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速測量實驗報告
姓名: : 陳巖松
學號 :5501215012
班級: : 本碩實驗班 1 151 班
實驗名稱
聲速的測量
實驗目的
1. 用駐波法與相位法測聲速。
2. 學會用逐差法進行數據處理。
3. 了解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氣體狀態參量的關系。
4. 了解壓電換能器的功能與培養綜合使用儀器的功能 。
實驗原理
聲速 v 、聲源振動頻率 f 與波長 ? 之間的關系就是
? f v ?
所以只要測得聲波的頻率 f 與波長 ? , , 就可以求得聲速 v 。其中聲波頻率頻 率計測得。本實驗的主要任務就是測量聲波波長 ? , , 用駐波法與相位法測量。
1. 相位法
波就是振動狀態的傳播, , 也可以說就是相位的傳播。在波的傳播方向上任何兩點, , 如果其振動狀態相同或者其相位差為? 2 的整數倍, , 這兩點的距離等于波長的整數倍, , 即 ? n l ? ( ( n 為一整數) ) 。
若超聲波發出的聲波就是平面波, , 當接收器面垂直于波的傳播方向時, , 其端面上各點都具有相同的相位。沿傳播方向移動接收器時, , 總可以找到一個位置使得接收到的信號與發射器的電信號同相。繼續移動接收器, , 直到找到的信號再一次與發射器的激勵電信號同相時, , 移過的這段距離就等于聲波的波長。
實際操作時, , 我們用的就是利用李薩如圖形尋找同相或反相時橢圓退化成直線的點。
2. 駐波法
按照駐波動理論, , 超聲波發生器發出的平面波經介質到接收器, , 若接收面與發射面平行, , 聲波在接收面就會被垂直反射, , 于就是平面聲波在兩端面間來回反射并疊加。當接收端面與發射頭間的距離恰好等于半波長的整數倍時, , 疊加后的波就形成駐 波。此時相鄰兩波節間的距離等于半個波長2?。當發生器的激勵頻率等于駐波系統的固有頻率( ( 本實驗中壓電陶瓷的固有頻率) ) 時, , 會產生駐波共振波腹處的振幅達到最大
值。
聲波就是一種縱波。由縱波的性質知, , 駐波波節處的聲壓最大。當發生共振時, , 接收端面處為一波節, , 接收到的聲壓最大, ,轉換成的電信號也最強。移動接收器到某個共振位置時, , 示波器上又會出現最強的信號, , 繼續移動到某個共振位置, , 則兩次共振位置之間的距離即為2?。
實驗儀器
聲速測量儀、示波器、信號發生器。
實驗內容及步驟
1. 駐波法測聲速
(1 1 )
如圖所示連接好電路, , 讓1S 與2S 靠近并留有適當的空隙, , 使兩端面平行且與游標尺正交。
(2 2 )
根據實驗給出的壓電換能器的振動頻率 f , , 將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頻率調至 f 附近, , 緩慢移動2S , , 當在示波器上瞧到正弦波首次出現振 幅較大處, , 固定2S , , 在仔細微調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頻率, , 使熒光屏上圖形振幅達到最大, , 讀出共振頻率 f 。
(3 3 )
在共振條件下, , 將2S 移近1S , , 在緩慢移開2S , , 當示波器上出現振幅最大時, , 記下2S 的位置0x
(4 4 )
由近及遠移動2S , , 逐次記下各振幅最大時2S 的位置, , 連續測 0 10 個數據, 3 2 1, , x x x …10x
(5 5 )
用逐差法計算出波長的平均值。
2. 用相位法測聲速
(1) 調節示波器使, , 將“秒/ / 格”旋鈕旋至 Y X ? 利用李薩如圖形觀察發射波與接收波的相位差, , 找出同相點。
(2) 在共振條件下, , 使2S 靠近1S , , 然后慢慢移開2S , , 當示波器上出現?45 傾斜線時, , 微調游標卡尺上的微調螺絲, , 使圖形穩定, , 記下2S 的位置0x?
(3 3 )
繼續緩慢移開2S , , 依次記下 10 個示波器上李薩如圖形為?45 直線時游標卡尺的讀數 , ,2 1x x ? ? …10x?
(4 4 )
用逐差法算出聲波波長的平均值。
數據處理及記錄
共振頻率 f =37 、 613kHz
1. 駐波法
數據記錄如下( ( 單位 :mm):
0x
1x
2x
3x
4x
89 、 068
93 、 198
97 、 976
102 、 679
107 、 185
5x
6x
7x
8x
9x
10x
111、 、 756
116 、 589
121、 、 208
125、 、 822
130、 、 357
135、 、 019
由上表可得下表( ( 其中i i ix x x ? ? ??5, , 25???iix?
單位 :cm)
1x ?
2x ?
3x ?
4x ?
5x ?
23 、 391
23 、 232
23 、 143
23 、 172
23 、 263
1?
2?
3?
4?
5?
9 9 、 3564
9 9 、 2928
9 9 、 2572
9 9 、 2688
9 9 、 3052
下面用逐差法求聲波波長
x ? = =25) ( ) ( ) (5 10 2 7 1 6x x x x x x ? ? ? ? ? ? ?
= = mm25) 756 . 111 357 . 130 ( ) 976 . 97 208 . 121 ( ) 198 . 93 589 . 116 ( ? ? ? ? ? ? ?
=4 、 648 mm
則波長 ? = = x ? 2 =9 、 296 mm
? f v ? = = s m s m / 7 . 349 / 10 296 . 9 10 613 . 373 3? ? ? ??
下面計算聲波速度的不確定度
先計算 ? 的不確定度, ,
5 1 5) (95 . 0512tkkA???? ???? ?=0 、 0466mm
B? =0 、 01mm
從而2 2B Au ? ? ? ??=0 、 0476mm, ?fu 0 0 、 01kHz
所以% 5 005 . 0 ) ( )1( ) ( )1() ( )ln( ) ( )ln(2 2 2 22 2 2 2? ? ? ???????????u ufuvufvEff v
求出
s m E v uv v/ 748 . 1 % 5 . 0 653 . 349 ? ? ? ?
實驗結果為????? ?% 5 . 0/ ) 7 . 1 7 . 349 (vEs m v
2 2 、相位法
數據記錄( ( 單位 :mm)
0x?
1x?
2x?
3x?
4x?
5x?
138、 、 942
148、 、 180
157、 、 406
166、 、 548
175、 、 821
184、 、 903
6x?
7x?
8x?
9x?
10x?
194、 、 902
203、 、 355
212、 、 676
222、 、 072
231、 、 213
從而得到下表( (i i ix x x ? ? ? ? ? ??5
, ,5iix??? ? 單位 :mm)
1x??
2x??
3x??
4x??
5x??
46 、 722
45 、 895
46 、 128
46 、 251
46 、 310
1?
2?
3?
4?
5?
9 9 、 344
9 9 、 179
9 9 、 226
9 9 、 250
9 9 、 262
x?? ? ? =25) ( ) ( ) (5 10 2 7 1 6x x x x x x ? ? ? ? ? ? ? ? ? ? ? ? ?=9、252mm 則 s m s m f v / 9 . 347 / 10 252 . 9 10 613 . 373 3? ? ? ? ? ???
下面計算聲波速度的不確定度
先計算 ? 的不確定度, ,
5 1 5) (95 . 0512tkkA???? ???? ?=0 、 0729mm
B? =0 、 01mm
從而2 2B Au ? ? ? ??=0 、 0736mm, ?fu 0 0 、 01kHz
所以% 7 007 . 0 ) ( )1( ) ( )1() ( )ln( ) ( )ln(2 2 2 22 2 2 2? ? ? ???????????u ufuvufvEff v
求出
s m E v uv v/ 4 . 2 % 7 . 0 9 . 347 ? ? ? ?
實驗結果為????? ?% 7 . 0/ ) 4 . 2 9 . 347 (vEs m v
實驗結果分析
及小結
1. 駐波法實驗結果表示為
????? ?% 5 . 0/ ) 7 . 1 7 . 349 (vEs m v
2. 相位法實驗結果表示為
????? ?% 7 . 0/ ) 4 . 2 9 . 347 (vEs m v
誤差分析: :
(1 1 )
發射換能器與接受換能器之間可能不就是嚴格的駐波
場
(2 2 )
儀器的螺距誤差可能存在
(3 3 )
示波器上波形線條較粗, , 判斷振幅最大有視覺誤差
(4 4 )
觀察李薩如圖形時, , 并不能十分準確控制每一次圖形變
成直線時都就是嚴格的直線
(5 5 )
調節超聲波共振頻率會有一定誤差。
1. 這次的實驗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 因為確實就是第一次一開始完全靠自己去完成一個實驗, , 當時做實驗的時候覺得確實挺難的, , 很多術語概念不熟悉, , 但就是正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種新的做實驗的模式, , 才體現了大學生要學會自主 學習、自主完成任務的意識。盡管實驗的兩個小時里面并不能夠將這個實驗所涵蓋的所有有關知識都學會, , 但就是卻能夠對這個實驗有了深刻的印象, , 而且在后來老師總結后, , 也能真正理解實驗原理了, , 并不僅僅局限于實驗數據的記錄。
2. 其次, , 我覺得這個實驗測聲速的方法還有其她用處, , 不僅僅就是測得聲波的速度, , 還可以測得其她一些以波的形式傳播的物質的速度。比如假設實驗儀器夠精密, , 以此實驗的實驗方
法, , 利用光具有波的性質, , 就是可以測出光速的。
實驗原始數據
推薦訪問: 聲速 測量 實驗上一篇:分支程序設計實驗報告
下一篇:管理心理學(雙語),實驗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