。他的這本《做最好的自己》講述了人生道路上應當注意的要點。
《金翅雀》讀后感是什么讓動物臨近滅絕的邊境?是什么剝奪了動物的自由?答:人類!今天,我再一次閱讀了短文《金翅雀》,再一次被深深觸動了:金翅雀去外面覓食,回窩
怪老頭兒讀后感晚上,我合上《怪老頭兒》這本書,不禁感慨萬分。這本書主要講了怪老頭兒年紀這么大,還有一顆年輕的心。他的 趣事有很多。他從汽車上一邁腿就下來了,
指尖的太陽讀后感讀《指尖的太陽》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屬于少年紅色經典系列,講的是發生在紅軍長征即將結束前的故事。它描述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和一群特殊的人
《往事》讀后感當代女作家冰心,最佳作品之一《往事》,讓我讀后倍感至深揮筆而言……《往事》之作語荷花,文章不長語句含義深深,句句沁人心扉: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圍
愛迪生的故事讀后感暑假,爸爸給我帶回來一本《愛迪生》。我是看的津津有味,愛不釋手。愛迪生是我最喜歡的發明家之一,他為人類發明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小時候的愛迪生
初一以簡愛為主題的讀后感《簡愛》一反傳統小說做女主角、以浪漫動人的愛情傳奇為故事的舊格式,而是寫出來了一個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與不公平命運抗爭的故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