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拼音gōng jiàng,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現代被稱為大師傅,技術員。專注于某一領域、針對這一領域的產品研發或加工過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完成整個工序的每一個環節,可稱其為工匠,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國工匠24位人物事跡和頒獎詞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大國工匠24位人物事跡和頒獎詞3篇
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名單 頒獎詞全文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董卿《中國詩詞大會》
你在學習上花的任何努力,都會在高考時刻給你回報。----寄同學們
聲明:部分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人民日報 ??2019-03-01 15:03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自去年六月啟動以來,各級工會層層組織推薦選拔,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組委會辦公室經過認真審核材料、廣泛征求意見、反復對比遴選,從推薦人選中初選出5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由30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的專家評委會,經過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高鳳林
突破極限精度,將“龍的軌跡”劃入太空;破解20載難題,讓中國繁星映亮蒼穹。焊花閃爍,歲月寒暑,為火箭鑄“心”,為民族筑夢,他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高鳳林。
高鳳林參與過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過的火箭發動機占我國火箭發動機總數的近四成。攻克了長征五號的技術難題,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貢獻。
所獲榮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范、最美職工。
李萬君
一把焊槍,一雙妙手,他以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千度烈焰,萬次攻關,他用堅固為中國夢提速。那飛馳的列車,會記下他指尖的溫度,他就是——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電焊工李萬君。
李萬君先后參與了我國幾十種城鐵車、動車組轉向架的首件試制焊接工作,總結并制定了30多種轉向架焊接規范及操作方法,技術攻關150多項,其中27項獲得國家專利。他的“拽槍式右焊法”等30余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0余萬元。
所獲榮譽:全國勞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2016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吉林省特等勞模。
夏 立
技藝吹影鏤塵,擦亮中華“翔龍”之目;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當“天馬”凝望遠方,那一份份捷報,蔓延著他的幸福,他就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鉗工夏立。
作為通信天線裝配責任人,夏立先后承擔了“天馬”射電望遠鏡、遠望號、索馬里護航軍艦、“9·3”閱兵參閱方陣上通信設施等的衛星天線預研與裝配、校準任務,裝配的齒輪間隙僅有0.004毫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0粗細。在生產、組裝工藝方面,夏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所獲榮譽:全國技術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河北省軍工大工匠。
王 進
平步百米鐵塔,橫穿超、特高壓。在“刀鋒”上起舞,守護著歲月通明、燈火萬家,他就是——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班副班長王進。
王進是電網系統特高壓檢修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參與執行抗冰搶險、奧運會和全運會保電、線路防舞動治理等重大任務,帶電檢修300余次實現“零失誤”,為社會節省電量1000萬度,避免經濟損失數以億計。
所獲榮譽: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四青年獎章、最美職工。
朱恒銀
從地表向地心,他讓探寶“銀針”不斷挺進。一腔熱血,融進千米厚土;一縷微光,射穿巖層深處。他讓鉆頭行走的深度,矗立為行業的高度,他就是——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恒銀。
朱恒銀從一名鉆探工人成長為全國知名的鉆探專家和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他將我國小口徑巖心鉆探地質找礦深度從1000米以淺推進至3000米以深的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深部巖心鉆探的領跑者,產生了數千億元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所獲榮譽: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喬素凱
4米長桿,26年,56000步的零失誤令人驚嘆。是責任,是經驗,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他的守護,正如那池清水,平靜蔚藍,他就是——中國廣核集團運營公司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務分部工程師、核燃料修復師喬素凱。
喬素凱是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他與核燃料打了26年交道,全國一半以上核電機組的核燃料都由他和他的團隊來操作,他的團隊是國內目前唯一能對破損核燃料進行水下修復的團隊。26年來,喬素凱核燃料操作保持“零失誤”。這些年,他主持參與的項目獲得了十九項國家發明專利。
所獲榮譽: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
陳行行
青澀年華化為多彩綻放,精益求精鑄就青春信仰。大國重器的加工平臺上,他用極致書寫精密人生。胸有凌云志,濃濃報國情,他就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工人陳行行。
陳行行從事保衛祖國的核事業,是操作著價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數控加工設備的新一代技能人員,優化了國家重大專項分子泵項目核心零部件動葉輪葉片的高速銑削工藝。他精通多軸聯動加工技術、高速高精度加工技術和參數化自動編程技術,尤其擅長薄壁類、弱剛性類零件的加工工藝與技術,是一專多能的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
所獲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四川工匠。
王樹軍
他是維修工,也是設計師,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臨危請命,只為國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他展示出中國工匠的風骨,在盡頭處超越,在平凡中非凡,他就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號工廠機修鉗工王樹軍。
王樹軍致力于中國高端裝備研制,不被外界高薪誘惑,堅守打造重型發動機“中國心”。他攻克的進口高精加工中心光柵尺氣密保護設計缺陷,填補國內空白,成為中國工匠勇于挑戰進口設備的經典案例。他獨創的“垂直投影逆向復原法”,解決了進口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為千分之一度的NC轉臺鎖緊故障,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
所獲榮譽:山東省十大“齊魯工匠”、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技師、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省管企業道德模范。
譚文波
聽診大地彈指可定;相隔厚土鎖縛“氣海油龍”。寶藏在黑暗中沉睡,他以無聲的溫柔喚醒。他用黑色的眼睛,閃亮試油的“中國路徑”,他就是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試油公司試油工譚文波。
譚文波堅守大漠戈壁20多年,是油田里的“土發明家”。他領銜發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橋塞坐封工具,投入使用上千井次。他解決一線生產疑難問題30多項,技術轉化革新成果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他還培養出一大批青年技術骨干,為企業創收近億元。
所獲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最美職工。
李云鶴
風刀沙劍,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筆下千年!六十二載潛心修復,八十六歲耕耘不歇。以心為筆,以血為墨,讓風化的歷史暗香浮動,絢爛重生,他就是——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長李云鶴。
傾心一件事,干了一輩子。今年已經80余歲高齡的李云鶴,仍堅守在文物修復保護第一線,被譽為我國“文物修復界泰斗”。他是國內石窟整體異地搬遷復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國內運用金屬骨架修復保護壁畫獲得成功的第一人。他修復壁畫近4000平方米,修復塑像500余身,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其中“篩選壁畫修復材料工藝”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莫高窟161窟起甲壁畫修復”榮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所獲榮譽:甘肅省“隴原工匠”、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28日 08 版)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事跡是指過去做過的較重要的事情。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一氣呵成地看完了央視系列節目《大國工匠》,心中已風起云涌,升起一種無與倫比的自豪與榮光。
你問我在自豪什么?
我自豪的是他們用職業精神鑄造美麗的中國夢。
《大國工匠》——八位主人公,八集系列片,八雙勞動者的手,八個基層崗位卻擁有同一個“匠心”。焊接火箭“心臟”的高鳳林、“兩絲”鉗工顧秋亮、“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等等數位大國工匠,用他們的技藝,用他們的工匠精神鑄造中國夢。
應該說,他們是千千萬萬個辛勤奮斗在崗位上技工的代表,是無數個默默堅守崗位的勞動人員的代表。他們精湛的技術自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鉆研:手上厚厚的老繭可以為他們作證。
可想而知,這個過程是無比枯燥而孤單的,家人與工作之間,他們都將更多的時間分給自己所在的崗位,家人自然有過埋怨,但最終因為自我的堅持和相互的理解,都化作支持鼓勵。
可想而知,這途中自然有過辛酸坎坷,有過無數誘惑。可以選擇中途退出,可以選擇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加高薪的崗位。但他們無一不從一而終,不忘初心,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毋庸置疑,這是無上的殊榮——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因為數不清的大國工匠的存在,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我們要向這八雙手的主人致敬,向他們身后站著的無數同樣將自己大半生奉獻給工作崗位的勞動者致敬,而我也十分慶幸,將來自己也會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雖然會生活在艱辛勞累之中,然而我卻將見到這其中推動國家民族產業發展的希望和力量,這是一件多么值得去做的事啊!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是榜樣,是里程碑,是要追趕的目標。我們還年輕著,還有很多的時間學習技術,當有一天,自己的努力為中國夢而添磚加瓦,這是一件多么值得對子孫講述的故事。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今年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極致:焊點寬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
“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就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鳳林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細到接近頭發絲,而長度相當于繞一個標準足球場兩周。
專注:為避免失誤 練習十分鐘不眨眼
高鳳林說,在焊接時得緊盯著微小的焊縫,一眨眼就會有閃失。“如果這道工序需要十分鐘不眨眼,那就十分鐘不眨眼。”。
堅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發動機
高鳳林說,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正是這份自豪感,讓高鳳林一直以來都堅守在這里。35年,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這個數字,占到我國發射長征系列火箭總數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專注和堅守創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離不開眾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從藍圖落到實物,靠的是一個個焊接點的累積,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專注做一樣東西,創造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高鳳林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焊接技術千變萬化,為火箭發動機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了,高鳳林就是一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國營二一一廠特種熔融焊接工、發動機零部件焊接車間班組長,特級技師。
30多年來,高鳳林先后參與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出色完成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的焊接攻關、修復蘇制圖154飛機發動機,還被丁肇中教授親點,成功解決反物質探測器項目難題。高鳳林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多個獎項。
絕活不是憑空得,功夫還得練出來。
高鳳林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學實驗,他的雙手至今還留有被嚴重燙傷的疤痕;為了攻克國家某重點攻關項目,近半年的時間,他天天趴在冰冷的產品上,關節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戲稱為“和產品結婚的人”。2015年,高鳳林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歷經半年多的評選,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揭曉。從“文物修復界泰斗”李云鶴到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從中國第一代核燃料師喬素凱到電網系統特高壓檢修工王進......他們是披荊斬棘的先驅,擇一事,終一生,讓“匠心”永遠傳承。
1.高鳳林(火箭發動機焊接技術)
【業績】焊接火箭“心臟”發動機的中國第一人。長征系列火箭,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載火箭,40%的長征系列火箭“心臟”的焊接都出自高鳳林之手。高深的技藝將火箭心臟的最核心部件—泵前組件的產品合格率從29%提升到92%,破解了20多年來掣肘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困難。火箭生產的提速讓中國迎來了航天密集發射的新時期。
【頒獎詞】突破極限精度,將龍的軌跡劃入太空;破解20載難題,讓中國繁星映亮蒼穹!焊花閃爍,歲月寒暑,高鳳林,為火箭鑄“心”,為民族筑夢!
2.李萬君(復興號高鐵轉向架焊接)
【業績】復興號,現今世界上大范圍運行的動車組列車,目前最高運營時速350千米。李萬君以獨創的一槍三焊的新方法破解轉向架焊接的核心技術困難,實現我國動車組研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突破,也焊出了世界新標準,推動復興號的批量生產成為現實。如今每天290多對復興號追風逐電,已成為閃耀世界的中國名片。
【頒獎詞】一把焊槍,一雙妙手,他以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千度烈焰,萬次攻關,他用堅固為中國夢提速。李萬君,那飛馳的列車,會記下你指尖的溫度!
3.夏立(為重要科學設置組配高精度天文裝置)
【業績】鉗工是個普通不過的工種,但是能將手工裝配精度做到0.002毫米絕不簡單,這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1/40。30多年來,夏立親手裝配的天線指過北斗,送過神舟,護過戰艦,亮過“天眼”,他也從17歲的學徒工成長為身懷絕技的大國工匠,在人類縱目宇宙的背后是一份極致的磨礪。
【頒獎詞】技藝吹影鏤塵,擦亮中華翔龍之目;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夏立,當”天馬“凝望遠方,綿延著我們的期待,也溫暖你的夢想!
4.王進(超、特高壓帶電操作技術)
【業績】特高壓帶電作業,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被稱為“刀鋒上的舞者”。215米,70層樓高,這是特高壓帶電檢驗工王進常常攀爬的高度。王進,在正負660千伏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上帶電檢驗的世界第一人!目前,我國在運、在建特高壓工程24項,線路長3.5萬千米,累計輸電超過1萬億千瓦時,均居世界第一。
【頒獎詞】平步百米鐵塔,橫穿超、特高壓。世界第一的榮耀,他直面生死從容寫下!王進,在“刀鋒”上起舞,守護著歲月通明,燈火萬家!
5.朱恒銀(發明深度鉆探技術)
【業績】地質鉆探的水平,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朱恒銀的定向鉆探技術,完全顛覆傳統,取芯的時間由30多個小時,一下縮短到了40分鐘;在全國50多個礦區推行利用后,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數千億,彌補七項國內空白。44年,朱恒銀,一個普通的鉆探工人,用智慧、毅力,向技藝的巔峰不斷挑戰。
【頒獎詞】從地表向地心,他讓探寶“銀針”不斷挺進。一腔熱血,融入千米厚土;一縷微光,射穿巖層深處。朱恒銀,讓鉆頭行走的深度,矗立為行業的高度!
6.喬素凱(核反應堆燃料棒組件精密修復)
【業績】核電站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高端制造業水平。喬素凱作為國內唯一的核燃料組件修復團隊領軍人,26年來20多臺核機電組、100屢次核燃料裝離任務,帶領團隊操作零失誤。2018年初,歷經十年研發的核燃料組件整體修復裝備,更是成功打破國外長時間壟斷。
【頒獎詞】4米長桿,26年,56000步的零失誤讓人驚嘆!是責任,是經驗,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喬素凱,你的守護,如同那汪池水,清澈蔚藍!
7.陳行行(激光器與核武器精密加工)
【業績】陳行行,年僅29歲,國防兵工行業的年輕工匠,在新型數控加工領域,以極致的精準向技藝極限沖擊。用在尖端武器設備上的薄薄殼體,通過他的手,產品合格率從難以逾越的50%提升到100%。一個人最大的自豪是,這個世界沒必要知道他是誰,但他參與的事業卻冷艷了世界。
【頒獎詞】青澀華年化為多彩綻放,精益求精生成青春信仰。大國重器的加工平臺上,他用極致書寫精密人生。陳行行,胸有凌云志,濃濃報國情!
8.王樹軍(先進發動機精密修復)
【業績】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重型柴油機生產線,平均每95秒就有一臺大功率低能耗的發動機下線。王樹軍,一個普通的維修工,闖進國外高精尖裝備維修的禁區,針對國外產品的設計缺點,突破進口生產線的技術封閉,生產出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功率低能耗發動機。讓中國在重型柴油機領域和世界最強者站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
【頒獎詞】他是維修工,也是設計師,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臨危請命,只為國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王樹軍,中國工匠的風骨,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
9.譚文波(發明石油試采新裝置)
【業績】堅守大漠戈壁20多年,被稱為油田的土發明家。他冒著生命危險研制出電動液壓地層封閉技術,實現了中國自己的自主產權技術,也是世界首創的新技術,打破了地層封閉工具都要從國外引進的局面,也為世界石油技術實現了一次重大革新。如今,他發明的試油工具正在廣泛使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幾千萬元。
【頒獎詞】聽診大地彈指可定,相隔厚土鎖縛氣海油龍。寶藏在黑暗中沉睡,他以無聲的溫柔喚醒。譚文波,你用黑色的眼睛,閃亮試油的“中國路徑”!
10.李云鶴(敦煌壁畫修復)
【業績】敦煌第一名專職修復工匠,幾十年寫下一百多本修復筆記,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工序流程。獨創了大型壁畫整體剝離的奇妙技法,既不傷害上層壁畫,又讓掩藏的更加久遠的歷史舒展卷軸,無窮增值。他說,要對得起先人,對得起子孫。把這么多珍貴遺產的生命延續下去。
【頒獎詞】風刀沙劍,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筆下千年!六十二載潛心修復,八十六歲耕耘不歇。李云鶴,用心做筆,以血為墨,讓風化的歷史暗香浮動,絢爛重生!
推薦訪問: 工匠 事跡 大國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