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卡若區黨建促脫貧攻堅匯報

| 瀏覽次數:

  1 卡若區脫貧攻堅社會幫扶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卡若區脫貧攻堅社會幫扶組按照區黨委、市委、區委的總體要求,在區委、區府、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的指導下,以中央、自治區、昌都市各項重要會議精神為指引,深化幫扶措施,鞏固脫貧成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堅定一個“核心”

 自卡若區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各幫扶責任主體始終以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核心,以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重點,以“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為抓手,使貧困群眾擺脫“等、靠、要”思想,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卡若區成立了由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和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同時成立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的社會幫扶組,各幫扶責任主體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教育引導、理清思路、更新觀念,出主意、辦實事、送政策、送技術,提高貧困人口基本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深化脫貧攻堅成效。

 (二)

 堅持兩個“原則”

  卡若區始終堅持“幫扶全覆蓋”、“不脫貧、不脫幫”兩個原則,確保卡若區建檔立卡人口到 2020 年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2016 年卡若區在全區干部、市(中)直單位、駐昌企業、駐昌部隊以及援藏省(市)、單位的幫扶下,順

  2 利通過國家扶貧驗收,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截至目前,卡若區共有 12 家駐昌企業幫扶建檔立卡戶 305 戶 1290 人,13 個市(中)直單位幫扶建檔立卡戶 755 戶 3164 人,5 家駐昌部隊幫扶建檔立卡戶 115 戶 501 人,實現了建檔立卡戶幫扶全覆蓋。卡若區制定了社會幫扶工作“十三五”計劃,明確結對幫扶工作期限為 2016 年至 2020 年 12 月,在卡若區實現脫貧摘帽后,制定鞏固提升計劃,實施結對幫扶鞏固提升方案,使各幫扶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鞏固提升措施。

 (三)

 確立三個“主體”

 明確干部幫扶、社會幫扶、援藏幫扶三個幫扶責任主體,明確各幫扶單位、企業主要領導為幫扶第一責任,幫扶干部為直接責任人,各幫扶單位、企業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推動、親自落實,進一步實現了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扶貧氛圍。黨員干部強化責任意識擔當,積極開展走村入戶結對幫扶工作,在走訪慰問的同時,面對面的幫助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理清發展思路,樹立脫貧致富信心,自 2018年以來,卡若區干部職工走訪慰問 8700 余人次,開展政策宣講 9384 場次,覆蓋 4.2 萬余人,幫扶物資折合 130 余萬元。市直單位干部職工幫扶物資折合 11 萬元;各駐昌幫扶企業積極響應中央和自治區、昌都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活動,2018 年各駐昌企業幫扶物資共計折合 4.35 萬元;5 家駐昌部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區黨委、政府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

  3 府安排部署,積極投身到卡若區精準扶貧攻堅戰中來,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系,深化軍民魚水情,2018 年,駐昌部隊共計幫扶物資 4.3 萬元;天津市和中國鋁業有限公司積極相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投入援藏資金、援藏項目、援藏人才參與扶貧,截至目前,利用援藏資金在卡若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點 5 個,覆蓋建檔立卡戶 194 戶 831 人。

 (四)抓實四個“到位”

 任務分解到位。健全區、鄉、村三級聯動扶貧體系,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一般干部包戶”的分片包干制度,層層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根據幫扶單位、企業以及幫扶干部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企業幫扶目標責任書》《市直單位幫扶目標責任書》《黨員干部幫扶目標責任書》,夯實各幫扶責任主體責任,形成了人人肩上有任務、人人手中有指標、人人主動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入戶走訪到位。要求各幫扶責任主體在走訪過程中,必須深入到扶貧對象家中,實地查看幫扶對象實際情況,對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家庭人口、年均收入、牲畜數量、住房情況等進行全面摸排,同時在走訪過程中,對幫扶對象的收入、人口等情況進行動態管理; 檔案管理到位。規范建立幫扶檔案,將幫扶對象的身份信息、致貧原因、收入情況以及增收計劃、幫扶措施、相關政策明白卡、收入跟蹤計算表等內容放入結對幫扶檔案,幫扶干部按照“五個一”的幫扶工作要求,幫扶對象和幫扶責任人同時填寫《結對幫扶工作手冊》,動態

  4 管理幫扶工作信息,做到幫扶工作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督導 檢查 到位。成立了由紀檢委、組織部、脫貧攻堅指揮部牽頭的督導組,定期對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了精準扶貧工作穩步推進。堅持“兩問一抽查”工作制度,對工作責任落實不力、進度緩慢的,實行組織部長約談制度。同時將結對幫扶與請銷假制度掛鉤,外出請假、培訓必須填寫《結對幫扶督查登記紀實表》,社會幫扶組核實幫扶干部走訪情況,對于干部幫扶不力、成效不明顯的,禁止休假、外出培訓。同時將“黨建促扶貧”工作列入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清單,利用黨建工作“月督導、季度考核”,夯實黨組織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脫貧責任,同時將“黨建促脫貧”工作列入黨建年底考核清單和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重要內容。

 (五)

 拓展五個“強化”

 強化責任意識。卡若區多次就社會幫扶工作召開會議,召開駐昌企業幫扶工作座談會 1 次,進一步凝聚了各幫扶單位、企業、干部的思想共識,強化幫扶工作的落實。自卡若區脫貧摘帽后,社會幫扶組多次召開會議,就卡若區社會幫扶鞏固提升工作進行探討研究,制定了《卡若區脫貧攻堅社會幫扶工作鞏固提升方案》,下發鞏固完善結對幫扶工作通知 4 次,進一步明確了以開發式扶貧、造血式扶貧為主要方式的社會幫扶工作目標。

 強化思想引導。在開展幫扶活動過程中,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的結合,通過政策宣講、感恩教育等方式,使貧困群眾了解我區各項扶貧政策和支農

  5 惠農政策,引導具有勞動力的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就業或進行創業,進一步提升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戶就業創業。在十九大召開期間,組織干部入戶蹲點進行幫扶,并積極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使黨的新理論、新政策走村千家萬戶。強化產業扶貧。圍繞脫貧戶持續增收的核心,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民族手工藝產業等,創建卡若區特色產品品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模式,積極采取“支部+協會+脫貧戶”“農場+脫貧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通過政策扶持,經營主體與脫貧戶建立穩定的產業帶動關系,使脫貧人口通過打工、分紅不斷提高收入水平。卡若區 167個村(居)有 86 個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其中年收入 1-5 萬元 18 個,年收入 5-10 萬元 19 個,年收入 10 萬元以上 49個,帶動就業 3318 人。

 強化就業引導。堅持對貧困群眾的致富技能培訓,對貧困戶勞動力符合條件且有技能培訓意愿的,由區人社局組織實施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其通過培訓實現轉移就業,幫扶責任人幫助聯系就業渠道,實現有勞動力的家庭至少有一個穩定收入來源。區人社局 2018 年組織開展農牧民就業培訓 4 期,培訓 262 人次,就業培訓 2 期,培訓 60 人次,其中參與農牧民技能培訓 262 人全部就業,舉辦 2018 年第一屆“康巴工匠”世界青年技能日宣傳活動,引導廣大農牧民自主就業、創業。

 強化宣傳引導。在幫扶過程中,強化政策宣傳及引導工作,積極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我區扶貧政策、支農惠農政策,及時發放宣講資料,在全國扶貧日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簽名活動,強化媒體宣

  6 傳力度,利用政務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全面開展精準扶貧政策宣傳和感恩教育,舉行黨的建設、經濟發展、精準扶貧三個專題“感動卡若事跡報告會”,全面提煉宣傳報道卡若區先進扶貧典型事例,2017 年 10 月,開展“十九大精神”進萬家活動,組織卡若區全體干部開展入戶宣講活動,覆蓋12000 名群眾。

 (六)推動六個“鞏固”

 鞏固黨建扶貧, 一是強化村黨組織班子致富帶富能力,2017 年以村(居)組織換屆為契機,將 485 名能人選進村黨組織班子,利用能人帶動的示范效應,帶動貧困戶致富增收。2018 年,區委組織部組織開展村黨組織班子培訓 2 期,培訓160 余人次,重點針對黨組織班子履職服務能力、脫貧致富能力進行培訓,開展到先進村實地觀摩,學習先進經驗及做法。

 二是強化村(居)集體經濟發展。堅持以支部引領,創新發展集體經濟模式,采取“支部+協會+貧困戶”的模式,擴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三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黨員走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機關黨員進社區報到活動,提升黨員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截至目前,卡若區 1800 余名黨員入戶走訪慰問 1.5 萬次,慰問物資 300 萬余元,進社區報到服務開展 164 次,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 3082 件。

 四是做好易地搬遷點黨組織覆蓋工作,在我區 32 個易地搬遷安置點中,30 個安置點掛靠在原村黨支部,拉多鄉易地搬遷點新成立了黨支部,明珠花園集中安置點成立黨小組掛靠在城關鎮野堆村黨支部; 鞏固扶貧隊伍, ,

  7 將村黨組織班子、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三支隊伍”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工作,著力強化扶貧一線工資力量,以駐村工作隊輪換、選派第一書記工和村(居)黨組織換屆工作為契機,選優配強扶貧干部隊伍,將堅持把脫貧實績作為調整配備班子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煉干部、考察識別干部,為全區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的落實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保證。

 鞏固陣地建設,積極貫徹落實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工作,力爭實現了所有貧困村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全面實現標準化建設,有效解決了村級陣地建設滯后、不能滿足脫貧攻堅需要的難題,在 2018 年 94 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過程中,同時引導 3000 余名當地農牧民投工投勞,每人每天發放勞務工資 150 元; 鞏固社會幫扶,按照“百企幫百村”的工作要求,積極安排企業進行幫扶,召開企業幫扶工作座談會,強化駐昌幫扶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各駐昌企業積極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強化幫扶措施,西藏開投金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結對幫扶卡若鎮波乃村,該公司分別投資 400 萬元、1100萬元建設了上游臨時貝雷橋和永久貝雷橋,目前已通車,并對波乃村進村 11 公里道路進行加寬,方便了群眾出行。進一步擴大社會幫扶范圍,積極與住建、發改、交通等部門協調聯系,吸引在昌施工單位、企業參與幫扶,截止目前,住建、發改、住建等部門已上報 40 余家幫扶企業聯系方式,已結對安排中鐵集團 60 戶幫扶對象。

 鞏固幫扶措施,自卡若區脫貧摘帽以來,社會幫扶組進一步夯實幫扶責任,鞏固

  8 幫扶措施,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變節假日扶貧為常態化扶貧。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有針對性的宣傳扶貧政策,并加強感恩教育,讓貧困戶明白“惠從何來、恩向誰報、如何報恩”。通過教育引導、理清思路、更新觀念,出主意、辦實事、送政策、送技術,提高貧困人口基本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深化脫貧攻堅成效。

 鞏固責任落實,區紀委強化脫貧攻堅工作的督導與落實,實行“月督導、月考核”制度,強化對各專責組和各鄉(鎮)脫貧攻堅責任的落實,對脫貧攻堅責任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問責,區委、區府聯合督查室加強對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對工作任務完成不力的單位進行及時通報,促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區紀委、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區委組織部組建聯合督查組,采取隨機抽查、明查暗訪等方式,不定期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督查巡查,重點查看責任落實、幫扶干部走訪、資料是否規范等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造成不良后果的嚴肅處理。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們在開展社會幫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要求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是幫扶形式單一,幫扶措施針對性不強。因人因戶因村施策不夠,部分幫扶干部沒有結合貧困戶致貧原因和幫扶需求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缺乏針對性,難以做到“精準

  9 滴灌”。

 二是開展監督考核力度不夠。對干部結對幫扶督促檢查力度不足,檢查力度不深,沒有深入檢查幫扶措施是否精準。

 三、下步工作打算 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定點幫扶工作機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抓黨建促扶貧,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不斷創新幫扶方式,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突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基礎性措施,逐步解決幫扶措施單一等問題,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一)壓實幫扶責任。

 一 是開展幫扶工作專項督查。年終組織開展幫扶工作專項督查,并公開通報結果,督促各單位、各企業將結對幫扶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做到幫扶全覆蓋。

 二 是抓好突出問題整改落實。針對“精準幫扶措施不得力問題”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自查自糾,確保幫扶工作“精準滴灌”。

 (二)創新幫扶方式。

 一是堅持一戶一策、因戶施策,針對每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幫扶方案,落實幫扶項目,跟蹤服務到底,堅決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二 是把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性措施,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殖業、鄉村旅游和電商扶貧等扶貧項目,實現外部幫扶和內生動力“雙輪驅動”。

 三 是全方位推進社會扶貧工作。繼續推進“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帶動更多貧困戶發展產業、參與就業。結合“扶貧日”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措施,加強幫扶典型事例、先進個人的

  10 宣傳,樹立榜樣的力量。

 (三)強化督查考核。建立考核與督導制度和細則,加強對干部幫扶工作的督導,定期公布考核結果,切實落實幫扶責任。強化督查,建立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的有效督查機制,加大對幫扶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通報問題,解決問題。強化考核,完善考核體系,將精準幫扶成效列入年底考核依據,將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列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考核實績,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

 卡若區脫貧攻堅社會幫扶組 2018 年 9 月 10 日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黨建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