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鎮申報材料五篇 【篇一】
**村位于**市南部,隸屬**新區**鎮,作為開荒村,1956 年建村至今 61 年,全村共有 525 戶、1230 人,民風淳樸,和諧包容。**年樓房化以來,村民喬遷新居,生活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955 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18225 元。
近年來,村“兩委”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將創建文明村作為村重點工作內容,成立了由書記為組長,主任為副組長的文明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文明村創建計劃,納入目標考核,帶領村民苦干實干,讓村民通過創建文明村,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使創建成果惠及廣大村民。
大力加強鄉風民風建設。**村是開荒村,村民多數來自外地、沒有家族模式。為了讓全村村民圍繞共同目標、共建美好家園,村“兩委”狠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利用公益廣告、宣傳牌等,大力宣傳核心價值觀 24 字內容和內涵,在全村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大力開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干部群眾的文明意識、公德意識;制定村規民約,規范了村民日常行為舉止;建立紅白理事會,對于村民紅白事,統一安排、統一標準,改變了大操大辦的陋習,杜絕了村民之間的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現象。
持續改善村民人居環境。采取填平補齊的方式,在星辰里小區內新建居民住宅樓 3 棟。實施“四清一綠”工程,對平房居住區進行了綜合整治,對平房居住區的自來水管網進行了提升改造,廢除原先老化、破舊的老管道,重新鋪設新管道,并將新管道與灤河水管道接通,使平房區居住的村民吃上放心水。為了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村對原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并新建了一座燃氣鍋爐房。為了提
升環境衛生,在平房居住區鋪設了污水管網,新建 8 座水沖式廁所,污水處理站正在建設中。村內建有固定垃圾池,有專人負責清理,無垃圾亂堆亂放現象,村莊道路有專人負責維護,保障了道路的暢通。
不斷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大文化設施建設,**村新建了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室、閱覽室,作為村民娛樂、休閑的活動中心。同時,還組建了落子隊、秧歌隊等村民文化隊伍,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組織開展了村民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豐富業余生活,使傳統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
【篇二】
**鎮位于**市**區中部,鎮域面積 44.5 平方公里,下轄 16 個村、11 個居委會,常住人口 11 萬人,戶籍人口 3.2 萬人。**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22億元,稅收 20.1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154 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184元。
近年來,**鎮堅持以建設美麗**為主題,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目的,以推動**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總抓手,抓發展、惠民生、促文明,全鎮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實施“農民居住社區、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工業園區”統籌聯動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南站科技商務區,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快改善人居環境,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大力改善民計民生。完善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累計投入 10 億元,高標準建成了 2 所小學、5 所幼兒園、11 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濱河公園、醫療服務中心、社會綜合治理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鎮 45 歲以上農民實現了養老保險全覆蓋。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建成了 15 個社區警務室
和 1 個警務站。推進生態建設,累計投入 4.6 億元,完成生態綠化面積 1.16 萬畝,鎮區景觀綠化面積 2030 畝,種植各種喬木 217 萬株,林木覆蓋率達到 40%。
不斷提升全鎮文明程度。加大宣傳力度,增設“創建文明城區·建設文明村鎮”“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20 萬平米,實現了鎮域內全覆蓋。依托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常態開展道德宣講,推動群眾綜合素質和整體文明程度提升。建成 9 個社區活動中心,建立 51 支文體隊伍,定期舉辦讀書會、紅歌會、消夏晚會、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整合 39 支志愿服務隊伍,組建萬名文明創建志愿者團隊,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 2000 余場。全鎮共有 7 人被評為“**好人”,6 人被評為“**好人”,3 人被評為“感動**”十佳人物,好人事跡和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全鎮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篇三】
**位于**市**區東南部,全村共 710 戶,村民 1950 人。**年村集體純收入5600 萬元,人均收入 4.5 萬元。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兩個文明齊抓共管,不斷推進“經濟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環境整潔、管理民主”,做到村民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寓有所樂,人們過著農村城市化的幸福生活。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投入。**組建了文明辦,定編 5 人,每年撥款 30—50 萬元作為文明建設專用經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利用走廊立柱、道旗、空白墻體、花壇提示牌等多種載體,宣傳詮釋核心價值觀“24 字”內涵,營造良好的學習踐行氛圍。修改完善《村規民約》,把文明建設作為專門一章納入到《村規民約》條款,引導全體村民講文明、樹新風。
做好道德典型的挖掘選樹。近年來,**先后有 11 位村民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及**市道德模范、勞動模范、最美家庭等。80 后堅強母親姜威威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農村好青年,50 年精心侍奉公公和三個叔公的村民松梅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組織村民身邊的典型,開展典型事跡宣講百余場,用樸實的語言、實際的行動,引導村民崇德向善、擇善而從。
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籌劃資金 1.7 億元,開發建設了四大文化活動場所,分別是占地 35 畝、建筑面積 6000 余平米的音樂噴泉健身廣場,面積 2400 平米的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面積 1000 余平米的村民文化活動室,占地 30 畝、建筑面積 17000 平米的弘揚祖國中醫藥文化一條街。成立了聲樂班、中青年舞蹈隊、京劇班、民樂隊、村民廣場健身舞隊、女子鼓樂隊、秧歌隊,經常參與活動人數達 500 余人,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成立了“少年舞蹈培訓班”、“少兒繪畫班”,聘請專業老師做輔導,利用節假日組織開展“做一個有道德有人”主題征文演講比賽、小手繪文明手抄報征集、繪畫舞蹈展示展演等活動,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組織未成年人捐贈圖書,慰問村內殘疾兒童,從小培育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理念。
【篇四】
**村位于**市**區**鎮以北 2.5 公里處,全村共有 453 戶,1176 人。**年集體收入 384.4 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044 元。
加強村民教育陣地建設。建設標準化黨員活動陣地,為黨員活動室配備了電腦、投影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設立村民學校,組織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群眾思想素質。
搭建村文體活動平臺。投資建設了 3000 余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綜合服務站。堅持以村民為主體,積極引導居民廣泛參與文化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健康講座、健身鍛煉、學習交流、書法觀摩等活動,**年以來累計開展 90 余次。加強圖書室建設,配備相關設備,為村提供學習的條件和場所,改善群眾學習交流的環境。定期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引導村民學法、懂法、用法、遵法、守法。
強化綜合服務平臺職能。完善綜合服務站配套設施,并將社會救助、治安、計劃生育、社會保障、供電供水、社會金融服務站、紅白理事會等職能部門納入進來,做到 24 小時有人值班,受理村民反映的問題,提供一站式服務,受到群眾的稱贊,增進了干部與群眾、群眾與群眾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和睦。
積極參與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系列活動。增設宣傳櫥窗,開設文明城區創建基本知識、善行義舉榜、村規民約、“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志愿服務活動展示、法制教育、村務公開等專欄,并做到各欄目內容及時更新。同時,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增設創文公益廣告 200 平米,制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石,積極推薦“美麗古鎮人”,選樹道德模范,開展了“輕扶共享單車 倡導文明出行”、創建文明城區入戶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為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由村干部及威望較高的村民組成紅白理事會,制定了《厲行節約文明簡辦婚喪喜慶的有關規定》,提倡喜事新辦不鋪張浪費、喪事簡辦不搞封建迷信。投資 90 萬元,新建 1200 平方米的禮堂,免費為村民紅白喜事提供場所,并根據村規嚴格控制宴請標準,既節省了村民開支,又有效抑制了鋪張浪費和攀比之風。
【篇五】
**村位于**市**區中北鎮,村域面積 0.6 平方公里,人口共計 1290 人。**年度,全年總收入 4461.34 萬元,人均收入 34619 元,用于村民各項福利支出1346 萬元。
近年來,**村緊緊圍繞“為民辦實事、創建文明村”的目標,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把文明村建設擺在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位置,使兩個文明建設互為促進,協調發展。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創文”領導小組,每年年初召開文明村鎮創建暨文明城區動員部署大會,深入宣傳、廣泛動員,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任務,確保責任落實到人。今年以來,開展集中入戶宣傳 5 輪,為居民發放水杯、圍裙、書包、書簽等宣傳品6000 余份,宣傳普及文明創建理念。
筑牢民生基礎。加強惠民舉措,完善福利待遇,村集體為 424 位村民上繳社會統籌養老金,為退休年齡村民發放“三大節”補助金 4500 元/人,為學生發放教育補貼,確保了老有所養、醫有所保,學有所教,消除了村民的后顧之憂。打造綜合服務站,設立咨詢平臺、4 個業務窗口,每個窗口設一名專員,由“兩委”班子成員輪流值班,工作人員信息、服務職責、服務制度等以展牌形式懸掛上墻,實現一站式服務管理。
培育文明新風。積極開展文明村“十個一”創建工作,組織開展“實施四清一綠 提升群眾素質”行動、“共建美麗中北 共建美好家園”等宣傳教育活動80 場。投資 800 萬元建設村民學校、文體活動中心、村民文化健身廣場等活動陣地,開展“道德講堂”活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組織觀看道德建設先
進人物事跡短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了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村民道德水平。
開展志愿服務。成立了扶弱幫困志愿服務隊、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治安維護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人數總計 240 余人。**年以來開展各類志愿活動 100 余場次,參與次數達 3600 余人次。圍繞百姓日常法律問題,組織志愿者宣傳法律知識,現場提供咨詢服務,舉辦專題講座,培育村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習慣。
推薦訪問: 村鎮 申報材料 文明上一篇:優秀黨員申報材料-例文資料
下一篇:生涯規劃資料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