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描
趙小燕,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品德課教研員,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教科研100佳先進個人,湖北省品德課骨干教師,湖北省品德課優秀教研員。任泰山版《品德與社會》副主編、陜西人民教育版《思想品德》九年級副主編,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品德學科主講教師。課改以來,出版專著12部,發表文章80多篇,在湖北、山東等地做培訓講座40多場次。
與品德課今生有緣
1981年秋季的一天,原宜都市教研室主任、湖北省品德課特級教師陳光全來到洋溪小學隨堂聽了一節思想品德課。課后,他對執教的小伙子大加贊賞,說他的悟性很好,教學設計與課堂調控很有特點,鼓勵他繼續鉆研。這位小伙子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趙小燕。
專家聽課離校后,趙小燕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心得寫成了第一篇教學論文——《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形象思維》,當時教研室的油印刊物《宜都教研通訊》刊發了這篇文章。這篇處女作,他至今還珍藏著。
從此,他便一頭扎進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與研究之中。1987年,他調到一所較大的中心小學——枝城小學任專職思品課教師。他在教學與研究中發現,道德情感因素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行為影響很大。基于這樣的思考,他提出了第一個研究課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情美教學”,這得到了陳光全老師的大力支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情美教學”得到了時任湖北省教研室思品教研員徐引童老師的關注。期間,徐引童老師還邀請人教社的李麗蘭、徐斌等專家專程來枝城小學考察。
經過專家們的論證修訂,課題名稱調整為“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教育”,并被確立為省級課題在全省推廣。新課改開始了,新課標發布了,讓人沒想到的是,趙小燕老師在“情感教育”研究中提出的教育理念,竟與現行課程標準是那樣地吻合!
開展“情感教育”實驗的7年間,在省級品德課的教研活動之中,我們總能見到趙小燕老師忙碌的身影。于是,“情感目標如何設計”“情感層次如何界定” “情感體驗與認知、行為的關系”等問題,都可以在他的會議發言和發表的文章中得到富有創意的回答。
1989年,趙小燕老師調到宜都市實驗小學任專職品德課教師。同年,湖北省教研室在宜都市舉辦了全省品德課教研活動,趙小燕老師在會上作了題為《情感體驗的功能及其一般方法》的發言,被專家們譽為該課題研究的標志性成果。
甘為“人梯”“鋪路石”
1997年,趙小燕調任宜都市教研室品德學科教研員。他深知,研究教學和指導教學是教研員的主要任務。為此,他對自己的工作約法三章,即:“重心下移,服務基層,服務教師”。
一次春季開學視導中,他來到一所山區小學住校。了解情況后,他選定了一位姓李的老師,準備第二天聽她的品德課。李老師很緊張,她反復推辭,說以前從來沒教過品德課。趙小燕老師說:“沒關系,我們共同備課吧。”李老師這才勉強答應。第二天要上的課是《快樂的鄰里生活》。備課時,趙老師發現教材中的例子缺乏典型性,估計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于是,他讓李老師回想孩子們生活中鄰里之間鬧矛盾的典型事例。在趙小燕老師的提醒下,李老師想起了自己孩子與鄰居孩子為選擇電視節目發生過沖突。于是,李老師將這件事作為典型案例引入了課堂。
教學中,在案例情景和問題的引領之下,課堂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場面。從來沒有上過品德課的老師居然能上得如此成功,這是李老師本人完全沒有想到的,她特別興奮。聽課的老師也很驚奇,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
借此機會,他召集聽課的老師們座談,指出這節課成功的要訣在于充分利用了來自生活的資源,讓學生回歸到了真實的生活中。
類似的故事還有許多。擔任教研員的十多年間,趙小燕老師每年都會推出1—2位教師新秀,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個別輔導。他提倡深度評課,對發現的問題堅持實行跟蹤聽課。他還常常通過指導老師總結經驗、撰寫教學論文等方式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在趙老師的引領下,實驗小學的彭琦華、鄧玲、黃玉明,陸城一小的張藝紅、王先蓉、陳敏、袁丹,紅花小學的楊玉嵐,枝城小學的江紅、劉春艷、曹禮珍、周小明,姚店小學的聶愛華等一大批新秀成長起來。在這個長長的隊伍中,有的榮獲宜昌市教學比賽一等獎,有的撰寫的論文上了省級刊物,有的成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老師的親切交往,不僅改善了教學,同時也豐富和提高了他自身的素養。
陸城第一小學的張藝紅老師撰寫的《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研員的點化》一文中這樣描述趙小燕老師——
雖然我不是一個出色的教育者,但卻是受過教研員恩澤的幸運兒。那是2000年的初夏,趙小燕老師走進了我的課堂。見他在課堂上頻頻點頭、笑容可掬,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課后,他毫不吝嗇地表揚了我課堂上的每個亮點,還誠懇地鼓勵我立足于此展開研究: “小張,想一想你是怎樣把自己也當作學生,融洽地與學生相處,自然地施教的?寫一篇課后感想,我們共同研究研究。”在他的指導下,我的第一篇論文《我和孩子共同成長》誕生了,這激發起了我投身品德課程研究的巨大熱情。2002年,我又有幸得到了他的手把手指導。他鼓勵我說: “教學是一脈相承的,你語文課上得好,上品德課一定也不賴。”
趙小燕老師指導教學向來都是大手筆。他事先總是循循善誘地,用深入淺出的理論開導你,武裝你的頭腦,讓你能居高臨下地進行教學總體構思,再指導具體教學環節的構思和細節的設計。在對話和交談中,他不時會有精彩的創意和建議,讓你豁然開朗。趙老師的鼓勵真是力量無窮,首次參加品德學科角逐的我竟獲得了宜昌市優質課一等獎的佳績!在理論儲備—完成備課—精心試教—參與競賽—反思教學這一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我的教育理論越來越豐富,教學設計越來越精彩,研究熱情越來越高漲。趙老師以自己的學識、人格和風范,引領著宜都市品德學科教學的研究方向,培養出一批批年輕優秀教師,對于樹立良好的教學思想和端正教研風氣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正如張藝紅老師所說——趙小燕老師是一名優秀的教研員,更是一塊甘心默默無聞的“鋪路石”。在他的指導和引領之下,陳蓉老師執教的《塑料與我們的生活》榮獲湖北省品德優質課競賽一等獎,胡芳老師執教的《做事不能馬虎》在湖北省課改培訓會的展示中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贊揚……
闖出課改新天地
新課改實施以來,趙小燕老師根據課改要求統籌全局,謀劃品德課程教研的創新點。在教研工作的管理上,他開創了“三下鄉”+“區域協作”+“土專家”專業引領的新思路,從此,宜都市的品德課程教學研究因此呈現出生機勃勃生機。
“三下鄉”:實施零距離的指導
“送示范課下鄉”。即組織骨干教師深入基層,送教上門。由于事先有準備,教學設計具有
較強的針對性。趙老師先后圍繞“如何實施品德課的活動教學” “怎樣利用互動信息,搞好動態生成”“生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專題送教下鄉。基層的老師們帶著問題學習,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觀摩,現場體驗和感受他人的教學實踐,真正解除了心中的疑惑。這樣的教學研究活動便于借鑒模仿,效果很好,受到了老師們的普遍歡迎。
“送課改理論下鄉”。旨在進一步引導老師們理解和內化課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趙老師結合教學案例,讓老師們先弄明白為什么“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進而更好地去把握品德課程的性質。在老師們對“三維目標”即情感目標、認知目標、行為目標的理解有困難時,他借助教學實錄中的片斷分別對三個目標層次加以詮釋。由于堅持從實踐中概括理論,通過案例詮釋理論,老師們終于不再害怕那些深奧理論了。他隨身帶有一個30G的移動硬盤,里面簡直就是一個品德課程資源寶庫,往學校電腦上一插,講座便開始了,很受大家歡迎。
送“下水課”下鄉。趙小燕老師始終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上“下水課”。為更有效地幫助一線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他總是選擇一些有爭議的內容到薄弱學校上課。上“下水課”的意義在于,教研員在角色互換中以身示范,帶頭踐履課標思想,檢驗教研員的所思所想能否轉化為廣大品德課教師正確的教學實踐。同時,教研員在與老師們平起平坐的研究中,還營造出很好的課程研究氛圍。
通過三個不同層次與老師們的零距離接觸,趙小燕老師及時發現并解決了新課改實驗和教師專業成長中存在的大量實際問題,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區域協作”:開創校本研究的新思路
區域協作實際上是擴大了的校本研究。在一般學校,品德課幾乎不會設專職教師,教師常常處于個體自發研究的隨意狀態。如果兄弟學校聯姻,組成聯合體,情況就不一樣了。基于這種想法,趙小燕老師將同一地域內3~5所學校的品德學科教師組成一個研究集體,從而為廣大實驗教師搭建起反思與交流的另一平臺——課改實驗協作區。這樣既能彌補校本研究(單校)的局限性,使實驗教師有更廣闊的研討和交流空間,又能解決以縣市為單位集中活動所面臨的矛盾和困難。
“區域協作”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實驗教師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提高了研討活動的質量與實效。
典型示范:“土專家”的專業引領
所謂“土專家”,即本地本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宜都市有一支由8名骨干組成的“學科專家組”,他們分別在4個片區擔負上示范課、組織協作區活動、回答片區內老師們提出的問題等任務,起到了兼職教研員的作用。
有為則有位。隨著研究隊伍的壯大,品德學科成為了宜都市課改中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品德課程改革能夠出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三下鄉”+“區域協作”+“土專家”專業引領的策略起到了關鍵作用。
近年來,趙小燕老師作為省教研室、省教科所、省繼續教育中心以及教育部的課程專家,承擔著大量的研究任務和講課任務。目前,正主持“十一五”省級重點課題——“中部農村中小學實施教學現代化的推進策略研究”的日常工作。
趙小燕老師說: “一切教研工作都是為了改進教學”,因此必須“不倦地學習,不懈地追求,不斷地探索”。潛心研究數十載,德高學寓堪表率。如今,他已成為省內外知名的品德學科領軍人物,年過半百的他還是那么精神抖擻!
責任編輯 徐向陽
推薦訪問: 教學 研究下一篇:論小學科學教師的基本素養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