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正方【注音】:zhèng fāng,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蘇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蘇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3篇
自我評價:
這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2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初步理解周長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首先我以給長方形花壇圍護欄為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中開始學習,思考護欄應該圍在什么地方,然后通過找同學上臺指以及大家一起伸手圍一圍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長方形周長的含義,使學生知道護欄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在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時候,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圖形中探索周長的計算過程。對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我首先組織學生自主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然后進行方法的交流,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這里我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交流、互評等學習形式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只是對學生想出的各個方法表示贊同,并不急于對這些方法的好壞加以評定,而是讓學生們通過討論與交流,引導學生找出最科學的計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長,同樣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回憶正方形的特征,放手給學生計算,學生很快得出了“邊長×4”的計算方法。
然后是練習題的設計。在學習了計算方法后,出示幾個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和優化算法。圍籬笆的題目比較靈活開放,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求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在自己量的過程中體驗到要求長方形的周長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了理解,也是學生體會到今天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
整節課上下來還有一些不足:一是對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有些同學掌握的不夠扎實,對于其意義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二是在教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以后本應該有幾個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一下,由于我的疏忽沒有沒有出示,沒有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基礎練習,就出示了比較有難度的習題,跨度有點大。
同伴評價:
葉華:
老師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重新整合了教學內容,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整堂課充分體現出二期課改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理念和新基礎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育理念。
黑建春:
學生的表現引起了我的關注,整堂課中學生圍繞老師的提問積極熱烈地開展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學的不同觀點比對之后,能判斷選擇出更優的計算方法,同時運用知識的遷移自己得出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張作美:
多媒體的利用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圖像、音像的播放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好的多媒體更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在教學中,毛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其新穎直觀的優勢,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長這一教學中,運用電腦演示一周的總長度就是一個圖形的周長。在怎樣了解長方形的周長最優化方法時,也借助電腦直觀演示過程,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麻田小學:王麗霞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本課從現實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并能應用新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學情與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學會了測量,知道了周長的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自己的獨立探究找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所以教師把引導的重點放在理解別的同學提出的算法,感悟每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適應性,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自主探究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 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悟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3、? 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花壇的平面圖、長20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卡紙、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1)園林叔叔要在一個長方形花壇周圍圍個護欄,你們能用手試著圍一圍嗎?
(2)師:剛才這位同學所指的部分,其實就是上節課學習的周長。
板書(周長)誰來說說什么是周長?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
[意圖:聯系學生已有的“周長”概念為探索“周長的計算”的活動予做準備。]
2、出示長8米,寬4米,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預設:長方形花壇的周長是多少?)
3、出示:護欄每米3元錢,你又能根據這個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預設:給花壇圍上護欄需要多少錢?)
4、揭示課題。這節課就來解決這個問題。(補充課題:長方形)
二、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
(一)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1、教師提問: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王叔叔解決周長問題呢?
2、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數據,自己動手實踐,解決周長問題。(學生合作探究)【意圖:通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結果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3、交流個性化方法。
師:同學們是用什么方法求出了長方形的周長呢?(學生板演并交流各種算法,說明各自的理由,教師分別用幻燈片動畫演示各種算法,幫助學生理解。)
(1)8+4+8+4= 24(米) 即:周長=長+寬+長+寬
(2) 8×2+4×2 = 24(米) 即:周長=長×2+寬×2
(3) (8+4)×2 = 24(米) 即:周長=(長+寬)×2
4、長方形的周長是24米,也就是護欄的長是24米,根據每米護欄3元錢,想一想20米護欄多少錢?生回答,師板演。24×3= 72 (元)
小結:剛才我們解決了長方形花壇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重點研究的是長方形的周長,你學會了嗎?
5、反饋練習:(課件出示)(1)計算長11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的周長?
(2)計算長13厘米,寬7厘米的長方形的周長?
小結:我們在計算長方形周長時,有時可以根據數字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
【意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最簡捷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聚合思念能力。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認識,初步形成能力。】
(二)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
1、出示一塊正方形桌布(如下圖),要在它的四周縫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2、你能算出正方形花邊的長嗎?把你的想法寫在黑板上,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1:就是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即:20+20+20+20=80(米)
生2: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用邊長乘4就行了,因為正方形的邊長都一樣長。即:20×4=80(米)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已使學生感悟到學習方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就由學生主動去探索,展現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師: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算法簡便一些呢?說說你的想法。
4、反饋練習:口算下列圖形的周長。邊長是9厘米的正方形。請學生發表自己的探求結果,總結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將課題補充完整)
(反思: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讓學生尋求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強求一致,教師大膽放手,把學習主動權交還學生,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談感受中優化算法。體現出學生的思維方式,認識上的差異,培養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里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師: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生:求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能求出周長。
三、結合實際,學會運用
1、請同學們測量數學課本的長與寬,并算出周長。
2、選擇題。
3、計算不規則物體的周長。
【意圖:通過平移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四、巧設總結 爭談收獲
1、同學們能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獲嗎?(學生爭先恐后的談收獲。)
2、請同學們課后設計一個周長是80厘米的長方形賀卡。
五、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1、花壇的周長是多少?
(1)8 + 4+ 8+ 4 = 24(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2)8×2+4×2 = 24(米) =長×2+寬×2
(3)(8+4)×2 = 24(米) =(長+寬)×2
護欄需要多少錢?
24×3= 72 (元)
2、20+20+20+20=80(米)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
20×4=80(米) =邊長×4
教學反思:?
? ?本課時的教學是促進學生運用已有的對長、正方形 的認識,會進行長度測量的技能,已初步形成的周長的認識的基礎上的綜合運用。本課時我重點在于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出長方形,測量出它的長和寬,然后充分動腦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學會總結、歸納的方法,學會合作學習,促進了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求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不僅學習了新知識,還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今后教師特別還要注重組織學生的互動、合作,要使每個學生都應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第85頁上的例4以及有關的練習。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
1、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能熟練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會解決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畫展示活動,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數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創設情景中,學生親自測量,培養嚴謹求真、刻苦鉆研的學科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和理解周長概念基礎上教學的,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本學期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本班學生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在平時學習中經常進行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學生應該能順利完成。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準備:課件、繩子、直尺、卷尺、軟尺、盒子、紙片、方格紙等。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周長
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誰來舉例說說周長是什么意思?學生舉例匯報(注意強調看清從哪開始,繞邊一周,回到起點,不能說盒子的周長,強調“面”,頭尾相接,手指要緊貼圖形邊緣)
二、自主探究
(一)準備
1、猜一猜:課件演示
師:這是兩個四邊形,,一個是長方形的,另一個是正方形的,誰能告訴大家它們的周長是多少?哪個周長比較長?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種情況:①長方形的長;②正方形的長;③兩個圖形同樣長;
師:到底是誰的猜測正確呢?我們必須要進行驗證。我們來求出它們的周長。
2、出示課題: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3、驗一驗:
師:請拿出和老師一樣大小的紙片,以及驗證的工具。先指一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指哪里的長度,再同桌合作驗證并做好記錄。
4、說一說:
師:誰愿意向大家匯報一下驗證的結果,并說說你用什么辦法驗證。
繩子繞一圈,滾動一圈,量一量,將圖片放在方格紙,數一數。
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先量再計算,精確)
(設計意圖:通過先猜測,再驗證的活動,養成嚴謹求真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是數學方法的滲透。)
(二)探究:長方形的周長:
1、師:課件展出一個長方形,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怎么求周長?學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6+6+4+4 =20(厘米)②、6×2+4×2=20(厘米)③、(6+4)×2=20(厘米)
師用多媒體動態、隨機演示把長方形拆成四條邊又合并起來的過程,展示學生的三種不同算法)說出這些算式的意思。
xx方形周xx=xx+xx+寬+寬
長方形周長=長×2+寬×2
xx方形周xx=(xx+寬)×2
2、重點引導學生,(長+寬)求的是長方形周長的一半,所以長方形的周長還要再乘2。
3、說說上面這幾種計算方法中你喜歡哪種?并說明理由。
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第②種和第③種方法無論是書寫還是計算都比較方便。(設計意圖:讓學生尋求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強求一致,不過,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優化選擇,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4、小結。
師:我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在實際練習時,要根據具體題目選擇合適的方法。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知道什么條件?(長方形的長和寬)
5、練習
出示課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三)探究:正方形的周長: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師:課件展出一個正方形,邊長是5厘米,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設計意圖: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己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使他們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安排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①5+5+5+5=20(厘米)②5×4=20(厘米)
師用多媒體動態、隨機演示把正方形拆成四條邊又合并起來的過程,展示學生的兩種不同算法)說出這些算式的意思。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2、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正方形周長=邊長×4,想一想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用到什么?
(使學生知道,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它的邊長。)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對于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已經重點研究,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所以在正方形的計算方法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小組去探研究,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師:小朋友真聰明,找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生重復計算方法。
3、練習:一張正方形桌子,邊長是20分米,要在它的四周縫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這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通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交互作用,推導出周長的算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總結:
三、實踐應用
分小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總結匯報。
1、幾位男生用直尺、軟尺、卷尺親自測量三(2)班教室一扇門的寬和高是多少厘米,求出它的周長。學生們測量完之后,交流、匯報,教師梳理如下:
一扇門是長方形,高是183厘米,寬是83厘米,這扇門的周長是多少厘米?2、幾位女生用直尺、軟尺、卷尺親自測量三(2)班教室里地板上的一塊完整的地板磚的邊長是多少厘米,求出它的周長。學生們測量完之后,交流、匯報,教師梳理如下:
一塊地板磚是正方形,邊長是80厘米,這塊地板磚的周長是多少厘米?3、讓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自己去獨立完成上面的兩道題,教師抽查兩位學生做練習的情況,用實物投影情況展示如下:
A、(183+83)×2=532(厘米)B、80×4=320(厘米)
答:這扇門的周長是532厘米。答:這塊地板磚的周長是320厘米。
(設計意圖:為了使練習,既讓學生鞏固知識感到學有所用,又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滿足感,所以我設計的練習按照有層次性、趣味性、貼近生等原則設計)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對學自己的反思、總結,不斷地成長)
推薦訪問: 周長 正方形 長方形上一篇:農村道路硬化實施方案【5篇】
下一篇:村內道路硬化實施方案【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