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定義:具有能量代謝功能,能回應刺激及進行繁殖的開放性系統。生命來自于能量:能量→植物、微生物、動物等。生命個體都要經歷出生、成長和死亡。生命種群則在一代代個體的更替中,依靠基因的隨機變異不斷地向現實作趨同演化。宇宙哲學認為生命是自發,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黑龍江地方課程生命教育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黑龍江地方課程生命教育2篇
附件3
黑龍江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選題目錄
一、古代黑龍江歷史演進的重要畫卷
歷史上,黑龍江獨自孕育或與其他地區共同養育了五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及其政權。黑龍江廣袤的地域資源和北方游牧漁獵民族充滿活力、開拓進取的精神,包容大氣的胸懷,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數次大交流、大融合,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格局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鮮卑南遷建立北魏王朝
鮮卑族本居于大興安嶺北段的叢林中,為取得更好的生活環境,西漢后期,走出叢林,南遷到今達賚湖一帶。東漢時期,西遷匈奴故地,占有了遼闊的草原地區,并吸納殘存的匈奴人“十余萬落”,實力大增。又經過多年的發展,到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這是黑龍江先民第一次入主中原,促進了中國北方的封建化進程,打破了漢族一統中國的格局,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出現和形成奠定了基礎。
1.鮮卑人故地嘎仙洞
2.南遷大澤
3.北魏政權建立
4.北魏石造像
5.胡漢通婚,孕育出不拘一格的民族融合氣象,影響到隋唐以后的多元文化繁榮發展
(二)勿吉南遷
黑龍江東部的古老族系肅慎在南北朝時期稱勿吉,其核心區域在今三江平原中部。魏晉時期,形成了幾個大的部落聯盟,實現了局部的統一,出現了早期城邦國家的架勢,迅速強大起來,并對外擴展勢力,向南滅亡了北沃沮,向西南占有了夫余的大半土地,還與強大的高句麗爭鋒。這是肅慎族系第一次走出龍江。勿吉人雖沒有入主中原,但走出黑龍江,占有了東北大部。
1.勿吉鯨吞夫余大半
2.勿吉南征高句麗
3.滅亡北沃沮
(三)渤海國
渤海國是滿族的先世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國家,是唐中央政權管轄下的地方民族政權,疆域包括我國黑龍江吉林兩省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俄羅斯濱海地區的興凱湖以南,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渤海國處處以唐為榜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達,號稱“海東盛國”。從公元698年大祚榮建國到926年亡于契丹,渤海國存在了228年,是黑龍江古代社會發展兩個高潮的第一個。
1.靺鞨人建立渤海國
(1)大祚榮東走建立渤海國
(2)渤海渡海攻唐登州
(3)渤海經略朝鮮半島東北部
2.繁榮的渤海上京城
上京城周長30多華里,超過新羅王京和日本平城京,是當時東北亞最大的城市。像唐長安一樣有東市西市,市面繁榮。
(1)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寺廟
(2)寬闊筆直的朱雀大街
(3)店鋪林立,人潮涌動的東市西市。
(4)鱗次櫛比的各類大小作坊
3. 渤海與唐的經濟文化交流
(1)絡繹于途的渤海使節、商人、留學生
(2)渤海請準到唐朝“入寺禮拜”,打開了國門也打開了佛門
(3)渤海學子在唐賓貢科及第
(3)渤海的熟銅、良馬在唐廣受歡迎
(5)唐代詩人溫庭筠的《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4. 渤海人下東洋
8至10世紀,渤海國34次遣使團渡海到日本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比鄭和下西洋早5至7百年。
(1)渤海使團船隊橫渡日本海
(2)日本對渤海使團的接待
(3)渤海使團隊和日本隊打馬球
(4)日本學問僧靈仙與渤海學問僧貞素
兩人在唐相識,結成深厚友誼,是渤日友誼的佳話,也是唐日友誼的佳話
5.獨具特色的渤海音樂、舞蹈
(四)契丹人建立遼
遼由契丹人建立,契丹源出鮮卑宇文部。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后向東滅亡了渤海國,向南進一步鞏固了先前從中原政權取得的“燕云十六州”,壓制北宋,向西征服諸多游牧部落,建立起一個遼闊的大帝國。強大的遼政權聲名及于中亞甚至東歐,俄語中“中國”一詞即是“契丹”一詞的音譯。黑龍江地區從遼代開始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
1.阿保機金鈴崗筑壇即位,契丹國建立
2.契丹滅渤海
契丹國統一了東北
3.東丹國南遷
雖然黑龍江地區經濟文化遭到空前破壞,卻促進了遼東等地的發展
4.遼軍南下屢敗北宋
(五)女真人建立金
金由黑水靺鞨后裔女真族完顏部建立。公元1116年完顏阿骨打創建大金國,定都會寧府(38年后遷都燕京),即今阿城白城。金國國力強大,先后滅掉了遼和北宋,是第一個把北京定為首都的朝代。金是黑龍江古代社會發展的第二個高潮。
1.女真五國部阻斷“鷹路”之戰
2.頭魚宴上的阿骨打
阿骨打拒遼主起舞之命,表現了不畏強權的精神,阿骨打于此決心反遼。
3.出河店之戰
女真取得反遼的決定性勝利
4.大金國建立
5.名將金兀術
6.徽欽二帝被掠
7.繁榮的金上京城
以農業為主,畜牧業、冶鐵業、手工制作業發達,建筑業空前發展,商貿興盛,文化藝術繁榮,成為聲名遠播的大城市
8.完顏亮遷都金中都(今北京)
從此,金國的重心移到中原,將長城內外的民族融合在一起,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北方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為中國版圖北部邊疆的確定奠定了基礎
9.女真人拜天射柳與春水秋山
10.猛安謀克制
(六)蒙古建立元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族最早可追溯到古東胡族系。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同意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并在不斷擴張中建立了地跨歐亞兩洲、縱橫萬里的大帝國。元代的黑龍江,前期為藩王封地,后期為遼陽行省轄地。元代黑龍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較金代倒退了許多,唯一有發展的是驛路交通。
1.蒙古滅東夏國
2.蒙古滅金
3.乃顏叛元
元在黑龍江地區的藩王乃顏舉兵反,試圖奪取皇位,但失敗。
(七)明代奴兒干都司與亦失哈
奴兒干都司是明代統轄黑龍江下游地區的機構,是中央政權在黑龍江下游設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省級軍政機構,是明代開疆拓土的大事件。與鄭和同時代的亦失哈,是黑龍江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1.內官亦失哈七次率官軍巡視奴兒干都司,夏秋走水路,冬天狗爬犁
2.一次巡視曾帶官軍二千人,巨船五十艘,場面浩大
3.設永寧寺,立永寧寺碑
(八)清代
黑龍江是滿族的發祥地,也是清政府賴以維持統治的兵源地,所以實行了一些特殊政策(除邊疆地區共有的軍政合一的將軍制外,還有封禁制等)。其結果一方面保持了黑龍江人勤儉耐勞、騎射尚武的傳統習俗;另一方面也使本已存在的與中原地區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了,并最終導致邊疆空虛和大片領土的丟失。
1.滿族建立清
(1)三姓(依蘭)是滿族先世的一支——建州女真的故鄉
(2)呼蘭河流域是是滿族先世的另一支——扈倫四部的故鄉
(3)建州女真南遷
(4)扈倫四部南遷
2.寧古塔將軍衙門
(1)清前期統轄黑龍江東部地區的機構
(2)寧古塔將軍巴海與流人吳兆騫
3.黑龍江將軍衙門與薩布素
(1)清代統轄黑龍江地區的機構,從此東北由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鎮守,此為黑龍江省設立源頭
(2)黑龍江首任將軍薩布素守邊衛國
(3)康熙二十一年,為反擊沙俄侵略勢力,清廷派副都統郎坦帶人往索倫之地偵探地區,納蘭性德奉命同往,往返途中著詩十余首
4.馳騁南北的黑龍江馬隊
黑龍江馬隊是清軍中的勁旅,在維護統一,抵御侵略中屢立戰功,如守衛了貝加爾湖邊境,遠征新疆,遠征緬甸、尼泊爾,平定臺灣天地會之亂等
(1)戰功赫赫的索倫勁旅
(2)鄂溫克族的杰出將領海蘭察
(3)乾隆二十八年,清政府選派布特哈地區的達斡爾、鄂溫克官兵各500名,攜帶家眷,永戍新疆
5.清代滿族的京旗文化
黑龍江地區的滿族文化是帶有京都文化色彩的京旗文化。乾隆年間,五次將北京八旗移民黑龍江,開始了動土開荒、不廢騎射的生活,帶來了京旗文化,如喝豆汁、珍珠球、東北大鼓、雪地走、賽船、韃子秧歌等
6.莽式空齊舞、喜起舞是清代滿族舞蹈
7.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
黑龍江省10個世居少數民族,形成于明末清初,發展壯大于有清一代,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達斡爾族。
(1)赫哲族:黑龍江獨有,漁獵文化頗具代表性,被稱為“使犬部”或“魚皮部”
(2)鄂溫克族的使鹿文化
(3)鄂倫春的游獵文化
(4)達斡爾的游牧文化
(5)薩滿教:我國北方各民族,在各種宗教未傳入之前大多信奉薩滿教
(九)流人文化
清政府以苦寒的黑龍江地區為犯人流放地,先后被流放至此的“犯人”數以萬計。流人到黑龍江,大部分被分到八旗當差,或給八旗官兵為奴,為保衛邊疆和建設邊疆貢獻了力量。一些有文化的往往以設塾授徒為業,或入官府為幕僚,個別的甚至有經商小富的。他們不但給黑龍江地區帶來了文化,促進了當地教育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黑龍江人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
1.七子詩會
清代由流人組織的詩社,是黑龍江第一個詩社
2.流人經商
清初,在黑龍江的很多地方沒有專職的商人,人們通過以物易物方式獲取生活用品,流人改變了這一狀況
3.促進黑龍江文化的發展,如教育、戲劇、音樂、美術、醫藥、宗教等。吳兆騫等皆以教書為生
4.流人參加清初抗擊沙俄入侵。清政府在齊齊哈爾、璦琿設立了水師營,規定“流人除旗下及年逾六旬者,一概當役”
二、黑龍江人反抗侵略與殖民統治的重要畫卷
黑龍江軍民抗擊帝國主義侵略開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早在英帝國侵略中國的兩個世紀之前的17世紀,黑龍江軍民就進行了抗擊沙俄入侵的斗爭。同樣,早在全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前6年的1931年,黑龍江軍民就開始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全國是8年抗戰,黑龍江是14年抗戰。黑龍江是東北抗戰的主戰場,抗聯共11個軍,其中9個軍在黑龍江。
1. 烏扎拉村之戰
17世紀黑龍江軍民抗擊沙俄的一次戰斗
2.呼瑪爾之戰
17世紀黑龍江軍民抗擊沙俄的一次戰斗
3.雅克薩之戰
17世紀黑龍江軍民抗擊沙俄的決定性戰斗
4.《中俄璦琿條約》
通過此條約,沙俄侵占了我國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5. 《中俄北京條約》
通過此條約,沙俄侵占了我國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6. 不屈的璦琿
19世紀黑龍江軍民抗擊沙俄的戰斗
7. 壽山將軍殉國
晚清時期,為抵抗沙俄入侵,黑龍江將軍壽山誓死不降,以身殉國
8.哈爾濱“紅色之路”
(1)瞿秋白在哈爾濱耳聞目睹“國際歌”
(2)哈爾濱成為中共早期領導人、蘇俄革命者、共產國際、蘇聯紅軍中的華僑往來兩國的中轉站
(3)中共六大接待站
(4)左翼文藝陣營
楚圖南、韓樂然與“燦星社”
中共地下黨韓鐵生與《哈爾濱晨光報》、哈爾濱通訊社、《哈爾濱日報》
塞克與《哈爾濱晨光報》
金劍嘯侯小古與“哈爾濱口琴社”
蕭紅蕭軍與“牽牛坊”
劉煥秋與寒光電影公司
(5)哈爾濱是俄蘇期刊書籍集散地,以哈爾濱為中心向關內傳播馬克思主義俄蘇文學
9.中東鐵路大罷工
中國工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和俄國工人一起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早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的上海工人大罷工
10.中東路事件
以往認為是奉系軍閥反蘇事件,目前認為是中國政府試圖收回主權而釀成的事件
11.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
是亞洲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先聲,至今都有重大國際影響
(1)哈爾濱火車站起事現場,已有紀念性標志
(2)關押地南崗花園街角
(3)就義地撫順監獄
12.五四運動與哈爾濱救國喚醒團
(1)東華學校校長鄧潔民
(2)早期共產黨人馬駿與周恩來
13.陳為人與中共哈爾濱獨立組
14.吳麗石與中東鐵路第一個工人黨支部
15.劉少奇領導中東路工人斗爭
“一一九”反修五路愛國運動
(1)日本田中奏折
(2)《滿蒙新五路協約》
(3)1928年11月9日,哈爾濱大中小學生5000人游行爭路權,與軍警沖突流血,是震驚全國、影響深遠的哈爾濱學生運動
16.1929年,史沫特萊在哈爾濱采訪后,發出關于日本侵略中國野心的著名論斷《日本在滿洲的鐵拳》
17.江橋抗戰
(1)打響了東北抗戰的第一槍
(2)黑龍江省主席馬占山
18. 哈爾濱保衛戰
(1)東北軍系統抗戰的重要一役
(2)李杜、馮占海、趙毅
19. 日軍“731”細菌部隊的罪惡
20. 日本開拓團在黑龍江的殖民
(1)與軍事侵略相輔相成的移民侵略
(2)方正百姓收養日本遺孤
21. 范斯白與東北義勇軍
(1)國際間諜
(2)支持東北義勇軍
(3)揭露日軍侵略東北
(4)被日軍追殺
22.抗日大英雄楊靖宇
23. 女英雄趙一曼
24. 冰趟子戰斗中的趙尚志
25. 戎馬一生的周保中
26.教授將軍馮仲云
27. 民族英雄李兆麟
28. 八女投江
29. 傳承抗聯精神的抗聯戰士李敏
30.土龍山暴動
暴動隊伍后來發展成抗聯第八軍
31. 偽滿第三飛行隊起義
32.黑龍江民報事件
33.抗聯西征與露營之歌
34.成立東北抗聯(英雄譜:各軍軍長)
35.虎頭、東寧、孫吳等要塞及殘害、屠殺勞工
36.東北抗聯教導旅配合蘇軍攻占東北戰略要地
37.方正、雞西(麻山)等地日本開拓團逃亡中集體幾百人自殺
38.蘇聯紅軍出征東北
三、中共建立東北根據地的重要歷史畫卷
解放戰爭時期,黑龍江成為我黨軍事指揮中心,是我黨的戰略后方,是鞏固的根據地,為東北和全國的解放做出重大貢獻,并為黨領導城市工作、領導工業工作積累了經驗。
1.指揮搶占東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及“七大”
2.決戰東北。1946年5月,中央成立林彪、彭真、羅榮桓、高崗、陳云為書記、副書記的東北局(哈爾濱:東北局、民主聯軍高干會議)
3.“林海雪原”大剿匪,楊子榮活捉座山雕(牡丹江)
4.周立波土改工作隊與電影《暴風驟雨》(元寶屯)
5.在鶴崗創辦東北電影廠,拍攝第一部故事片《橋》。創新中國電影史上故事片、紀錄片等7個第一
6.人民藝術家王大化(齊齊哈爾)遇難。曾創作《擁軍花鼓》、《兄弟開荒》、《白毛女》歌劇等
7.作曲家馬可在佳木斯創作《咱們工人有力量》
8.漫畫家華君武在佳木斯創作《畫餅不能充饑》
9.空軍搖籃——雞西東北老航校(建國日飛天安門、抗美援朝)
10.炮兵之神——朱瑞(牡丹江創辦東北軍區炮兵學校)
11.東北民主聯軍與雙城堡
(1)民主聯軍指揮中心
(2)物資上確保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四站四平和遼沈戰役最后勝利
(3)“四野”——一支中共解放戰爭中堅力量
12.東北“小延安”佳木斯與張聞天
13.奧地利醫生羅生特與東北民主聯軍
14.馬迭爾賓館與中國新政協籌備會議在哈爾濱
15.陳云與中國第六次勞動大會(在哈爾濱召開)
16.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成為全國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
四、黑龍江開發建設的重要畫卷
(一)黑龍江近代大事件
由于受沙俄和中東鐵路的影響,黑龍江地區較早地接觸到了近代工業和近代科學,較早地出現了一批近代工商業和近代教育,加快了黑龍江地區城市化進程,出現了二十世紀初的繁榮,使黑龍江逐漸形成了邊疆的、民族的、中西兼容的文明特質。
1. 李金鏞與漠河金礦
黑龍江最早具有近代化意義的企業
(1)黃金殖民地熱爾圖加共和國
(2)“實利興邊”胭脂溝
(3)李金鏞傳奇
(4)“妓女墳”
2.中東鐵路的修建
(1)中東鐵路總辦許景澄
(2)中東鐵路中俄工人共同筑路
(3)哈爾濱躍升為遠東著名的國際貿易城和國際性大都市
(4)中外電影戲劇文化繁榮興旺
(5)中外建筑設計藝術爭奇斗艷
(6)中外教育蔚然成風
(7)中外報業、雜志業、廣播業興盛發達
3. 伍連德撲滅東三省鼠疫
(1)清政府成功啟用精通西醫的伍連德
(2)防疫大權沒有旁落于俄、日手中
(3)創建哈爾濱醫科大學
4.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創辦
5. 猶太人在哈爾濱
1899年第一位俄籍猶太人移居哈爾濱,1985年最后一位猶太人在哈爾濱逝世,猶太人對哈爾濱經濟社會發展、文化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1)猶太名人系列畫卷
(2)馬迭爾綁架案
6.闖關東移民潮
(1)闖關東移民潮與民族資本家實業救國
(2)同記百貨業巨頭武百祥
(3)雙合盛——哈爾濱首富張廷閣
(二)建國后開發建設大事件和人物
建國后,中央對黑龍江進行大規模、多領域的開發建設,使黑龍江成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的一支生力軍,糧食、木材、石油、煤炭、重工業、軍工基地。黑龍江作為國家計劃經濟布局中的資源大省,成功地扮演了計劃經濟時代主角,無數地上地下資料源源不斷運往全國,支援了新中國建設。建國后,黑龍江開發建設精神成為主流意識形態標舉的典范,黑龍江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得到大力宣傳肯定,創造無數全國第一。
1. “南廠北遷”和蘇聯援建
(1)“南廠北遷”黑龍江20余軍工、機械等企業
(2)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與22項重點工程
(3)哈爾濱三大動力
(4)勞模蘇廣銘與哈爾濱機車車輛廠
(5)齊齊哈爾馬恒昌小組
2.“哈軍工”
(1)中國軍事技術最高學府,世界上唯一海陸空三軍教學集一身的綜合性軍事技術學院。1953年建院,是哈爾濱標志性的大事件
(2)陳賡大將與“哈軍工”
(3)誕生大批名將名人,包括俞正聲等校友
(4)“哈軍工”精神
3.開發建設北大荒
電影《老兵新傳》《北大荒人》,長詩《北大荒歌》,散文《大豆搖鈴的時候》都是開發北大荒時創作的藝術作品,具有重要史料價值
(1)毛澤東給北大荒人李艾的一封信
(2)周光亞與《老兵新傳》
(3)王震與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
(4)丁玲等文化名人在北大荒的故事
(5)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
(6)中國第一個女康拜因手劉瑛
(7)北大荒知青文化---年輪、雪城、知青
(8)友誼農場與美國人韓丁
3. 大慶油田的開發
(1)石油大會戰
(2)1205鉆井隊,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3)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4)新時期鐵人王啟民
4.大興安嶺開發建設
(1)在蘇聯專家設計下,1955年實施林業部全面營林性開發
(2)1964年8萬鐵道兵開進大興安嶺,與林業干部工人國家統分大中專學生,計10萬大軍開發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流行順口溜,“興安嶺,真奇怪,冬奇冷,夏暴曬”;“三支隊伍兩代人,三上兩下站住腳”;“進山黨員在前頭,吃飯黨員在后頭,睡覺黨員在兩頭(擋風受凍)
(3)5萬知青進林海,女子架橋連、女子采伐連
5.伊春開發建設
(1)在蘇聯專家建議下,全面開發小興安嶺
(2)“一五”、“二五”期間建設16個大中型林業局,確立了國家重要木材生產加工基地的地位
(3)運輸木材,支援首都十大建筑
6.林業模范馬永順
7.毛澤東號機車組
8.英雄劉英俊
9.龍江兒女張華
10.軍人楷模蘇寧
11.領袖視察黑龍江
(1)毛澤東視察哈爾濱五幅題詞
看到這里工廠、洋房、西餐、消費等環境為省委題寫了:“學習”、“奮斗”、“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為哈爾濱市委題寫了:“發展生產”;為市團代會題寫了“學習馬列主義”
(2)劉少奇在伊春帶嶺涼水林場考察時說,全國都要象這樣綠化起來,給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3)周恩來視察大慶、哈爾濱電機廠等及指示
(4)鄧小平視察大慶、農墾等及指示
(5)胡耀邦視察黑河、同江等地邊貿及題詞
12.1990年黑龍江省成功在哈爾濱舉辦了“中國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洽談會”(首屆哈洽會)
《黑龍江教育》
作者:戚甫筠
來源:《黑龍江教育·中學》2016年第03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黑龍江教育》迎來了她的70華誕。70次寒來暑往,70年崢嶸歲月,《黑龍江教育》曾慷慨地成就了多少教師的夢想,解決了多少教師的困惑,又有多少人每每捧讀《黑龍江教育》刊登的美文,如品味道道佳肴,享受饕餮盛宴,茅塞頓開,愛不釋手。70年來,在《黑龍江教育》這個大搖籃里,茁壯成長起來一批批優秀教師,我和我的團隊便是其中最受益的一份子。
????????與《黑龍江教育》結緣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我走上中學語文教研員崗位不久,還是個涉世未深的黃毛丫頭。那一年,我接到了省教育學院召開“黑龍江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的通知,通知要求每個與會者必須提交一篇論文。為了完成任務,從未寫過論文的我拿起了生澀而拙笨的筆,寫了撕,撕了寫,幾乎浪費了半本稿紙,好不容易湊成了一篇稚嫩的文章,然后請單位的打字員用老式打字機敲鉛字打出藍色的蠟紙來,經過反復校對、修改后,再用手推的油印機在發黃的紙上印出文稿,裝訂成冊。會議報到時,我惴惴不安地將論文帶到了會場,交給了會務組。會議中間休息時,一位戴著近視眼鏡,目光炯炯有神的長者主動找到我,拿著我的文稿耐心細致地指導我如何修改。他說話慢條斯理,簡潔明確,指導切中肯綮,非常到位。從此我榮幸地結識了時任《黑龍江教育》雜志社編輯的王鈺老師。王鈺老師和藹、睿智、沉穩,身材高挑,舉止儒雅,因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病行動顯得有些不便。經過王老師的修改,我的處女作《語文教師要加強語言修養》在《黑龍江教育》1988年第11期上發表了。捧著雜志社寄來的樣刊,我內心的喜悅之情無法用言語表達!高興之余,我仔細揣摩王鈺老師修改過的文字,努力體會王鈺老師的良苦用心和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對王鈺老師的欽佩之情也油然而生。王鈺老師對年輕作者悉心培養,對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可以說,王老師是我走上專業文章寫作道路的恩師和引路人,是《黑龍江教育》為我的成長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推薦訪問: 黑龍江 集合 課程上一篇:關于巡察被談話怎樣回答【三篇】
下一篇: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報告三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