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蘭先進事跡大全
申紀蘭 40 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這種在農村最常見的打扮。她一生不曾離開勞動,即便 89 歲高齡,每天還是力所能及地參加勞動。“要和鄉親們在一起,把根永遠扎在農村大地上。”她說,這是她的初心。下面小編整理申紀蘭先進事跡,歡迎閱讀。
申紀蘭先進事跡 1
28 日凌晨,中國唯一一位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因病逝世,這位來自山西農村的女性就此成為歷史人物。
28 日清晨,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正在自家門前澆灌樹苗,突然接到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悅娥的電話:“申大姐不在了!”
“電話兩頭,我和李悅娥兩人失聲痛哭。”郭鳳蓮說,從上世紀 60 年代至今,我和申大姐交往數十年,情同手足。掛掉電話后,申大姐的音容笑貌總在眼前浮現。
作為朋友,郭鳳蓮認為,申紀蘭是一個純粹的、有良知的女性精英。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同為山西農村杰出女性代表的申紀蘭和郭鳳蓮先后登上政治舞臺,親密交往數十載。
1969 年,同為山西籍全國人大代表的申、郭二人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 20 周年慶祝活動。“我們同住一屋,枕頭挨著枕頭,被窩挨著被窩。”郭鳳蓮說,當年 20 多歲的她挨著申大姐聊到大半夜。二人同吃同住十余天,由此奠定一生的友誼。
上世紀 90 年代,申、郭二人一起到山西偏關參觀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夜間休息時,申紀蘭把棉褲壓在被子上御寒。同住一室的郭鳳蓮發現,申紀蘭棉褲里的棉絮已滾成一團,早已不能防寒保暖。彼時,“二次創業”的大寨村上馬了羊毛衫廠。返回大寨后,郭鳳蓮專程跑到 200 余公里外的平順西溝村給申紀蘭送絨褲。
2003 年,她們一起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到達北京站時,其他兩位代表尚未返回車廂,74 歲的申紀蘭主動幫忙搬運行李。
“和申大姐交往幾十年,她的很多細節、舉動對我影響深遠。”郭鳳蓮說,前些年全國兩會期間,逢上“三八”婦女節,女代表們總會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已是七八十歲高齡的申大姐從不推辭。
和公眾印象中一身板正的形象不同,郭鳳蓮透露,“申大姐喜歡唱歌劇《白毛女》選段《北風吹》,還有歌劇《小二黑結婚》”,
甚至在參加 20XX 年上海世博會時,“她還穿上了裙子”。如今,“我們再也聽不到她的歌聲”。
平日里,申紀蘭和郭鳳蓮以姐妹相稱。每逢出席重要會議、活動時,二人總是同吃同住,攜手步入會場。2020 年 1 月,山西兩會期間,因為疾病,申紀蘭罕見地缺席會議。“往年我們都是比鄰而坐,今年只有我孤零零一人,心里像缺了什么。”郭鳳蓮說。
在郭鳳蓮看來,申紀蘭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沒有什么學歷,但她的為人處世可圈可點,“呂端大事不糊涂”。她對物質所需極少,衣食住行都很簡單。她親身經歷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因此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發自內心。
作為申紀蘭的親密朋友,郭鳳蓮說,“申大姐是人不是神”。她和大眾一樣,有說有笑、有唱有跳。在平順縣西溝村,她和村民促膝交談,征求意見;對于外來參觀、學習者,只要時間、精力允許,她會親自接待;對于外地到訪的反映問題者,她也是輾轉幫助解決。
6 月 21 日,郭鳳蓮趕到山西長治探望申紀蘭。彼時,申紀蘭已病重多時,水米不進。而一個月前,在從山西太原去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高鐵上,二人還戴著口罩合影留念。
念及過往種種,郭鳳蓮感慨,伴隨著時代的風風雨雨,大家都在往前走。“當你深入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她卻快要走了。”
得知申紀蘭逝世的消息,大寨人在微信上評價說,“老太太奮斗了一輩子”。
申紀蘭先進事跡 2
申紀蘭同志的一生,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見證了共和國民主法治進步的歷史進程,見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和新時代新征程的滄桑巨變。她以一名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把對黨忠誠、為民造福作為畢生追求,作出了巨大貢獻,樹起了不朽豐碑。
申紀蘭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一生踐行了“聽黨話跟黨走”的錚錚誓言。她一生堅定地追隨黨,追隨共產主義,不論時代形勢如何變化,始終堅信“按照黨的要求干,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她視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處處以身作則,事事為了人民,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堅定意志。
申紀蘭同志艱苦奮斗、樸實無華,用一生堅守了“身不離勞動,心不離西溝”的勞模本色。她總說:“勞模,勞模,不勞動叫啥勞模。”幾十年來,她始終堅信勞動最光榮、奮斗才幸福。不
論職位如何變化,她始終保持不脫離群眾、不脫離勞動的傳統,堅持住在西溝,堅持參加勞動,團結帶領西溝人民戰太行、綠太行、富太行、美太行,以實際行動在人民群眾心中樹立起了勞動模范的光輝形象。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平順縣先后涌現出了100 多位省部級勞模。
申紀蘭同志忠誠履職、心系群眾,用一生履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60 多年來,她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把人民的聲音帶到中央去,把黨的聲音帶回基層來。僅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就先后提交議案建議 480 多條,躬身踐行了“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說話,代表人民辦事”的諾言。
申紀蘭同志的一生,是聽黨話、跟黨走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一生,是情系群眾、為民服務的一生。她的逝世讓太行垂首、漳水含悲。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申紀蘭同志的堅定信念、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弘揚太行精神、紀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努力奮斗。
申紀蘭先進事跡 3
1971 年,申紀蘭同志任平順縣委副書記、晉東南地區婦聯委員。1973 年至 1983 年,任山西省婦聯主任。1984 年至 20XX年,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幾十年來,她始終堅持“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不要住房、不脫離農村”。
改革開放后,申紀蘭同志與時俱進,帶領山區群眾勇闖市場經濟,探索農村改革發展新路,農林牧副一起抓,治山治溝、興企辦廠,為老區發展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黨的十八大以來,申紀蘭同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帶領群眾發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創辦扶貧工廠,著力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努力把西溝建設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1954 年,申紀蘭同志被評為山西省農業勞動模范。1956 年,被農業部評為農業增產模范。1979 年、1989 年、1995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92 年,被長治市委授予太行英雄稱號。1993 年、20XX 年山西省委發起了向申紀蘭同志學習的號召。2001 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XX 年,被中宣部評為全國道德模范。20XX 年,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20XX 年,被評為“100 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XX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2019 年 9 月,被授
予“共和國勛章”。2019 年 10 月,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各級人大代表中開展“向申紀蘭學習,做人民好代表”活動。
申紀蘭同志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區,扎根群眾,服務群眾,忠實踐行黨的優良作風,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XX 年 5 月 25 日,習近平同志到平順西溝考察調研時指出:“西溝 60 多年的發展,是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縮影,特別是李順達、申紀蘭的勞模精神,需要好好總結和發揚。”“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紀蘭精神代代相傳。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揚,讓它在新的歷史時期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2019 年 9 月2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親自向申紀蘭同志頒授“共和國勛章”。
申紀蘭先進事跡 4
申紀蘭同志1929年12月生于山西省平順縣龍溪鎮楊威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53 年 9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平順縣西溝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副社長、西溝金星經濟合作社社長、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平順縣委副書記,山西省婦聯主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51 年 12 月,西溝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申紀蘭同志被選為副社長。她發動西溝婦女參加農業生產,爭取實行了男女同工同酬,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1953 年 1 月 25 日,《人民
日報》發表長篇通訊《“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李順達農林畜牧生產合作社婦女爭取同工同酬的經過》,申紀蘭的事跡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男女同工同酬作為重要的政治命題得到廣泛關注,并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1954 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寫入憲法。
1953 年 4 月,申紀蘭同志當選全國婦聯第二屆執委會委員,參加了中國婦女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53 年 6 月,作為中國婦女代表團成員,赴丹麥參加了爭取婦女權利及世界和平世界婦女大會。1958 年 12 月,赴北京參加全國婦女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是中國婦女第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二、第三屆全國婦聯執委會委員。
申紀蘭先進事跡 5
走進山西平順縣西溝展覽館,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詳實地記錄著西溝半個世紀來的變遷:照片中風華正茂的申紀蘭,當年曾以驚人膽識,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她和西溝人一起,在寸草不長的荒山亂灘上造林辟田,把西溝變成了一方寶地。
“現在講艱苦奮斗,不是像我們過去那樣干活扛石頭。而是要有一種精神,人活著什么時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個世紀過去了,申紀蘭和西溝人不僅創造了與自然斗爭的生產奇跡,還把“西溝精神”留給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1929 年,申紀蘭出生于山西長治平順縣,17 歲時嫁到了同縣的西溝村。這個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區的小山村,當年山是石頭山,河是亂石灘,零零星星的地塊,不是散落在溝底,便是掛在半山梁上。由于山上沒有植被,水土流失很嚴重。
1951 年 12 月,為了促進生產,讓全村人吃飽肚子,李順達聯合幾個互助組,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生產規模擴大了,光靠男勞力完不成生產計劃,社長李順達提出讓勤奮能干的申紀蘭擔任副社長,發動婦女一同參加勞動。
那時新中國剛解放,受觀念的影響,婦女很少能走向社會參加勞動。20 出頭的申紀蘭沒有像別的婦女一樣整天圍著鍋臺、炕臺轉。她不僅下地和男人一樣干活,還克服種種阻力,走村串戶勸說婦女姐妹走出家門。
婦女們參加勞動以后,遇到了一個問題:干同樣的活,得的工分卻比男社員少。在申紀蘭的提議下,女社員開始跟男社員學技術,比撒肥,比間苗,比鋤苗,樣樣不落后。經過多次爭取,婦女們終于能夠干一樣的活,得一樣的工分。勞動不分性別,要和效益掛鉤,婦女們就這樣被發動起來了。
1953 年 1 月 25 日,《人民日報》報道了西溝村婦女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跡,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寫入了新中國的憲法。
1953 年,李順達與申紀蘭雙雙被評為第一屆全國勞動模范。毛主席在接見婦女代表時,高興地和申紀蘭握手,說:“很好,你是農村婦女的帶頭人,婦女是半邊天,你這個頭帶得好。”
半個多世紀來,在西溝人的努力下,西溝村干石山上的樹種了補,補了種,前后種了七八遍,終于長起了 1.5 萬多畝的成材林,12 萬株經濟林。1963 年秋天,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西溝人第一次被親手種下的大蘋果“撞上了頭”。
1954 年深秋,25 歲的申紀蘭坐著驢車從平順縣出發,來到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此后,連任 11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她,成為了共和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傳奇,并被外國友人稱為資格最老的“國會議員”。
“要在過去,我做不了勞模,還得受罪。”申紀蘭說,“現在我們國家一個階段一個進步,老百姓都享受到了。”
幾十年來,申紀蘭對群眾普遍關心的三農、教育、懲治腐敗等問題都提出過建議和議案。她說,下至農村上至國家大事,我都要舉手,要不說句公道話,還叫什么人大代表。
1973 年,申紀蘭被調任山西省婦聯主任,但這并沒有給她帶來欣喜,反而令她為難。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
10 年后,任職期滿的申紀蘭沒有申請退休享福,而是回到了西溝,為農民們尋找新的致富方向。她說:“農村還困難,在省里有自來水,我們到家里那是走多遠還挑不到一擔水。我想到農村的生活,還沒有富起來,還很苦,我是應該還回到農村跟群眾同甘苦共患難的。”
現年 80 歲的申紀蘭仍然生活在西溝。這位手上生滿老繭、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穿衣打扮與西溝農民并無差別。申紀蘭說,對她而言,在西溝干,比在城里當官更能出上力。“我是農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們中間,才能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為他們代言。”
在勞動中獲得解放,在解放中獲得尊嚴——申紀蘭在向全中國人傳遞著一個信號——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勞動,就能得到社會足夠的尊重。
20XX 年 9 月 10 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 11 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 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申紀蘭被評為“100 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申紀蘭先進事跡大全(文庫搜索)
推薦訪問: 先進事跡 紀蘭上一篇:優秀黨員個人事跡2020
下一篇:對于考察鄉村振興心得體會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