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齊猛:加強意識形態工作 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的黨風政風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意識形態領域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有關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我的觀點是,我們要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意識形態及意識形態工作 (一)意識形態 1. 什么是意識形態 可以說,人們對于意識形態既熟悉又陌生。說對它熟悉,是因為人們經常能聽到“意識形態”這四個字;說對它陌生,是因為如果我們對意識形態下定義就會發現,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專業研究意識形態,所給出的定義也是千差萬別。
最早提出意識形態概念的是法國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
特拉西。1801 年,特拉西在《意識形態概論》中第一次提出意識形態的概念:意識形態是考察觀念的普遍原則和發生規律的學說。
馬克思、恩格斯也對意識形態進行了研究。通過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性質的揭露,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意識形態是階級社會的一個特有現象,是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一種精神力量。從性質上講,意識形態屬于上層建筑,是觀念的上層建筑。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中有一部分是組織、制度、設施,比如法律、制度、國家機關等,還有一部分是軟的設施,就是意識形態。
《辭海》對意識形態的界定為: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在階級社會,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
列寧發展了意識形態方面的理論。列寧認為,任何一個階級都有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政治意識,這個政治意識就叫意識形態。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因此,對于意識形態,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去理解:廣義的意識形態往往是從國家層面理解的,包括國家的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等;狹義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從執政黨角度來談的,與執政黨的政治、政權密切相關。在此,我羅列了三種觀點。第一個觀點,有學者認為,意識形態是系統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體系。
這一觀點把意識形態比做思想體系,事實上這個范圍是比較窄的。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意識形態可以是理論,可以是思想,還可以是觀念、主張、學說。第二個觀點,有學者認為,意識形態是維系支撐統治、執政的思想體系。這種觀點主要是站在執政黨的角度來理解的。第三個觀點,有學者認為,從形式上講,意識形態首先表現為一定的論據(主張);從內容上講,是關于政權產生、存在及其施政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的論據(主張)。
意識形態是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讀。其一,意識形態是一套系統的價值體系。通俗地講,這個價值體系為社會提供一套系統的愿景、藍圖、價值觀念。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講了一個故事:地球人的祖先叫智人,與智人同時代的還有其他人種,為什么智人最終能夠獲勝?赫拉利認為,智人會講故事,并通過講故事把最大多數人團結起來、凝聚起來,這就是智人能夠獲勝的一個根本原因。我們在理解意識形態時,首先要知道意識形態是一套系統的價值體系,為社會提供藍圖和愿景。其二,意識形態是一套為權力正當性提供辯護的理論體系。如果從狹義上講,意識形態要為權力的正當性、合法性、有效性提供辯護。其三,意識形態是一套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的政策體系和行動方案。從概念上講,意識形態是維護政權安全、維護政治統治、獲取社會認同、凝聚社會共識、引領社會行動的價值、觀念、理論體系。
2. 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意大利共產黨領袖、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的葛蘭西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一個國家有兩種權力,包括政治治理權和意識形態領導權。葛蘭西的這一觀點事實上也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拿破侖曾經指出,世界上有兩種強大的力量,即刀槍和思想;從長遠來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戰勝的。這里的思想很多可以歸于意識形態范疇。
中國共產黨人一貫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共產黨奪取全國的政權,不能光靠槍桿子,實際上還靠了筆桿子。這里的“造成輿論”就屬于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大家讀歷史都知道,《呂氏春秋》里講:“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諫鼓”、“謗木”就是為了收集輿論。陳勝、吳廣起義時讓人在帛上用朱砂寫了“陳勝王”3 個字塞到魚肚子里,還讓人學狐貍叫“大楚興,陳勝王”,一來二去人們就相信了。這說明古人就很懂得發揮輿論的作用。
劉邦獲得天下時,他手下有個謀士叫陸賈。由于劉邦常對儒生不禮貌,陸賈就對劉邦說,騎在馬上能夠得天下,但是不能騎在馬上治天下,統治天下還要靠這些儒生及其思想,這樣統治才能穩固。
中國共產黨人歷來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們既要重視物質文明建設,也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也都非常
重視意識形態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從 2013 年 8 月到 2019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發表9 次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講話,從宣傳思想工作,到文藝工作,到黨校工作,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到哲學社會科學,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對于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蘇共擁有 20 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擁有200 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而擁有近 2000 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我說過,在那場動蕩中,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么人出來抗爭。什么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經蕩然無存了。” 亨廷頓曾指出,蘇聯敗就敗在意識形態上,敗在了對馬列主義、對社會主義信仰、信念的動搖上。由此也能看出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3. 意識形態的功能 因為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因此意識形態的功能應該是全方面的。有學者提出,意識形態具有價值定位、行動導向、論證、凝聚、動員、教化、維護、約束等功能。還有學者提出,意識形態具有社會動員功能、政治認同功能、利益協調功能、文化批判功能。
我認為,意識形態的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導向功能,通過意識形態,可以把人們的奮斗目標呈現出來,明確奮斗目標、奮斗方向在哪里。二是動員功能,就是凝聚人心,朝著既定目標,通過意識形態工作增強人們前進的信心和動力。三是辯護功能,主要是為政權、為執政黨的合法性、有效性提供辯護。這三個功能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站在執政黨這個角度來看的,如果從國家層面來認識意識形態的功能,可能會包含更多的內容。
(二)意識形態工作 1. 什么是意識形態工作 因為意識形態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因此意識形態工作同樣也有廣義和狹義之說。王海斌認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主要是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過引導思想觀念、凝聚政治認同、推動文化傳承等,以建構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理解主要是從狹義上來看的。
我認為,意識形態工作首先表現為觀念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的構建。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創新理論進行了總結,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就是我們黨的意識形態的生產。意識形態工作應該包括意識形態生產、論證、傳播、落實、保障、維護等。比如,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也是意識形態工作。
在司法實踐中,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簡單地把宣傳思想工作或宣傳輿論工作等同于意識形態工作,這就把意識形態工
作的范疇看得太小了。實際上,意識形態工作的范疇很大:從黨的層面來看,主要是指我們黨的意識形態的產生、論證、傳播、發展、維護保障等;從國家層面來看,意識形態工作的范疇就更廣了。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工作還是國家的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因此,意識形態工作既是我們黨的工作,也是我們國家的工作,兩者并不矛盾。
2. 意識形態工作做什么 有學者提出,有國家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屬于政治工作,是爭取思想領導權的一項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凝聚民心。
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職責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關鍵是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兩個鞏固”:一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二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共同思想基礎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什么?實際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完全重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指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兩者應該統一起來。
下面,我重點講一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作為一個共產黨人,怎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 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那么,這樣的理想社會怎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在進行意識形態宣傳時,共產黨人要把共產主義講清楚,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講得老百姓能夠接受,人民群眾能夠信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意識形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著力點。我們要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3. 意識形態工作誰來做 意識形態工作是政治工作。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各級組織,我們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做意識形態工作,要全黨齊動手,各級黨組織都要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同時,意識形態也要納入黨建工作范疇,納入巡
視巡察工作。也就是說,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應該全黨齊動手,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有責任承擔意識形態工作。
二、當前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形勢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意識形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大國競爭的重要領域。同時,黨的意識形態也面臨著多元社會思潮的挑戰,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工作也面臨新的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領域根本扭轉了有關意識形態工作被動的局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有效扭轉了一些宣傳思想陣地黨的領導一度被忽視、淡化、削弱的狀況;二是有效扭轉了主流思想陣地遭受侵襲的狀況;三是有效扭轉了意識形態工作消極被動應付、反擊不力的狀況;四是有效扭轉了網上意識形態亂象叢生的狀況。
(一)總體形勢 總體上看,當前我國意識形態總的形勢是向上向好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一是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二是主流媒體、主流聲音傳播的影響力、公信力增強;三是思想文化陣地更加鞏固;四是正面輿論力量不斷發展壯大;五是海外看好中國的聲音明顯增多。
(二)西方意識形態對我國的滲透、圍堵和遏制不斷增強 改革開放 40 多年來,很多西方國家把中國的發展壯大認為是對其主流意識、主流觀念的一種挑戰。再有,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一些深層次矛盾也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和西方反華勢力不斷增強對我國意
識形態的滲透。“和平演變”,是西方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和平演變”在蘇聯得手了,中國也成為西方“和平演變”的一個重要目標。“和平演變”“顏色革命”離我們從來就不遙遠。
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
其一,用西方“憲政民主”否定我們黨的領導。西方“憲政民主”以強調民主、多黨制和“三權分立”作為核心內容。對于中國來說,我國國情與西方完全不一樣,因此我們不可能接受西方的多黨制或者“三權分立”。西方國家用“憲政民主”來否定我們黨的領導,其用心是非常險惡的。
其二,用西方 “新聞自由”否定黨性原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認為,政黨不能辦媒體,國家也不能辦媒體,媒體必須是民營經濟。在我國,我們在新聞媒體方面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西方一些媒體對我國的宣傳往往都是負面的。比如,印度的經濟總量與中國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但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印度人問中國有沒有地鐵、中國人是否用上了手機等問題,通過這些例子也可以看出,西方一些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多數是負面的,對于正面新聞視而不見不予報道。
其三,用西方“普世價值”取代、否定我國核心價值。西方“普世價值”以自由、平等、民主、人權、法治作為內容。實際上,自由、平等、人權、法治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有些西方國家在這些價值觀里加上了一些“私貨”,比如,美國認為人權高于主權,個體人權大于集體人權,而我國旗
幟鮮明地提出,人權既包括個體人權,更重要的是包括集體人權,也包括發展權。再有,法治是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但是西方“普世價值”中的法治強調的是美國的法律制度,包括權力制衡。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是重視從實際出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這是符合我國實際的。而西方鼓吹的“普世價值”,在很多國家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美國許諾給伊拉克的民主有沒有?沒有。美國許諾給伊拉克的繁榮有沒有?也沒有。美國把他的“普世價值”運用到伊拉克,結果伊拉克持續發生動亂。2010 年,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也談到了美國是怎樣重視“普世價值”的。
其四,用“歷史虛無主義”否定黨史、國史、軍史。這種狀況在黨的十八大前比較嚴重,一些不良學者、敵對勢力受西方國家的金錢收買,借口重新評價歷史來否定我國黨史、國史、軍史,對我們的英雄進行無端摸黑。尼克松在《不戰而勝》一書中表達了一個觀點:當有一天,遙遠的古老的中國,他們的年輕人不再相信他們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美國人不戰而勝的時候。
(三)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發展態勢 當前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發展態勢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看。其一,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從全局高度、戰略高度謀劃意識形態工作。其二,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加隱蔽、更加復雜。其三,意識形態主戰場已經轉移到網絡。其四,跟以往相比,意識形態工作的格局更強
調整體性、協同性。其五,意識形態工作考核逐步常態化、剛性化。
(四)當前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系統梳理。其一,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上沒有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觀念、思想意識上存在偏差。其二,基層工作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其三,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隊伍建設存在不足。其四,基層陣地建設存在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著力點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還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必須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扎扎實實落到實處,緊扣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意識形態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專門一段來講意識形態工作,旗幟鮮明地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文化非常重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個國家,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起著決定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文化自信。對于傳統優秀文化,我們要繼承、要弘揚。
(一)意識形態在文化里起到什么作用
其一,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其二,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其三,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其四,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其五,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其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二)怎樣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
其一,提高思想認識,解決“不想抓”問題。“不想抓”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實踐中,有些黨員領導干部沒有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認為意識形態工作可有可無;二是有些黨員領導干部沒有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的復雜性,有時即便是認識到意識形態很復雜,但是感覺這個事情太棘手、不好干,就“不想抓”;三是在多元思潮、多元價值觀念下,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不愿意去做意識形態工作,甚至有畏難情緒,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借口業務繁忙,不
愿意抓意識形態工作,甚至把意識形態工作看成是一種負擔,應付了事。
其二,壓實政治責任,解決“不敢抓”的問題。一是要壓實各級黨委的政治責任,扎扎實實地把意識形態責任承擔起來;二是要壓實黨員干部的政治責任,黨員領導干部首先要講政治,要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決定所有黨員領導干部都有義務承擔意識形態工作;三是要壓實陣地管理的政治責任。
其三,增強本領能力,解決“不會抓”的問題。一是增強政治鑒別力;二是增強輿論引導力,提高媒體引導能力;三是增強工作親和力,在進行意識形態宣傳教育時,要有親和力,要講好中國故事,傳達中國好聲音,這些都需要方式方法和技巧。
其四,瞄準最大變量,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在網絡方面的重要性。網絡有時會放大一個事件的效果,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網絡意識形態。抓網絡意識形態,要嚴防網上意識形態滲透,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來凈化網絡空間,在網絡上弘揚中國正能量。在做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時,要把握三點:一是堅持傳播正能量,二是管控好輿情風險,三是敢于亮劍作斗爭。
其五,嚴格執行有關意識形態的黨內法規。一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意識形態領域的黨內法規建設非常系統。2015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黨
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二是將意識形態納入巡視范圍。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是每一個黨委(黨組)必須承擔的責任。在制定巡視制度時,要把意識形態納入巡視巡察范圍,進行意識形態方面的巡視,通過巡視來了解基層是怎樣做意識形態工作的。三是加強意識形態方面的問責與監督。通過問責與監督,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四是將意識形態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要持續落實好黨內法規,把黨內法規的相關內容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夠把意識形態安全維護好。
其六,構建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意識形態工作需要全員動員,這本身也是由意識形態性質決定的,因為意識形態關乎我們的道路,關乎我們的旗幟,關乎我國政治安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各級組織。構建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不斷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做意識形態工作,一定要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工作安全,牢牢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最終目的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精神動力和好的輿論氛圍。
對于在講解過程中不對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正。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我參考了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謝。
推薦訪問: 意識形態 領導講話 維護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